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醫學創新發明

醫學創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0 21:00:17

❶ 哪些創新可以申請醫學專利

你好呀。

專利分為外觀設計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

具體申請區別在上版圖,你可權以看看。

一些工具上的改良啊,一些醫學技術新發現等等。

最近,張同存、顧潮江是武漢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的教授,兩人發明的「一種治療HIV(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嵌合抗原受體的重組基因構建及其應用」技術,是全球首個「應用CAR-T免疫細胞治療艾滋病」的發明專利。(供參考一下)

❷ 創新醫學網的發展歷程

2004年3月16日,陝西派力德文化傳播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邁出了為醫務工作者服務的第一步。
截止2005年,初步與多種雜志確立合作關系。
從創立之初,創新醫學網一直堅持從始至終、孜孜進取的職業態度,秉承以專業、誠信、便捷、高效的服務理念,保持處於穩健、高速發展的狀態。自2007年創建以來,網站每日瀏覽量達到160萬以上,同時在線會員數達到5萬人左右。截止2013年6月1日,創新醫學網已有40萬專業醫生注冊會員,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醫學、醫療綜合服務平台之一,也是中國服務醫護人員、醫院、醫葯企業最廣泛的互聯網企業之一。在論文投稿、期刊合作、醫療互助等重要領域的用戶到達率指標中高居榜首。
在發展過程中,創新醫學網依託於權威期刊的深度合作,嚴謹的編、校、審工作,贏得了廣大醫護人員的支持與信賴,在全國各地醫生群體中形成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力。創新醫學網平均每日論文來稿百餘篇,地區遍布全國任一醫療單位、各級衛生廳及個體衛生所,類別涉及內外科近30個專科學術論文,內容覆蓋臨床研究、病例報告、學術探討、葯理葯化、康健護理、醫教與管理、醫療糾紛防範等。對其進行學術研究、臨床實踐、職稱晉升發揮了巨大的價值作用。曾多次被評為業內最具投資價值和最受歡迎的網站。
為了更好的服務用戶,創新醫學網自2007年以來一直與中國各大專業圖書出版社、國家級、省級醫學雜志社及醫學雜志編輯部、相關醫學學術機構、醫葯研發、生產、供應機構、各大醫學院校、各級醫療機構及醫院高層管理者進行著深度的合作,使廣闊的資源優勢在誠信的專業態度和科學的管理方式基礎上得到了整合性的利用。成功的實現了網路上的醫學信息化、醫院網路化、醫葯在線化!
2009年,創新醫學網開設了一系列網站特色欄目,開通了在線投稿、在線查詢機制,開發了獨特的模擬考試和圖書訂購系統。並舉辦了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使網民迸發出極大的熱情參與其中,促進了研究者之間的交流,因此也得到了業界更集中的關注。中國創新醫學網已成為醫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越來越奪目,綻放業界。而今天,中國創新醫學網正不懈努力、步步為贏的走向更高端、更廣闊的領軍地位。不斷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尋求更廣泛的商業合作,推出多元化的服務類型。著力發揮前沿科技的作用,實現共贏成果! 2005年《中國社區醫師》雜志在創新醫學網設立西北辦事處。

❸ 什麼是醫學創新

其實他們以前叫醫學創新研究,是掛的別人的刊號 還是省級的,現在不知道怎麼搞成國家級的了,國家衛生部的規定有問題,好多垃圾雜志靠掛刊號來徵稿,收取稿費,謀財。審稿的都是不懂醫學的,就是改改標點,你叫他們說感冒吃什麼葯,估計他們都不知道。好多醫生自己根本什麼都不懂,卻可以發表出來文章,晉級,叫我們老百姓去求醫根本沒保證,這也叫制度,

❹ 如何提高醫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營造科研氛圍,提高醫學生的科研創新意識。

組織科研與學科契合度較高的知識競賽活動,完善活動獎勵制度,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率。增加科研入門培訓、文獻檢索、PPT製作和答辯技巧等講座,並提供學生展示平台,拓寬知識面。在各種科研活動中建立選拔制度,讓優秀的科研人才參與到醫學科研項目,增加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

二、拓寬眼界,樹立正確科研觀。

創建校級科研組織協會,對接國家和省級各學科協會活動,引導學生參與交流活動,拓寬醫學生眼界。成立科研創新基地,與校外醫葯行業合作,拓展科研業務。線上論壇與線下沙龍相結合,增加學術交流的融合效應。

三、完善「帶教制」和「導師制」,搭建醫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跟蹤培養平台。

醫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越早越系統越好,因此,應當針對醫學生採用跟蹤培養模式。在早期加強實驗技能訓練,高年級對低年級「一對一、面對面」實行「帶教制」,設置技能模塊輪訓制度和實驗技能畢業生標准制度,使學生掌握熟練的基礎科研技能,這對科研能力培養大有裨益。

四、創新教學方法,促進「科研、教學、臨床」融合。

開設科研興趣選修課,普及科研知識。例如,醫學實驗教學幫助醫學生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問題,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實踐理念,從根本上提升醫學生的專業素質。

五、線上線下結合

教師通過網路平台發起頭腦風暴,課前學生查閱資料選擇動物模型、工具葯和方法,並做出實驗計劃、可行性分析和預期的結果。課上開展實驗、形成報告。課後再度線上發起結果討論的頭腦風暴。

❺ 有關醫學創新的有點作文

《醫學思維與創新》

醫學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從醫學診斷到治療,無不包含著醫學與眾多學科的緊密聯系。作為一個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新生,我也已經切身感受到這點。比如物理上的氣體栓塞和我們醫學上血栓,再比如化學中的銀鏡反應就是我們檢測糖尿病的基礎··種種例子數不勝數。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學科進步迅猛,而醫學的發展之快也是令人驚嘆不已的。在《時代》評出的2009年度「十大醫學突破」中,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的「乳房X光造影檢查新規定」居首,中國科學家利用成年老鼠的皮膚組織成功克隆出小老鼠也榜上有名。
一個學科的發展,不僅局限在有賴於對已有知識的學習,更是深深根植於創新之中。在這次的選修課中,我們學習了關於醫學思維創新的理論知識,各位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向我們闡述了什麼是醫學思維,如何去創新,為什麼要創新等等問題。
醫學的思維是嚴謹的,是盡可能的做到面面俱到。病的症狀相似,但是病因卻因人而異。作為醫生,需要對每一個小細節有敏銳的洞察力,快速的確定幾種可能的原因以及快速確定病因,提出最有效最經濟的治療方案,盡快幫助病人脫離病痛之苦。診斷是看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診斷的學問不只是一套已成的流程,而是綜合經驗,考驗分析思變的能力。在診斷中,也時常會有創新的表現蘊含其中。老師總結了自己在診斷方面的心得,我認為就很好的體現了創新的精神。並不是說他們的方法有多麼與眾不同,而是體現在診斷時的小細節中。例如,他們在多年的經驗中逐步摸索出如何藝術性的詢問病史的一種方法,既能夠簡潔明了的表達意思,也能夠在醫生與患者之間產生良好的契合,防止醫患關系惡化,使患者更加的配合,達到雙贏的效果。這種藝術性的問難道不是一種創新么?
對於急於想要培養醫學思維的我們,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他自己的方法。這些都是他多年行醫所總結的精華,讓我明白了這不是一個急於求成就可以養成的,而是需要年齡經驗的積累。首先,臨床的基本知識要扎實,同時對於與醫學有關系的學科也要有一定的掌握。然後要吸取學習中遇到的正反方面的經驗教訓。一個醫生要從總結各種錯誤和失敗教訓中成長。學習期間,咬住總教訓,對病人身上潛伏著的問題要重視觀察,緊追不放。而且要定期巡訪,參與與病人診斷有關的一切工作。老師說,我們現在就可以收集葯物說明書,我想也是想讓我們對葯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將來做鋪墊。我們要多從病人身上學習,因為能夠留下最深印象的往往是病人和病例,而不是某本教科書。要學會歸納總結,學會借鑒別人的經驗,翻閱一些病例,帶著病人的問題有目的的學習,才會是自身的技術有立竿見影的提高。而且醫生不能太依賴於高科技,要學會合理的使用,最好是能夠憑借醫生自身來診斷,人總是比機器更加有診斷能力,高科技只是輔助手段,而且增加病人的經濟負擔,要能夠去偽存真,高科技產品也常常會出錯,醫生應該親自檢查與病人的身體情況是否相符。剛開始提到了「藝術性的問」,臨床醫生的表達能力的確是相當的重要。小小的新華字典和英漢小詞典竟然陪伴了著名的張孝騫教授一生。我們更要重視起語言表達能力,語文和書法水平也要提高,不能忽略的是外語能力,有相當多的權威醫學書籍都是以英文撰寫的。老師還建議我們廣泛的閱讀攻讀集中權威書籍雜志,掌握醫學界的最新動態。而且還要養成醫海拾零的好習慣。另外,研究性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部分,而且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部分了,它可以培養我們的探索能力,挖掘我們的興趣,而且很可能小小研究會成為醫學進步的踏腳石。

❻ 從醫學哪些方面創新創業

如果你想創新創業,現在有個很熱的方面是分子影像,我覺得只要你在這個領域做出一點點東西出來,也是影響巨大的。

❼ 醫學護理學上有創新發明的人物

1968年,瑞典的發明應用到癌症治療頭部伽瑪刀,作為第一代的無創治療設備,回被譽為醫學治療史答上的一次革命。 1997年,通過改進和創新,這是由中國人開發的頭部伽瑪刀,一種非侵入性的方式來治療全身腫瘤的精確的「立體定向伽瑪射線全身治療系統」,體內伽瑪刀問世,為世界放療新步伐。

❽ 創新在醫學發展史中有什麼重要地位

創新在這個行業都是發展的核心動力,因為只有創新才能讓這一各方面的知識這一方面的技術得到不斷的更新和交替,才能不斷的發展傳承。

閱讀全文

與醫學創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