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九龍倉是誰創造的

九龍倉是誰創造的

發布時間:2021-07-10 15:52:17

❶ 九龍倉是怎麼樣的貨運港

九龍倉是香港最大的貨運港,擁有深水碼頭、露天貨場、貨運倉庫等。可以說,誰擁有九龍倉,誰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貨物裝卸、儲運及過海輪渡。九龍倉的母公司怡和與和記黃埔、太古集團、會德豐並稱為香港四大洋行,九龍倉在怡和的地位非常高。

❷ 香港九龍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的法人是誰

查閱公司名稱
注意:
根據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條例》第 100(2)(c)條,除非獲得公司注冊處處長同意,擬用的公司名稱如與上載於name_list_section 100(2)(c).pdf 的名單上的前用名稱相同,將不會獲批准注冊。請查閱名單上是否載有與擬用名稱相同的名稱,以完成查閱公司名稱的程序。
你的查詢: 名稱起首 符合 '香港九龍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

查冊語言: 中文
沒有紀錄與輸入的查詢資料相符!

❸ 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商是誰呢

2011年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1名——100名)榜單

排名 企業名稱

1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3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 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

6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7 綠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8 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9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10 雅居樂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11 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12 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13 中信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14 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5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16 遠洋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17 SOHO中國有限公司

18 金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19 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 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1 招商局地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2 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3 中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24 恆盛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25 金輝集團有限公司

26 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27 星河灣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28 保利(香港)投資有限公司

29 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

30 世紀金源集團

31 杭州濱江房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2 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3 建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34 越秀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35 大連億達集團有限公司

36 深圳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7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38 青島海爾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39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0 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41 嘉凱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2 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43 大華(集團)有限公司

44 上海城開(集團)有限公司

45 重慶隆鑫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46 和記黃埔(中國)有限公司

47 北京城建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48 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

49 重慶協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0 路勁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51 上海愛家豪庭房地產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52 中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53 上海景瑞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4 沿海綠色家園有限公司

55 旭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6 天津住宅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57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58 榮盛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59 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

60 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61 九龍倉(中國)有限公司

62 四川藍光和駿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3 天津市房地產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4 仁恆置地集團有限公司

65 棕櫚泉控股有限公司

66 北京融科智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67 珠海華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8 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69 凱德置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70 魯能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71 寶龍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72 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

73 融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4 上置集團有限公司

75 上海農工商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76 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7 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78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

79 中天城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0 廣東珠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81 陽光100集團有限公司

82 升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83 龍光地產集團

84 中冶置業有限責任公司

85 深圳控股有限公司

86 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

87 蘇寧環球股份有限公司

88 置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89 廈門禹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0 河南正商置業有限公司

91 廈門國貿地產有限公司

92 南京朗詩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93 萊蒙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94 廣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5 廈門海投房地產有限公司

96 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97 上海鵬欣(集團)有限公司

98 新疆華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99 廈門明發集團有限公司

100 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❹ 包玉剛事跡

包玉剛(1918—1991),鎮海庄市鍾包村(今屬鎮海區)人。父包兆龍(1895—1982),早年在武漢開鞋店、在上海設錢庄,後任衡陽工礦銀行、重慶工礦銀行經理。抗戰勝利後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與人合資在滬開辦國豐造紙廠。1949年春攜眷遷香港,從事進出口貿易,後營航運業,1967年擴為環球航運集團,任主席、名譽主席。包玉剛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興學堂,後入吳淞商船學校。1937年輟學,供職中央信託局衡陽辦事處,任中國工礦銀行衡陽分行副經理,未幾任中國工礦銀行重慶分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任副總經理兼業務部經理。1949年初至香港,與人合資開設華人行,經營進口貿易,為大陸裝運進口鋼材、棉花、葯品等緊缺物資。1955年創設環球有限公司,經營印度至日本間煤炭運輸。次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為國有,運費大漲,獲資甚豐,遂購置新船,擴展業務。繼與日本造船業、金融業和香港匯豐銀行等合作,漸著聲航運界。1967年在中東戰爭石油危機中擴大船隊,1970年改為環球航運集團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創設環球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會主席。至1981年底,擁有船隻210艘,總載重噸位2100萬噸,佔香港商船總噸位一半,人稱「東方船王」。又於紐約、倫敦、東京等地設立十幾家子公司、代理公司,還兼營地產、碼頭倉儲、公共交通等業,歷任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亞洲航業有限公司、世界航運及投資公司、世界海事及陸豐國際(投資)公司、世界金融國際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職。1963年加入英國籍,1976年英國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及日本天皇授予勛章、獎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熱愛祖國,擁護「一國兩制」政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自奉節儉,樂善好施,先後捐資興建北京兆龍飯店、上海交通大學兆龍圖書館、杭州包玉剛游泳池等,又倡設包兆龍、包玉剛中國留學生獎學基金,捐款賑濟災民。促進故鄉建設,應聘任國務院寧波經濟開發協調小組顧問和甬港聯誼會、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名譽會長等職,捐資5000萬元創建寧波大學,繼捐資建包玉剛圖書館,並偕同親屬、同鄉捐資興建中興中學、兆龍大橋、鍾包新村、兆龍公路等,德澤桑梓。故居今存。
平身傳奇
在海洋上,包玉剛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但他並不滿足,70年代,他決定逐步把重心轉移到陸地上來。將賺得的部分財產投資於越來越紅火的房地產業,兼營酒店和交通運輸。為了在陸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樣輝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誠一起,和英國資本集團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這就是著名的「九龍倉」之戰。
在當時,「九龍倉」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資企業集團之一。在李嘉誠的幫助下,包玉剛暗中購入了大量「九龍倉」股票。1980年4月,包玉剛屬下的隆豐國際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約30%的「九龍倉」股票。而怡和財團屬下的另一個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約20%的「九龍倉」股票,形勢對怡和財團明顯不利。為了保住「九龍倉」,置地公司氣勢洶洶地調動了大批資金,以100元一股的高價收購「九龍倉」股票,想把包玉剛從「九龍倉」中擠出去。包玉剛面對強敵,沉著應戰,奇跡般地在三天之內調集了21億元現款,只花了兩個小時,便使「九龍倉」股份增加到49%,徹底控制了這個企業。一向看不起華人資本的置地公司,不僅沒有爭得「九龍倉」,還傷了自己的元氣。
這次戰役轟動了整個香江,大長了華人志氣,打擊了英資財團的囂張氣焰,包玉剛在談笑之間,調集了20個億的事情,也成為一個傳奇。
1985年,包玉剛又以5億新加坡幣奪得英資集團會德豐股權,成為繼李嘉誠入主和記黃埔之後,奪得英資四大洋行的第二個香港人。1986年,包玉剛又一舉收購香港另一個發鈔銀行渣打銀行14.5%的股份,成為該行最大的個人股東。船王「棄舟登陸」創造了又一個奇跡!
至此,包玉剛的海上王朝和陸地王國都達到了頂峰。他的財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說他曾經考慮買下一個國家。他自己也開玩笑說:「我不願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財產,因為害怕由於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臟停止跳動。」

❺ 包玉剛的一切

包玉剛(1918—1991),鎮海庄市鍾包村(今屬鎮海區)人。父包兆龍(1895—1982),早年在武漢開鞋店、在上海設錢庄,後任衡陽工礦銀行、重慶工礦銀行經理。抗戰勝利後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與人合資在滬開辦國豐造紙廠。1949年春攜眷遷香港,從事進出口貿易,後營航運業,1967年擴為環球航運集團,任主席、名譽主席。包玉剛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興學堂,後入吳淞商船學校。1937年輟學,供職中央信託局衡陽辦事處,任中國工礦銀行衡陽分行副經理,未幾任中國工礦銀行重慶分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任副總經理兼業務部經理。1949年初至香港,與人合資開設華人行,經營進口貿易,為大陸裝運進口鋼材、棉花、葯品等緊缺物資。1955年創設環球有限公司,經營印度至日本間煤炭運輸。次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為國有,運費大漲,獲資甚豐,遂購置新船,擴展業務。繼與日本造船業、金融業和香港匯豐銀行等合作,漸著聲航運界。1967年在中東戰爭石油危機中擴大船隊,1970年改為環球航運集團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創設環球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會主席。至1981年底,擁有船隻210艘,總載重噸位2100萬噸,佔香港商船總噸位一半,人稱「東方船王」。又於紐約、倫敦、東京等地設立十幾家子公司、代理公司,還兼營地產、碼頭倉儲、公共交通等業,歷任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亞洲航業有限公司、世界航運及投資公司、世界海事及陸豐國際(投資)公司、世界金融國際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職。1963年加入英國籍,1976年英國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及日本天皇授予勛章、獎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熱愛祖國,擁護「一國兩制」政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自奉節儉,樂善好施,先後捐資興建北京兆龍飯店、上海交通大學兆龍圖書館、杭州包玉剛游泳池等,又倡設包兆龍、包玉剛中國留學生獎學基金,捐款賑濟災民。促進故鄉建設,應聘任國務院寧波經濟開發協調小組顧問和甬港聯誼會、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名譽會長等職,捐資5000萬元創建寧波大學,繼捐資建包玉剛圖書館,並偕同親屬、同鄉捐資興建中興中學、兆龍大橋、鍾包新村、兆龍公路等,德澤桑梓。故居今存。
平身傳奇
在海洋上,包玉剛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但他並不滿足,70年代,他決定逐步把重心轉移到陸地上來。將賺得的部分財產投資於越來越紅火的房地產業,兼營酒店和交通運輸。為了在陸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樣輝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誠一起,和英國資本集團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這就是著名的「九龍倉」之戰。
在當時,「九龍倉」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資企業集團之一。在李嘉誠的幫助下,包玉剛暗中購入了大量「九龍倉」股票。1980年4月,包玉剛屬下的隆豐國際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約30%的「九龍倉」股票。而怡和財團屬下的另一個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約20%的「九龍倉」股票,形勢對怡和財團明顯不利。為了保住「九龍倉」,置地公司氣勢洶洶地調動了大批資金,以100元一股的高價收購「九龍倉」股票,想把包玉剛從「九龍倉」中擠出去。包玉剛面對強敵,沉著應戰,奇跡般地在三天之內調集了21億元現款,只花了兩個小時,便使「九龍倉」股份增加到49%,徹底控制了這個企業。一向看不起華人資本的置地公司,不僅沒有爭得「九龍倉」,還傷了自己的元氣。
這次戰役轟動了整個香江,大長了華人志氣,打擊了英資財團的囂張氣焰,包玉剛在談笑之間,調集了20個億的事情,也成為一個傳奇。
1985年,包玉剛又以5億新加坡幣奪得英資集團會德豐股權,成為繼李嘉誠入主和記黃埔之後,奪得英資四大洋行的第二個香港人。1986年,包玉剛又一舉收購香港另一個發鈔銀行渣打銀行14.5%的股份,成為該行最大的個人股東。船王「棄舟登陸」創造了又一個奇跡!
至此,包玉剛的海上王朝和陸地王國都達到了頂峰。他的財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說他曾經考慮買下一個國家。他自己也開玩笑說:「我不願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財產,因為害怕由於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臟停止跳動。」

❻ 我成都人,在上海工作,我看成都的國金中心IFS是九龍倉運營的,但是上海的國金中心ifc卻是新鴻基開發的。

邵永官談九龍倉成都 IFS 國金中心發展 2015-02-03 邵永官:九龍倉二線城市發展的領頭羊是國金中心(環球四川房產- 2015 年1月,劉俐、吳雪)「無論從租賃面積還是租賃速度,我們都已達到集團預期。 201 5 年,我們將憧憬更驕人成績,使成都國際金融中心成為實至名歸的西部地標。」1月 30 日,九龍倉中國置業有限公司助理董事兼總經理邵永官闊別兩年後再次來到成都,在成都國際金融中心 15 樓會議室里,他侃侃而談,向記者介紹了 IFS 寫字樓在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及其取得的成績。營造卓越的營商環境嚴選優質租戶邵永官先生表示,一直以來,九龍倉在各地的寫字樓擇址均以地段為先,堅持黃金地段,配以高標准開發和運營,為租戶營造卓越的營商環境。雖然 2014 年成都寫字樓市場競爭激烈,地處春熙路核心商圈的成都國際金融中心更是擁有 27.5 平方米的寫字樓大體量,但九龍倉從未放棄對進駐租戶的選擇標准,招商策略依然是各行業優質的企業客戶。「寫字樓市場就是講究『擇鄰而居』。」邵永官介紹道,目前進駐 IFS 寫字樓的都是財富 500 強公司及享負盛名的公司,如澳新銀行集團、恆生銀行、台灣第一銀行、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四川大冢制葯有限公司、 Fullerton Investments 、 Goodman 、 CBRE 世邦魏理仕、仲量聯行、 King and Wood 、 Stryker 等,外資與內資企業比例基本各佔一半,租戶結構以專業服務類和銀行金融類為主業。事實證明,落戶 IFS 不僅對企業形象和品牌塑造非常有益,更能共同在優質的營商環境中創造更多商機。政策主動積極同創商業價值如今整個寫字樓市場呈現的格局瞬息萬變,針對這樣的環境,九龍倉集團的租賃策略是「主動積極」,實時應對市場變化。 2010 年在香港海港城內的海洋中心,九龍倉留意到大量自由行旅客對香港醫療服務有潛在需求,於是在海洋中心 12 樓增設了面積 4400 平米的醫療樓層,將原本零散的醫療類租戶聚在一起,取得了良好響應。在上海會德豐國際廣場,很多 500 強企業的總部和大型企業客戶對寫字樓的裝修、服務、後勤、設施、配套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九龍倉就推出「管家式服務」,一站式解決租戶的所有問題。在成都,九龍倉發現寫字樓市場的發展和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一些中小企業是非常具有潛力的市場,於是在在策略上協

❼ 馬可孛羅酒店是誰創立的

香港九龍倉集團。
該創立於1886年,在香港享有盛名,是超過100多年歷史的多元化企業。主要投資房地產開發,還擁有香港有線電視、馬可孛羅酒店、現代集裝箱碼頭、連卡佛百貨公司等綜合性商業業務,是中國華商企業500強之一。

❽ 包玉剛是誰

包玉剛 包玉剛(1918—1991),鎮海庄市鍾包村(今屬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人。
父包兆龍(1895—1982),早年在武漢開鞋店、在上海設錢庄,後任衡陽工礦銀行、重慶工礦銀行經理。
抗戰勝利後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
1946年與人合資在滬開辦國豐造紙廠。
1949年春攜眷遷香港,從事進出口貿易,後營航運業。
1967年擴為環球航運集團,任主席、名譽主席。
為了促進故鄉建設,應聘任國務院寧波經濟開發協調小組顧問和甬港聯誼會、寧波經濟建設促進協會名譽會長等職,捐資5000萬元創建寧波大學,繼捐資建包玉剛圖書館,並偕同親屬、同鄉捐資興建中興中學、兆龍大橋、鍾包新村、兆龍公路等,德澤桑梓。故居今存。
[編輯本段]包玉剛一生
1918年,包玉剛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包兆龍是一個商人,常年在漢口經商。盡管他事務繁忙,但卻對子女非常嚴格。由於家庭還算富裕,他決定讓子女接受當地最好的教育。
寧波地處東海之濱,是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有著悠久的商業傳統,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商幫——寧波幫。包玉剛家所在的村落,離海不遠,但自從跟其父到鎮海後,他念念不忘那無邊的大海和海上的商船,他上學時最喜歡的就是去看海,去看船,在這里,他度過了愉快的童年時光。
13歲那年,父親送他到上海求學。到上海不久他就一頭扎進吳淞船舶學校學起了船舶。抗戰爆發後,他輾轉到了重慶。在這里,他沒有按照父親的意願繼續進大學深造,而是自做主張跑到一家銀行當了一名小職員。
1938年,包玉剛來到上海,在中央信託局保險部工作,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在銀行里積累的經驗,在7年短短的時間里,他就從普通職員升到了衡陽銀行經理、重慶分行經理,直到最後的上海市銀行副總經理,前面的路途可謂一帆風順。但在這時,他卻辭職了,因為在這個方面沒有興趣,親友對此都迷惑不解。
1949年初,包玉剛與父親一起攜著數十萬元的積蓄,到香港另闖天下。開始的時候做些小生意,積累了點錢,但接下來干什麼呢?包玉剛想起了童年對海的嚮往,於是提出了海運的主意。母親勸他,「行船跑馬三分險」,搞海運等於把全部資產都當成賭注,稍有不慎,就會破產,父親認為,香港的航運業已經十分發達,競爭相當激烈,而包玉剛對航運完全是門外漢,憑什麼經營航運?但包玉剛主意已定,矢志在海洋運輸業謀求發展。他一面繼續做好父親和其他家庭成員的說服工作,一面四齣了解有關船舶和航運的情況,認真研讀有關航運和船舶方面的書籍。
包玉剛終於可以一圓自己的海上之夢了!雖然這個路程十分艱難,而當時他已經37歲了。
開始的時候,資金不夠,在朋友的協助下,籌集了70多萬美元,包玉剛專程到英國買回了一艘以燒煤為動力的舊貨船,這艘船已經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噸。雖然這艘船很破,但包玉剛卻像得了稀世珍寶一樣,請人將它整修油漆一新,並取名叫「金安」,這艘船就是事業的開始。1955年,包玉剛成立了「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並與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談妥,將「金安號」轉租給這家公司,從印度運煤到日本,採取長期出租的方式。
這是一個冒險的決策,因為當時世界各國經營航運業的人,都是採用傳統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個航程,就同租用船隻的人結算一次。這樣不但收費標准高,而且隨時可以提高運價。聞名世界的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美國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雲,都是這樣做的。可是包玉剛與他們都不一樣,他出人意料地採取了長期出租的經營方式,把自己的船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給別人,租用者按月交納租金,但租金標准卻要低得多。許多人都在嗤笑這個不自量力,不懂規矩的小孩子,但包玉剛自有他的打算,他曾對人說:「我的座右銘是,寧可少賺錢,也不去冒險。」他謀求的是長期則穩定的收入,這是放眼未來的一種經營方法。而短期出租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事實上,就是這種穩扎穩打的方式讓包玉剛區別於其他的船主,最後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寶座。
世界船王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包玉剛在經營方式上選擇長期出租的同時,也在思考另一個問題,在銀行幹事的經驗讓他明白資金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要使自己的航運事業迅速發展,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須得到銀行的支持。於是,包玉剛到處奔走,積極尋找門徑。他找到了早年搞進出口貿易時結交的朋友——香港匯豐銀行的高級職員桑達士。眾所周知,香港英資匯豐銀行是香港金融界的巨頭,是100年來香港資金最雄厚的銀行。
憑著自己流利的英語和嫻熟的業務,1956年,包玉剛以一艘船向匯豐銀行承作抵押借款,得到桑達士的同意,取得了一小筆貸款。稍後,包玉剛得到一個用100萬美元買一艘7200噸船的機會,而且也找到了租主了,可是沒有錢,買不下船,怎麼辦?於是包玉剛向桑達士貸款100萬美元,100萬美元!在當時絕對不是小數目,桑達士認為包玉剛簡直是開玩笑,一無資金,二無保證金,萬一賠了怎麼辦,但是包玉剛利用租船人迫切心情,竟然真的弄來了一張75萬美元的「信用狀」,桑達士對這個年輕人的毅力算是徹底折服了,他同意貸款給包玉剛。這次「空對空」的勝利,是包玉剛與匯豐銀行建立借貸關系的開始。在後來的無數次借貸合作中,他以誠信為本,取得了銀行的信任和支持,使自己事業的發展有了一個雄厚的資金來源。後來,包玉剛作為「亞洲第一人」榮任匯豐銀行董事。
[編輯本段]平身傳奇
在海洋上,包玉剛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但他並不滿足,70年代,他決定逐步把重心轉移到陸地上來。將賺得的部分財產投資於越來越紅火的房地產業,兼營酒店和交通運輸。為了在陸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樣輝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誠一起,和英國資本集團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這就是著名的「九龍倉」之戰。
在當時,「九龍倉」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資企業集團之一。在李嘉誠的幫助下,包玉剛暗中購入了大量「九龍倉」股票。1980年4月,包玉剛屬下的隆豐國際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約30%的「九龍倉」股票。而怡和財團屬下的另一個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約20%的「九龍倉」股票,形勢對怡和財團明顯不利。為了保住「九龍倉」,置地公司氣勢洶洶地調動了大批資金,以100元一股的高價收購「九龍倉」股票,想把包玉剛從「九龍倉」中擠出去。包玉剛面對強敵,沉著應戰,奇跡般地在三天之內調集了21億元現款,只花了兩個小時,便使「九龍倉」股份增加到49%,徹底控制了這個企業。一向看不起華人資本的置地公司,不僅沒有爭得「九龍倉」,還傷了自己的元氣。
這次戰役轟動了整個香江,大漲了華人志氣,打擊了英資財團的囂張氣焰,包玉剛在談笑之間,調集了20個億的事情,也成為一個傳奇。
1985年,包玉剛又以5億新加坡幣奪得英資集團會德豐股權,成為繼李嘉誠入主和記黃埔之後,奪得英資四大洋行的第二個香港人。1986年,包玉剛又一舉收購香港另一個發鈔銀行渣打銀行14.5%的股份,成為該行最大的個人股東。船王「棄舟登陸」創造了又一個奇跡!
至此,包玉剛的海上王朝和陸地王國都達到了頂峰。他的財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說他曾經考慮買下一個國家。他自己也開玩笑說:「我不願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財產,因為害怕由於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臟停止跳動。」
據了解,「江南第一藏書樓」天一閣收藏著海量家譜,目前總共收藏家譜近五百五十部,涉及一百多個姓氏。上世紀八十年代,包玉剛曾在天一閣里發現自己是包拯的二十九代嫡孫。

❾ 香港十大首富分別是誰

no.1 李嘉誠(197億美元 約1,529億港元)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及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no.2 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聯兄弟(121億美元 約945億港元) 郭氏兄弟自1990年父親逝世後,接管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其後並進軍數碼通流動電話網路通訊,旗下物業包括四季酒店。 no.3李兆基(115億美元 約897億港元) 78歲,恆基兆業集團執行董事。 no.4鄭裕彤(51億美元 約398億港元) 新世界集團執行董事,旗下公司包括新世界信息科技公司。 no.5 龔如心(42億美元 約328億港元) 華懋集團主席。 no.6 米高.嘉道理(38億美元 約296億港元) 64歲 3名子女,為中電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大上海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半島酒店集團董事。 no.7 霍英東(37億美元 約287億港元) 82歲,曾協助何鴻燊在澳門籌組資金,現仍是何氏公司的大股東。 no.8 馮國經及馮國綸(30億美元 約233億港元) 76歲,4名子女,台灣富邦金控創辦人。 no.9 邢李火原(28億美元 約217億港元) 56歲,香港思捷有限公司創辦人。 no.10 陳廷驊(26億美元 約202億港元) 83歲,南豐紡織集團董事長。 這是09年的排名。10年的還沒出來

❿ 九龍倉的發展歷程

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004)始創於1886年,集團實力雄厚,綜合資產總值達港幣3343億元,以發展中、港兩地地產及基建業務為策略重點。集團為會德豐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0)的附屬公司。
九龍倉125年來堅守創建明天為業務發展的願景。繼往開來,2010年集團錄得創紀錄的財務表現。除了過往建基於香港的發展傲視同儕外,九龍倉繼續以創建明天的理念積極拓展在國內之資產,包括以超逾人民幣650億元的成本購入累積124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一系列即將落成的酒店物業及尤具價值的碼頭。現時,集團中國業務資產占集團總營業資產的39%,中期目標為50%,包括增加土地儲備至1500萬平方米。九龍倉以地產發展為業務的策略重點,致力於收購土地、融資、項目發展、設計、建築及市場推廣。集團卓越的商場管理傲視同儕。
海港城及時代廣場兩個地標物業為九龍倉在香港的骨乾地產項目,占集團總營業資產的47%及營業盈利的64%。兩者的租金收入自2003年起分別錄得12%及9%的復合年度增長,綜合估值接近港幣1200億元,有賴顧客支持及群聚效應,兩商場的零售業務表現出眾,合佔香港2011年上半年零售業銷售總額的8.3%。
內地地產發展為集團增長的新動力。集團對內地地產市場的基調保持樂觀,持續且迅速的城市化同時刺激市場對物業數量及質量的需求。現時內地土地儲備約1240萬平方米,包括分布於13個城市、超過200萬平方米的投資物業及超過1000萬平方米的地產發展項目。集團在內地的投資物業正打造新明天,其規模及重要性將媲美香港的海港城及時代廣場。集團在上海的投資物業規模已與香港的時代廣場看齊,於長沙、成都、重慶、蘇州及無錫的五項發展中的國金中心項目,則皆以海港城為模範。
地產發展方面,2010年的銷售及預售收入接近人民幣90億元。在2011年年初未確認銷售額已錄得超過人民幣80億元,並於2011年6月底增至人民幣149億元。於2010年確認銷售額稍超過人民幣30億元(毛利率超過34%)。集團於亞太區擁有或管理十間馬哥孛羅酒店,主要位處內地。另外,2012年起會有多間新酒店陸續開業。2011年3月,馬哥孛羅酒店集團就其服務承諾及素質獲中國酒店星光獎選為中國最佳國際酒店管理集團。
集團目前在國內的資產還包括多個位處中國沿岸的重點碼頭,這正是未來數十年全球貨運最蓬勃的海岸線。九龍倉創建明天的理念也伸延至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並致力貫徹及履行社會企業持續發展。透過社、企共勉的旗幟,集團加強與社區之合作,致力為香港共建美好明天,並會積極推廣員工義務工作,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及下一代創造不一樣的未來獻一分力。
於2010年,九龍倉的卓越表現榮獲亞洲周刊頒發全球華商1000 ─ 最績優企業大獎。另外九龍倉亦獲得社會服務聯會頒發商界展關懷標志,以表揚其良好企業公民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九龍倉是誰創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