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有隱形戰斗機嗎
中國有隱形戰斗機,分別是殲-20(已列裝)和殲-31(未服役)。
1、殲-20
殲-20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五代制空戰斗機,解放軍研製的最新一代(歐美舊標准為第四代,新標准以及俄羅斯標准為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斗機;
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空中優勢/多用途殲擊機的未來重型殲擊機型號,該機將擔負我軍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任務。2019年10月13日,殲-20戰機列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王牌部隊。
2、殲-31
殲-31(英文:Shenyang J-31,代號:FC-31,首飛樣機編號:31001,綽號:鶻鷹,英譯:Gyrfalcon;中國空軍尚未給該機正式編號),是中國研製的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斗機;截止2021年1月,殲-31還沒有服役。
(1)中國發明隱形戰斗機擴展閱讀
研製情況——
在2016年11月1日,第十一屆珠海航展,殲-20首次進行空中飛行展示。兩架殲-20做了公開飛行,不僅在現場引起轟動,也立刻被西方媒體大量報道。殲-20是中國現代空中力量的代表作,也進入了世界最先進的第五代戰斗機行列,它是中國國防能力高速發展的一個象徵。
2019年10月13日,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航空開放活動新聞發布上,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介紹殲-20戰機列陣人民空軍「王牌部隊」。
❷ 中國第四代隱形戰機
我國第四代隱形戰機的設計一定不要誤入歧途,被老美和老毛子牽著鼻子走。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就象我們的航天計劃一樣,走出自己的特色(老美到今天才意識到,用最先進的技術堆出來的太空梭其實是個中看不中用東西)。
第四代隱形戰機的兩個主要特點是隱形性和信息化。信息化是中國人的強項,只要我們能結合民間的力量(如華為,中興),一定可以做得比老美的好。我以前的幾個同事和手下後來去了美國的頂級國防公司, 我可以說憑著華為的技術實力,中國人的智慧和勤勞,我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最近成飛高水準的FC-1火控與平顯及J10的四度電控系統就是一個例證。另一方面是隱形性,對這方面不是我的專業,不懂。但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追求F22的全方位隱形。F22全方位隱形的目的是因為其侵略性質決定的。因為侵略戰爭要求它在沒有地面保護的情況下飛越敵人的領空和防空區域,這樣它就必須是價格極其昂貴技術極其復雜的全方位隱形。而我們主要是國土防空和攔截,在離我們國土較近的空域和敵機接戰。
這就要求我們的隱形性在和F22頭對頭相向而飛的情況下差不多就行。或者說,只要我們在中遠距離,在迎頭的方向(正面)能具有較好的隱形性就足夠了。到了幾十公里的范圍,F22的隱形性已經無關緊要,剩下的就是比較大家的機動性能,導彈,和綜合信息化能力。當然還有戰士的勇敢和技術了。而後幾項又恰恰將是我們的強項。
❸ 隱形飛機誰發明的
1978年美國政府批准F-117A研製計劃,1981年6月第一架原型機首次試飛。1983年10月生產型開始交付使用,美國...年底,蘇聯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的專家專門撰寫了一篇關於製造隱形飛機的學術文章,並發表於第二年3月的蘇聯權威航空雜志上
目前,隱形飛機從最早的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TR-1型飛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的F-117「夜鷹」隱形戰斗機、F-22型先進戰術戰斗機和A-12「復仇者」海軍艦載隱形攻擊機等
❹ 是誰發明的F-117隱形戰斗機
本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美國軍用飛機(尤其是戰斗機)發展的高峰。目前美國空、海軍現役的主力戰斗機,差不多都是那時候研製的,例如F—14、F—15和F—16戰斗機均為70年代初問世,只有F/A—18稍晚一點。美國人發展軍用飛機,往往始一種新型號出現後,馬上就開始考慮它的後繼機,有時甚至還要提前。
隱形戰斗機的研製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萌芽的。後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提出了一個稱之為「海弗蘭」的隱形戰斗機研究計劃,要求有5家主要合同商參加。起初,洛克希德飛機公司並未被列於這5家之列。原因是說該公司缺少現代戰斗機的設計經驗。實際上,洛克希德是一個老牌的飛機公司,創始於1916年,先後研製出P—38、 F—80、 F—104、 C—130和SR—71等一系列優秀軍用飛機,有些甚至是世界名機。近年來,雖然沒有再搞戰斗機的研製,但一直在獨立地進行隱形技術的研究。由於洛克希德具有實力,而且在隱形飛機的研究上先行了一步,因此經過努力,終於被擠進了「海費蘭」計劃,並最後在原型機的競爭中獲勝。「海弗蘭」計劃始於70年代中期,先搞了兩架小型原型機進行可行性試驗。這兩架小型原型機也叫「海弗蘭」,裝兩台發動機,採用奇特的多面體外形。這種外形設計的依據,主要來源於一個計算飛機雷達反射截面積(RCS)的數學模型。因為計算雷達反射截面積,平面外形比曲面外形要容易些。沒想到這一數學模型真的得到了應用。
「海弗蘭」原型機的放大型就是F—117A,1978年由洛克希德「臭鼬工廠」開始研製。研製工作進展順利,1981年6月首飛成功。1983年10月進入托諾帕試飛基地的第4450戰術大隊服役(現為第37戰術戰斗機聯隊)。美國空軍共訂購59架,現已全部交付,並無後續采購計劃。59架中有4架分別於1982年、1986年和1987年及1997年墜毀。
59架F—l17A飛機總耗資將達66億美元,計劃價格為1.112億美元。
❺ 中國的隱形戰斗機什麼時候研製出來啊
保密狀態是不會讓公眾知道的,就算有也是設計階段還沒到研製的地步,要研製的話也得2020年以後
❻ 殲-20飛機是中國發明的隱形戰斗機
殲-20(英文:Cheng J-20,北約代號:Black Eagle,譯文:黑鷹[1-2] )是中國成都飛機工業內(集團)有限責任容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第五代(採用國際五代戰機的劃分標准)雙發重型隱形戰斗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四代空中優勢戰機,首架工程驗證機於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實現首飛,而首架預入役量產機於2016年7月3號完成首飛。
❼ 中國的隱形飛機有哪幾種
一般說也就是中國空軍殲10,殲11,殲12,殲13,殲14,殲15,殲16,殲18,殲20?
其實這些都是國家軍事秘密。尤其是最近十年研製的一些機型參數。
網路上都是以訛傳訛,都是一些軍事發燒友的分析和推測。大部分都是不靠譜的。
因為這些都是國防秘密,估計就是大集團軍區首長都未必能夠掌握。
我們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您也就湊合看看吧。
自從中國在得知美國研製隱形飛機成功後,就開始進行隱形飛機的前期研製工作(註:那個時候美國尚未公布此消息,當時屬絕密級軍事機密)。
因資金、技術、設備、人員素質、設計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國當時的隱形飛機研製工作僅限於「圖上談機」,但中國對如何利用雷達探測隱形飛機卻下了很大功夫,並取得相當進展,造出雷達樣機,畢竟造雷達比造飛機容易得多,然而中國找不到檢驗雷達可靠性的隱形飛機。
在1999年北約空襲南聯盟戰爭中,中國就迫不及待地試用了該雷達,效果雖勉強,但也取得了發現並擊落一架F-117隱形戰斗機的戰果。當美國知道中國在駐南聯盟大使館頂層放置了這種新型雷達,大使館的地下室放置了F-117的相關部件後,就冒險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想銷毀隱形飛機的一切,但人算不如天算,由於一顆炸彈沒有爆炸,事情沒有干徹底,從而使中國迅速掌握了隱形飛機的真正秘密。中美幕後較量的結果是中國先勝,這使得中國容忍了美國的侵略行為,表面上中國屈服了,而實際上,美國國防部氣得暴跳如雷,差點取消了炸彈製造公司的所有軍事訂單。
五年後,中國的飛機製造廠家以最快的速度剛把隱形飛機造出來,軍方就叫停,原因很簡單,由於美國和南聯盟無意和有意的幫助,中國的雷達生產廠家已經生產出了能夠輕易發現隱形飛機的雷達,並已組建了大規模的雷達探測網,這種雷達在朝鮮試用後,就迫使美國的F-117退役,據說,美國現在正在考慮是否讓隱形轟炸機退役。
中國軍隊向來重視國土防空,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提出了「新三打三防」的口號,其中明確指出「要打隱形飛機」。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新式防空導彈和國產隱形戰機已經成為中國軍隊反制隱形戰機的利器。例如,在2009年的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某科研單位就自信地亮出了DWL-002型無源防空雷達,外界有評論指出這是當今世界上極為先進的反隱形飛機雷達。不久前亮相的殲-20隱形戰機又使人們看到了中國軍隊反隱形實力從陸地到天空的提升、從守勢向攻勢的飛越。我們可以樂觀地猜測,對付隱形戰機,中國軍隊已經心中有底。
中國隱形技術到底究竟有多強?美國與俄羅斯幾乎異口同聲:中國隱形技術根本沒得一比,甚至一致認為,中國隱形技術本來就是仿製品。美國與俄羅斯到底為何不相信中國四代機屬於自主研發技術?目的何在?
美國與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新研發四代(俄五代)戰機的國家,由於美國號稱世界老大,自然不想被其盟友看扁,所以美國根本就不願意承認中國能夠自主研發。美國傳統軍事領域喜歡把俄羅斯當做競爭對手,中國軍事根本就沒
有實力與美俄對抗,平時美國在國防白皮書里如何渲染中國威脅,如何吹噓中國武器多麼恐懼,又說中國武器研發屬於盜用俄羅斯技術,俄羅斯T50自己裝備部隊了嗎?現在仍然讓印度出錢,自己在搞研發,還說與印度阿三合作研發,中國能從蘇27、蘇30里盜研出四代機嗎?如果是從這些機型里研究出的,為何,外形,發動機,隱身技術,等等都跟俄羅斯的不一樣呢,就連俄羅斯的T50都跟中國絲帶不一樣。別說俄的飛機,跟美國的飛機一樣嗎?
也不一樣,可以說中國是在吸收所有先進成果的基礎上,自己研發出來的。中國研發的武器一向可以兼容很多先進技術,很顯然這是中國長期以來的長處。只是美國不願說罷了。
俄羅斯為何不相信中國研製的飛機沒有他先進?那是因為俄羅斯為了自己傳統的面子,能夠多賣些武器,在世界第三世界國家面前找回面子,好多賣武器。當然為了多賣武器自然會找出科學證據,說中國這也是盜用,那也是山寨。中國近年來的新材料研發是比較先進的,一直處於世界前列,俄羅斯目前還不能研發先進的隱身材料,中國當然能夠研發。稀土就是必用材料,相信已經使用,有最新科研隱身技術探討,要研究等離子隱身技術,這就像顯示屏一樣,可以根據周邊環境改變而變幻自己的外貌,這種技術俄羅斯能夠研究出來嗎?看下俄羅斯的電視和等離子屏行業的發展就知道俄羅斯到底有沒有這個實力了。
事實上,中國自身的反隱身技術很早就著手研究,比四代機還要早。中國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採用多基站布置,各基站都會捕捉到信號,通過計算信號到達各站的時刻差,可以計算出輻射源與各站之間的距離差,進而求出目標的空中坐標。要磨練反隱形戰術,一方面,可以像美軍那樣,出動F-22一類的隱形戰機參加聯合軍演,讓其與三代戰機進行高強度的"空中對戰",從而使己方飛行員切身感受隱形戰機帶來的壓力,並尋求破解之道;另一方面,還可讓隱形轟炸機或隱形戰斗機嘗試"突破"已方的防空網,以隨時尋找和補救漏洞,美軍就曾進行過類似的演練。中國軍隊向來重視國土防空,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提出了"新三打三防"的口號,其中明確指出"要打隱形飛機"。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新式防空導彈和國產隱形戰機已經成為中國軍隊反制隱形戰機的利器。例如,在2009年的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某科研單位就自信地亮出了DWL-002型無源防空雷達,外界有評論指出這是當今世界上極為先進的反隱形飛機雷達。不久前亮相的殲-20隱形戰機又使人們看到了中國軍隊反隱形實力從陸地到天空的提升、從守勢向攻勢的飛越。我們可以樂觀地猜測,對付隱形戰機,中國軍隊已經心中有底。
俄羅斯T50現在看來本身就一個神話,究竟哪天會成功已成未知數,美國F_22就更不要談了,徹底停產到停飛。這不能不說與中國的J_20有關聯,作為新一代戰機J_20本身也成了樣板,與之相比,不能勝出那還不如不要出來丟人現眼。著說明了中國隱形技術根本就是世界一流,因為新一代戰機比拼的就是隱形技術,誰不行就將被淘汰,所以說:給奧黑點建議。
❽ 中國有隱身戰斗機嗎
我國早就有了,我國超七隱形戰機成都製造
http://health.beelink.com.cn/20021114/1242457.shtml
❾ 誰知道中國的隱形飛機怎麼樣發明的有什麼功能呢
中國軍事一向為最高機密,官方不公開沒知道
❿ 中國最先進的隱形戰機有哪些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目前最先進的隱形戰機是殲-31。
殲-31(中國代號:鶻鷹,英文:Shenyang J-31 Gyrfalcon)戰斗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簡稱:沈飛)研製的第四代(俄國標准第五代)雙發中型隱形戰斗機。
殲-31鶻鷹飛機,是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戰斗機,綜合作戰效能優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鶻鷹飛機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式布局,兩側布置大S彎進氣道,配置內埋武器艙。
殲-31飛機具有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性、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低易損性設計;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適應復雜氣象條件和廣地域使用能力;優異的綜合保障能力;高性價比 。
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時32分,殲-31成功首飛。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四代機原型機的國家 。殲-31與中國重型隱形戰斗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並擬推出隱形戰機出口型號,還有發展為替代殲-15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斗機的潛力。
2014年11月殲-31實機首次亮第十屆中國珠海航展並進行飛行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