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春雨是誰韓春雨事件是怎麼回事
韓春雨,男,1974年1月11日出生於河北石家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理學博士。
現任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韓春雨事件是韓春雨在頂級學術雜志發表了論文,後面實驗結果因為無法重復被質疑,韓春雨主動撤回論文,接受調查的一些列事件:
2016年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時興技術CRISPR-Cas9發起了挑戰。
論文發表後,在國內外引發強烈關注,甚至被部分媒體譽為「諾獎級」實驗成果。但此後不久,該論文內容就陷入爭論:有人提出韓春雨的試驗無法重復,有人說可以重復,彼此爭論不休、難有定論。
2017年1月19日,《自然-生物技術》發布最新聲明指出,該期刊已獲得有關韓春雨實驗可重復性的新數據,需要調查研究這些數據。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術》發布聲明稱,韓春雨團隊主動申請撤回其於2016年5月2日發表在該期刊的論文。
2018年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學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處理結果稱,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
(1)cas9發明人擴展閱讀:
根據論文,實驗由不同實驗室研究人員獨立操作,但實驗結果均未證明NgAgo具有任何基因組編輯活性。黃志偉告訴記者,他的實驗室也重復很多次,但一直沒發現「切割」效果,沒得到預想結果。
此外,論文還對韓春雨此前聲明的論文結果重現需要「卓越的實驗技能」,以及重復實驗未果,可能因為NgAgo的活性對培養物中的支原體或細菌非常敏感等言論提出質疑。
論文寫道,不論是最初發布的步驟,還是後來在全球科學家質粒共享非盈利組織Addgene網站上更新的信息,似乎都不涉及任何似乎需要「卓越的實驗技能」的步驟。
同時提出,不可能所有的獨立實驗室的細胞都被污染,導致一致陰性結果。
這篇論文結尾處,學者提到,希望韓春雨能夠澄清NgAgo的不確定性,並能夠提供重復實驗結果所需要的細節。
2. 誰發明了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
1987年,日本微生物學家石野良純課題組在克隆大腸桿菌鹼性磷酸酶同工酶基因編碼序列時,意外版發權現編碼序列附近存在間隔串聯重復(5個)的DNA片段,每個重復片段含29個保守鹼基且具有內部鹼基互補的迴文結構,這些保守片段之間由32個鹼基
3. 誰發明了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
現在還在爭論這個問題呢。Jennifer Doudna 、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張鋒
http://www.hu.com/question/29956626看看連接的討論吧
4. 誰才是CRISPR技術的所有者
近年來,CRISPR/Cas9風暴席捲全球。這項基因組編輯技術在短短幾年內迅速應用於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並催生了上千篇文章的發表。然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Technology Review》雜志提出了一個問題,誰才是CRISPR技術的所有者? 立即索取更多資料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分享到:
近年來,CRISPR/Cas9風暴席捲全球。這項基因組編輯技術在短短幾年內迅速應用於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並催生了上千篇文章的發表。然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Technology Review》雜志提出了一個問題,誰才是CRISPR技術的所有者?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一個月前,「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Doudna和德國亥姆霍茲傳染研究中心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因在CRISPR技術方面的重要貢獻而獲獎,且每人獲得了300萬美元的獎金。
這一領域的另一位風雲人物,Broad研究院的張鋒(Feng Zhang)雖然沒有獲得科學突破獎,但在今年4月獲得了CRISPR/Cas9的首個專利。他的研究中心控制著這一技術的每個重要商業應用。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備受矚目的獎項和專利為何會落入不同人的手中?究竟是誰發明了它?「這一領域的知識產權相當復雜,」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的CEO Rodger Novak談道。Emmanuelle Charpentier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Tech Review的記者Antonio Regalado指出,張鋒與Doudna共同創立了Editas Medicine公司,它獲得了Broad的技術授權。不過,在張鋒成功申請專利之後,Doudna就與該公司斷絕了關系。她將她的知識產權(專利申請中)授予了另一家競爭性的公司Intellia Therapeutics。然而,讓事情更加復雜的是,Charpentier又將她在同一專利申請中的權利出售給了CRISPR Therapeutics。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此外,圍繞這一技術的科學信用,那也是錯綜復雜。2012年夏天,Doudna、Charpentier及她們的團隊發表了一篇文章,證明CRISPR/Cas9系統可以作為一種可編程的DNA編輯工具。半年後,張鋒博士以及哈佛大學的George Church發表文章稱它可應用於人類細胞,不久後,Doudna也發表了類似的結果。
但是,張鋒表示他對Doudna和Charpentier的工作知之甚少。為了支持他的專利申請,他提交了實驗室筆記本的照片,表示他在2012年年初就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早於Doudna和Charpentier。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Charpentier表示:「我可以說的是,我和Jennifer Doudna是在我的實驗室中開展研究。這里的一切都很誇張,因為這是一項人們很容易學會的技術。事情發生得太快了。」
Regalado在文中寫道:「目前還沒有CRISPR葯物。但是如果CRISPR真的如科學家想像得那麼重要,對這一基本技術的商業控制將價值數十億美元。」也許,這場專利之戰才剛剛開始。(生物通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