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農民發明柴油機

農民發明柴油機

發布時間:2021-07-10 10:12:41

A. 柴油機是誰發明

魯道夫·狄塞爾

——柴油機之父

隨著對汽車油耗和排放的限制越來越嚴,柴油機對汽車生產商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提起柴油機,不能不講到它的發明者魯道夫·塞爾(Rudolf Diesel)。

魯道夫·狄塞爾1858年3月出生在法國巴黎。父母是在法國打工的德國工人。法、德交惡後,狄塞爾一家被驅逐回德國。家庭的生活也隨之困難起來。但小狄塞爾學習勤奮,中學畢業時以最高分數獲得了獎學金,進入墨尼黑工業大學學習。

1879年,年僅21歲的狄塞爾大學畢業。當上了一名冷藏專業工程師。在工作中狄塞爾深感當時的蒸氣機效率極低,萌發了設計新型發動機的念頭。在積蓄了一些資金後,狄塞爾辭去了製冷工程師的職務,自己開辦了一家發動機實驗室。

針對蒸汽機效率低的弱點,狄塞爾專注於開發高效率的內燃機。當時尼古拉斯·奧托發明的點火式內燃機已較成熟,但那時奧托發動機的燃料是煤氣,儲存、攜帶均不方便,效率也受到影響。19世紀末,石油產品在歐洲極為罕見,於是狄塞爾決定選用植物油來解決機器的燃料問題(他用於實驗的是花生油)。因為植物油點火性能不佳,無法套用奧托內燃機的結構。狄塞爾決定另起爐灶,提高內燃機的壓縮比,利用壓縮產生的高溫高壓點燃油料。後來,這種壓燃式發動機循環便被稱為狄塞爾循環。

像所有偉大的發明家一樣,狄塞爾的前進道路上困難重重。實驗證明,植物油燃燒不穩定,成本也太高,難以承擔狄塞爾的「重任」。好在當時石油製品在歐洲逐漸普及,狄塞爾選擇了本來用於取暖的重餾分燃油——柴油作為機器的燃料。壓燃式發動機的結構強度始終是個難題。一次實驗中,汽缸上的零件象炮彈碎片一樣四處飛散,差點兒造成人員傷亡。實驗不順利,狄塞爾的資金也漸漸耗盡。他不得不回到製冷機工廠謀生。但狄塞爾沒有向困難屈服,他利用業余時間繼續實驗,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機器。

1892年,狄塞爾終於能夠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成果——一台實用的柴油動力壓燃式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功率大,油耗低,可使用劣質燃油,顯示出輝煌的發展前景。狄塞爾隨即投入到柴油機生產的商業冒險中。不幸的是,作為優秀的工程師,狄塞爾缺乏商業頭腦。他在經濟上漸漸陷入困境。1913年狄塞爾已處於破產的邊緣。這一年夏天,狄塞爾在乘坐英吉利海峽的渡輪時,突然失蹤,據認為是投海自殺。但狄塞爾發明的柴油機,在汽車、船舶和整個工業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發展

另外:
林宏迪先生寫了一部作品叫《偉大的柴油機發明家——狄塞爾》
所以很顯然柴油機的發明者是 狄塞爾 了

http://ke..com/view/117994.htm

B. 柴油機的發明者是誰

柴油機的發明者是魯道夫.狄塞爾。
魯道夫.狄塞爾(1858~版1913)出生在德國一個權城市貧民的家庭,青年時代留學法國,後來回到德國,成為一名冷藏工程師。
在1897年1月,由狄塞爾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台採用壓縮燃燒的柴油機正式誕生了。柴油機的發明轟動了歐洲,以後經過成百上千個科學工作者的努力,日臻完善起來,至今仍不失為最高效率、最經濟的動力機。

C. 誰是柴油機的發明者

拖拉機在田野里發出轟鳴,載重汽車在公路上賓士,輪船在海洋上破浪專前進,它們都需屬要柴油機提供的動力。柴油機的應用十分普遍。它作為一種熱效率較高的動力機,直到今天,在許多地方和生產部門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柴油機的發明者,是近代德國的一位工程師,名叫魯道夫·狄塞爾。

D. 中國製造的單缸柴油機被全世界稱為「萬能的單缸柴油機」,這是為什麼

雖然單缸柴油機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它由19世紀法國的魯道夫·狄賽爾發明,但被全世界稱為「萬能的單缸柴油機」卻是我們國家發明製造的,並廣泛應用於農業機械、工程機械、汽車工業、船舶機械、電力工業等領域。單缸柴油機是我們農村人接觸得最早、最常見的機器之一,一直謎一般地存在於農村的廣闊大地上,各種場合都有它的身影。自幾十年前發明出來之後,一直沿用至今,被農民戲稱為「鐵牛」、「黑煙妖怪」。比如在我們小時候,農村的碾米機、農耕機、碎石機、拖拉機、抽水機、脫粒機、發電機、泥船等。總之,農村只要是談起機械,就離不開這個「萬能的單缸柴油機」,難怪網友說它就像印度的摩托車一樣,是「神」一般的存在,無所不能。

許多農民都是為生活所迫,為了生計而奔波罷了!他們並不是不想開上更安全的運輸工具,也並不想拉著高高的貨物前行,只是現實中的環境擺在那,條件不允許而已。小時候,我也開過手扶拖拉機,開一次會覺得好玩,但如果開多了、時間長了,手和腳都在抖,腰酸背痛那是常有的事。縱觀幾十年前的中國和現在的印度、非洲,馬路上到處都是拉著高高貨物的手扶拖拉機,而像歐美日這些發達的國家,他們已經有更高效的運輸工具,手扶拖拉機自然得不到流行。

你們說呢?

E. 最早的柴油機是誰發明的

1769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對原始蒸汽機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進,取得了蒸汽機的發回明專利。答至19世紀末,蒸汽機已在工業上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德國工程師狄賽爾卻看到了蒸汽機的笨重、低效率等缺陷,並開始研製高效率的內燃機。經過精心的研究,他終於在1892年首次提出壓縮點火方式內燃機的原始設計。

翌年,狄賽爾成功地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試驗柴油機(缸徑15厘米、行程40厘米)。實驗室首先由工廠總傳動即拖動,等運轉穩定後放入燃料,柴油機頓時發出震耳欲聾的轟轟聲轉動起來。1896年,狄賽爾又製造出第二台試驗柴油機,到次年進行試驗,其效率達到26%,這便是世界上第一台等壓加熱的柴油機。

F. 柴油機誰發明的

柴油機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柴油機屬於壓縮點火式發動機,它又常以主要發明者狄塞爾的名字被稱為狄塞爾引擎。

柴油在工作時,吸入柴油機氣缸內的空氣,因活塞的運動而受到較高程度的壓縮,達到500~700℃的高溫。然後燃油以霧狀噴入高溫空氣中,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自動著火燃燒。燃燒中釋放的能量作用在活塞頂面上,推動活塞並通過連桿和曲軸轉換為旋轉的機械功。

法國出生的德裔工程師狄塞爾,在1897年研製成功可供實用的四沖程柴油機。由於它明顯地提高了熱效率而引起人們的重視。起初,柴油機用空氣噴射燃料,附屬裝置龐大笨重,只用於固定作業。二十世紀初,開始用於船舶,1905年製成第一台船用二沖程柴油機。

1922年,德國的博施發明機械噴射裝置,逐漸替代了空氣噴射。二十世紀20年代後期出現了高速柴油機,並開始用於汽車。到了50年代,一些結構性能更加完善的新型系列化、通用化的柴油機發展起來,從此柴油機進入了專業化大量生產階段。特別是在採用了廢氣渦輪增壓技術以後,柴油機已成為現代動力機械中最重要的部分。

柴油機可按不同特徵分類:按轉速分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機;按燃燒室的型式分為直接噴射式、渦流室式和預燃室式柴油機等;按氣缸進氣方式分為增壓和非增壓柴油機;按氣體壓力作用方式分為單作用式、雙作用式和對置活塞式柴油機等;按用途分為船用柴油機、機車柴油機等。

柴油機燃料主要是柴油,通常高速柴油機用輕柴油;中、低速柴油機用輕柴油或重柴油。柴油機用噴油泵和噴油器將燃油以高壓噴入氣缸,噴入的燃油呈霧狀,與空氣混合燃燒。因此柴油機可用揮發性較差的重質燃料或劣質燃料,如原油和渣油等。

在燃用原油和渣油時,除須濾除雜質和水分外,還要對供油系統進行預熱保溫,降低粘度,以便輸送和噴射。柴油機如採用某種合適的燃燒室也可燃用乙醇、汽油和甲醇等輕質燃料。為了改善輕質燃料的著火性,可加入添加劑提高十六烷值,或與柴油混合使用。一些氣體燃料,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沼氣和發生爐煤氣等也可作為柴油機的燃料,但這時通常以氣體燃料為主,以少量柴油引燃,這種發動機稱為雙燃料內燃機。

柴油發動機的燃燒過程一般分為著火延遲期、速燃期、緩燃期和後燃期四個階段。

著火延遲期是指從燃料開始噴射到著火,其間經過噴散、加熱蒸發、擴散、混合和初期氧化等一系列物理的和化學的准備過程。它是燃燒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對燃燒放熱過程的特性有直接影響。

在著火延遲期內噴入燃燒室的燃料,在速燃期內幾乎是同時燃燒的,所以放熱速度很高,壓力升高也特別快。

緩燃期階段中燃料的燃燒取決於混合的速度。因此,加強燃燒室內的空氣擾動和加速空氣與燃料的混合,對保證燃料在上止點附近迅速而完全地燃燒有重要作用。

柴油機的混合和燃燒時間很短,以致有些燃料不能在上止點附近及時燒完,而拖到膨脹行程的後期放出的熱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應盡量避免燃料在後燃期燃燒。

燃燒室的優劣對柴油機的性能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是柴油機設計的關鍵。燃燒室按組織燃燒過程的特點和結構不同分為開式、半開式、預燃室式和渦流室式四類。前兩類屬於直接噴射式燃燒室;後兩類屬於分隔式燃燒室。

低速柴油機和部分中、高速柴油機主要用無渦流的開式燃燒室。燃燒室由氣缸蓋底面和活塞頂面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整體空間。多孔噴油器(6~10孔)能使燃油霧化良好,並均勻分布在燃燒室空間。因此,開式燃燒室中的燃燒屬於典型的空間式燃燒過程,要求燃燒室與油束形狀和分布相配合。它的優點是燃料消耗率低,起動容易;缺點是燃料霧化要求高,難於適應變轉速工作。

小型高速柴油機大多採用有渦流的半開式燃燒室。這種燃燒室又分為多種類型,主要有油膜式燃燒室和復合式燃燒室等。

油膜式燃燒室是1956年由德國的莫勒所發明。燃燒室位於活塞頂內,呈球形。燃料噴向燃燒室壁面,大部分燃油在強渦流作用下噴塗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油膜,小部分燃油霧化分布在燃燒室空間並首先著火,隨後即引燃從壁面上蒸發的燃料。這種燃燒室可使工作過程柔和,燃燒完全,聲輕無煙,並可使用輕質燃料;缺點是低溫時起動較困難。

復合式燃燒室是1964年由中國的史紹熙等發明,燃燒室在活塞頂內呈深盆形,口部略有收縮,用特殊形狀的進氣道形成進氣渦流,採用單孔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器軸線與燃燒室壁面基本平行,燃料噴向燃燒室的周邊空間。在渦流作用下,粗大的油粒散落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油膜,細小的油粒在空間與空氣混合。當轉速較高時,燃燒室渦流速度高,壁面上的油膜燃料增多,具有油膜燃燒的特點;而在低轉速和起動時,渦流速度低,空間混合的燃料量增多,具有空間式燃燒的特點,能改善冷起動性能。

復合式燃燒室把油膜蒸發混合燃燒與空間混合燃燒合理地結合起來,兼有兩者的優點,故又稱為復合式燃燒系統,其工作過程柔和,可燃用多種燃料,對噴油系統要求低,而且起動容易。缺點是低負荷排氣中未燃的碳氫化物含量較高。

預燃式燃燒室由預燃室和主燃燒室兩部分組成。預燃室在氣缸蓋內,占壓縮容積的25~40%,有一個或數個通孔與主燃燒室連通。燃料噴入預燃室中,著火後部分燃料燃燒,將未燃的混合物高速噴入主燃燒室,與空氣進一步混合燃燒。這種燃燒室適用於中小功率柴油機。

渦流式燃燒室由渦流室和主燃燒室組成。渦流室位於氣缸蓋上,呈球形或倒鍾形,占總壓縮容積的50~80%,有切向通道與主燃燒室相通。在壓縮行程時,壓入渦流室的空氣產生強烈的渦流運動,促使噴入其中的燃料與空氣混合。著火後混合物流入主燃燒室,形成二次流動,進一步與主燃燒室內的空氣混合燃燒。

渦流室燃燒室和預燃室燃燒室都用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壓力較低,工作可靠;由於渦流室內渦流隨轉速增高而加強,柴油機高轉速時柴油和空氣仍能很好地混合。

渦流室式柴油機的轉速可達4000轉/分以上,工作過程柔和,排氣中有害成分較少。但散熱損失和氣體流動損失大,而且後燃較嚴重,故燃料消耗率較高;冷車起動困難,往往需要加裝預熱塞。

柴油機具有熱效率高的顯著優點,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隨著強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機單位功率的重量也顯著降低。為了節能,各國都在注重改善燃燒過程,研究燃用低質燃油和非石油製品燃料。此外,降低摩擦損失、廣泛採用廢氣渦輪增壓並提高增壓度、進一步輕量化、高速化、低油耗、低雜訊和低污染,都是柴油機的重要發展方向。

G. 誰發明了柴油內燃機

柴油機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柴油機屬於壓縮點火式發動機,它又常以主要發明者狄塞爾的名字被稱為狄塞爾引擎。

柴油在工作時,吸入柴油機氣缸內的空氣,因活塞的運動而受到較高程度的壓縮,達到500~700℃的高溫。然後燃油以霧狀噴入高溫空氣中,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自動著火燃燒。燃燒中釋放的能量作用在活塞頂面上,推動活塞並通過連桿和曲軸轉換為旋轉的機械功。

法國出生的德裔工程師狄塞爾,在1897年研製成功可供實用的四沖程柴油機。由於它明顯地提高了熱效率而引起人們的重視。起初,柴油機用空氣噴射燃料,附屬裝置龐大笨重,只用於固定作業。二十世紀初,開始用於船舶,1905年製成第一台船用二沖程柴油機。

1922年,德國的博施發明機械噴射裝置,逐漸替代了空氣噴射。二十世紀20年代後期出現了高速柴油機,並開始用於汽車。到了50年代,一些結構性能更加完善的新型系列化、通用化的柴油機發展起來,從此柴油機進入了專業化大量生產階段。特別是在採用了廢氣渦輪增壓技術以後,柴油機已成為現代動力機械中最重要的部分。

柴油機可按不同特徵分類:按轉速分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機;按燃燒室的型式分為直接噴射式、渦流室式和預燃室式柴油機等;按氣缸進氣方式分為增壓和非增壓柴油機;按氣體壓力作用方式分為單作用式、雙作用式和對置活塞式柴油機等;按用途分為船用柴油機、機車柴油機等。

柴油機燃料主要是柴油,通常高速柴油機用輕柴油;中、低速柴油機用輕柴油或重柴油。柴油機用噴油泵和噴油器將燃油以高壓噴入氣缸,噴入的燃油呈霧狀,與空氣混合燃燒。因此柴油機可用揮發性較差的重質燃料或劣質燃料,如原油和渣油等。

在燃用原油和渣油時,除須濾除雜質和水分外,還要對供油系統進行預熱保溫,降低粘度,以便輸送和噴射。柴油機如採用某種合適的燃燒室也可燃用乙醇、汽油和甲醇等輕質燃料。為了改善輕質燃料的著火性,可加入添加劑提高十六烷值,或與柴油混合使用。一些氣體燃料,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沼氣和發生爐煤氣等也可作為柴油機的燃料,但這時通常以氣體燃料為主,以少量柴油引燃,這種發動機稱為雙燃料內燃機。

柴油發動機的燃燒過程一般分為著火延遲期、速燃期、緩燃期和後燃期四個階段。

著火延遲期是指從燃料開始噴射到著火,其間經過噴散、加熱蒸發、擴散、混合和初期氧化等一系列物理的和化學的准備過程。它是燃燒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對燃燒放熱過程的特性有直接影響。

在著火延遲期內噴入燃燒室的燃料,在速燃期內幾乎是同時燃燒的,所以放熱速度很高,壓力升高也特別快。

緩燃期階段中燃料的燃燒取決於混合的速度。因此,加強燃燒室內的空氣擾動和加速空氣與燃料的混合,對保證燃料在上止點附近迅速而完全地燃燒有重要作用。

柴油機的混合和燃燒時間很短,以致有些燃料不能在上止點附近及時燒完,而拖到膨脹行程的後期放出的熱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應盡量避免燃料在後燃期燃燒。

燃燒室的優劣對柴油機的性能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是柴油機設計的關鍵。燃燒室按組織燃燒過程的特點和結構不同分為開式、半開式、預燃室式和渦流室式四類。前兩類屬於直接噴射式燃燒室;後兩類屬於分隔式燃燒室。

低速柴油機和部分中、高速柴油機主要用無渦流的開式燃燒室。燃燒室由氣缸蓋底面和活塞頂面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整體空間。多孔噴油器(6~10孔)能使燃油霧化良好,並均勻分布在燃燒室空間。因此,開式燃燒室中的燃燒屬於典型的空間式燃燒過程,要求燃燒室與油束形狀和分布相配合。它的優點是燃料消耗率低,起動容易;缺點是燃料霧化要求高,難於適應變轉速工作。

小型高速柴油機大多採用有渦流的半開式燃燒室。這種燃燒室又分為多種類型,主要有油膜式燃燒室和復合式燃燒室等。

油膜式燃燒室是1956年由德國的莫勒所發明。燃燒室位於活塞頂內,呈球形。燃料噴向燃燒室壁面,大部分燃油在強渦流作用下噴塗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油膜,小部分燃油霧化分布在燃燒室空間並首先著火,隨後即引燃從壁面上蒸發的燃料。這種燃燒室可使工作過程柔和,燃燒完全,聲輕無煙,並可使用輕質燃料;缺點是低溫時起動較困難。

復合式燃燒室是1964年由中國的史紹熙等發明,燃燒室在活塞頂內呈深盆形,口部略有收縮,用特殊形狀的進氣道形成進氣渦流,採用單孔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器軸線與燃燒室壁面基本平行,燃料噴向燃燒室的周邊空間。在渦流作用下,粗大的油粒散落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油膜,細小的油粒在空間與空氣混合。當轉速較高時,燃燒室渦流速度高,壁面上的油膜燃料增多,具有油膜燃燒的特點;而在低轉速和起動時,渦流速度低,空間混合的燃料量增多,具有空間式燃燒的特點,能改善冷起動性能。

復合式燃燒室把油膜蒸發混合燃燒與空間混合燃燒合理地結合起來,兼有兩者的優點,故又稱為復合式燃燒系統,其工作過程柔和,可燃用多種燃料,對噴油系統要求低,而且起動容易。缺點是低負荷排氣中未燃的碳氫化物含量較高。

預燃式燃燒室由預燃室和主燃燒室兩部分組成。預燃室在氣缸蓋內,占壓縮容積的25~40%,有一個或數個通孔與主燃燒室連通。燃料噴入預燃室中,著火後部分燃料燃燒,將未燃的混合物高速噴入主燃燒室,與空氣進一步混合燃燒。這種燃燒室適用於中小功率柴油機。

渦流式燃燒室由渦流室和主燃燒室組成。渦流室位於氣缸蓋上,呈球形或倒鍾形,占總壓縮容積的50~80%,有切向通道與主燃燒室相通。在壓縮行程時,壓入渦流室的空氣產生強烈的渦流運動,促使噴入其中的燃料與空氣混合。著火後混合物流入主燃燒室,形成二次流動,進一步與主燃燒室內的空氣混合燃燒。

渦流室燃燒室和預燃室燃燒室都用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壓力較低,工作可靠;由於渦流室內渦流隨轉速增高而加強,柴油機高轉速時柴油和空氣仍能很好地混合。

渦流室式柴油機的轉速可達4000轉/分以上,工作過程柔和,排氣中有害成分較少。但散熱損失和氣體流動損失大,而且後燃較嚴重,故燃料消耗率較高;冷車起動困難,往往需要加裝預熱塞。

柴油機具有熱效率高的顯著優點,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隨著強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機單位功率的重量也顯著降低。為了節能,各國都在注重改善燃燒過程,研究燃用低質燃油和非石油製品燃料。此外,降低摩擦損失、廣泛採用廢氣渦輪增壓並提高增壓度、進一步輕量化、高速化、低油耗、低雜訊和低污染,都是柴油機的重要發展方向。

H. 柴油機是如何被發明的

拖拉機在田野里發出轟鳴,載重汽車在公路上賓士,輪船在海洋上破浪前進,它們都需要專柴油機提供的屬動力。柴油機的應用十分普遍。它作為一種熱效率較高的動力機,直到今天,在許多地方和生產部門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柴油機的發明者,是近代德國的一位工程師,名叫魯道夫·狄塞爾。

I. 世界上是誰發明第一台柴油發動機

柴油機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內燃機。柴油機屬於壓縮點火式發動機,它又常以主要發明者狄塞爾的名字被稱為狄塞爾引擎。 柴油在工作時,吸入柴油機氣缸內的空氣,因活塞的運動而受到較高程度的壓縮,達到500~700℃的高溫。然後燃油以霧狀噴入高溫空氣中,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自動著火燃燒。燃燒中釋放的能量作用在活塞頂面上,推動活塞並通過連桿和曲軸轉換為旋轉的機械功。 法國出生的德裔工程師狄塞爾,在1897年研製成功可供實用的四沖程柴油機。由於它明顯地提高了熱效率而引起人們的重視。起初,柴油機用空氣噴射燃料,附屬裝置龐大笨重,只用於固定作業。二十世紀初,開始用於船舶,1905年製成第一台船用二沖程柴油機。 1922年,德國的博施發明機械噴射裝置,逐漸替代了空氣噴射。二十世紀20年代後期出現了高速柴油機,並開始用於汽車。到了50年代,一些結構性能更加完善的新型系列化、通用化的柴油機發展起來,從此柴油機進入了專業化大量生產階段。特別是在採用了廢氣渦輪增壓技術以後,柴油機已成為現代動力機械中最重要的部分。 柴油機可按不同特徵分類:按轉速分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機;按燃燒室的型式分為直接噴射式、渦流室式和預燃室式柴油機等;按氣缸進氣方式分為增壓和非增壓柴油機;按氣體壓力作用方式分為單作用式、雙作用式和對置活塞式柴油機等;按用途分為船用柴油機、機車柴油機等。 柴油機燃料主要是柴油,通常高速柴油機用輕柴油;中、低速柴油機用輕柴油或重柴油。柴油機用噴油泵和噴油器將燃油以高壓噴入氣缸,噴入的燃油呈霧狀,與空氣混合燃燒。因此柴油機可用揮發性較差的重質燃料或劣質燃料,如原油和渣油等。 在燃用原油和渣油時,除須濾除雜質和水分外,還要對供油系統進行預熱保溫,降低粘度,以便輸送和噴射。柴油機如採用某種合適的燃燒室也可燃用乙醇、汽油和甲醇等輕質燃料。為了改善輕質燃料的著火性,可加入添加劑提高十六烷值,或與柴油混合使用。一些氣體燃料,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沼氣和發生爐煤氣等也可作為柴油機的燃料,但這時通常以氣體燃料為主,以少量柴油引燃,這種發動機稱為雙燃料內燃機。 柴油發動機的燃燒過程一般分為著火延遲期、速燃期、緩燃期和後燃期四個階段。 著火延遲期是指從燃料開始噴射到著火,其間經過噴散、加熱蒸發、擴散、混合和初期氧化等一系列物理的和化學的准備過程。它是燃燒過程的一個重要參數,對燃燒放熱過程的特性有直接影響。 在著火延遲期內噴入燃燒室的燃料,在速燃期內幾乎是同時燃燒的,所以放熱速度很高,壓力升高也特別快。 緩燃期階段中燃料的燃燒取決於混合的速度。因此,加強燃燒室內的空氣擾動和加速空氣與燃料的混合,對保證燃料在上止點附近迅速而完全地燃燒有重要作用。 柴油機的混合和燃燒時間很短,以致有些燃料不能在上止點附近及時燒完,而拖到膨脹行程的後期放出的熱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應盡量避免燃料在後燃期燃燒。 燃燒室的優劣對柴油機的性能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是柴油機設計的關鍵。燃燒室按組織燃燒過程的特點和結構不同分為開式、半開式、預燃室式和渦流室式四類。前兩類屬於直接噴射式燃燒室;後兩類屬於分隔式燃燒室。 低速柴油機和部分中、高速柴油機主要用無渦流的開式燃燒室。燃燒室由氣缸蓋底面和活塞頂面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整體空間。多孔噴油器(6~10孔)能使燃油霧化良好,並均勻分布在燃燒室空間。因此,開式燃燒室中的燃燒屬於典型的空間式燃燒過程,要求燃燒室與油束形狀和分布相配合。它的優點是燃料消耗率低,起動容易;缺點是燃料霧化要求高,難於適應變轉速工作。 小型高速柴油機大多採用有渦流的半開式燃燒室。這種燃燒室又分為多種類型,主要有油膜式燃燒室和復合式燃燒室等。 油膜式燃燒室是1956年由德國的莫勒所發明。燃燒室位於活塞頂內,呈球形。燃料噴向燃燒室壁面,大部分燃油在強渦流作用下噴塗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油膜,小部分燃油霧化分布在燃燒室空間並首先著火,隨後即引燃從壁面上蒸發的燃料。這種燃燒室可使工作過程柔和,燃燒完全,聲輕無煙,並可使用輕質燃料;缺點是低溫時起動較困難。 復合式燃燒室是1964年由中國的史紹熙等發明,燃燒室在活塞頂內呈深盆形,口部略有收縮,用特殊形狀的進氣道形成進氣渦流,採用單孔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器軸線與燃燒室壁面基本平行,燃料噴向燃燒室的周邊空間。在渦流作用下,粗大的油粒散落在燃燒室壁面上形成油膜,細小的油粒在空間與空氣混合。當轉速較高時,燃燒室渦流速度高,壁面上的油膜燃料增多,具有油膜燃燒的特點;而在低轉速和起動時,渦流速度低,空間混合的燃料量增多,具有空間式燃燒的特點,能改善冷起動性能。 復合式燃燒室把油膜蒸發混合燃燒與空間混合燃燒合理地結合起來,兼有兩者的優點,故又稱為復合式燃燒系統,其工作過程柔和,可燃用多種燃料,對噴油系統要求低,而且起動容易。缺點是低負荷排氣中未燃的碳氫化物含量較高。 預燃式燃燒室由預燃室和主燃燒室兩部分組成。預燃室在氣缸蓋內,占壓縮容積的25~40%,有一個或數個通孔與主燃燒室連通。燃料噴入預燃室中,著火後部分燃料燃燒,將未燃的混合物高速噴入主燃燒室,與空氣進一步混合燃燒。這種燃燒室適用於中小功率柴油機。 渦流式燃燒室由渦流室和主燃燒室組成。渦流室位於氣缸蓋上,呈球形或倒鍾形,占總壓縮容積的50~80%,有切向通道與主燃燒室相通。在壓縮行程時,壓入渦流室的空氣產生強烈的渦流運動,促使噴入其中的燃料與空氣混合。著火後混合物流入主燃燒室,形成二次流動,進一步與主燃燒室內的空氣混合燃燒。 渦流室燃燒室和預燃室燃燒室都用軸針式噴油器,噴油壓力較低,工作可靠;由於渦流室內渦流隨轉速增高而加強,柴油機高轉速時柴油和空氣仍能很好地混合。 渦流室式柴油機的轉速可達4000轉/分以上,工作過程柔和,排氣中有害成分較少。但散熱損失和氣體流動損失大,而且後燃較嚴重,故燃料消耗率較高;冷車起動困難,往往需要加裝預熱塞。 柴油機具有熱效率高的顯著優點,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隨著強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機單位功率的重量也顯著降低。為了節能,各國都在注重改善燃燒過程,研究燃用低質燃油和非石油製品燃料。此外,降低摩擦損失、廣泛採用廢氣渦輪增壓並提高增壓度、進一步輕量化、高速化、低油耗、低雜訊和低污染,都是柴油機的重要發展方向。

J. 第一輛柴油機是誰發明的時間

世界公認的汽車發明者是德國人卡爾·佛里特立奇·賓士。他在1885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內馬車式三輪容汽車,並於1886年1月29日獲得世界第一項汽車發明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賓士也被後人譽為「汽車之父」。

閱讀全文

與農民發明柴油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