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是誰創造的智慧課堂

是誰創造的智慧課堂

發布時間:2021-07-10 19:18:14

Ⅰ 什麼是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課堂。其實質,是基於動態學習數據分析和「雲、網、端」的運用,實現教學決策數據化、評價反饋即時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創設有利於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的學習環境,通過智慧的教與學,促進全體學生實現符合個性化成長規律的智慧發展。目前來說,無論是傳統教學還是多媒體教學,都只是利用了高科技產品,卻沒有真正完全實現智慧課堂,
而短書的AI課,雙師課程,訓練營,修煉場等新技術功能真正讓學員和老師參與進課堂中,課堂實時檢測評價和及時反饋,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實現真正的智慧課堂。

Ⅱ 一.什麼是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是指利用校園內的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通訊技術以及科學規范的管理對課堂內的學習、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務有關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整合、集成和全面的數字化,以構成統一的用戶管理、統一的資源管理和統一的許可權控制。

側重於學生在課堂內利用移動設備端通過Wifi接入校園網及互聯網,方便的獲取學習資源,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連接無線網路隨時隨地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完成備課及進行科研工作。其核心無線網路的的課堂利用,實現無紙化教學。

拓展資料:

基於動態學習數據分析,智慧課堂從依賴於存在教師頭腦中的教學經驗轉向依賴於對海量教學數據的分析。用於分析的數據大部分來自LMS、CMS和學生檔案庫等資料庫,也有些來自於學生個人的非正式知識管理系統(如個人主頁、博客、微博等)。採用現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工、挖掘和分析,據此進行教學決策,依靠數據精準地掌握學情和調整教學策略。

智慧課堂教學中採取動態伴隨式學習評價,即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學習診斷與評價,並可根據需求實時反饋評價結果,包括課前預習測評和反饋、課堂實時檢測評價和即時反饋、課後作業評價和跟蹤反饋,從而實現了即時、動態的診斷分析和評價信息反饋,重構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

在教學資源的載體形式上是多樣化的,包括電子文檔、圖片、影視、語音、PPT等多種樣式的資源;在資源推送方式上也是多樣的,既包括自動推送、人工推送等方式,也可以採取自主訂閱學習資源,滿足學習者富有個性的多樣化學習需要。

智慧課堂 網路

Ⅲ 哪個公司可以做智慧課堂方案

按照實際應用場景,智慧課堂方案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以下是提供的一些智慧課堂方案以及對應的方案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Ⅳ 是誰創造的學習

學習不是誰創造的 學習是根據生存原則演化出來的一種行為方式,主義區分學習與本能,學習與成熟,學習與成績之間的關系

Ⅳ 誰首先提出智慧課堂

提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口頭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運用判斷、推理來鞏固舊知、獲取新知並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對學生掌握和創造方法具有決定作用。一個好的問題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能激發學生創造力的萌芽,能促進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啟迪學生心智和思維,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達到培養學生好問、善思的目的。 在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它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這種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學方式在我們們的日常教學中經常會被輕視與忽略了。課堂上,教師的許多問題往往不是太寬,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淺;不是不著邊際,就是零零碎碎。有時本來很活躍的課堂,因為一個問題問得不當,學生沒有弄懂意思,氣氛很快就沉悶下去,最後教師不得不自問自答,唱獨角戲。有些老師為了怕學生不能回答出問題,就放棄了啟發式提問方法,僅僅是簡單的機械式問答。這種問答方式在課堂上看起來好象很熱鬧,其實所問的問題毫無思考價值,就不能啟發學生對課文的更深層次的理解,就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激情。 課堂提問是一種技巧,是一門藝術,但同時又是很難用精、用巧的藝術。那麼,如何精巧設問,使思考不再是學生精神上的負擔,而是一種身心上的歡樂和享受呢?

Ⅵ 從什麼時候起提出互聯網+背景下互動式智慧課堂構建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於主動的基於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以及其他現實世界面臨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佔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後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路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在課後,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則採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翻轉課堂模式是大教育運動的一部分,它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其他教學方法和工具在含義上有所重疊,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互聯網時代,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豐富的在線課程,不必一定要到學校接受教師講授。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催生「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式」是對基於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革。

Ⅶ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一位大學教授的幽默智慧課堂 作者是誰

端木賜香

Ⅷ 智慧課堂是什麼模式

智慧課堂是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課堂。其實質,是基於動態學習數據分析和「雲、網、端」的運用,實現教學決策數據化、評價反饋即時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創設有利於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的學習環境,通過智慧的教與學,促進全體學生實現符合個性化成長規律的智慧發展。

課程支持教與學方式的靈活多變,支持豐富的學習體驗,利於交流、協作和共享,更是如何靈活運用技術來支持學習過程、增強學習效果。

特徵評價

基於動態學習數據分析,智慧課堂從依賴於存在教師頭腦中的教學經驗轉向依賴於對海量教學數據的分析。用於分析的數據大部分來自LMS、CMS和學生檔案庫等資料庫,也有些來自於學生個人的非正式知識管理系統(如個人主頁、博客、微博等)。採用現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工、挖掘和分析,據此進行教學決策,依靠數據精準地掌握學情和調整教學策略。

智慧課堂教學中採取動態伴隨式學習評價,即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的學習診斷與評價,並可根據需求實時反饋評價結果,包括課前預習測評和反饋、課堂實時檢測評價和即時反饋、課後作業評價和跟蹤反饋,從而實現了即時、動態的診斷分析和評價信息反饋,重構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

在教學資源的載體形式上是多樣化的,包括電子文檔、圖片、影視、語音、PPT等多種樣式的資源;在資源推送方式上也是多樣的,既包括自動推送、人工推送等方式,也可以採取自主訂閱學習資源,滿足學習者富有個性的多樣化學習需要。

Ⅸ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一位大學教授的幽默智慧課堂的作者是誰

好像是林語堂

閱讀全文

與是誰創造的智慧課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