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蕭紅小說女性意識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蕭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才華橫溢、風格獨樹的女作家,她寫出了作為女性的自然性別給她們帶來的種種不幸,在生命價值、意義層面上關懷著女性,從民族文化的深處揭示了封建主義對婦女的精神奴役,探索了造成女性悲劇的社會根源。
一、女性悲劇形象
作為女性作家,蕭紅始終注視著女性的苦難人生,尤其是北方婦女的苦難和掙扎。她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女性的悲慘形象,並以此形成了她小說的獨特的藝術形象體系,使她的作品產生了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通觀蕭紅全部作品,主角幾乎都是女性,並且主要是她所處的那個時代被壓在社會最底層的寡婦、棄婦、農婦、佣婦、乳娘、童養媳等形象,她們的命運是悲慘的。有的被地主糟踏,如王阿嫂,丈夫死後被地主的大兒子姦汙,後來又活活地被地主踢打致死(《王阿嫂的死》);有的被傳統習慣勢力折磨致死,如小團圓媳婦,只因她長得活潑、作風大方了一點,那愚昧的婆婆就根據幾千年傳下來的舊規矩,不分白天黑夜地打她。團圓媳婦被虐待、折磨病了以後,婆婆不是請大夫診治,而是請巫醫跳大神,把團圓媳婦扒光了按在裝沸水的缸里驅邪,給她燒替身、看香火,直到把活潑可愛的團圓媳婦作弄死(《呼蘭河傳》);有的慘遭資本家殺害,如小嵐,她只因休息時間跑出工廠,去關照一下自己的啞巴爺爺,讓工頭發現,被活活地打死(《啞老人》)……蕭紅通過對這些婦女生活、命運的描寫,揭露與鞭撻了封建社會制度下統治、壓迫、殘害婦女的罪惡。
二、女性悲劇探詢
蕭紅的小說是她的一種生命形式,她的女性意識也是一種生命的體驗。也許正是因為自身不幸的生活經歷,恰好成為蕭紅洞察女性悲劇的起點,她在作品中對女性自身的性格弱點和悲劇命運的反思和體驗尤為強烈而深刻。女性的自然性別,給她們帶來了種種不幸,甚至是悲劇命運的根源。
在階級壓迫深重,男權專制盛行的中國北方農村,女性不僅連應有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滿足,即使是為其性別特徵所賦予的懷孕、分娩,也遭到了無情的忽視與遺忘。蕭紅超乎許多女性作家,對女性的生育作了觸目驚心的描繪,在生命價值、意義層面上關懷著女性。在《生死場》中,蕭紅更為深刻而細致地描寫了女性這種無意義無價值的生育,女人的生育更和豬、狗等動物的生產毫無二致。「大肚子的女人脹著肚子,身上澆著冷水跪在滿是灰塵的土炕上,一動不敢動,彷彿是父權下的孩子一般怕著她的丈夫」。生命的誕生成了一種罪行:「受罪的女人,身邊若有洞,她將跳進去!身邊若有毒葯,她將吞下去!」整個村子裡,人和動物生產構成互為喧囂的背景,人的生命活動降低為低等動物的本能活動,而女人比動物更不如的是除了生育之痛,還受到他們的丈夫的折磨,女人在遭受這一刑罰時還遭男人的打罵。他們讓妻子懷了孕,卻又憎惡婦女生育的痛苦擾亂了他們的耳目。
女性的悲劇不僅僅來自男權的殘暴無情,來自女性自身的性別悲劇,更為可怕的是來自女性自身的自我扼殺。傳統文化的束縛和男權社會的欺壓,使婦女們的命運已經極為可憐了,可是有些女人對比他們更弱小、更可憐的同類,不僅不施以仁慈之心,而是更冷酷地對待她們。當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城裡謀生的金枝遭到強暴與蹂躇後,她那顆破碎的心靈不僅引不起周圍那些有著相同遭遇的女人的注意與關切,就連自己朝思暮想的親生母親,也只對著那張浸透了金枝羞恨與屈辱的鈔票痴迷,而忘卻了對女兒的撫慰與憐惜。不僅如此,在物質慾望的誘惑下,母親還急不可待地鼓勵女兒盡早返城。金枝那顆渴望愛撫與慰藉的心,就這樣被母親無情而冷酷地遺忘了。《呼蘭河傳》對兩位年輕女性生命毀滅的敘寫,說明蕭紅已經注意到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積弊的巨大殘害性,注意到了女性存在的陰森的氛圍。災難不僅來自表層,在頑強的傳統意識與文化惰性中,結成了一張巨大的網,強行主宰、制約著婦女的言行,甚至扼殺生命。當她以含淚的微笑回憶這寂寞的小城和不乏溫馨的童年的時候,分明又向人們提示了當時的呼蘭河威脅女性生存的一大禍首,那便是封建意識、習俗和封建禮教。
三、社會深層探索
蕭紅的女性意識還觸及到一個復雜而敏感的社會性命題:在男性中心主義的社會里,女性形象是空洞的,她們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女性的愛是無意義的,她們不僅得不到回報,而且最終使自己變成男人慾望的對象或家務勞動的工具,被男性蠶食掉了自己的生命。正如蕭紅所描述的: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溫順,似乎對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兇猛,似乎男人很不好。其實不對的,世界上的男人,無論多兇猛,眼睛冒火的似乎還未曾見過。就說西洋人吧,雖然與中國人的眼睛不同,但也不過是藍瓦瓦地有點類似貓頭鷹的眼睛而已,居然間冒了火的也沒有。眼睛會冒火的民族,目前的世界還未發現。那麼塑泥像的人為什麼把他塑成那樣子呢?那就是讓你一見生畏,不但磕頭,而且要心服。就是磕完了頭站起再看看,也絕不後悔,不會後悔這頭是向一個平庸無奇的人白白磕了。至於塑像的人塑起女子來為什麼要那麼溫順,那就是告訴人,溫順的就是老實的,老實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訴人快來欺侮她們吧……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時候便說:「娘娘還得怕老爺打呢?何況你一個長舌婦!」可見,男人打女人是天理應該,神鬼齊一。怪不得那娘娘廟里的娘娘特別溫順,原來是常常挨打的緣故。可見,溫順也不是怎麼優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結果。甚或是招打的原由。
蕭紅發掘出了女性在歷史文化中所處的作為審美對象的地位和形成這種地位的原因。在頑固的愚眾心理中,形成了一整套對女性的規范,如果有違反者,他們必千方百計來進行束縛甚至絞殺。小團圓媳婦和王大姑娘都死去了,她們是在那司空見慣的人群的冷漠、麻木、幸災樂禍中死去的,她們身上濃縮了幾千年女性飽受折磨的整部歷史。在這里,蕭紅的筆觸有力地伸向了中華民族的深層文化心理結構和為其提供養分的現實土壤,在她筆下展現出來的就不僅僅是小團圓媳婦和王大姑娘的悲劇,而是中國社會的一隅呼蘭小城人們的悲劇,悲劇的根源,就在於那種病態社會心理和精神狀態。歷經人間滄桑、嘗遍酸甜苦辣人生滋味的作家不由得發出如下的感慨:「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女性有著過多的自我犧牲精神。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長期的無助的犧牲狀態中養成的自甘犧牲的惰性。」
蕭紅在近九年的創作實踐中,始終以她所特有的女性視角,關注著故鄉人們的生存狀態,特別是不幸女人們的生存狀態。描繪女人們動物似的生存狀態和生命意識的麻木,描寫她們的追求與幻滅,揭示出在背負民族及個人雙重苦難下女性命運的悲劇意蘊,體現出鮮明的女性意識.
B. 我要寫兒科護理學的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看哪些好
參考文獻的格式按照以下的標准寫作即可:
[1] 劉純艷.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護理學專業社區護理學[M],長沙:湖南科技技術出版社,2001,93-95
其他參考文獻也可應用上面的格式。
C. 如何提高企業執行力參考文獻
一、明確的目標是提升執行力的前提
什麼是執行力?執行力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簡單說來就是將戰略、目標、任務變為現實的能力和效率,更簡單來說,就是將一件事做成的能力和效率.因此,沒有明確的目標、任務根本就談不上執行力及如何提高執行力的問題.當然目標也有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期目標之分,只有目標明確,輔之以責任清晰、獎罰嚴明,企業才會執行有力、績效突出.所以說,明確的目標是提高執行力的首要條件之一,是提高執行力的前提.
對企業來講,要想基業長青,持續發展,不僅要有清晰的近期目標,還必須建立起大家廣泛認同的激勵員工前赴後繼而為之奮斗不息的共同願景——遠期目標.它是企業在認清行業發展大局,把握企業發展大勢和市場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制定出的戰略目標,是企業員工共同的理想和美好遠景.只有共同的願景清晰而明確,並深入人心,企業才能凝心聚力、統一思想、整合資源、聚集重點、鼓舞士氣,激勵員工全身心投入,充分釋放員工的潛能,努力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就象人不能沒有理想一樣,沒有理想的人生就會昏昏噩噩、精神萎糜、得過且過,失去前進的方向和戰斗的動力.同樣,企業也不能沒有共同的願景,沒有共同的願景,企業就會在盲目、安逸和鬆鬆垮垮中走向衰亡.世界上凡是長盛不衰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企業,都有自己清晰明確而振奮人心的美好願景,激勵、鼓舞著廣大員工前赴後繼,奮斗不止.
二、加強制度建設、以法治企是提升執行力的根本
擁有一個清晰而明確的發展目標,也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但也僅僅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而己,就象是萬里長征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第一步.如何將目標和願景一步一步高效地轉變為現實,才是企業提高執行力的關鍵所在,而加強制度建設、以法治企則是提升企業執行力,實現企業管理目標的根本保證.作為一個企業來說,真正有效地管理,是用制度或文化來執行的.就是通過一套制度、程序來規范、約束員工的越軌行為,或者用文化內在地改變行為習慣.這樣一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執行就是一種緊盯目標下的簡單重復過程,是員工自然而然、甚至是由衷而為的一件事情.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長期性、穩定性、全局性.因此,加強制度建設,提高貫徹落實制度的能力,以法治企是提高企業執行力的根本.
目前,一些企業執行力低下,管理混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表現也是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但歸根結底,主要還是因為忽視制度建設,由「人治」而帶來的種種弊端,其表現形式通常有以下幾種:1、制度制定不嚴謹,缺乏可操作性.制定製度前沒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導致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不嚴謹——或過於理想化;或原有制度已不能適應新情況,卻沒有及時修改;或制度制定的彈性太大、伸縮性極強——以致於制度制定以後難以深入貫徹執行.對管理者來說,這樣的制度在貫徹執行時就象「抓住了狼的耳朵」,既不能堅持下去,又不能脫手,使人感到左右為難、騎虎難下、無所適從.2、檢查、評比、考核缺乏嚴謹的系統化、標准化體系.目標及保證目標實現的措施雖然明確了,但沒有配套的監督、檢查和獎罰辦法,這樣,目標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制度、措施也就成了牆上的擺設和一紙空文了.3、貫徹落實制度時,爭當「關二爺」.管理者執行制度不是以貫徹制度、實現目標、解決問題為原則,而是把「仁義、義氣、關系、感情」放在第一位,對下講仁義,對上講義氣,講外講關系,講內講感情,對問題不是從問題本身出發,而是從「仁義、義氣、關系、感情」出發,一旦涉及到人,所有問題要麼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麼是尺度不一,因人而異.4、管理者本位主義嚴重.管理者奉行「在什麼山,唱什麼歌」、「屁股決定大腦」,事事以局部利益為重,本位主義嚴重,沒有全局、大局意識,將自己的職責范圍視作「勢力范圍」,針扎不進,水潑不透,搞割據,建王國,「我的地盤我作主」.制度執行隨意性太強,把制度當作自己養的一條狗,需要的時候就牽出來叫幾聲,嚇唬嚇唬人,而且從來都是只咬別人不咬自己;不需要時,就把狗栓在籠子里.5、領導者自己沒有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制度貫徹執行情況怎麼樣,領導是關鍵.古人雲「其身正,有令必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不以身作則,帶頭執行制度,反而帶頭破壞制度,帶頭違反制度,那麼制度在執行時也就失去了權威性、嚴肅性和說服力,執行制度就成了一句空話.
以上表現,歸根結底主要是由「人治」所帶來的問題.人治管理有三個特點:一是權威化管理,權威化管理導致領導大於制度;二是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導致情理大於制度;三是人際化管理,人際化管理導致關系大於制度.正是人治化管理所具有的這些特點,導致人治管理的企業執行力不足,效率低下.因此,必須堅決克服「人治」管理弊端,加強制度建設,以法治企,這樣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執行力,提高企業管理績效,嚴格貫徹執行制度,實現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完善績效評估與考核體系是提升執行力的保障
企業制定了明確的切實可行的目標和發展戰略,並形成了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那麼企業也就具有了很好的快速發展的基礎.但還必須建立起完善的、針對每個崗位的績效評估和考核體系,這樣,才能充分地激發和挖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潛能,調動起每一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在企業管理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即:「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也就是群體成員的不合作、互相推諉扯皮現象——一個人時敷衍了事,兩個人時互相推諉,三個人時則永無成事之日.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源就在於企業沒有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與考核體系,員工分工不清,責任不明,激勵處罰不到位,從而造成員工工作時積極性不高,效率低下.因此大凡經營成功的企業往往都異常重視員工績效評估與考核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通過適度的獎優罰劣,以充分發揮員工潛能,提高企業的運轉效率和執行力.
四、關愛員工,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提升執行力的催化劑
員工靠企業生存,企業靠員工發展,沒有員工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沒有員工對企業發自內心的理解、信任、認同,既使員工在嚴格的制度約束下各司其職,「忙忙碌碌」,企業的運轉效率也會大打折扣,企業的執行力和發展壯大就會象水中月、鏡中花一樣,似乎伸手可及,其實虛無遙遠.自尊者人必尊之,愛人者人必愛之,敬人者人必敬之,只有企業發自真心的關愛員工,處處為員工著想,努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員工則必然會以一百倍的努力來回報企業.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總裁赫伯·凱萊赫曾經說過:「以愛為凝聚力的公司比靠畏懼維系的公司要穩固得多」,日本麥當勞董事長藤田田更直接地指出:「感情投資是在所有投資中花費最小,回報最高的投資」.
關愛員工,就是要真誠地信任、理解、尊重員工,時刻把員工的發展前途、經濟利益和精神生活放在心上,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憂員工之所憂,以情來打動員工的心靈,加深員工對企業的忠誠、信任、認同和熱愛,激發員工積極向上、全力以赴努力工作的熱情,進而更加努力地完成各項任務,形成巨大的生產推動力.「愛你的員工吧,他會百倍地愛你的企業」,法國企業界的這一至理名言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所接受,並日益深入人心.實踐證明,沒有什麼比關心員工、熱愛員工更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了.對待員工的態度問題,本身也是一名領導幹部的群眾觀點和政治素質的具體表現,是對領導幹部的基本要求.關愛員工,善於做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構建和諧的企業人際關系,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也是衡量一名領導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是企業提高執行力的催化劑.
D. 論文的結語和參考文獻前面空兩格還是頂格寫啊
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表於文後;文後以「參考文獻:」(左頂格)為標識;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如[1]、 [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
參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後均以「、」結束。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及 示例如下: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中譯本前要加國別)
[1] [英]M奧康諾爾著,王耀先譯.科技書刊的編譯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
[2] 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論文的結語要求
論文結束語就是論文的結尾,是要圍繞這篇論文的所創作的結束語,需要基本概括全文的要點部分,加深題目意義、論文結語,就是要對緒論中提出的,分析或者論證的問題加以解釋概括,從而引出的出的結論。
或者對論文題目研究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自己的分析。論文結尾切記草草收兵,結尾和開頭不符合,更不要畫蛇添足,拖泥帶水。
在知網論文查詢的尾端,要列出的參考文獻在文中使用過的,包括專著、論文。需要列出來的參考文獻應該按照論文參考的順序排列出來,不能以別的順序排列例如:按照文獻的知名度排列。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就是言之有據,也是對原作者的研究成果尊重,最後也方便他人的查找。
E. 求論文參考文獻,題目是提高基層公安機關戰鬥力
參考文獻
1 凌雲,楊秀良. 試論公安工作規范化建設[J]. 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02 .
2 陳瑞平. 解決警力不足問題的誤區與途徑. [J]. 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鶴壁市公安局. 1996. 01.
3 黃亦飛,歐陽梓華. 我國警察的亞健康現狀與警力關系分析. [J]. 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法律系 ,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法律系. 2005. 10.
4 優化警力資源配置. [D]. 人民公安報. 2002.
5 馬紅兵.科技強警 人才為本[J];公安教育;1998年06期
6 孫小傑.走科技強警之路 提高隊伍戰鬥力[N];北京日報;2000年
7 李敏也.用科學的制度選人用人[J]. 黨建研究, 2006.04
8 張兆端.社區警務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社區化理論與實踐[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3.11
9 Admin.從加強隊伍教育管理著手 提高公安隊伍戰鬥力[EB]. http://fanwen.zxxk.com/qiyeshiye/dangzhengsifa/20100615/35365.html,2010-06-15 20:35
F. 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參考文獻
第一、要從小節開始,持之以恆。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的習慣,《老子•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恆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學習就會積極主動, 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學生, 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進而能創造性地學, 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課程改革的今天,應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生興趣的潛在因素。做到一上課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激起學生的興趣, 使他們很快進入 「最佳學習狀態」。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自學的積極性就越高。 激發興趣就是要把學生已經形成的潛在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第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信心是進取心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自信心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各種能力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重視與保護孩子的自尊。多贊許,少責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願參加集體活動,認為沒人愛他,缺乏自信。平時多創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環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自信」起來。平時,遇事常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因為孩子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成人的評價,成人以肯定與堅信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就會在幼小的心靈中意識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劉永勝教授總結的:「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的行字歌訣,就能幫助學生增強自學的自信心。特別對於學困生,學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發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關愛的營養不良,有學校教育的知識斷層。作為教師,有必要對學生調查研究,摸清情況,利用學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等知識為依託進行針對性的個案研究,並找出能切實有效地改善學生學習行為的辦法來。這樣的個案研究,既是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
G. 關於論文《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的參考文獻
1/18
【題 名】我國商業銀行學生貸款中的「惜貸」問題探討——以美國聯邦家庭教育貸款為參照
【作 者】梁愛華
【刊 名】高等教育研究(武昌).2006,27(12).-50-54
2/18
【題 名】美國聯邦家庭教育貸款中擔保機構的運作及其對我國國家助學貸款的意義
【作 者】陳浩[1] 沈紅[2]
【刊 名】比較教育研究.2006,27(10).-11-16
3/18
【題 名】美國家庭教育點滴
【作 者】樓必生
【刊 名】小學青年教師.2006(04S).-48-48
4/18
【題 名】跨文化/國婚姻父母與子女的經驗和家庭教育——以台灣與美國為例
【作 者】陳美瑩
【刊 名】中國家庭教育.2006(1).-24-30
5/18
【題 名】尊重 理解 互動——美國家庭教育給我們的啟示
【作 者】張雲裳
【刊 名】北京教育.2006(2).-16-18
6/18
【題 名】美國家庭教育點滴
【作 者】樓必生
【刊 名】早期教育:家教版.2006(1).-22-22
7/18
【題 名】美國家庭教育貸款項目的運行機制
【作 者】無
【刊 名】世界教育信息.2005(12).-43-45
8/18
【題 名】美國家庭教育風俗
【作 者】無
【刊 名】婦幼健康.2005(12).-82-82
9/18
【題 名】素質教育要從家庭教育開始——讀《世界一流的美國家庭教育——哈佛素質教育理念的成功實踐》
【作 者】陳慧敏(推薦者)
【刊 名】上海教育.2005(12B).-61-61
10/18
【題 名】美國社會的家庭教育風格
【作 者】詹華如
【刊 名】家教指南.2005(12).-30-30
11/18
【題 名】家庭學校:家庭教育主體意識的回歸——美國家庭學校的興起對我國家庭教育的啟示
【作 者】顏雪梅
【刊 名】當代教育論壇.2005(03X).-55-57
12/18
【題 名】美國家庭教育的啟示
【作 者】李盈
【刊 名】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04S).-11-13
13/18
【題 名】美國家庭教育見聞
【作 者】佚名
【刊 名】時代教育.2005(1).-19-19
14/18
【題 名】美國的愛國、誠信與家庭教育
【作 者】方宏
【刊 名】教育與職業.2004(22).-27-27
15/18
【題 名】美國家庭教育的啟示
【作 者】李盈
【刊 名】當代教育論壇.2004(10).-47-48
16/18
【題 名】「教學玩具」成為美國家庭教育新寵
【作 者】楊秋艷
【刊 名】家教指南.2003(5).-22-23
17/18
【題 名】把孩子培養成現實生活中的獲勝者——推薦《家庭教育在美國》
【作 者】章一
【刊 名】少年兒童研究.2003(5).-52-55
18/18
【題 名】縱觀美國的家庭教育
【作 者】吳志遠 邵榮
【刊 名】新疆教育.2002(5).-37-37
1/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比較分析及對策研究
【作 者】李子銀
【刊 名】當代教育論壇.2007(6).-138-139
2/17
【題 名】不同文化傳統下中美家庭教育中的評價比較
【作 者】唐梅
【刊 名】世界教育信息.2007(4).-49-51
3/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較與啟示
【作 者】李亞 周俠
【刊 名】科教文匯.2007(02X).-10-10
4/17
【題 名】淺談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
【作 者】高維亮 王麗艷
【刊 名】科學時代.2006(11).-184-186
5/17
【題 名】從文化視角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
【作 者】栗新
【刊 名】民族論壇.2006(12).-38-40
6/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大不同
【作 者】劉艷
【刊 名】家庭教育.2006(11X).-52-53
7/17
【題 名】中美兩國家庭教育的比較
【作 者】李道順
【刊 名】世界教育信息.2006(8).-20-21
8/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文化相似性研究
【作 者】王毓
【刊 名】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6(1).-77-80
9/17
【題 名】論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
【作 者】曾芝蘭
【刊 名】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1).-162-163
10/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比較
【作 者】王曉虹
【刊 名】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23(1).-59-60
11/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之比較
【作 者】陳向黨
【刊 名】教育情報參考.2005(5).-18-19
12/17
【題 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較
【作 者】趙燕
【刊 名】北京教育.2005(5).-62-63
13/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之比較
【作 者】陳向黨
【刊 名】中小學校長.2005(3).-48-49
14/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較
【作 者】黃河清
【刊 名】中國家庭教育.2004(1).-78-78
15/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比較
【作 者】無
【刊 名】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1).-28-28
16/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較
【作 者】黃河清
【刊 名】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11).-10-15
17/17
【題 名】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較與啟示
【作 者】孫瓊如
【刊 名】教書育人:普教版.2002(14).-2-5
H. 論文的參考文獻一定要在文中有引用嗎
論文的參考文獻不一定要在文中有引用。如果是文中有引用的參考文獻一定需要標注出來,如果是自己受到啟發而寫下的文字,沒有直接引用,也可以標注參考文獻。
為了反映文章的科學依據、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度以及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正文之後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
引文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所有引用別人的觀點或文字,無論曾否發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都必須註明出處或加以注釋。凡轉引文獻資料,應如實說明。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准確。偽注、偽造、篡改文獻和數據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
(8)創造性行為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准S ;
學位論文D ;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 ;檢索工具W;檔案B ;錄音帶A ;
圖表Q;唱片L;產品樣本X;錄相帶V;會議錄C;中譯文T;
樂譜I; 電影片Y;手稿H;微縮膠卷U ;幻燈片Z;微縮平片F;其他E。
I. 摘要和參考文獻的字數 包括 在正文裡面嗎
只計算正文部分,不包含摘要、前言、致謝。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
論文題目
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參考文獻的規范及其作用
為了反映文章的科學依據、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度以及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正文之後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
引文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所有引用別人的觀點或文字,無論曾否發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都必須註明出處或加以注釋。凡轉引文獻資料,應如實說明。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准確。偽注、偽造、篡改文獻和數據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
J. 翻譯 中翻英
3.3. From attracted the effect after analysis
From attracted the effect after analysis, TPR with command properties, and have some psychological not affected by specific constraint most children are easily settled down, it is more likely to be teaching content attract, make the child is fully driven learning effect will be better, scene relatively while promoting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the teacher as the TRP need to prepare for the workload huge, cheeper restricted by lack of understanding may proce certain defensiveness, contusions learning enthusiasm.
3.3.1 references provided demonstration
As the Outlines of linguistics, elaborated by people in use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facial expressions not only move, the movement of your hands, and even the entire body pose nonverbal things will join in. This means that communication when, in addition to use the language tools outside, still can use som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ool. This point in the former research is often neglected. Actually, we usually do not speak may be completely blank or actions. The children to speak will need a lot of nonverbal help. Can say,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various kinesic, etc. Various kinds of accompany surrounded by action. Sometimes, leave these specially accompanying acti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may also occur obstacles. [linguistics outline]. Leaves. XuTongQiang watg P11) cheeper is language acquisition period through body expression and memory can get better effect, this method, the most TRP conforms to juggle their lively natur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was so Chomsky language description: although generated language is unlimited grammar itself is limited, the characterization in limited in the brain. Therefore grammar rules must be repeated in some way to generate an infinite set of sentences, every sentence has its own voice, structure and meaning. In daily life, we often use the grammar of this "recursive" properties. Like understanding to the new environment as hear new sentences, our freedom, and construct a new sentences in the appropriate situation use, complete these creative act needed usually than our language knowledge. Although we use of language and scene corresponds with, but this is not by stimulation condition control. Language is the vehicle of thought the freedom of expression, its function room is infinite, though and scene corresponds, but not the stimulated conditions control in our thinking process can understand any excidency always can always accessible. [Chomsky linguistics memoirs]. (USA) noam Chomsky.) above in infant language learning repeat process if no good interactive are easily backfire, between the above documents view scene teaching method in both the think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Cognitive the semantic encoding is language and cogni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Bridges. Its close contact still behave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thinking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On the one hand, semantic development f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provides concept on existing symbols: on the other hand, thinking development level and has decided this in his language development leve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outline]. Neat Shanghai Yang) for promoted social experience as a tool, and game for way, activating the children thinking is very beneficial. A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can be obtained in TPR according to children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highly praise highly objective reason, and to seize the scene teaching children attention on obviously not for indivial has the advantage, the indivial simultaneously also obviously deficiencies, TRP teaching law can show a good general adapt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