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哪些人發明了什麼
太多了。例如:
倉頡~造字。
黃帝~指南車。
張衡~地動儀。
蔡倫~造紙術。
杜詩~水排。
馬均~翻車。
畢升~活字印刷術。
……
② 古代哪些人發明了什麼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戰國魯班夫人發明雨傘
戰國魯班發明雲梯、沖車、鋸子
戰國時已回發明司答南,是指南針的前身,但何人發明已經無法考證.
古代煉丹術士發明火 葯.
三國馬鈞發明翻車
東漢張衡發明地動儀、候風儀、渾天儀
諸葛亮發明連弩、木牛流馬
唐朝出現雕版印刷術
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祖沖之發明千里船
西晉時已有計程車
東漢杜太陽風暴——最早發現的太 陽黑 子
③ 古代誰發明了什麼
④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哪些人物和朝代
造紙術是漢代蔡倫發明的。
活字印刷術是宋代畢升發明的。
指南針(司南)相傳是上古的黃帝所發明的。
火葯是唐朝年間由煉丹的道士發明的
⑤ 除了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中國人還發明了什麼
火柴的發明始於中國,時間在距今1400多年前,具體是西元577年,那是中國的南北朝時期,生活困難的後妃發明了火柴。 中國人的重大發明 中華騰飛 2006-11-01 22:26 閱讀132 評論3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1,汽車高音氣喇叭---用壓縮空氣作動力,聲響巨大,分貝極高而刺耳,常見於國產大貨車和大客車上. 其作用已經超出喇叭的常規,具有典型的利己色彩,嚇唬別人,取悅自己.當然更沒有考慮什麼噪音污染的問題了. 2,道路上的減速設置---為限制過往車輛的速度,安裝在道路上的高出地面約10厘米的裝置, 尤其是擅自在單位門外的道路左右各設置兩條,以表示任何車輛到此必須減速慢行,惟我獨尊.美其名曰防止事故.嚴重違反了支線讓干線,轉彎讓直行的原則,典型的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做法. 常見不知情的車輛到此的慌張,不是急剎,就是顛簸,不是人傷,就是物損.還以為是交通部門設置的道路設施. 3,特殊的警笛---一種類似蛙叫的喇叭,明顯區別於其他汽車喇叭,分貝很高,常見於特殊車輛. 道路上鳴著蛙叫橫沖直撞的這類車輛,多數是軍車和領導的車,也有冒充的或是無牌車.真正的警車很少.警車有情況都開警燈或警報器. 4,人力客三輪—一種在黃包車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比黃包車更先進的交通工具,不排放廢氣,不消耗能源,被外國人稱為」風景線」,國人常常引以為榮,和留辮子裹小腳等列為奇觀,而且是僅存的頗受市民歡迎的交通工具. 話說,心裡別不舒服,足球就是中國人發明的玩意,大概是在宋代的時候傳到歐洲的. 歐洲那邊相傳足球起源於某個王,殺了敵人之後,拿他的頭當球踢 而中國這邊說是黃帝殺了某個敵人,之後拿他的頭當球踢. 四大發明、地震儀、算盤、鋼(鋼鐵)、傘(現今所用,能張開收回的傘)、牙刷、馬鐙、絲綢、舵、瓷器、石油井、紙幣、火柴、漆器、風箏、熱氣球、釣竿、扇子、弩、船塢、投石機、中國青銅器。圍棋 中國象棋 據唐駿自己說,當初在92年,他在美國花只用了兩天時間,就研究出了大頭貼的製作技術,可惜回到國內,沒有廠商願意合作。這也難怪,那時候的中國,民眾思想還沒那麼前衛和開放,而且大部分商人的眼光也沒那麼開闊和長遠。萬分沮喪的唐駿在回到美國後,只收了50萬美元,就將這個創意轉讓給了一個日本公司,於是,大頭貼機誕生了。於是,這玩意就開始風靡了。於是國內也開始到處是大頭貼機了。至於卡拉ok的記分系統,就更有點傳奇。這套唐駿根據自己唱歌標准發明的卡拉ok記分系統,在發明了15年後,仍然沒有人可以模仿,可惜後來8萬美元賣給了三星。 方便麵 很多人以為方便麵是日本人發明的,嗯,也的確是個叫安藤百福的日本人發明的。可是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1910年出生在台灣,地道的台灣人 VCD播放機 曾經無比輝煌的VCD播放機,發明者不是別人,正是一群地道的中國人——安徽萬燕公司。 桌上型掃描儀 你現在用的所有放在桌上的掃描儀,發明者也是一群華人——謝志鴻和他領導的開發團隊 。。。。。。。。。。。。。。。。。。。。。。。。。。。。。。。。。。。。。。。
⑥ 中國歷史偉人和他們的發明
祖沖之——圓周率;蔡倫——造紙術;畢升——活字印刷術;
⑦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及作者
造紙術(蔡倫)、指南針(無具體)、火葯(無具體)及印刷術(畢升)。
1、造紙術相傳是由東漢時代的宦官蔡倫所發明,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證明,造紙術在更早時期就存在,而蔡倫只是一位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並且大規模投入商業使用。造紙術對知識的保存及資訊的流通有巨大影響。
雖然照古書記載,東漢(25年到220年)宦官蔡倫(63年到121年)發明了造紙過程,並建立了造紙新材料的使用,不過在中國發現的古老填充及包裝紙製品可追溯至前2世紀;至3世紀,做為書寫媒介的紙已廣泛為大眾所使用,它取代了傳統但更昂貴的媒介如竹簡、帛書、木板、以及可後來入窯燒硬的濕黏土板等。目前所知最早、上書文字的紙片是在阿拉善盟查科爾帖的一處烽火台遺跡里發現。
當時正值110年,漢朝軍旅在一次匈奴南侵後放棄駐防該地。在105年由蔡倫確立的造紙過程中,將桑樹樹皮、麻纖維、舊亞麻布、與漁網混合物加水煮爛,均勻攪拌成泥;然後置入帶蘆葦織成底墊的木製平板木篩以撈起紙漿,這可在稍後抖掉水分並攤在陽光下曬干。該製程後來以壓制過濾、精煉、拋光方式逐漸改進,得以生產出表面光滑、質地強韌的紙張。
2、指南針前身為中國古代的司南。是一種用於指示方向的工具,廣泛應用於航海、野外探險等領域。早在古代已對貿易、戰爭和文化交流造成深遠影響。中國老祖先當時已發現如何提煉生鐵,並將之與天然磁石接觸以進行磁化。古文獻對天然磁石吸引鐵以制備磁鐵的描述於《管子》、《呂氏春秋》、和《淮南子》提及。到了漢朝開始使用指南北天然磁石磨製的勺碗狀指南針,用來占卜與風水堪輿方面。
3、火葯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除了可製作煙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種炸葯,被運用到戰爭上成為軍事用途。
據載起源於唐朝甚至秦朝。宋朝時期,約12世紀中期已經發展出具有一定殺傷力的單兵火器(火銃)以及連發式火器(連銃)用於彌補當時宋人戰鬥力不及金人的劣勢。
4、據載是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但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並非現代印刷術的前身,而據李約瑟所論北宋制的膠泥活字印刷術有許多劣勢的地方。它與造紙術一樣對知識的保存和流通造成影響。另外,印刷術的發展與早期的印章無直接關系,古代印章在古埃及、古希臘、兩河流域都有使用。
(7)古代發明和人擴展閱讀:
對世界的影響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發展產生一定影響。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西方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
造紙術影響
從6世紀開始,造紙術逐漸傳往朝鮮、日本,以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義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此後,法國(1189)、義大利(1276)、德國(1391)、英國(1494)、荷蘭(1586)、美國(1690)都先後建廠造紙。到16世紀,紙張已流行歐洲。
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圍極其狹小,紙的發明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印刷術的影響
中國唐朝時期,人們把刻制印章從刻石上拓印文字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唐代留下的《金剛經》,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11世紀中期的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普遍推廣。
中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11世紀以後由阿拉伯傳的歐洲,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隨著造紙術的傳播,紙張先後取代了埃及的紙草,印度的樹葉以及歐洲的羊皮等,引發了世界書寫材料的巨大變革,14至15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
火葯的影響
中國在唐朝時期就已發明了火葯,並最早用於軍事。10世紀初的唐未,出現了火炮、火箭,宋時火器普遍用於戰爭。蒙古人從與宋、金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器。
歐洲人大約於13世紀後期,又從阿拉伯人的書籍中獲得了火葯知識,到14世紀前期,又從對回教國家戰爭中學到了製造火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歐洲城市市民反對君主專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火葯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支柱之一。
指南針的影響
南宋時,指南針普遍應用於航海,同時傳到阿拉伯。13世紀初指南針傳入歐洲。指南針在航海上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大大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