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冬天,一場大雪降在美國的代頓地區,城郊的山岡上到處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來到堆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著自製的爬犁飛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頓時響起陣陣笑聲。
在他們旁邊,有兩個男孩靜靜地站著,眼睜睜地看著歡快的爬犁從上而下劃過。大一點的男孩嘆道:「嗨!要是我們也有一架爬犁該多好啊!」
另一個孩子撅著嘴說道:「誰叫我們爸爸總不在家呢!」他靈機一動,又接著說道:「哥哥,我們自己動手做吧!」被稱做哥哥的男孩一聽,頓時笑了起來,愉快地說道:
「對呀!我們自己也可以做。走,奧維爾,我們回去!」於是,兩個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裡飛快地跑去。
這弟兄兩個就是萊特兄弟,大的叫威爾伯,小的便是奧維爾。他們從小就喜歡擺弄一些玩意,經常在一起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他們的爺爺是個製作車輪的工匠,屋裡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弟兄兩個把那裡當作他們的樂園,經常跑去看爺爺幹活。時間一長,他們就模仿著製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兩個決定,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與同伴們比賽。當天晚上,弟兄倆就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非常高興地說道:「好,咱們共同來做吧!」
於是,弟兄倆個跑到爺爺的工作房裡,找到很多木條和工具,不加思索就幹了起來。
「不行」媽媽阻止他們說,「干什麼事情得有個計劃,我們首先得畫一個圖樣,然後才做!」
弟兄倆個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同媽媽一起設計圖樣。媽媽首先量了兄弟倆身體的尺寸,然後畫出一個很矮的爬犁。「媽媽,別人家的爬犁很高,為啥你畫的爬犁這么矮?這能行嗎?」弟弟奧維爾不解他問。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製成矮矮的,這樣可以減少風的阻力,速度也就會快多了。」媽媽溫和地解釋道。弟兄倆個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應莽撞,應首先弄懂道理。
過了一天,萊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倆把它推到小山岡上,剛放在山坡上,就跑來了一個男孩。
「快來看呀,萊特兄弟扛了一個怪物!」這個男孩大驚小怪地叫道。
不一會兒,孩子們都圍了上來,指手劃腳地議論著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萊特兄弟不以為然,勇敢地說道:「誰和我們比賽!」
先前跑過來的男孩連忙叫道:「我來!我來與他們比賽!」說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過來。
比賽結果,當然是萊特兄弟獲勝,孩子們再也不嘲弄這個爬犁,反而圍起來左瞧右看,似乎想從中找到什麼。
萊特兄弟非常高興,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家去了。
聖誕節到了,爸爸也從外地回來。聖誕節早晨,爸爸把禮物送給了他們,兄弟倆急不可耐地打開一看,是一個不知名的玩具,樣子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鳥才能飛呢!它怎麼也會飛!」威爾伯有點懷疑。
爸爸笑了一笑,當場做了表演。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鬆手,它就發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製造的東西,也可以飛上天。於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
從這以後,在他們的幼小心靈里,就萌發了將來一定製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願望一直影響著他們。1896年,萊特兄弟在報紙看到一條消息:德國的李林塔爾因駕駛滑翔機失事身亡。這個消息對他們震動很大,弟兄倆決定研究空中飛行。
這時候,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幹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後,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決定仿製一架滑翔機。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後一張又一張地畫下來,之後才著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於製成了他們第一架滑翔機,並把它帶到離代頓很遠的吉蒂霍克海邊,這里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這里風力很大,非常適宜放飛滑翔機。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繫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後由威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弟兄倆非常高興,但並不滿足。他們想能否製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兄弟倆反復思考,把有關飛行的資料集中起來,反復研究,始終想不到用什麼動力,把寵大的滑翔機和人運到空中。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
從這以後,弟兄倆圍繞發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能力是90公斤,於是,他們向工廠訂制一個不超過90公斤的發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動機是190公斤,工廠無法制出這么輕的發動機。
後來,一名製造發動機的工程師知道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助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造出一部12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發動機。
2. 關於發明創造的詩歌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華羅庚
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
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
———— 葉劍英
3. 關於創新創業與發展的主持稿!~
學要為「創業教育」補課
記者:前幾天,我在暨南大學珠海學院,看到大學生們踴躍參加「夢想杯創業計劃書大賽」,經過激烈競爭,一些同學帶著他們的創業計劃書進入了總決賽。先請決賽評委張耀輝教授談談對大學的創業教育以及大學生創業的看法。
張耀輝:這個創業計劃書大賽是對我校一段時期以來大學生創業教育成果的一次檢驗。我國目前創業狀況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創業機會多,而人們的創業意識弱,這與長期缺乏創業教育有關。西方國家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已經發展了幾十年,而我國才剛剛起步。以培養適應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性人才為己任的大學教育,一定要補創業教育的課。
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體現為一種不斷創新、不斷求索,並追求創造財富的過程,體現為把知識創造和財富創造結合起來的意識和行動,而純粹的知識積累和科學探求並不包括創業精神的深刻內涵。
我們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作為大學人才培養的一項基本要求,讓那些具有熱情、干勁和創造性的大學生群體更多地關注創業、及早投身創業實踐或做好創業准備。
張耀輝:創業教育是大學專業知識教育的延伸。我們鼓勵大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對自己進行創業方面的訓練,這種訓練一般不會削弱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往往會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
吳忠魁:創業教育和大學生的創業實踐在我國還是興起不久的新事物,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專業性的指導。大學應該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做好制度安排,在目前學年制條件下,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邊學習、邊操作、邊實踐,形成相對開放的彈性教學系統,始終把創業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既鼓勵和允許學生走出去創業,也要給學生繼續回校學習的機會,把創業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鼓勵大學生敢於創新,敢於提出新的觀點和新的思想。
作者:希望(樓主) 貝殼:28 2006-1-19 15:16 回復此發言
3 回復:教授說法:怎樣看大學生自主創業
如何看待學業和創業
記者:學習和創業幾乎是一對矛盾,既要安心於課堂、圖書館和實驗室里的學業,又想進行以知識博弈財富的創業,兩位大學生,你們如何處理二者的關系?
潘紹葵:學業和創業其實是一個互相促進的運作過程。雖然我的創業夢想產生在攻讀學業之時,但真正投入實施只會在我完成了大學學業以後。暨南大學的創業教育注重把課堂和書本上學不到的創業精神滲透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來,張耀輝教授主持下的創業實驗室使我們大學生在吸取知識的過程中得到了思維拓展和創業方面的訓練。可以說,凡是有創業准備的大學生們,在學習知識和參與社團等活動中會增加更多的目的性,許多同學是在按照各自心中的創業理想,有意識地搭建各自的知識架構和組建創業團隊,相信這會有助於我們在走上社會創業時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劉黃鋒:以社會需求和市場為導向的創業實踐對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來說,難免會有學非所用的遺憾,但這並不完全是壞事,它可以使我們跳出自己原來所學專業的局限,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和更有實用價值的學科知識。
創業教育是暨南大學珠海學院全院性的一門公開課,同學們很喜歡。我們班58名同學經過個人申請和公開篩選,有11人參加了創業實驗室和創業實習基地的實踐活動。
張耀輝:我們倡導學生以科學精神創業,而不是盲目冒險和為了創業而創業。創業畢竟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只能在相關知識的傳授、創業思想的武裝和解決學生前期創業准備上給予一定的指導。
吳忠魁:我們在進行創業教育的同時,還要充分認識大學的功能,處理好人生的奠基工程和生命時空進度的關系,不能以浪費學業為前提。對一個人的生命過程來說,大學仍然是個基礎階段,是為人生可持續發展奠基的時期,如果把等量的求學時間用於操作,必然會影響或失去對知識的索取和思考的機會。
作者:希望(樓主) 貝殼:28 2006-1-19 15:16 回復此發言
4 回復:教授說法:怎樣看大學生自主創業
是創業,還是謀業
記者:眼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使一些大學生產生了浮躁心理,有的學生急功近利地把創業簡單地等同於謀業、謀生或謀財,結果因小失大,使寶貴的大學生活陷入了誤區,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吳忠魁:首先要全面理解「業」的含義,辦實體、開公司是業,潛心於基礎理論和學術探討也是業。學和業本來就是互相聯系的,學是業的前提和基礎,大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對高新技術等未知領域的探索也是業的一部分。
大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去積極地思考問題,更加關注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把握所學專業的前沿學科,尋找知識的轉化點。任何創業都應建立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不可急功近利。大學生創業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風險性和復雜性的實踐過程,創業要素的配置是多方面的,除了新的創意外,還有資金、市場。
從廣義上看,目前許多大學生不是在創業,而是在謀業、謀生或謀財,在知識准備不足的情況下,提前從事某種職業,終究會因為知識准備不足而一蹶不振。
張耀輝:客觀地說,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具備創業的素質和潛能,應該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分流,引導他們去做最適合自己的事。那些在理論和學術上有天賦和造詣的學生就不適宜加入創業的洪流。
根據我的觀察和創業實驗,約有30%的在校大學生具有創業的稟賦,經過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創業訓練,會有所發明創造,甚至擁有知識產權,再通過風險投資和社會保障機制的作用,就會完成知識的轉化。我們希望,通過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造就出一代年輕的知識富翁。
吳忠魁:創業教育絕不能與選擇就業聯系在一起,創業教育要符合人才成長和教育規律。畢竟大學生創業是建立在知識系統之上,而不是在資本系統上。我們既要愛護和保護學生的創業沖動,又要善於引導。高校在面臨畢業生就業率指標的壓力下,千萬不要導致教育行為的扭曲。
4. 求科技節主持稿,內容豐富!!快快!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非常高興有機會在我校第十二屆科技節總結表彰大會上談談我的感受。
科技節是我校五大學生節日之一,科技能力培養是我校德育特色之一。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每屆科技節都專門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前期准備、宣傳發動、作品收繳、布置展覽和總結評比工作。各年級同學積極參與,開動腦筋,認真完成科技節各大板塊任務,涌現出一大批「小愛迪生」和科技作品,在全國、省、市各級科技發明比賽中頻頻獲獎,它推動了我校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對提高學生的科技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科技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及身心的全面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歷年的科技節活動中,我所帶班級歷次獲得組織獎,產生了不少具有創新價值的科技作品和科技創意,要解決目前學生對科技節參與熱情不高、科技作品收繳困難或質量不高的難題,我認為必須在兩方面下工夫:
一方面,班主任必須充分到科技節在我校素質教育、特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做好班級學生參與的發動、組織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直待幫助和督促,例如節前要講清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的含義,講清科技作品與藝術節的小作品的區別;聯系學生的實際啟迪學生發明創造的思路;科技節中又要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督促,幫助同學們對初步思路或作品進行論證和修改,力爭多出有質量的作品;科技節後要及時根據班級獎勵條例進行獎勵和表揚培養同學們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意識和動力。
另一方面,同學們應當積極投入班級活動,各盡所能、人盡其才,為班級作貢獻;十分專注地關注身邊的事,對身邊最經常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加以解決,就是發明創造。例如如何解決圓珠筆一邊寫一邊漏油的問題,如何解決教室中粉筆灰彌漫的問題,如何解決黑板反光的問題,如何在擦窗時邊擦邊灑水的問題,等等。投入生活,關注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是科技創新思路之源泉。
最後,我祝願我校的科技節越辦越紮根於我們的校園生活之中,我相信更多的「小愛迪生」就在我們身邊!
謝謝大家。
網上給你粘過來的 做個參考吧
5. 寫一份關於發明創造的頒獎詞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舉世聞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1909年開始在大學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後被迫移居美國,1940年入美國國籍。
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從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他的量子理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都有很大的影響。理論天體物理學的第一個成熟的方面——恆星大氣理論,就是在量子理論和輻射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恆星能源來源的難題。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狹義相對論已成為解釋這種現象的一種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其廣義相對論也解決了一個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並推斷出後來被驗證了的光線彎曲現象,還成為後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他的宇宙學理論。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建立了靜態有限無邊的自洽的動力學宇宙模型,並引進了宇宙學原理、彎曲空間等新概念,大大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英國皇家學會會長J. J.湯姆遜(190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就鄭重宣稱:「(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是牛頓時代以來最重要的進展,是人類思想上最高的成就之一。」當時科學界最有權威的人士之一的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190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1919年9月22日寫信給埃倫菲斯特說:「(日食觀測的結果)是所曾得到過的對一種理論的最光輝的證實之一,而且也很適於鋪設通往諾貝爾獎的道路。」甚至連一開始勸愛因斯坦「不要搞什麼廣義相對論,即使搞出來了也沒有人信」的普朗克,也在1919年1月19日因廣義相對論的成就提名愛因斯坦為獲獎侯選人,理由是他邁出了超越牛頓的第一步。1921年有更多的人因廣義相對論而提名愛因斯坦,但諾貝爾獎委員會因為還有不少人(但都不是一流科學家)反對相對論而猶豫不決,導致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空缺。那麼多最有權威的科學家的意見,委員會都能置之不顧,由此可以想見諾貝爾委員會里的保守勢力多麼強大。
6. 有關中國發展的主持詞
愛國歌曲的歌詞不錯,高大上哦。比如:
<天佑中華>歌詞
我是多麼的幸運
降生在你的懷里我的血脈流淌著
你的神奇和美麗那溫暖的情義
那芳香的回憶你對我的滋養感動天和地
從來不曾放棄你
因為希望埋在心底追尋自由的勇氣
多少年雲涌風起幸福時沒忘記
痛苦中舉著你我的靈魂緊緊跟著你呼吸
天佑中華 天佑中華風雨壓不垮
苦難中開花真心祈禱
天佑中華願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
你就是我我是你 我和你合為一體
在東方巍然屹立 迎接新世界晨曦
聽大海的潮汐 看高山的雲起
我們用心凝聚飛翔的羽翼
天佑中華 天佑中華
風雨壓不垮 苦難中開花
真心祈禱 天佑中華
願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
天佑中華 天佑中華
祥雲飄四方 榮耀傳天下
真心祈禱 天佑中華
願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
真心祈禱 天佑中華
這是我對你最深沉的表達
7. 有關發明創造的名言
無可抄否認,創造力的運用、自由襲的創造活動,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創造活動,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創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證明了這一點。
——阿諾德
人材最本質的特點在於創造。
——箴 言
人可以老而益壯,也可以未老先衰,關鍵不在歲數,而在於創造力的大小。
——盧爾卡爾斯基
創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富爾克
天才的主要標記不是完美而是創造,天才能開創新的局面。 ———— 亞瑟·柯斯勒
"創造"包括萬物的萌芽,經培育了生命和思想,正如樹木的開花結果.
--法.莫泊桑<一生>
熟是經驗,巧是創造.
--徐特立<札記摘錄>
8. 有關創業的座談會的主持稿
bluesherrier
您 好 :
這 個 是 現 在 行 業 里 面 做 的 最 牛 B 的 , 你 看 一 下 吧 !
Kmr www.FBkx.doulaitui.com。XXy
▼回★█㊣回∩⊿∩★
學要為「創業教育」補課
記者:前幾天,我在暨南大學珠海學院,看到大學生們踴躍參加「夢想杯創業計劃書大賽」,經過激烈競爭,一些同學帶著他們的創業計劃書進入了總決賽。先請決賽評委張耀輝教授談談對大學的創業教育以及大學生創業的看法。
張耀輝:這個創業計劃書大賽是對我校一段時期以來大學生創業教育成果的一次檢驗。我國目前創業狀況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創業機會多,而人們的創業意識弱,這與長期缺乏創業教育有關。西方國家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已經發展了幾十年,而我國才剛剛起步。以培養適應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性人才為己任的大學教育,一定要補創業教育的課。
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體現為一種不斷創新、不斷求索,並追求創造財富的過程,體現為把知識創造和財富創造結合起來的意識和行動,而純粹的知識積累和科學探求並不包括創業精神的深刻內涵。
我們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作為大學人才培養的一項基本要求,讓那些具有熱情、干勁和創造性的大學生群體更多地關注創業、及早投身創業實踐或做好創業准備。
張耀輝:創業教育是大學專業知識教育的延伸。我們鼓勵大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對自己進行創業方面的訓練,這種訓練一般不會削弱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往往會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
吳忠魁:創業教育和大學生的創業實踐在我國還是興起不久的新事物,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專業性的指導。大學應該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做好制度安排,在目前學年制條件下,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邊學習、邊操作、邊實踐,形成相對開放的彈性教學系統,始終把創業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既鼓勵和允許學生走出去創業,也要給學生繼續回校學習的機會,把創業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鼓勵大學生敢於創新,敢於提出新的觀點和新的思想。
作者:希望(樓主) 貝殼:28 2006-1-19 15:16 回復此發言
3 回復:教授說法:怎樣看大學生自主創業
如何看待學業和創業
記者:學習和創業幾乎是一對矛盾,既要安心於課堂、圖書館和實驗室里的學業,又想進行以知識博弈財富的創業,兩位大學生,你們如何處理二者的關系?
潘紹葵:學業和創業其實是一個互相促進的運作過程。雖然我的創業夢想產生在攻讀學業之時,但真正投入實施只會在我完成了大學學業以後。暨南大學的創業教育注重把課堂和書本上學不到的創業精神滲透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來,張耀輝教授主持下的創業實驗室使我們大學生在吸取知識的過程中得到了思維拓展和創業方面的訓練。可以說,凡是有創業准備的大學生們,在學習知識和參與社團等活動中會增加更多的目的性,許多同學是在按照各自心中的創業理想,有意識地搭建各自的知識架構和組建創業團隊,相信這會有助於我們在走上社會創業時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劉黃鋒:以社會需求和市場為導向的創業實踐對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來說,難免會有學非所用的遺憾,但這並不完全是壞事,它可以使我們跳出自己原來所學專業的局限,有針對性地去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和更有實用價值的學科知識。
創業教育是暨南大學珠海學院全院性的一門公開課,同學們很喜歡。我們班58名同學經過個人申請和公開篩選,有11人參加了創業實驗室和創業實習基地的實踐活動。
張耀輝:我們倡導學生以科學精神創業,而不是盲目冒險和為了創業而創業。創業畢竟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只能在相關知識的傳授、創業思想的武裝和解決學生前期創業准備上給予一定的指導。
吳忠魁:我們在進行創業教育的同時,還要充分認識大學的功能,處理好人生的奠基工程和生命時空進度的關系,不能以浪費學業為前提。對一個人的生命過程來說,大學仍然是個基礎階段,是為人生可持續發展奠基的時期,如果把等量的求學時間用於操作,必然會影響或失去對知識的索取和思考的機會。
作者:希望(樓主) 貝殼:28 2006-1-19 15:16 回復此發言
4 回復:教授說法:怎樣看大學生自主創業
是創業,還是謀業
記者:眼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使一些大學生產生了浮躁心理,有的學生急功近利地把創業簡單地等同於謀業、謀生或謀財,結果因小失大,使寶貴的大學生活陷入了誤區,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吳忠魁:首先要全面理解「業」的含義,辦實體、開公司是業,潛心於基礎理論和學術探討也是業。學和業本來就是互相聯系的,學是業的前提和基礎,大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對高新技術等未知領域的探索也是業的一部分。
大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去積極地思考問題,更加關注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把握所學專業的前沿學科,尋找知識的轉化點。任何創業都應建立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不可急功近利。大學生創業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風險性和復雜性的實踐過程,創業要素的配置是多方面的,除了新的創意外,還有資金、市場。
從廣義上看,目前許多大學生不是在創業,而是在謀業、謀生或謀財,在知識准備不足的情況下,提前從事某種職業,終究會因為知識准備不足而一蹶不振。
張耀輝:客觀地說,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具備創業的素質和潛能,應該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分流,引導他們去做最適合自己的事。那些在理論和學術上有天賦和造詣的學生就不適宜加入創業的洪流。
根據我的觀察和創業實驗,約有30%的在校大學生具有創業的稟賦,經過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創業訓練,會有所發明創造,甚至擁有知識產權,再通過風險投資和社會保障機制的作用,就會完成知識的轉化。我們希望,通過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造就出一代年輕的知識富翁。
吳忠魁:創業教育絕不能與選擇就業聯系在一起,創業教育要符合人才成長和教育規律。畢竟大學生創業是建立在知識系統之上,而不是在資本系統上。我們既要愛護和保護學生的創業沖動,又要善於引導。高校在面臨畢業生就業率指標的壓力下,千萬不要導致教育行為的扭曲。
9. 關於發明創造的名人名言
關於發明與創造的名言:
1、永遠發明某種美的東西,是一個神聖的心靈的標志。——回〔古希臘答〕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2、創造帶有時代印記的新字,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是允許的。——〔古羅馬〕賀拉斯:《詩藝》
3、標新立異是人的天性。——〔古羅馬〕大普林尼:《自然》
4、摹擬算得了什麼?獵犬也會追隨它的主人,猴子也會效法它的飼養者,馬兒也會聽從它的騎師。——〔英國〕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戲劇集》
5、修鑿可以使道路平直,但只有崎嶇的未經修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英國〕布萊克:《嘉言選》
6、打破常規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宮。——〔英國〕布萊克:《嘉言選》
7、現在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無一不是創新的結果。——〔英國〕穆勒:《論自由》
8、最宏偉的基業和最偉大的成就都是無兒無女的人創造的。——〔英國〕培根:《隨筆》
9、人應不失時機地創造機會。——〔英國〕培根:《學識的增長》
10、所有的社會性的創造行為,都是個別的創造者的工作,或至多也不過是少數創造者的工作;而且在每一次繼續不斷的前進中,社會上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被拋在後面的。——〔英國〕湯因比:《歷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