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太極

創造太極

發布時間:2021-07-10 22:23:13

A. 求問是誰創造了太極

太極,這只是周易陰陽八掛中的一種設想。這種設想,實際上是一種精神系統。而這種精神系統,與古代的星象占卜直接有關的。這種占卜,是在人對自然沒有真正了解,在了解過程中的一些逐步認識的總結。所以,「太極」這兩個字,或「太極」這種精神狀態,是誰創造的,就無法追究了。
但是與太極有關的其它一些東西,則是可以追索到根源的。如,太極拳,就可以追索到它的創始人。
太極拳究竟是誰創造的?過去有人認為太極拳是北宋末年張三峰創造的,據進一步調查,創造太極拳的是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的陳王廷。但仔細追索起來,太極拳也並非陳王廷一人獨創,他的太極拳中有很大一部分式子是取自明朝戚繼光撰寫的「拳經」和當時其他拳法。而戚繼光的「拳經」也是根據當時十六家著名拳法編成的。因此,實際上太極拳是幾代群眾創造的結晶。
現在也有公司是以太極命名的。如太極實業(600667)股票,則是由無錫產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控股的。

B. 太極拳誰發明

關於太極拳起源的幾種說法

關於太極拳起源和創始人,眾說紛紜,大致有唐許宣平、宋張三峰、明張三豐、清陳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種不同說法。唐代許宣平,安徽歙縣人,李白東游,見許宣平題詩傳舍,以為是「仙詩」,至歙縣屢訪之,不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本末》說許「辟穀不食,行如奔馬。唐時每負薪賣於市中。李白訪之不遇,為題詩於望仙橋」。說他是太極拳的創始人,則無他證。宋張三峰為武當丹士之說,宋、元、明三代並無史料可據。黃黎洲於清初為明遺民內家拳家王征南撰《王征南墓誌銘》,系據高辰四所寫王征南言行而成,以為內家拳「蓋起於宋張三峰,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闕明,以單丁殺賊百餘」。其言荒誕不足信。明代內家拉扯宋徽宗時代有所謂武當丹士張三峰為祖師爺,原與清初創造的太極拳無關。

張三豐,據《明史·方伎傳》記載,「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修邊幅,又號張邋遢。」但《明史》又說:「或言三豐金時人,元初與劉秉忠同師,後學道於鹿邑之太清宮」。至於張三豐創太極拳一說,是辛亥革命(1911)後的一種附會而已。

王宗與王宗岳是兩個時代的人。據現有資料,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間人,著有《太極拳論》。關於王宗岳的生平待後詳述。

陳王廷是太極拳的創始人

陳王廷是陳家溝第九世,其父名撫民,祖名思貴,均好拳習武,《陳氏家譜》說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東稱名手……陳氏拳手刀槍創始人也。」但族譜、墓碑、《溫縣志》都作「王廷」,故應作陳王廷。陳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據《溫縣志》記載,在明思宗崇禎十四年(1641),任溫縣「鄉兵守備」,明亡後隱居家鄉,晚年造拳自娛,教授弟子兒孫。如《遺詞》上半首說:「嘆當年,披堅執銳,掃盪群寇,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陳王廷於明亡時正當壯年,到「年老殘喘」,尚能「耕田」、「造拳」,可推定其創造太極拳,應在十七世紀的七十年代,即1644年明亡後的三十年光景。《黃庭經》,是道家「噓吸廬外,出入丹田」的導引、吐納方法,從《陳氏拳械譜》可知,太極拳套路有太極拳(一名十三式)五路,長拳一百零八式一路,炮捶一路。結合導引、吐納,成為內功拳一種流派。他的《拳經總歌》卻總括了其所創拳套的理法,錄於後: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劈打推壓得進步,搬撂橫采也難敵。鉤棚逼攬人人曉,閃驚取巧有誰知?佯輸詐走誰雲敗,引誘回沖致勝歸。……

此歌訣見於陳氏兩儀堂《拳譜》,歌詞深受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影響.戚繼光是明代整理民間拳術的傑出人物,他總結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間著名拳法,並吸收了其中三十二式編成拳套,收入《紀效新書》中,被稱作士練武之源。戚氏的《拳經》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它遠及宋太祖趙匡胤的長拳三十二式,長拳短打,去蕪存精,用剛用柔,兼收並蓄。它的拳法「式式相承,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大大矯正了當時流行的滿片花草,華而不實的花拳之弊害,成為新的拳派。

C. 太極的創始人是誰

張三豐,不解釋。

D. 太極拳是誰創造的

太極拳的創始,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1、太極拳創自陳王廷。陳卜善武藝,精拳械,曾設武學社於村中,始開陳氏世代習拳舞械之風。明朝末年,陳氏第九世陳王 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諸優秀拳種之精華,結合導引、吐納術、中醫經絡學,創編了一種新的內功拳種,按陰陽轉換之意取名太極拳。

2、張三豐創建了武當派,創始了內家拳。太極拳作為內家拳之首,尊稱張三豐為祖師,是一種自然歸屬。 張三豐創立的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從道教經書中汲取了精華,引申而來。

(4)創造太極擴展閱讀:

老人練太極的方法:

1、練拳必站樁,雙腿增力量

太極拳包含了很多內容,如站樁、套路、推手、器械等。很多老人為求快,一上來就練套路,但是長時間保持半屈膝的狀態會讓他們很不適應,再加上一開始不能掌握正確的身法、步法,很容易產生疼痛感。

老人應該從基礎的站樁練起,不僅能增加腿部軟組織力量,保護脆弱的膝關節,還能為掌握正確的身法打下基礎,之後再練習套路,反而會事半功倍。

2、拳法要正確,不求高險美

很多老人學拳時,總愛和教練做對比,想掌握正確的身法。但是,太極拳技術的提高要循序漸進,不能強求,如老師的腿可以蹬得很高,身形可以壓得很低,若直接去模仿他們的樣子,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要清楚作為年紀較大的初學者,身體狀況和老師不一樣。

E. 太極拳到底是由誰創立的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與創始人,眾說紛紜,大致有唐朝許宣平,宋朝張三峰,明朝張三豐,清朝陳王廷和王宗岳等5種不同的說法。

F. 太極是誰創建的

太極是伏羲創造的。
太極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范疇,就迄今所見文獻看,初見於《莊子》:「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後見於《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莊子之後,後世人們據《《周易·系辭》相關「太極」的論述而逐漸推演成熟的太極觀念,著實吸收了莊子混沌哲學的精華。
同莊子渾沌哲學一樣,太極觀念這種迷離恍惚地看待萬事萬物的現象和本質的人生態度,以及這種思維方式本身,實則包涵著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終極目的是希望人類活動順應大道至德和自然規律,不為外物所拘,「無為而無不為」,最終到達一種無所不容的寧靜和諧的精神領域。
《易系辭傳》(西漢馬王堆出土版本)記載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的內容。意思是成卦的過程,先是有太極,尚未開始分開蓍草(易占卜用蓍草做工具),分蓍占後,便形成陰陽二爻,稱做兩儀。二爻相加,有四種可能的形象,稱為四象。由它們各加一爻,便成八卦。這里講的是八卦畫出的過程。原與天文氣象及地區遠近方向相關,後來被宋代的理學家以哲理方式進一步闡釋。

G. 誰創造了太極拳

太極拳創始人,歷來眾說紛紜:民間大致有唐朝許宣平、南宋或元末明初時期的張三豐、清朝陳王廷和楊露禪、王宗岳等說法。
太極拳並非一人、一時、一地所創,而是前人不斷總結、整理、創新、發展而來的。
近代太極拳興起以來,傳統的說法都是由武當道士張三豐創太極拳。

H. 太極是誰創造的

周易書中說:「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系辭上》
因此,沒有人創造了太極,如果有的話也一定是造物主。
太極拳確實張三豐(明代)創造的。

I. 太極是誰創造的啊

張三豐和一個姓陳的人,所以現在有陳式太極拳和武當太極拳倆種

J. 太極圖是誰發明的,它到底有什麼意義

1、太極圖據傳是宋朝道士陳摶所傳出。陳摶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對道家思想和易學都有很深造詣。據史書記載,陳摶曾將《後天太極圖》、《八卦圖》、《河圖》以及《洛書》傳給其學生種放,種放以之分別傳穆修、李溉等人,後來穆修將《太極圖》傳給周敦頤。周敦頤著《太極圖說》加以解釋。

2、太極圖的意義非凡主要體現在幾方面:

(1)太極圖雖簡單明了,一個圓圈、一條曲線、兩個圓點,兩條黑白魚圖形,但經過歷代的圖解與詮釋,它構成了一個涵義豐富深邃的龐大的「太極哲學」體系。體系的核心就是陰陽。陰陽既蘊含著形而上的宇宙之道與天人之際的大法則,也包括形而下的人生法則。

太極圖以簡易的圖形語言涵蓋了中國「百經之首」——《易經》的大義要旨,創造了一個龐大的、根深葉茂的太極哲學體系,彰顯了中華先民領悟宇宙萬物變化之道的非凡智慧,因而享有「中華第一圖」之美譽。

(2)我們的祖先早在六至七千年前就已通過太極圖陰陽這一辯證矛盾來概括宇宙萬物的起源與變化,比2600年前的古希臘哲學起源至少早了兩三千年,故很多學者認同太極圖是中華哲學的起源,同時也是世界哲學的起源。

(3)太極圖不但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思想文化觀念和人文性格,也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韓國、蒙古國的國旗上;在新加坡、安哥拉空軍的機徽上;在韓國、德國奧運會、韓國亞運會會徽上;在美國研製的世界第一台計算機商標上;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繪畫和服飾上,太極圖光輝無處不閃爍著人類的智慧和哲學的光芒。

(10)創造太極擴展閱讀:

太極圖,中國古代概括陰陽易理和反映世界發生、發展變化規律的總圖:外圓象徵太極,內以S曲線分黑白環弧形,白中一黑點,黑中一白點。黑為陰白為陽,象徵陰陽互根;環弧形如兩魚交遊,以示陰陽變化循環不已。

今人認為太極圖是對「波粒二象性」的概括:其圓形是粒子性,中間S曲線是波動性;還認為:太極圖為宇宙天體球在水平面內的投影,其中兩個小點為定南北向之用,S形曲線是日、月、五大行星等天體運行軌道在水平面內投影的圖示……見解有爭議,卻證明太極圖生命永恆。

太極圖的黑讓人聯想到「黑洞」、「暗物質」之黑,代表陰、柔、地、水、月亮、女、坤、夜、負、被動、黑暗、死亡,古代中國文化,黑色是北方的象徵,代表五行之一的水,水是生命的起源,但又與死亡同行——僅此也可見國人的辯證思維之先進。

太極圖的白讓我聯想到「白矮星」、「恆星坍塌」之白,代表陽、剛、天、火、太陽、男、乾、晝、正、主動、光明、新生……國人講到黑白,黑在前白在後,因混沌在前明朗在後。這正如講陰陽,陰在前陽在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太極黑白



閱讀全文

與創造太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