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做一個執行力超強的行動者為話題寫800字議論文
一、選題 選題在學術論文寫作中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只有研究有意義的課題,才能獲得好的效果,對科學事業和現實生活有益處;而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研究得再好, 論文寫作得再美,也是沒有科學價值的。錢學森教授認為:「研究課題要緊密結合國家的需 要。……在研究方法上要防止鑽牛角尖,搞煩瑣 哲學 。 目前 在 社會 科學中,有的人就古人的 一句話大作文章,反復考證,寫一大篇論文,我看沒有什麼意思。」因此,我們要選擇有科 學價值的課題進行研究和寫作。那麼,應該根據哪些原則來選題呢?
(一)具有科學性。它應包括:急待解決的課題;科學上的新發現,新創造;學科上短缺或空白的填補; 通行說法的糾正;前人理論的補充;等等。
(二)有利於展開。指的是:要有濃厚的興趣;能發揮業務專長;先易後難,大小適中;已佔有一定的資料;能得到導師指導;在一定時間內能完成;對題目加以限定。
注意事項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發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的發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貳』 每個人都擁有創造力議論文400字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例如創造新概念,新理論,更新技術,發明新設備,新方法,創作新作品都是創造力的表現。創造力是一系列連續的復雜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動。它要求人的全部體力和智力的高度緊張,以及創造性思維在最高水平上進行。同時也有同名書籍《創造力》。
『叄』 如何增強執行力和創造力!
如何提高執行力
執行力: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對團隊而言執行力就是戰鬥力;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經營能力。而衡量執行力的標准,對個人而言是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對企業而言就是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企業的戰略目標。
執行力要成為一種強勢,必須要把握執行制勝的二十四字真經:認同文化、統一觀念、明確目標、細化方案、強化執行和嚴格考核。
1、認同文化。就是認同企業的文化,並掌握該企業歷史沉澱下來的好的工作方法、做事原則、信仰追求,概括來說就是認同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有精神和物質財富的總和,在此特指精神財富。
2、統一觀念。是針對世界觀和價值觀取向問題。一個團隊的價值觀不統一,無從來談凝聚力。讓你的員工與你具有相同的價值觀,讓他們成為你工作流程中的關鍵領域,這樣你的員工就會以企業為榮,並充滿自信和快樂的將執行力進行到底。
3、明確目標。就是明確我們將去哪裡。這個目標是符合SMART原則的,即:目標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具有挑戰性的、切合實際的和有時間限制的。目標是團隊和執行者得以發展的動力所在,沒有目標的企業會在市場的大潮中成為泥沙被淘汰出局。明確的目標是執行的方向,同時也是執行力前進的牽引力。
4、細化方案。細化方案是解決通過什麼方法到達目標的問題。策劃方案確定後必須要配備執行細案,即執行工作的標准和規范,要保證員工做正確的事,並把正確的事做正確。
5、強化執行。就是強制性的去干、去做。思想對頭了,價值觀統一了,又明確了目標,還有系統的方案可以去操作,如果不幹,一切為零。要建立檢查體系,通過目標體系書、工作計劃達成表、月度績效考核表以及過程質量控製表等工具行使監督職能。要求員工按照既定的流程和標准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項細節工作。
6、嚴格考核。企業要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則。考核制度、激勵制度是規范行為,激勵戰鬥力的有效手段。
創造力的培養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創造性想像,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 ②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③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④培養急驟性聯想能力。急驟性聯想是指集思廣益方式在一定時間內採用極迅速的聯想作用,引起新穎而有創造性的觀點。
創造力行為表現特徵
創造力的行為表現有3個特徵:
變通性
思維能隨機應變,舉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著等心理定勢的干擾,因此能產生超常的構想,提出新觀念。
流暢性
反應既快又多,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表達出較多的觀念。
獨特性
對事物具有不尋常的獨特見解。聚合思維在創造能力結構中同樣具有重要作用。所謂聚合思維是指利用已有定論的原理、定律、方法,解決問題時有方向、有范圍、有程序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二者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人們在進行創造性活動時,既需要發散思維,也需要聚合思維。任何成功的創造性都是這兩種思維整合的結果。創造力與一般能力有一定的關系,研究表明,智力是創造能力發展的基本條件,智力水平過低者,不可能有很高的創造力。 另外,創造力與人格特徵也有密切關系,綜合多人研究的結果表明,高創造力者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徵:興趣廣泛,語言流暢,具有幽默感,反應敏捷,思辨嚴密,善於記憶,工作效率高,從眾行為少,好獨立行事,自信心強,喜歡研究抽象問題,生活范圍較大,社交能力強,抱負水平高,態度直率、坦白,感情開放,不拘小節,給人以浪漫印象。 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與創造能力關系緊密的另外5個重要的能力分別為:敏覺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和流暢力。具體來說,就是: (一)敏覺力(sensitivity) 「敏覺力」就是指極其敏銳的覺察能力,當別人變換了你房間的布置,你可以馬上就發現發生改變的地方,而且絲毫不差,這就表示你的「敏覺力」相當強。 (二)流暢力(fluency) 當被問到「茶杯」有什麼用途?」的時候,在限定時間內,能夠想出最多答案的人,就有比較優秀的「流暢力」。 (三)變通力(flexibility) 以一種不同的新方法去看一個問題. 我們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隨機應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形容變通能力. (四)獨創力(originality) 指反應的獨特性,想出別人所想不來的觀念.獨特新穎的能力. (五)精進力(elaboration) 精進力是指能從更精緻、更細密的角度來進行思考的一種能力。例如,在放紙船的時候,有些人懂得在紙船底面塗一層蠟,以防止被水浸壞,這種「多塗一層蠟」的思考,就是精進力的表現。
『肆』 凝聚力,創造力,執行力作文
前言:
如果說,用一條河來比喻企業,企業經營面臨的三大基礎問題即:
戰略選擇——流向
制度安排——河堤
文化塑造——河床
作為企業面臨的基礎問題之一,我發現,企業文化的狀態幾乎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存狀態和競爭力。在企業文化落地與執行這一管理實踐問題上,企業文化項目中的深度調研、系統策劃、可行設計、員工參與、領導角色、建設路徑、機制建設、落地執行、培訓提升等一些列工作也促使我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這種「實戰——思考——實踐——完善」過程促使我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必須進行持續的管理創新,以期為更多的企業或團隊提供服務和幫助。
企業文化在公司內部能否真的深入人心,起到應有的作用,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如何使企業文化不流於形式,不淪落成「曇花一現」的流行術語,還需要我們做很多深入細致的科學研究。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官網www.tanxiaofang.com)在企業做調研和咨詢的時候發現,國內很多公司對企業文化的理解還停留在相當粗淺的水平上,尚未真正理解企業文化的根本作用。
比如一次,筆者與一位公司負責人聊天,該負責入主動談到公司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當被問及其所在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時,他回答說:「都寫在我們企業文化大綱里了。」「那具體是什麼內容呢?」他沉思片刻說:「一時還真說不上來。」其實,企業文化是維系企業持續發展的。企業因為成功而產生成功要素,這些要素中,有些是保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因素,有些則帶有偶然幸運或者神奇的色彩,有些只能是短期的因素。
但無論是如何成功的,企業都會面臨一個無法擺脫的問題:如何在外部快速變化和內部不斷變革的環境中維系企業健康持續的生命?這個核心問題就是企業文化的關注點。哪些要素是必須保持的,哪些是必須摒棄的,哪些是必須提升的和補充的。比如,老員工在敘述什麼,新員工在好奇什麼,管理人員在教導什麼,外聘人才在埋怨什麼,都能從各個角度來幫我們驗證企業文化的真確性。
那麼如何讓普通員工,比如最底層的清潔工,廣東的我不知道,像內地企業最底層的就是清潔工和保安,他們工資最低,工作時間最長,但是能否讓底層的保安和清潔工也能感覺到企業的輝煌、發展也要靠他。清潔工想如果我不把衛生做好,清潔做好,企業發展不起來,企業就實現不了第一,企業就進不了中國百強;保安想要是我不把門守好,企業就實現不了第一,要自發地有這樣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要讓清潔工和保安也感覺到,我董事長坐賓士,他們是多麼自豪,就好像是他們自己坐賓士一樣。一旦這種感覺形成,那麼你企業的價值觀形成了,這不容易。
但實際這也不難,只是大家沒有去細想。假如我家有5個兄弟,我是最小的(湖北叫老幺,廣東叫老五),老大坐的是賓士,我肯定會到處跟同學講,我老大是坐賓士的,我會有一種自豪感。我是企業的老大,我坐賓士,員工為什麼會沒有自豪感呢?他們應該會有的!其實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
我講的兩個例子,守門的保安和掃地的清潔工他們就有成就感。實際上大家認真想想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清潔工不掃好地,接待客戶的時候,客戶會認為企業的管理不好,管理不好,你企業的品牌肯定也不好,他就不願意買你的產品;如果保安不盡職,讓別人把東西都偷跑了,把設備都拿走了,企業也實現不了100億。實際清潔工、保安和企業就是這個關系。
一個企業就像一個家庭,如果讓每個員工都感覺到,他的工作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多麼重要,那麼統一的價值觀就形成了!一旦形成,這種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就能像小平理論一樣,會改變企業的命運。前不久,譚小芳老師了解到,一家企業招了一名北大的學生,學社會學的。
因為一到企業就給他月薪6000元,所以他有一個困惑。他問經理,他說我師傅每個月只有2500元,我這個徒弟卻拿6000元,他會不會恨我?經理告訴他,這在過去的企業的的確確是做不到的,但是現在企業可以做到。為什麼?因為有統一的價值觀;因為不用這種方法就招不到北大、清華的高材生;因為員工認識到,雖然現在這些大學生的月工資值不了6000元,但是未來會值6萬、60萬、600萬,6000萬……對於這個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譚小芳老師這樣解釋:我們每家都有小孩子,從來不幹活,但是我們總是把最好的給他吃,因為小孩是我們家庭的希望,他們長大後肯定能成大業。就是這個道理。
我在很多企業家那裡都得到一個這樣的反饋和問題——我要提高人才的工資,要提高骨乾的工資,員工們都有想法。我告訴他們「給骨幹提工資是為了保證普通員工的工資每月能按時發」。雖然你的工資低一點,但如果不提高骨乾的工資,你的低工資也可能沒了;如果提高了,你就可以每月、每年按時發,而且還會隨社會平均工資顯著增長。形成這個觀點很難。要經常講。
可見,企業文化雖然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卻能滲入到員工的骨子中、血液里,以柔克剛,最大程度地激發人的創造力、凝聚力和執行力,確保企業產品與品牌、決策與執行、組織與管理良好運作,進而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和發展動力,促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傑克?韋爾奇有過論斷: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戰無不勝的動力之源!可以說,美國人花了一個多世紀才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而熱衷於撰寫企業文化宣言也是最近一些年的事情,國內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管理應該是一個耐心和持久的工作。
但是,譚小芳老師卻在企業常看到,現在很多企業的文化建設,不是落地,而是落在了牆上,到處是口號、標語和宣傳招貼等,貼上去了,講一通,有的還要搞些活動來擴大影響,沒有考核,沒有評估,表面上看起來轟轟烈烈,但實際上,不過是徒費唇舌,沒有任何效果。
企業文化為何老落不了地?越來越多的老闆認識到企業越大、越發展越需要企業文化。老闆們也悶思苦想地整出了一套企業文化,掛在牆上、寫在手冊里,大會小會的講,也對員工培訓,可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大多數都成了「口頭文化」、「牆上文化」、「應付文化」。
文化在企業里推不開、落不了地和老闆的原因非常大。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是大部分老闆不清楚自己就是企業文化,老闆的文化就是企業文化,老闆如果沒有文化,也是一種「沒有文化」的企業文化。老闆的一言一行,特別是行為做事,對管理層的言傳身教,就是企業文化。
之所有落不了地是因為老闆想著推行一套他認為好的的文化,自己身體力行的做著另外一套文化,結果是文化的「兩張皮」,互相割裂,甚至互相矛盾,老闆對向員工推行的企業文化,內心都不非常的認可和身體力行,管理層和基層員工就更可想而知了。結果是老闆文化和企業文化是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交點,也就不可能有落地了。
譚小芳老師認為,企業文化建設首先就是要抓住思想,要抓住價值觀方面的東西,然後是通過行為來體現。國內有些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研究與咨詢的人,大部分都是沒有做過企業的人:他們有的人,不過是多讀了兩本書,說起來是啥博士;有的,不過是在國外的咨詢公司呆過兩年,這樣就都出來玩企業文化了,不把企業文化弄成一個概念才怪呢?
企業的文化建設並不是要拋棄掉企業原來的基礎去嫁接一個優秀的文化,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是要提煉出企業的優秀基因,並在此基礎上培育屬於企業自身的適合企業自身的企業文化。我們只有真正將企業文化弄懂了,按照正確的路徑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我們的企業才可能塑造出優秀的企業文化,我們的企業才可能有基業長青的希望。
上面簡單地談到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下面主要就企業文化管理談一談。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專家阿倫?肯尼迪和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特倫斯?迪爾,由於在長期的企業管理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料,並在理論研究和實踐中深感企業管理中文化的重要性,他們在合著的《西方公司文化》中提出了「文化管理」的概念。他們說:「本書的目的是為企業領導人提供有關文化管理的入門知識,」「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向我們的讀者灌輸一種新的企業生活規則:文化就是力量!」
有人為「企業文化」打了個很形象很貼切的比喻:「企業文化就像一壇酒,釀造它需要很多時日,稀釋它只需很短時間。這碗文化之酒,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變得愈來愈醇愈來愈香,也可以變得愈來愈稀愈來愈淡。」隨著企業由小到大的發展,很多企業都存在著企業文化稀釋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引起企業重視、得到及時解決,最終可能會導致企業危機。譚小芳老師認為,有些企業在規模還小的時候還能堅持自己個性企業文化,公司一大就沒辦法了,企業價值觀也就慢慢變淡了,公司也很快就走到頭了。時間可以稀釋文化,大量新員工可以稀釋文化,外來文化也可以稀釋文化。
隨著企業的擴張,大量新員工潮水般湧入,如果沒有及時做好企業文化宣貫和培訓,就會導致文化稀釋。有的集團通過獵頭公司大規模引進高管人才,這些來自大公司的「空降高管」都是帶著不同的強勢價值觀來的。新老員工一合並,不同文化就混淆在一起,很快都會產生碰撞或矛盾,稀釋了企業原來的文化底蘊。如果未能及時加以修正、融合,極易造成企業管理的混亂、理念的混亂。
同時,我在咨詢和培訓過程中發現,剛出校門的學生因為沒有烙上任何企業的文化印記,反而更容易接受企業文化,更快融入企業。大多數企業在起步期依靠權威管理,在成長期藉助制度管理,在成熟期才考慮導入文化管理,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我建議企業家從企業誕生之日起,就導入文化管理,未雨綢繆,方可有備無患。最後,筆者個人認為,已經發展起來的企業更危險,因為長時間(吃夾生飯)、大幅度(違背自然的發展規律),必然要惡補文化課,必然要吃虧翻跟頭。
『伍』 以創造力的重要性為主旨作文
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
執行力比知識更急需.
突然想說這幾句話,是因為今天偶然看央視改版以後的「幸運52」
創意很好,相信收視率不會低,拿小學的題把大人難住,也很有意思.
但我看到大人在說,我錯了,對不起小學老師,原來以為大學畢業了,現在發現自己小學沒畢業.小孩洋洋得意在說,我們比大人還聰明.
我要說,請中國的教育體制不要再害下一代了!
總共看了三道題,一道音樂《兩只老虎》曲子是哪國的?
答案法國,我承認我不知道,選手說是中國,小學生們都知道是法國.
一道語文,「鋤禾日當午」詩名是什麼?
答案憫農,我承認我不知道,選手忘了,小學生們都知道.
一道科學,京杭大運河,連通了5條江河,除了長江,淮河,黃河,還有?
答案錢塘江,海河,我估計答案是這個,但是認為題目很不科學.選手不知道,小學生都知道.
我不否認現在的小孩很厲害,學習也都很好.但是這樣發展下去一定是對的嗎?
好孩子,好學生的標准就是背下標准答案,
15年以後當他們進入社會是沒有標准答案的,
社會發展到現在,網路時代,一切記憶性的知識,充其量的作用就是訓練我們的思維,
尋找答案的方法,遠比正確答案本身更重要.
再厲害的記憶高手,也沒有使用google的笨蛋掌握更多.
而不能依靠電腦的,目前至少有創造力和執行力這兩個東西.
為什麼中國的小孩,就沒有一個能回答錯誤的呢?而是都沾沾自喜於背下了標准答案.
真正的學問,一定是越學越糊塗,因為人類的知識實在太有限了,真的進入學術研究,就會發現什麼都不知道,這種狀態才是對的.
如果我能重新回到小學,我不會再去追求雙百了,如果我質疑了,我思考了,我去上網查資料了,即使得了0分,我也會很高興.
最後說句工作,6月22日,我們的廣告戰打響了第一槍,
這是我們的創造力和行動力的體現,
派出了一個非常瘦弱的先頭小兵,一個12cm寬,6cm高的報紙廣告,
估計蘇州市場電動車行業這個地盤會感受到里氏0.001級地震,
不過,我相信蝴蝶的翅膀可以掀起太平洋上最巨大的台風.
『陸』 急求:創造力與執行力對企業員工來說哪個更重要的辯論詞
我認為員工的執行力比創造力更重要 因為員工是實現目標的根本 執行力應該是不打折扣的完成任務 如果沒有執行力你的一切目標都不會實現
『柒』 以 夢想與執行力 為題 八百字作文
我們需要完美的執行力
讀過《沒有任何借口》後,對自己的思想產生很大觸動。借口是發生在我們身邊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他往往伴隨著工作中的失誤、問題而產生的。反思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對我個人來說既是一次經驗的總結,同時也是一個糾正錯誤的機會。
每每稽核檢查,總是發現不少問題,總是有不少屢查屢犯,總是由於這樣那樣的各種看似合理的原因,長時間來,這些問題總是困擾著我們,終於,我們有幸拜讀了《沒有任何借口》這本書,讓我們頓生感悟,在混沌之中看到了指明燈,這樣的原因也罷,那樣的困難也罷,糾其原委,還是借口在作怪,要知道,借口看似平常,可它的危害是無比巨大的,它會不經意間慢慢吞食掉我們誠實和自信、我們的熱情和積極性、我們的責任感和危機意識,從內部擊潰整個集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好好想想,再美妙的借口對事情的改變又有什麼用呢?所以對待借口的態度應當是堅決的摒棄。反思一下不如仔細想一想,下一步究竟該怎樣去做。反過來說,面對各種問題,如果將下一步的工作做好了,完美的去執行制度,認真地去防範化解風險也不是沒有可能,這樣一來,原來的種種借口也就不用找了。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貫徹這種「沒有借口」的思想。工作中,多花時間去尋找問題,去反復分析對照制度,去不折不扣的整改落實,調整平和的心態,多做實事,相信總可以完美的執行制度,完美的開拓市場。如果將時間全部用在認真執行之中,相信伴隨著暫時的問題而來的「美妙的借口」也會慢慢變少。
「沒有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似乎只能適合西點軍校實行,但他卻是激發出一個人最大限度的潛能的很好方法。將它放到我們日常工作中,同樣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在工作中,不要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尋找借口上。有了風險我們去化解,出了問題我們去整改,沒有風險積極去防範,沒有市場我們去開拓,總之,我們要想盡辦法去完成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工作任務去找借口,只要我們有一顆敬業、責任、服從和誠實的心,有堅定的執行能力,有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就像書中所說: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帶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機會!
讓我們改變對借口的態度,把尋找借口的時間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來,相信我們的未來會更美好!
『捌』 關於企業的創造力重要還是執行力重要為辯題,大致辯一下創造力為何重要
這兩方面對企業來說都重要,執行力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否則管理混內亂員工們各容行其事不服從領導,連正常生產經營都進行不下去,所以執行力的要求是每個企業都必須做到的,我以為創造力即企業產品經營銷售等方面的創新,是企業快速發展,超越同行提高競爭力,能長久生存發展所需要的,所以眼光長遠的老闆每年都會拿出一部資金投資科研技術創新,不能只是引進仿造,而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專利技術企業才能做大做強!
『玖』 創造力比執行力更重要
這得看情復況及階段。例制如策劃前有創造力自是無比重要,但實行時執行力卻比創造力重要。而世界有執行力的人佔大部分,而有創造力的人不多。你看看一流的企業成功大多也是出於一個好的主意。
如果是你個人人生的,我認為兩樣也重要,沒有那個比那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