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永磁同步曳引機誰發明的

永磁同步曳引機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10 15:13:33

A. 什麼是永磁同步pm無齒輪曳引技術

永磁同步曳引機在非動力電源作用旋轉時,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相當於發電機,封星制動正是將該狀態下的曳引機繞組星形短接,形成閉合迴路消耗電能,使曳引機的機械轉矩與電磁轉矩相平衡,避免發生超速溜車飛車現象。

B. 全國有多少生產永磁同步曳引機的工廠

蒂森克虜伯電梯 上海 松江
永大電梯 上海松江
迅達電梯 上海
通力電梯 崑山
奧的斯電梯 天津

C. 永磁同步曳引機有哪些優點

汽車電梯曳引機採用節能環保、運行穩定、低噪音、佔用面積小的永磁同步曳引機:1、結構簡單,不需要減速箱,工藝更加簡單,同時減小了體積和重量,提高了有效空間的利用率。2、振動小雜訊低,特別是在低速運行區域,優勢更加明顯,運行穩定,調速精度高。傳統的有齒輪曳引電梯的雜訊大部分來自於齒輪箱產生的機械振動和高速旋轉的電動機本身的振動和雜訊。無齒輪曳引機不用減速箱,電機額定轉速很低,因而電機本身的振動和雜訊很小,從而整個電梯系統的雜訊大大降低。3、由於實現了無齒輪調速,沒有二次減速過程,省去了齒輪箱的損耗,提 高了效率。同時採用永磁體勵磁後,不需要勵磁電流,沒有勵磁損耗,也可使效率提高。4、功率因數高。功率因數可高達0.9以上。5、安全、可靠、舒適度好。採用永磁同步電機驅動,可以有效阻止電梯溜車的現象。同時電動機在低頻、低壓、低速時也可提供足夠的轉矩,避免電梯在啟動緩速過程抖動,改善電梯起制動過程的舒適感。6、可布置出各種曳引方式的無機房電梯,即使在有機房和小機房布置時也顯示出較高的自由度和靈活度。

D. 永磁同步曳引機的介紹

俗稱無減速箱傳動器。它安裝在電梯機房內或電梯井道內,一般在建築物頂層之上或井道內部,是電梯的動力裝置。永磁同步曳引機,由主機直接帶動繩輪,無減速箱裝置。永磁同步曳引機是將無軸承技術運用到永磁同步曳引機上的新型無軸承電動機。

E. 電梯的起源與發展及現狀(全面點)

電梯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建築物中用電作動力的升降機,代替步行上下的樓梯。

說到電梯的起源要從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時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統說起,但這一類起重機的能源均為人力。到了1203年,法國的二修道院安裝了一台起重機,所不同者只是該機器是利用驢作為動力,載荷由繞在一個大滾筒上的繩子進行起吊。此種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直到瓦特發明了蒸汽機,約在1800年,煤礦主才能利用起重機把礦井中的煤輸送上來。

數百年來人們製造過各種類型的升降梯,它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只要起吊繩突然斷裂,升降梯便急速地墜落到底層。
1854年奧的斯設計了一種制動器:在升降梯的平台頂部安裝一個貨車用的彈簧及一個制動桿與升降梯井道兩側的導軌相連結,起吊繩與貨車彈簧連結,這樣僅是起重平台的重量就足以拉開彈簧,避免與制動桿接觸。如果繩子斷裂,貨車彈簧會將拉力減弱,兩端立該與制動桿咬合,即可將平台牢固地原地固定免繼續下墜。
「安全的升降梯」發明成功了!一時間,奧的斯成了眾人注目的中心。第一台升降機並非奧的斯所發明,但他卻是第一台「安全」升降梯的發明者。「安全」這一概念不僅開創了升降梯工業,而且也為那些想建造更高層建築物以增加更多可利用空間的設計們打開了通途。

然而真正能夠稱為電梯(用電能驅動升降梯)的產品應該是在20世紀初才出現的。

國際上無機房電梯已經經過了四代,第一代無機房電梯誕生與義大利,其誕生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對古建築的保護以及與液壓電梯的競爭。主要原理是電梯主機跨井道底置,即只有一個輪子在井道里;第二代無機房電梯也是井道底置式,但是將主機全部搬進了井道;第三代無機房電梯為上置式,主機主要放置的形式為放在導軌上;而第三代至第四代無機房電梯的過渡產品為主機擱置於導軌頂部。
前兩代無機房電梯目前在歐洲已經淘汰,淘汰的原因是安全隱患嚴重,所以在1997年開始幾乎沒有歐洲公司再使用該類無機房電梯了。而第三代無機房電梯屬於改變前兩代無機房電梯的新產品,所以一時受到青睞。但是主機放在轎廂頂部的安全問題及噪音十分不受歡迎,所以在歐洲也沒有得到發展。在第三代無機房電梯受到發展的只有通力的電梯。
但是通力的產品雖然比前兩代有了技術方面的突破,特別是主機的突破應該說對無機房技術的普遍應用提供了十分好的契機;不過共振共鳴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是一個重要的技術設計缺陷。同時該種技術限制了速度及提升高度的提高。
第三代至第四代過渡產品主要是OTIS,而OTIS與第三代的無機房電梯另外一個區別在於使用的主機是軸式馬達,雖然軸式馬達可以節省頂層空間,但是由於他的結構不同,所以最終頂層高度還不能最小;另外軸式馬達的另外一個缺點是他並非能夠真正做到節能,且潛在的主機壽命可能會短(由於他的直徑小,需要高轉速提供,會造成馬達過熱或主軸咬死等問題)。
由此而推出的第四代無機房電梯,從根本上解決了前三代無機房電梯的缺陷,首先是安全隱患得到解決,其次是共振共鳴問題的解決,第三是速度上只要主機生產企業能夠供應,提升高度及速度不存在技術問題。所以第四代無機房電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無機房電梯。
目前只有WALESS採用第四代無機房電梯,而且由於該技術只提供中國,所以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的WALESS供應商能夠提供第四代無機房電梯。第四代無機房電梯不只是無機房電梯技術已經得到完美體現,最關鍵的是整體技術在中國達到最先進的程度。
該技術在2002年3月進入中國尋找合作企業時,許多電梯企業均基本回絕該電梯技術的合作。只有中國的兩個企業為該最新的技術提供了運轉場所,而且在半年多時間中已經有三大系列、數十個型號。目前在很多國家招標項目及房地產商使用。由於其技術為2002-2003年世界最新技術,比目前中國生產的任何電梯的技術先進3-5年。所有載人垂直升降電梯全部採用雙向安全鉗與雙向限速器,該雙向安全系統是目前中國電梯標准修改中選擇的安全系統標准,也是歐洲已經採用的安全標准。

目前在中國市場最有代表性的無機房電梯就是通力的第三代無機房電梯,OTIS的軸式主機無機房電梯,WALESS的第四代無機房電梯。而在國內大中項目中標的大體就這三個品牌。

2005年中國新的電梯標准出台,第一第二代無機房電梯已經不能再使用,而無機房電梯也在2004年有了飛速發展。估計2005年-2008年中國的無機房電梯將成為最主要的用戶選擇。
文章出處:中國名牌電梯網

F. 請問永磁同步曳引機是否真如其名

隨著電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專業技術人員對電梯安全方面的探索也從未止步。而曳引機—作為一台電梯的「動力之源」,對整個電梯的安全運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伴隨著電梯技術的發展,電梯曳引機也從以往的有齒曳引機發展到了如今的無齒曳引機,尚未廣泛應用的壓電陶瓷電機據說節能效率極高。當然,是科技的進步帶來了各個行業的巨大變革,我們也享受到了科技發展帶來的成果。目前,電梯行業中廣泛使用的都是永磁同步曳引機。所謂永磁同步曳引機,簡單地說,就是利用電磁轉換產生的磁引力,作用於固定有永磁體的電機轉子上,拖動轉子旋轉,使其轉速與電流頻率同步,從而拖動電梯運行的電機。從概念及理論上來說,只要不切斷電流,同步電機是不會失去磁性的,這也是大家公認的。那麼實際情況是否果真如此呢?作為特種設備檢驗人員,本人從事過多年的電梯檢驗工作,現總結發現,有一定數量的永磁同步電機會出現退磁現象,從而導致電機嚴重發熱和轉矩性能變差,最終只能返廠激磁,或者問題嚴重導致電機報廢。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永磁同步電機出現退磁現象的呢?我們知道,作為永磁材料本身來說,溫度穩定性不好是材料本身的特性,在曳引機啟動、剎車及其它故障時,工作點會向退磁膝點移動,而且不一定是直線性退磁,根據退磁曲線特性:室溫時退磁曲線呈直線的磁體,在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都會出現膝點,如果磁體的工作點在膝點以下,磁體在動態磁路中工作時會產生不可逆損失。另外,機械震動、去磁勵磁電流也會使永磁同步電機出現退磁現象;事實證明,在大功率電機中,一旦過載、失步,大電流出現,永磁體失磁,電機就會報廢。鑒於永磁同步電機退磁後導致報廢的問題,有人說:「大力發展永磁電機、高功率的永磁電機的方向是個錯誤方向,是個得不償失、勞民傷財、將會造成巨大損失的有害決策!」。本人認為,言過其實了,凡事有優點必有缺點,既然永磁同步電機在電梯行業被廣泛採用,自然有其它類型電機不可比擬的優點,具體優點在這里不加以贅述。我想說的是,既然知道了永磁同步電機有這種在某些情況下會退磁的缺點,我們就要想辦法克服或者加以預防,所謂用其所長,補其所短。本人建議,作為特種設備的電梯,所有使用的永磁同步電機都應有主動的磁場監控系統,例如可以用一種將磁能轉換為電能的監測設備,直接作用於永磁體,實時監控電梯曳引電機運行中的磁性弱化現象,及時將監測到的信息 以電訊號的方式顯示出來,同時報告故障或者強制停機,故障未清除不得重新啟動。而不應象目前永磁同步電梯,往往要到明顯故障後才停機檢查。況且,出現故障後,維保人員未必首先從退磁方向考慮,就算能夠發現故障原因,一線維保人員對這類問題卻根本無從下手。這樣的話,在電梯勉強能繼續運行的情況下,只能使曳引機帶「病」運行;等到維保人員向電梯製造廠請求技術支持,技術人員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現場,曳引機故障往往已經非常嚴重了,甚至不得不報廢。 因此,不能僅從專業叫法簡單地認為:永磁同步曳引機因為有永磁體存在,由磁勢產生拖動電梯的力就永遠不會消失。從上面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永磁體並不是絕對的永磁。當外在因素導致磁性消失的時候,曳引機將無法正常工作,更不用說拖動電梯。不過,永磁體如果有它適宜的工作環境,也可能做到「永」不退磁,例如溫度低、沒有外來去磁場的作用、沒有機械震動和力的作用等等。但是電梯的工作環境不是單一的,同時我們還要考慮電梯工作對象是人群、物為主體的機電設備。所以,我們必須考慮退磁因素對永磁同步電機的不利影響,而作為主動式的磁場監控系統在永磁同步曳引機上的加裝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G. 電梯是哪國人,什麼人發明的

美國人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發明的。
1853年,在紐約水晶宮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美國人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發明。他站在裝滿貨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將平台拉升到觀眾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後發出信號,令助手用利斧砍斷了升降梯的提拉纜繩。令人驚訝的是,升降梯並沒有墜毀,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奧的斯先生發明的升降梯安全裝置發揮了作用。「一切安全,先生們。」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奧的斯先生向周圍觀看的人們揮手致意。
電梯是一種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垂直升降機,裝有箱狀吊艙,用於多層建築乘人或載運貨物。也有台階式,踏步板裝在履帶上連續運行,俗稱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服務於規定樓層的固定式升降設備。垂直升降電梯具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或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導軌之間。轎廂尺寸與結構形式便於乘客出入或裝卸貨物。習慣上不論其驅動方式如何,將電梯作為建築物內垂直交通運輸工具的總稱。按速度可分低速電梯(1米/秒以下)、快速電梯(1~2米/秒)和高速電梯(2米/秒以上)。19世紀中期開始出現液壓電梯,至今仍在低層建築物上應用。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製出鋼絲繩提升的安全升降機。80年代,驅動裝置有進一步改進,如電動機通過蝸桿傳動帶動纏繞捲筒、採用平衡重等。19世紀末,採用了摩擦輪傳動,大大增加電梯的提升高度。
20世紀末電梯採用永磁同步曳引機作為動力。大大縮小了機房佔地,並且具有能耗低、節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優點,極大地助推了房地產向超高層方向發展。
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研製出新型「多重電梯」可水平垂直運轉。

H. 永磁同步曳引機的簡介

採用雙支撐受力合理,不易損壞軸承,延長使用壽命。
對於電梯運行中共振的分析如下:
因為電梯的軌道所產生磨擦力因安裝質量而異,但最好的安裝技術都存在電梯在運行中因為軌道的磨擦力的不同帶來運行中受力的變化,這種變化導致了鋼絲繩在彈性區域的變形,也就是產生彈簧效應,這種鋼絲繩的彈簧效應傳導到曳引機上,會使懸臂受力的曳引機產生共振使得電梯運行中抖動不平穩,然而雙支撐的採用大大地緩解了這種矛盾,從而增加運行中電梯的穩定性。

I. 電梯行業中,曳引機有永磁同步電機與永磁非同步電機兩種,請問它們有什麼區別

同步電機和非同步電機的區別就在於轉子磁場的來源。

  1. 同步電機需要一個勵磁電源,這樣轉子始終存在一個可以被定子提供的旋轉磁場驅動的磁場。只要制動轉矩合理,最終轉子的轉速總能達到定子中旋轉磁場的轉速,也就是同步轉速。

  2. 非同步電機則比較簡單。轉子的磁場來自定子繞組提供的旋轉磁場切割轉子中導體所產生的電流。轉子和旋轉磁場的速度差越大,轉子電流就越大,2個磁場的作用就越強烈。隨著轉速的提高,轉子電流越來越小,但是絕不能沒有。這就造成了,轉子轉速必須和同步轉速有一定的差值,來維持旋轉磁場切割轉子導體。以維持轉子的持續轉動。這個轉速的差,與同步轉速的比值就是轉差率。非同步電機轉速永遠達不到同步轉速,所以叫非同步電機。

閱讀全文

與永磁同步曳引機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