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所謂的蓮花、"佛"這個名字、還有"佛"那個符號卍到底是不是釋迦摩尼創造的還是後人創造的
卐。wan音。
此為如來三十二相之一(吉祥雲海相)。
象徵佛光普照。眾生吉祥。
-----------------------------------
弗是(矯枉)之意
弗字注釋1: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間象兩根不平直之物。上以繩索束縛之。使之平直。本義:矯枉
弗字注釋2:同本義弗。矯也。《說文》。徐灝註:弗與弼音義同。凡弛弓。則以兩弓相背而縛之。以正枉戾。所謂矯也。
------
弗字再加上個單人旁。就是矯枉人。
佛法。矯枉人的言行。名為修行。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B. 萬字的甲骨文從!來誰創造的
查也查不出來,甲骨文,已經有斷層了。是天書。現在的專家,說什麼都行。古人是不會跳出來了。
C. 卍卐的淵源
卍 漢語讀【wàn】 日語讀まんじ(manji)。 為佛教名詞。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又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釋迦世尊的第八十種好相,位於胸前。在《十地經論》第十二卷說,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庄嚴金剛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廣大庄嚴經》卷三,說佛的頭發也有五個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卐;有向左旋──卍。根據《慧琳音義》第二十一卷、《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卍字相是右旋。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畫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卍。還有日本奈良的葯師寺的葯師佛像腳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數的記載是右旋。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濕奴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卐字相。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載。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右旋是對的,左旋是錯的。
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卐字相來做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右旋,佛教所用的是左旋。其實在唐朝的則天武後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萬」字,表示吉祥萬德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苯教(bon-pa)則用左旋。
D. 納粹德國的 萬字旗標志來源於何處
萬字起源於本波佛教的信仰標志,本來是吉祥的意思。雅利安人也使用這個標志,他們所崇拜的太陽神也是用萬字的符號表示,希特勒覺得德意志人是雅利安人的後代,就把它作為納粹的標志。
卐(右旋)或卍(左旋)(梵語:स्वस्तिक,轉寫:svástika;中文讀作「萬」)是一個古代宗教信仰的標志。
它在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中被認為是一個神聖和吉祥好運的標志。它宗教的用途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它史前的出現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至13000年。
遠在佛教產生並傳入中國之前,卍字元已出現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中國古老的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卍字元也出現在中國漢代通行的五銖錢幣上。在佛教傳入中國後,鳩摩羅什、唐代高僧玄奘將「卍」翻譯為「德」。
北魏菩提流支在《十地經論》中譯為「萬」字,中國唐代武則天將卍定音為「萬」,義為「吉祥萬德之所集」。佛教中亦寫作左旋的「卍」,但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等認為應以右旋的「卐」為准。中國傳統紋樣中就有使用這個符號的萬字不到頭。
在芬蘭,從1918年到1944年,與卐字類似的「hakaristi」成為空軍及陸軍徽章。藍色hakaristi來自芬蘭內戰中,最初贈給白軍飛機的瑞典伯爵埃里克·馮·羅森的幸運符號。
通常為藍色、正放的hakaristi與納粹的黑色、傾斜卐字無關。Hakaristi現在仍然以不突出的形式用於芬蘭的獎牌及裝飾物。
(4)卍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納粹黨亦在1920年啟用了卐字標志。這個傾斜45°的右旋卐字圖案被稱為Hakenkreuz(德語直譯為鉤十字),用於納粹黨的旗幟、徽章及臂章。納粹黨的標志是由文字組成的圖案,起源是德語中的單詞Schutzstaffel(親衛隊)的縮寫「SS」,然後用兩個閃電型的字母S組合而成的。
納粹德國和納粹黨的標志與卐字相似,但兩者有少許差異:納粹標志的方向通常是右旋和黑色的,除元首旗和少數特例之外,通常正式的納粹標志呈45度傾斜;而傳統信仰中代表吉祥美好的卍字元多是明亮的色彩,右旋和左旋均有使用,通常無傾斜。
阿道夫·希特勒1925年在《我的奮斗》中提及: 「同時,我自己在無數次的努力之後制定了這樣一個最終方案:一面紅色的,上面有白色圓形,中間有黑色卐字的旗幟。在長期試驗後,我也發現了旗幟與白色圓圈的准確尺寸比例,還有卐字的形狀和粗細。」
希特勒在設計納粹黨旗時,試圖在旗幟中同時包含卐字和「那些代表我們輝煌過去、為德國帶來諸多榮耀的令人尊敬的顏色」(紅、白、黑是德意志帝國國旗的顏色)。
希特勒亦稱:「作為國家社會主義者,我們在旗幟中反映我們的計劃:紅色反映這一運動的社會思想,白色反映民族主義思想,卐字則反映為雅利安人奮斗的勝利以及這一創造性思想的勝利。」
卐字亦被理解為「創造、影響生活的符號」(das Symbol des schaffenden, wirkenden Lebens)和「日耳曼主義的種族符號」(Rasseabzeichen des Germanentums)。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納粹萬字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萬字元
E. 誰創造了佛教卍標志
根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載,乃是主神毗濕奴的胸毛,是稱為 vatsa
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到了西元後一世紀時,又更名為svastiko
,本為牛犢頭部的毛發螺旋相,演變成主神毗濕奴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希特勒在納粹黨旗中,使用的左旋卐,所以,佛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統一使用右旋卍。
F. 「卍」字的秘密 是什麼,有誰知道嗎
卍這個符號在佛教中代表著釋迦牟尼佛身上的一種有別於凡人的特殊記號。也即佛經中所說的佛有三十二大人相,或十六種大人相,或八十隨形好,卍即其中之一,顯現於佛的胸前或頭頂,代表著福德。梵音讀作室利蹉洛剎曩,譯作吉祥海雲,漢語讀作「萬」或「德」。
佛教的造像中,佛或者菩薩的手勢(佛教稱為手印),以及手中所持的很多器物都是用來表法的,也就是代表著佛教中的各種教義。這些器物都取自於真實的世界中,例如經書、寶劍、蓮花、海螺等等。而卍字卻找不到原型。萬字究竟是應該右旋為卍,還是左旋為卐自古也是說法不一。加之希特勒設計的納粹黨旗上是左旋的卐字,更是經常讓很多人混淆。
一位藏傳佛教的喇嘛告訴我,其實卍字是有其真實原型的,那就是我們的銀河系。這種說法確實符合現代天文學發現的銀河系的樣子,銀河系右旋如卍。而卍的古譯「吉祥海雲」用來形容銀河系也很形象,甚至字里行間已經透出了宇宙的壯闊和人的渺小。我相信這個說法。能夠在2500年前看到這一切並描繪出銀河系的壯麗,只有佛可以做到。楞嚴經中曾說:佛用天眼觀閻浮提,如觀掌中奄摩羅果。對於閻浮提的概念,今人的一種說法是代表著地球。而天眼當然不是天文望遠鏡,而是佛的一種神通。
G. 卐是誰創造的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有向左旋。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而大多數都認為右旋是對的,左旋是錯的。卍字用來表示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旋迴表示佛力的無限運作,向西方無限地延伸、無盡地展現,無休無止地救濟十方無量的眾生。
左旋右旋都是一個字。這是一個佛教字。
H. 法西斯的軸心國的「萬字旗」是甚麼意思「萬字」不是和佛教有關嗎最早是那個國家發明的拉
納粹」,英文為nazi,是"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的字頭縮寫(在德文中為兩個"s",萬"字旗即為兩個"s"疊加)
I. 卍字是誰發明的那個朝代的
卍,和佛經的翻譯、佛教的流傳有關,大體說是魏晉以來的事。《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五《入法界品》說:釋迦牟尼「胸標卍字,七處平滿。」卍是吉祥的標志,是釋迦牟尼的32相之一。古印度的印度教、耆那教,都以「卍」為吉祥的標志,將卍寫在門庭、供物和帳本上。在耆那教的宗教儀式上,卍和寶瓶等是象徵吉祥的八件物品之一。卍在梵文里,音室利蹉洛剎曩,意為「致福」,舊譯為「吉祥海雲」。
J. 釋迦牟尼佛胸前的「卍」到底是什麼意思
釋迦牟尼佛胸前的「卍」到底是什麼意思
卍字是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據《長阿含經》說,它是第十六種大人相,位在佛的胸前。
又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說是釋迦世尊的第八十種好相,位於胸前。
在《十地經論》第十二卷說,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庄嚴金剛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
但是在《方廣大庄嚴經》卷三,說佛的頭發也有五個卍字相。
在《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
「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
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卍字的符號,有向右旋──卍;有向左旋──卍。
根據《慧琳音義》第二十一卷、《慧菀音義》,及《華嚴經》等,總共有十七處說到卍字相是右旋。
但是《陀羅尼集經》第十卷所示摩利支天像所拿的扇子中,所畫的卍字相乃是左旋──卍。
還有日本奈良的葯師寺的葯師佛像腳下的卍字相,也是左旋,但是多數的記載是右旋。
最早在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濕笯及克利辛那,胸前就有卍字相。在古印度的傳說,凡能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皆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佛是法中之聖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種大人相,此在《金剛般若經》中就有記載。
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時有爭論。
而大多數都認為右旋是對的,左旋是錯的。
尤其是在二十世紀的四十年代,歐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卍字相來做為他納粹主義的標幟。此後,即有更多的爭論,有的說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
其實在唐朝的則天武後時代,曾經創造了一個字──卍,念做「日」字,象徵太陽的意思,就是左旋;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瓋,佛教則是正方形的卍。
至於印度教則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棒教(bon-pa)則用左旋。
根據日本國士館大學光島督博士的研究,卍字本非文字,西元前八世紀時始見於婆羅門教的記載,乃是主神毗濕笯的胸毛,是稱為vatsa的記號而非文字,至西元前三世紀始被用於佛典。
到了西元後一世紀時,又更名為「svastiko」,本為牛犢頭部的毛發螺旋相,演變成主神毗濕笯的胸毛相,後成為十六種大人相之一,又成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
總之,在佛教不論右旋、左旋,卍字均系用來表徵佛的智慧與慈悲無限。
旋迴表示佛力的無限運作,向西方無限地延伸、無盡地展現,無休無止地救濟十方無量的眾生。故亦無須執著、揣摩卍字形相的表現是右旋或左旋了。
選自聖嚴法師《學佛群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