㈠ 最早的印刷機是誰發明的 15世紀的誰
約翰內斯·古登堡(約1400年出生於德國美因茨,1468年2月3日逝世於美因茨)是西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他的發明導致了一次媒界革命,迅速地推動了西方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約翰內斯·古登堡發明了最早的印刷機—【鉛活字版機械印刷機】,這種垂直螺旋式手搖印刷機,是一個完整的機械體系。
㈡ 印刷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1439年,德國的谷騰堡製造出木製凸版印刷機,這種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機雖然結構簡單,但卻沿用了300年之久;
1812年,德國的柯尼希製成第一台圓壓平凸版印刷機;
1847年,美國的霍伊發明輪轉印刷機;
1900年,製成六色輪轉印刷機;
1904年,美國的魯貝爾發明膠版印刷機。現在國產的印刷機也做的很好了。做的好的有uv1610萬能列印機、uv2513萬能列印機。
㈢ 印刷機是誰發明的
印刷機的發明者約翰·谷登堡
約翰·谷登堡在15世紀發明了印刷機
2000年,在德國南部的美因茨版市(Mainz)--歐洲近代權印刷的偉大先驅者約翰·谷登堡的誕生地--舉行了谷登堡誕辰600周年紀念年活動.約翰·谷登堡不僅僅在印刷界,而且在全世界范圍內,一直被人們尊稱為偉大的發明家.有人稱他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個千年中最有影響的發明家.在我國,人們更多地知道谷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發明了第一台木製螺旋壓力平板印刷機
㈣ 印刷機是哪國人發明的
印刷機
印刷文字和圖像的機器。現代印刷機一般由裝版、塗墨、壓印、輸紙(包括折疊)等機構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將要印刷的文字和圖像製成印版,裝在印刷機上,然後由人工或印刷機把墨塗敷於印版上有文字和圖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間接地轉印到紙或其他承印物(如紡織品、金屬板、塑膠、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從而復制出與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機的發明和發展,對於人類文明和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作用。
印刷機按印版形式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印刷機;安裝版和壓印結構分為平壓平式、圓壓平式和圓壓圓式印刷機.
印刷機的分類
按印版種類分
1、 凸版印刷機:relief printing press
使用凸版完成印刷過程的機器。如名片機(樹脂版)、鉛字印刷、鋅凸版、套號碼字等。
2、 平版印刷機:planographic press
使用平版完成印刷過程的機器。如多色機、四色機、雙色機、單色機、快速印刷機等。
3、 凹版印刷機:intaglio printing press
使用凹版完成印刷過程的機器。如方便麵之玻璃袋印刷、餅干之鋁箔袋包裝等。
4、 絲網印刷機:screen-process printing press
使用絲網版完成印刷過程的機器。孔版印刷:如網印、電路板印刷、布花印刷、罐頭印刷、銘版印刷、局部上光等。
按使用紙張形式分類
1、 單張紙印刷機:sheet-fed printing press
使用單張紙的印刷機。
2、 捲筒紙印刷機:roll-fed printing press
使用捲筒紙的印刷機。
按壓印結構形式分類
1、 平壓平印刷機:platen press
印版支承體和壓印體都是平的印刷機`
2、 圓壓平印刷機(平台印刷機):flat-bed cylinder press
印版支承體是平的,而壓印體是圓筒狀的印刷機。
3、 停回轉印刷機:stop-cylinder press
印版合作往復運動,前進時,壓印滾筒旋轉一周,返回時,壓印滾筒停止旋轉,完成一個印刷過程的印刷機。
4、 一回轉 印刷機:single-revolution printing press
印版台每往復運動一次,壓印滾筒轉一周,完成一個印刷過程的印刷機。
5、 二回轉印刷機:two-revolution printing press
印版台每往復運動一次,完成一個印刷過程的印刷機
6、往復轉印刷機:reversible printing press
壓印滾筒每往復旋轉一次,完成一個印刷過程的印刷機。
7、 圓壓圓印刷機:rotary printing press
印版支承體、轉印體都是圓筒狀的,完成印刷過程時全作旋轉運動的印刷機。
按印刷色數和面數分類
1、 單色印刷機:single-colour printing press
一個印刷過程中,在紙張的一面印刷兩種墨色的印刷機。
2、 雙色印刷機:two-colour printing press
一個印刷過程中,在紙張的一面印刷兩種以上墨色的印刷機。
3、 多色印刷機:multi-colour printing press
一個印刷過程中,在紙張的一面印刷兩種以上墨色的印刷機。
4、 雙面單色印刷機:perfecting press
一個印刷過程中,在紙張的兩面都進行印刷的印刷機。
5、 雙面多色印刷機:multi-colour perfecting press
一個印刷過程中,紙張至少有一面印刷兩種以上墨色的雙面印刷機。
㈤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印刷機的是誰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印刷機的發明者約翰·谷登堡。
約翰·谷登堡在回15世紀發明了印刷答機 。
15世紀中葉,德國谷登堡把金屬活字鑄造法引入歐洲,,印出被後人稱為西方世界第一部用活版印刷的書。
㈥ 誰發明了印刷機
印刷機的發明者約翰·谷登堡
約翰·谷登堡在15世紀發明了印刷機
15世紀中葉,德國谷登堡把金屬活字鑄造法引入歐洲,,印出被後人稱為西方世界第一部用活版印刷的書
㈦ 印刷機發明時間
1439年,德國的抄谷騰堡製造出襲木製凸版印刷機,這種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機雖然結構簡單,但卻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國的柯尼希製成第一台圓壓平凸版印刷機;1847年,美國的霍伊發明輪轉印刷機;1900年,製成六色輪轉印刷機;1904年,美國的魯貝爾發明膠版印刷機。
㈧ 印刷術是誰發明的
有一種說法: 活字印刷術,中學歷史課本上都說是北宋人畢升發明的,可惜這偉大發明隨著畢升本人一起被扔進了棺材,歷史上活字印刷術在中國幾乎沒有採用過。從宋朝一直到明清,大量採用的還是雕版印刷,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泥活字從技術上根本就不過關,否則的話,難以解釋為什麼連中國人自己都不願意採用。對印刷業產生革命性推動作用的,不是畢升的泥活字,而是德國人谷登堡發明的金屬活字。並且,根本沒有證據表明德國人古登堡是採用了畢升提出的技術方案才解決了製作金屬活字的難題。實際上,是古登堡發明的金屬活字促進了信息在西方的廣泛傳播。 又有人說: 宋代發明家畢升(?-約1051)首創活字版印刷術。據沈括著《夢溪筆談》載:畢升在宋代慶歷年間,發明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鐵框的鐵板上敷一層攙和紙灰的松脂蠟,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熱,使蠟稍熔化,以平板壓平字面,泥字即固著在鐵板上,可以象雕版一樣印刷。此外,畢升還研究過木活字排版。畢升的發明比歐洲早400多年。印刷術的發明使人類擺脫了蒙昧,提高了交流效率,為人類創造文明史奠定了技術基礎。但少數西方人對東方文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在印刷術問題上不願承認中國人的歷史貢獻,總認為德國人谷登堡為活字印刷術的最早發明人。谷登堡何許人也?谷登堡(,?-1468)德國人,鉛活字印刷的發明者。年輕時曾學金工。後從事金屬活字的鑄造和金屬活字版印刷的研究,並建立了活字版印刷工場。1450年前後用所制活字字模澆鑄鉛活字,排版印刷了《四十二行聖經》等書,為現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還根據壓印原理製成木質印刷機械以代替手工刷印。顯然,谷登堡是一位傑出的發明家,其作用不可低估,少數西方人固執地認為谷登堡是活字印刷術的最早發明人,可能是認為他發明了印刷字母的活字印刷機的緣故,在這一點上,他們的觀點是荒謬的。 為什麼少數西方人只承認谷登堡為印刷術的最早發明人呢?是因為中國古代著名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有北宋時期(公元960年至1127年)畢升發明泥活字印刷的記載,但由於當時的活字印刷品未能流傳於世,以致後來有人懷疑中國對活字印刷術的首創。但是,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證明,這些西方人的觀點是錯誤的。2000年1月初,中國歷史學家宣布,中國新近發現的一批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表明,活字印刷術的確源自中國。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西夏學專家史金波教授介紹,這批活字印刷品出現於俄羅斯收藏的中國黑水城文獻,以及中國寧夏、內蒙古和甘肅等地出土的文物中。中國專家學者在對這批800年前西夏王朝時期的世俗文獻和佛經進行整理研究時獲得這一重大發現。史金波教授說:「西夏(1038-1227)是與宋王朝同時期的中國少數民族政權。這批西夏文活字印刷品的問世,說明活字印刷術在中國中原地區發明不久,就很快傳播到了西部地區。」這位歷史學家同時透露,史學界還發現由中國敦煌出土、現流失於海外的近千枚回鶻文木活字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活字實物。回鶻也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政權。西夏使用的活字是方塊字活字,而回鶻活字則是一種包括了詞、詞綴和字母活字在內的混合型活字。從使用活字印刷的時間上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不久,位於中國西部地區的西夏和回鶻在十二世紀中葉和十三世紀也相繼使用活字印刷,而歐洲採用活字印刷是在十五世紀中葉。這就說明中國的活字印刷是怎樣由東向西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西方的
㈨ 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機是誰發明的
1834 德國 雅可比 發明直流發動機
1888 南斯拉夫裔美國 特斯拉 發明了交流電動機
182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證明可以把電力轉變為旋轉運動。最先製成電動機的人,據說是德國的雅可比。他於1834年前後成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兩個U型電磁鐵中間,裝一六臂輪,每臂帶兩根棒型磁鐵。通電後,棒型磁鐵與U型磁鐵之間產生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 ,帶動輪軸轉動。後來,雅可比做了一具大型的裝置。安在小艇上,用320個丹尼爾電池供電,1838年小艇在易北河上首次航行,時速只有2.2公里,與此同時,美國的達文波特也成功地制出了驅動印刷機的電動機,印刷過美國電學期刑《電磁和機械情報》。但這兩種電動機都沒有多大商業價值,用電池作電源,成本太大、不實用。
直到第一台實用直流發動機問世 ,電動機才行了廣泛應用。1870年比利時工程師格拉姆發明了直流發電機,在設計上,直流發電機和電動機很相似。後來,格拉姆證明向直流發動機輸入電流,其轉子會象電動機一樣旋轉。於是,這種格拉姆型電動機大量製造出來。效率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德國的西門子接製造更好的發電機,並著手研究由電動機驅動的車輛,於是西門子公司製成了世界電車。1879年,在柏林工業展覽會上,西門子公司不冒煙的電車贏得觀眾的一片喝彩。西門子電機車當時只有3馬力,後來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試驗的電機車已達12—15馬力。但當時的電動機全是直流電機,只限於驅動電車。
1888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國發明家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動機。它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製成,又稱感應電動機,這種電動機結構簡單,使用交流電,無需整流,無火花,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的家庭電器中,交流電動機通常用三相交流供電。
1902年瑞典工程師丹尼爾森首先提出同步電動機構想。
同步電動機工作原理同感應電動機一樣,由定子產生旋轉磁場,便轉子繞組用直流供電,轉速固定不變,不受負載影響。因此同步電動機特別適用於鍾表,電唱機和磁帶錄音機。
直流電動機是直流激磁,工作特性接其激磁繞組的接線方式不同而有區別。串激電動機起動轉矩大,適用於牽引和起重,並激電動機轉速隨負載大小而變動較小,且可以調節,可用為定速或調速之用,復激電動機兼有以上兩種激磁方式發動機的特性。
交流換向器電動機,即轉子具有換向器的交流電動機。因它既可用於交流 又可用於直流,故稱作交直流兩用電動機或通用電動機,多用於家用電器。
參考資料:科學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