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出

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出

發布時間:2021-07-10 12:40:05

㈠ 馬克思所說:「人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所選定的條件下

(1)不同的選舉方式都有各自的優點,也都存版在一定的局限性。權採用什麼樣的選舉方式,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的文體水平等具體條件來確定。當這些條件不具備的時候,選民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出這些條件,也不能自己選擇某種條件,只能在現有的條件下,採取適合的選舉方式。(6分)
(2)選舉方式必須體現國家性質,並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根據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面對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很不平衡的狀況,我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採用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6分)

㈡ 為什麼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又不是隨心所欲的創造

歷史是主客觀相互影響而形成的.人是創造歷史的主體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創造歷史內,而歷史的創造又是受客觀大容環境的影響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又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

因為一個歷史階段會受到當時生產力的因素的制約,比如古代當時生產力低下,科技水平有限,不會製造出今天日行千里的工具出現,比如飛機,通訊工具手機這些對今天生活起到至關重要的東西。

㈢ 馬克思說過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並非隨心所欲的創造,是那本書

馬克思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黑格爾在某個地方說過,一切偉大的世界歷史事變和人物,可以說都出現兩次。他忘記補充一點: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笑劇出現。科西迪耶爾代替丹東,路易·勃朗代替羅伯斯比爾,1848—1851年的山嶽黨代替1793—1795年的山嶽黨,侄兒代替伯父。在使霧月十八日事變得以再版的種種情況中,也可以看出一幅同樣的漫畫!
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當人們好像剛好在忙於改造自己和周圍的事物並創造前所未聞的事物時,恰好在這種革命危機時代,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為他們效勞,借用它們的名字、戰鬥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世界歷史的新的一幕。例如,路德換上了使徒保羅的服裝,1789—1814年的革命依次穿上了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服裝,而1848年的革命就只知道拙劣地時而模仿1789年,時而又模仿1793——1795年的革命傳統。就像一個剛學會一種新語言的人總是要把它翻譯成本國語言一樣;只有當他能夠不必在心裡把新語言翻成本國語言,當他能夠忘掉本國語言來運用新語言的時候,他才算領會了新語言的精神,才算是運用自如。

㈣ "人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出自哪本書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14)
具體地說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文中提到這個論述。

㈤ 如何理解,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而不是人人創造歷史

這個觀點是不準確的。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說明每個人自己的歷史是自己創造的,人人都是歷史中的人,當然在一定意義上是人人創造歷史。
後面的歷史,這一詞有所轉義,變種了宏觀歷史、社會歷史,是歷史進程中的歷史。

㈥ 如何理解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因為人是這個社會的創造者和支配者,人因為在社會上有這種關鍵的地位而是社會的主體,同時也是自己創造了自己的歷史。

就像我們個人在做每件事都要有目標一樣,我們因為目標而產生了做事的動力,這些動力有督促我們完成了我們的事情。又因為目標的不同而產生了而產生了我們所做事的不同性質。這些我們所做的事和事得不同性質就形成了我們的歷史。

由於歷史是復雜的,我們周圍的所有事並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他有我們的努力,周圍的環境,還有其他我們未知的因素在裡面,同樣歷史的發展也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

一般來說,一個單位的紀律是在人們遵守它的前提下實現的,而人們的自覺遵守則會讓它的存在更加完美,因而,我們自己的歷史規律也通常是在我們自己的自覺尊敬它且不違背它的前提下實現的。

㈦ 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這一命題表明(多選)

ABD
A 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作用是傑出人物歷史作用的基礎。傑出人物的歷史作用從屬於並受制於人民群眾的作用。

B D 無論英雄人物作用有多大,都不能改變歷史發展的趨勢,而且傑出人物的失誤,還要靠人民群眾的實踐來糾正。總之,最終決定歷史發展方向的是人民群眾。
絕對正確 我們考研題

㈧ 如何理解"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
馬克思主義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作用的客觀性和復雜性論斷的科學根據.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但人民群眾不能任意地創造歷史.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03頁)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這些社會歷史條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經濟條件即現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狀況以及歸根到底由此決定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條件.人們既不能任意地選擇這些條件,也不能在自己所處的條件下隨意地創造歷史,而只能首先適應和接受這些條件,以此作為自己活動的起點.這並不是說,人們在現實條件下是消極被動、無能為力的.適應和接受現存的條件正是為了在此基礎上,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更好地發揮自覺能動性,積極推動歷史前進,表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過程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隨意的.
由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受到社會歷史的制約,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和實際結果是不同的.
歷史上的奴隸階級和農民階級是他們時代的歷史創造者,他們的斗爭動搖或摧毀了統治階級的經濟基礎.但由於他們不是新生產方式的代表,不能提出並建立更為先進的社會制度,因此,他們雖然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但卻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放,成為社會的主人.
無產階級同先進的經濟形式相聯系,是新生產方式的代表.他們在本階級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下,團結廣大農民和其他勞動者,不僅能夠推翻舊世界,而且能夠建設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新世界.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群眾掌握了生產資料和國家政權,成為新社會的主人.社會主義制度為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也不能隨心所欲,而仍然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人民群眾只有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更好地發揮推動歷史發展的偉大作用.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進入自覺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時代,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將得到最充分的發揮.但從實際出發仍是人們所必須遵循的准則.

㈨ 舍英雄幾無歷史 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人民 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馬折題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毛澤東

毛澤東之改變、影響歷史,根本之點就在於他把「人民」深深地烙寫進了歷史。歷史從來都是人民的歷史,但有了毛澤東,歷史的人民色彩更加濃厚、更加自覺,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人民推翻了壓在過去一代代歷史創造者身上的統治階級,成了歷史、社會的主人。

毛澤東談論最多的是人民。他創造的新中國叫做「人民共和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政治協商機構、政府、法院、檢察院、軍隊、警察、銀行、錢幣、郵政、國家電台等等都在前面冠上了「人民」的稱號;他所締造的新型軍隊是「人民軍隊」,他所創立的獨特戰爭形式是「人民戰爭」……毛澤東最高的也是他最滿意的銜稱是「人民領袖」,當人民歡呼「毛主席萬歲!」時,他脫帽彎腰回敬呼喊:「人民萬歲!」

歷史在不斷興衰演替,人民在社會中的實際地位、境況也可能反復,但人民要求有人的地位、自由和尊嚴,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成為社會和歷史的主人的歷史創造精神是始終都不會磨滅的,總是要表現出來的。

歷史經驗表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人民創造歷史也需要有傑出領袖人物的激發和組織,否則難以發動和收取大的成效。人民呼喚毛澤東。毛澤東的思想和歷史活動功績作為一種歷史坐標始終在激勵與啟示人民如何把握與創造歷史,毛澤東的思想、理想、戰略與領導藝術等作為人類最偉大的智慧源泉之一是人民取之不盡的寶藏。在這個意義上,毛澤東更是人民的遺產。今天的人們懷念與學習、研究毛澤東,其主要動力和意旨也正在於此。

盡管時勢變遷很難再有第二個毛澤東,但毛澤東及領悟、信奉毛澤東思想的人民群眾已永遠化作為影響和決定歷史的巨大力量,只不過有時可能影響得大一些,有時影響得小一些,但無論現今和未來,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可以肯定,都將永遠銘刻上毛澤東和人民的印記。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毛澤東創造了不可能根本逆轉的人民歷史,人民也把毛澤東永遠帶入歷史中。

㈩ 為什麼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又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

說人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是因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不版能隨心所欲的創造權,是因為歷史的發展有自身的規律性。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民眾是推動歷史進步的主導力量。即人類要生存,首先要吃、穿、住、行。提供人類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正是由廣大民眾生產的,民眾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資料的主要生產者。
二、歷史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性。歷史必然性即社會歷史規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體現社會發展趨勢的必然性,如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規律,歷史上眾多改革,例如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所以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的時候,必須順應歷史的潮流的,遵循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要求。;二是體現人本身發展趨勢的必然性,人的吃、穿、住、行,這些物質需求是最基礎的要求,其次才能提升幸福感等,人的本身發展也是一個遞升的過程。三是體現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相互關系的必然性。社會的發展會帶動人的發展,人的發展會促進社會的發展,如果人為了本身的利益而阻礙社會的發展,也是不符合歷史的發展規律的。

與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