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電話的貝爾是什麼人

發明電話的貝爾是什麼人

發布時間:2021-07-10 10:10:10

A. 貝爾發明電話的過程

電話的發明者叫貝爾。他原是蘇格蘭人,生於1847年。24歲時移居美國,不久加入美國籍。年他已是波士頓大學語言生理學的教授。一次,他企圖通過一根電報線來同時傳遞幾個信息。他的設想得到了妻子梅布爾.哈伯德與岳父的支持。梅布爾是聾子,以前是貝爾的學生。她父親較富有,為女婿的科學試驗慷慨解囊,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

貝爾的不少朋友卻希望他鑽研電報術。但發明家不以為然。他心裡唯一惦記的事,就是要完成傳遞人聲的工作。他先試製成「諧和電報」――在一根導線上連接由帶電蘆葦組成的兩個豎琴模樣的集合。每根蘆葦在導線的那一頭都有同頻率的對應者。貝爾把兩個「豎琴」掛在磁性薄膜上。這薄膜是模仿人耳的一種裝置。

有一天,貝爾的助手托馬斯.沃森擺弄夾住了的蘆葦,而貝爾卻從導線上聽到了鄰室傳來的撥動的弦音。他記下了事實,從而導致進一步試驗。試驗過程中,貝爾遇到不少困難。但他是個虛心好學的人,因而在向別人求教時,得到過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指導與幫助,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約瑟夫.亨利、愛迪生等。

1876年3月10日,貝爾通過送話機喊道:「沃森先生,請過來!我有事找你!」

在實驗室里的沃森助手聽到召喚,像發瘋一樣,躍出實驗室,奔向貝爾喊話的寢室去。他一路大叫著:「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我聽到了貝爾在叫我!」……

這樣,人類有了最初的電話,揭開了一頁嶄新的交往史。1877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稿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標志著電話為公眾所採用。1878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早期的人工電話交換機。它能為50家電話用戶提供服務

B. 貝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電話,貝爾是哪國人

美國人。
1876年3月10日,美國發明家貝爾發明世界上第一部電話,並獲美國專利局批準的電話專利。

C. 發明電話的貝爾是哪國人

發明電話的貝爾是美國人。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回1922年8月2日),美國發明家和答企業家,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發明者為義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被世界譽為「電話之父」。除了電話,貝爾還發明了載人的巨型風箏,為加拿大海軍發明了用於在二戰時與德國U型潛艇抗衡的水翼船,改良了留聲機。1922年8月2日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逝世於加拿大巴德克。2004年,在加拿大廣播公司舉辦的「最偉大的加拿大人」評選中,貝爾獲選為「十大傑出加拿大人」。

D. 電話的發明人貝爾到底是哪國人

1847年3月3日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出生於英國的蘇格蘭愛丁堡。
1870年貝爾移民到加拿大,一年後到美國。1882年他加入美國國籍。

E. 發明電話是誰是貝爾

不是貝爾。

安東尼奧·穆齊是電話的發明人。

電話的真正發明者,1855年,安東尼奧·穆齊在自己的居所內設置了世界上第一座電話系統。1860年,他首次向公眾展示了他的發明,但是它當時實在太窮了,只能申請10美元的臨時專利權,但這種情況只維持了3年。1876年,美國專利局將電話的「永久專利權」判給了與穆齊同一實驗室的亞歷山大·貝爾。結果引起了兩人之間就電話發明權歸屬的紛爭,並經歷了一場馬拉松式的訴訟。而直到100多年後的2002年6月15日,美國國會才通過269號決議確認安東尼奧·穆齊為電話的發明人。

1808年4月13日,穆齊出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1834年移居到古巴。為了增加收入以改善生活環境,他開始對自己很感興趣的電生理學進行研究。不久,他就研究成功一種用電擊治療疾病的方法,這使他在哈瓦那的名聲大震。1849年的一天,當他用一套電療器械給在另一房間的朋友治療時,奇跡出現了。通過連接兩個房間的一根電線,他清楚地聽見了儀器里傳出了朋友的聲音。當時他把一塊與線圈連接的金屬簧片插入了朋友的口中,線圈連接導線,通到另一個房間。實際上,金屬簧片在這里起到了感測器的作用,正是由於與線圈相連接,從而把它的振動轉變成了一種電流。此時,他馬上意識到這一現象有著不尋常的意義,並立即著手研究被他稱之為「會說話的電報機」的裝置。而那時貝爾才只有兩歲。
1850年,穆齊從古巴移居到美國紐約,以生產蠟燭謀生。1855年,他在自己的居所內設置了世界上第一座電話系統,以方便行動不便的妻子從二樓打電話到他的地下工作室。1860年,他首次向公眾展示了他的發明,並在紐約的義大利語報紙上發表了關於這項發明的介紹。但是由於他的英語表達能力極差,無法向商界推薦這套會說話的裝置。而且他是在太窮了,連申請電話「永久專利權」的250美元也支付不起,最後只能申請只需付10美元的臨時專利權,但這種情況只維持了3年。

1876年,由於美國專利局批准了與穆齊同一實驗室的亞歷山大·貝爾的電話「永久專利權」申請,結果引起了兩人之間就電話發明權歸屬的紛爭,並經歷了一場馬拉松式的訴訟。1887年7月,美國法官威廉·華萊士宣布了一項歷史性的判決,將電話原創權判給了自己的同胞貝爾,而他則成為了敗訴方。而事實上,他才是這項革命性裝置的真正構思者。
對此判決,穆齊深表不服,並開始上訴。但是由於他不善言辭,生性懦弱,且對商業的運作一竅不通,再加上經濟桔據,缺乏資金,以致最終也未得到法律和社會的認可。就這樣,貝爾便堂而皇之地被戴上了「現代通訊之父」和「電話發明者」的桂冠,並獨享世界上給予的各種榮譽。
1889年,穆齊的波折人生,伴著他未能在有生之年捍衛自己發明的遺憾,於默默無聞中結束,一場曠日持久的名譽官司也從此被擱置起來。

然而歷史是公正的,100多年後,2002年6月15日美國國會通過269號決議確認安東尼奧·穆齊為電話的發明人。 電話發明權終於「物歸原主」,這位已長眠於九泉之下的非凡人物的貢獻也終於得到了承認。從此,人們可以,也應該改變傳統的說法,「義大利的安東尼奧·穆齊才是電話的真正發明人」。
當然,貝爾在對電話的推廣和改進方面所作貢獻,也是不容置疑的。

F. 貝爾是怎麼發明電話的

1847年3月3日,電話之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出生在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市。由於家庭的影響,他從小就對聲學和語言學有濃厚的興趣。他曾開辦過培養聾啞人教師的學校,後受聘為波士頓大學聲音生理學教授。

有一次,當他在做電報實驗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會發出微弱聲音的現象,而且他還發現這種聲音能通過導線傳向遠方,這給了貝爾很大的啟發。1873年,他辭去教授,開始專心研製電話。1875年,貝爾看到電報機中把電信號和機械運動互相轉換的電磁鐵,這使他受到了啟發。他把音叉放在帶鐵芯的線圈前,音叉振動引起鐵芯相應運動,產生感應電流,電流信號傳到導線另一頭經過轉換,變成聲信號。

貝爾在一次實驗中,不小心把瓶內的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得喊叫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想不到,這一句極普通的話,竟成了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音。正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貝爾先生的助手沃森,是第一個從電話里聽到電話聲音的人。貝爾在得知自己研製的電話已經能夠傳送聲音時,激動得熱淚盈眶。當天晚上,他寫給母親的信中預言:「朋友們各自留在家裡,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多次實驗後,貝爾把音叉換成能夠隨著聲音振動的金屬片,把鐵芯改作磁棒,經過反復試驗,製成了實用的電話裝置。1876年,貝爾獲得了美國的電話專利。1877年,在波士頓設的第一條電話線路開通了。同年,第一份用電話發出的新聞電訊被發送到波士頓《世界報》,從此開始了公眾使用電話的時代,貝爾也由此奠定了他在世界技術史上不朽的地位。

G. 發明電話的貝爾是哪國人

貝爾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後來定居美國。就象 阿諾-施瓦辛格,出生於奧地專利,後來定居美屬國。人們都說他是美國人。那就填英國,因為那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老師說是美國人,這個應該不對!配套練習冊上是英國人,這是正確的。

H. 貝爾是如何發明電話的

亞歷山大·貝爾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GrahamBell,1847-1942)
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被譽為「電話之父」。

【簡介】
1847年3月3日出生在蘇格蘭的愛丁堡,並在那裡接受初等教育。貝爾的主要成就是發明了電話。此外,他還製造了助聽器;改進了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他對聾啞語的發明貢獻甚大;他寫的文章和小冊子超過100篇。從1875年到1922年間,他從美國政府那裡就取得了三十項專利權。由於這許多發明創造,貝爾在1876年接受了費城萬國博覽會百年紀念獎證書,同年他還獲得波士頓大學理學博士學位。次年,他又獲得五萬法郎的伏爾泰獎金,並成為法國榮譽軍團的成員。為了紀念貝爾的功績,將電學和聲學中計量功率或功率密度比值的一種單位命名為「貝爾」。

【生平】
「我知道命運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知道巨大的成功馬上就要到來。」貝爾曾自信地向世界這樣宣告。
1847年3月3日出生於蘇格蘭的愛丁堡。他的父親是一位嗓音生理學家,並且是矯正說話、教授聾人的專家。
1862年貝爾進入著名的愛丁堡大學,選擇語音學作為自己的專業,貝爾通過總結父輩們的經驗進步很快。
1867年畢業後又進倫敦大學攻讀語言學。就在此時,英國發生大規模肺病,貝爾先後失去了兩個兄弟,其父帶著全家遷居加拿大以躲避瘟疫。
1869年22歲的貝爾受聘為美國波士頓大學語言學教授,擔任聲學講座的主講。在莫爾斯電報發明後的20多年中無數科學家試圖直接用電流傳遞語音,貝爾也把發明電話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但由於電話是傳遞連續的信號而不是電報那樣不連續的通斷信號,在當時的難度好比登天。他曾試圖用連續振動的曲線來使聾啞人看出「話」來,沒有成功。但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每次電流通斷時線圈發出類似於莫爾斯電碼的「滴答」聲,這引起貝爾大膽的設想:如果能用電流強度模擬出聲音的變化不就可以用電流傳遞語音了嗎?隨後的兩年內貝爾刻苦用功掌握了電學,再加上他扎實的語言學知識,使他如同插上了翅膀。他辭去了教授職務,一心扎入發明電話的試驗中。在萬事俱備只缺合作者時他偶然遇到了18歲的電氣工程師沃特森。兩年後,經過無數次失敗後他們終於製成了兩台粗糙的樣機:圓筒底部的薄膜中央連接著插入硫酸的碳棒,人說話時薄膜振動改變電阻使電流變化,在接收處再利用電磁原理將電信號變回語音。但不幸的是試驗失敗了,兩人的聲音是通過公寓的天花板而不是通過機器互相傳遞的。
正在他們冥思苦想之時,窗外吉他的丁冬聲提醒了他們:送話器和受話器的靈敏度太低了!他們連續兩天兩夜自製了音箱、改進了機器。然後開始實驗,剛開始沃特森只從受話器里聽到嘶嘶的電流聲,終於他聽到了貝爾清晰的聲音「沃特森先生,快來呀!我需要你?1875年6月2日傍晚,當時貝爾28歲,沃特森21歲。他們趁熱打鐵,幾經半年的改進,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實用的電話機。1876年3月3日(貝爾的29歲生日),貝爾的專利申請被批准,專利號為美國174465。其實,在貝爾申請電話專利的同一天幾小時後,另一位傑出的發明家艾利沙·格雷也為他的電話申請專利。由於這幾個小時之差,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貝爾為電話的發明者。
回到波士頓後兩人繼續對它進行改進,同時抓住一切時機進行宣傳。兩年後的1878年,貝爾在波士頓和沃特森在相距300多公里的紐約之間首次進行了長途電話實驗。與34年前莫爾斯一樣取得了成功。所不同的是他們舉行的是科普宣傳會,雙方的現場聽眾可以互相交談。中途出了個小小的問題:表演最後節目的黑人民歌手聽到遠方貝爾的聲音後緊張得出不了聲,急中生智的貝爾讓沃特森代替,沃特森鼓足勇氣的歌聲使雙方的聽眾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和歡笑聲,試驗圓滿成功。
1877年,也就是貝爾發明電話後的第二年,在波士頓設的第一條電話線路開通了,這溝通了查爾期·威廉期先生的各工廠和他在薩默維爾私人住宅之間的聯系。也就在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電話給《波士頓環球報》發送了新聞消息,從此開始了公眾使用電話的時代。
1942年,貝爾逝世於加拿大巴德克,享年95歲。

【故事】
故事一
電報的發明,把人們想要傳遞的信息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傳向遠方。這是人類信息史 上劃時代的創舉。但久而久之,人們又有點不滿足了。因為發一份電報,需要先擬好電報稿,然後再譯成電碼,交報務員發送出去;對方報務員收到報文後,得先把電碼譯成文字,然後投送給收報人。這不僅手續繁多,而且不能及時地進行雙向信息交流;要得到對方的回電,還需要等較長的時間。
人們對電報的不滿,促使科學家們開始新的探索。
最早提出遠距離傳送話筒接力傳送信息的建議。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切合實際,但休斯為這種通話方式所取的名字——「電話」,卻一直沿用至今。
19世紀30年代之後,人們開始探索用電磁現象來傳送音樂和話音的方法,其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是貝爾和格雷了。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1847年生於英國蘇格蘭,他的祖父親畢生都從事聾啞人的教育事業,由於家庭的影響,他從小就對聲學和語言學有濃厚的興趣。開始,他的興趣是在研究電報上。有一次,當他在做電報實驗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會發出微弱聲音的現象,而且他還發現這種聲音能通過導線傳向遠方。這給貝爾以很大的啟發。他想,如果對著鐵片講話,不也可以引起鐵片的振動嗎?。這就是貝爾關於電話的最初構想。
貝爾發明電話的努力得到了當時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的鼓勵。亨利對他說:「你有一個偉大發明的設想,干吧!」當貝爾說到自己缺乏電學知識時,亨利說:「學吧」。在亨利的鼓舞下,貝爾開始了實驗,一次不小心把瓶內的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得喊叫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想不到,這一句極普通的話,竟成了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音。正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貝爾先生的助手沃森,是第一個從電話里聽到電話聲音的人。貝爾在得知自己試驗的電話已經能夠傳送聲音時,熱淚盈眶。當天晚上,他寫給母親的信中預言:「朋友們各自留在家裡,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1877年,也就是貝爾發明電話後的第二年,在波士頓設的第一條電話線路開通了,這溝通了查爾期·威廉期先生的各工廠和他在薩默維爾私人住宅之間的聯系。也就在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電話給《波士頓環球報》發送了新聞消息,從此開始了公眾使用電話的時代。
說到電話的發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由於貝爾1876年3月10日所使用的這部電話機的送話器,在原理上與另一位電話發明家格雷的發明雷同,因而格雷便向法院提出起訴。一場爭奪電話發明權的訴訟案便由此展開,並一直持續了十多年。最後,法院根據貝爾的磁石電話與格雷的液體電話有所不同,而且比格雷早幾個小時提交了專利申請等這些因素,作出了現在大家已經知道結果的判決,電話發明權案至此畫上句號。
盡管如此,電話仍然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凝聚著包括貝爾在內的許多電話發明家的智慧和汗水。

故事二
他的父親全神貫注、滿懷激情地全神貫注於研究人的聲音的發生和作用過程,特別是教耳聾的人如何運用聲音。因為那個時候,耳聾的人生活在永恆的孤寂之中。他們不僅聽不見,而且也不會說話。畢竟,他們聽不見說的話,又怎麼能發得出聲來呢?也許,老貝爾的這一執著愛好是促使他日後同成為自己妻子的人結婚的原因之一。因為後來生下電話的發明者的那位婦女……是個聾人!
年輕的貝爾。貝爾帶著自己父親的執著愛好長本。1870年,他由於健康不佳移居加拿大。不久之後,他就以成功地教會耳聾者說話而引起波士頓一位富商的注意。這位商人有個耳聾的女兒梅布爾。可否請貝爾先生教梅布爾說話呢?可以。他願意教。他教了梅布爾。他們相愛了。是梅布爾鼓舞他進行了所有那些使人精疲力竭的實驗,也是梅布爾使他克服了不時產生的沮喪情緒——那種常常困擾著緊張工作去奪取成功的人們的沮喪情緒——使他得以研製出當時很了不起的一種工具。它能把人說的話轉變為電脈沖,之後又在金屬絲的末端使之還原成人說的話。這樣他就打破了又一種孤寂,那種在此之前一直使相距遙遠的人無法通話的孤寂。一年之後,1877年,他同梅布爾結為夫妻,他後來成為美國公民。
所以,當法國政府因為他發明了電話而授與他沃爾塔獎金時,他用這筆獎金再加上他通過出售另一項發明所得到的錢,在華盛頓建立起沃爾塔辦事處,其目的就是為醫治耳聾提供資金。今天這—機構稱作「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協會」,它的作用已改為,向全世界的聾人提供如何最有效地對付耳聾的最新資料。
貝爾死於1922年,梅布爾在他去世5個月後也死了,因為她太愛貝爾了。貝爾的名字很可能。會像人類記憶歷史那樣永世長存。畢竟有了這樣一件物品,它經常提醒人們,是貝爾使人類大家庭彼此得以保持更密切的聯系。
通過電線傳送的第一個聲音,甚至使它的發明人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都感到驚訝。一天深夜,貝爾正在實驗室里做實驗,他向在隔壁房間里的助手偶然傳遞的一個口信獲得了成功。貝爾先生當時無法知道的是,1876年的那個夜晚將標志著通信革命的開始。
最初,每一對電話是用兩根鐵絲連接起來的。然後,交換台使電話線集中到一個地點、其他的發明——如放大聲音的真空管和在陸上及海底連接長距離的同軸電纜一一極大地擴展了電話服務。晶體管取代了真空管。到了60年代,通信衛星又消除了對地面線路的需要。今天,一束束的玻璃纖維用激光傳遞人們彼此間的通話。
這些發明當中有許多項發明——包括有聲電影和立體聲錄音,隨同23000項其他專利——來自1925年建立的AT&T貝爾實驗室。約翰·戴維斯是貝爾實驗室消費產品部執行主任。他說,當我們進入90年代的時候,可以預期電信將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年表】
1847年3月3日,貝爾在蘇格蘭的愛丁堡出生。
1858年10月,貝爾進了愛丁堡皇家高等學校。
1863年8月,16歲的貝爾開始在蘇格蘭埃爾金的韋斯頓寄宿學校教書。
1866年9月,貝爾19歲時在巴斯擔任薩默塞特郡學院的教師。
1867年7月,貝爾搬至倫敦,與父母住在一起。老貝爾關於可見語言的著作出版面世。
1868年5月,貝爾在倫敦的一所私立學校任職。
1868年8月,貝爾去美國宣傳他的可見語言。
1868年10月,貝爾開始在倫敦大學學習。
1870年5月18日貝爾的哥哥梅爾維爾去世,時年23歲。
1870年7月21日,貝爾與父母一起前往加拿大。
1871年4月5日,貝爾開始在波士頓聾啞人學校供職。
1872年4月8日,貝爾與加德納·格林·哈伯德第一次會面。
1873年,貝爾26歲時任命為波士頓大學演說術教授。
梅布爾作為貝爾的私人學生開始接受他的授課。
貝爾開始諧波電報的實驗。
1874年,伊萊沙·格雷開始研究諧波電報。
1875年1月,在加德納·格林·哈伯德和托馬斯·桑德斯的資助下,貝爾僱傭托馬斯·沃生作他的助手。
1875年2月,貝爾提出諧波電報專利申請,並與哈伯德和桑德斯簽訂了合作協議。
1875年6月2日,貝爾的儀器中那根「卡住的簧片」導致他對電話的研究。
1876年2月,貝爾呈交電話專利申請,該申請於3月3日批准。
1876年3月10日,貝爾發出世界上第一條電話信息。
1876年6月25日,貝爾在費城的世紀博覽會上演示他的電話。
1877年2月12日,貝爾在塞勒姆作的演講吸引了新聞界的注意。
1877年7月9日,貝爾電話公司成立。
1877年7月11日,貝爾與梅布爾·哈伯德喜結良緣。
1878年5月8日,貝爾與梅布爾的第一個女兒出世,取名埃爾西。
1879年,貝爾退出貝爾電話公司,在蘇格蘭的格里諾克建立了一所聾人學校。
1880年2月15日,貝爾與梅布爾的第二個女兒瑪麗安出世。
1880年9月,法國因貝爾在電學上的科學成就授予伏特獎和法國榮譽勛位勛章。他以此獎金在華盛頓建立了伏特實驗室。
1881年8月15日,貝爾和梅布爾的兒子愛德華降臨人世,但很快夭折。
1883年,貝爾在華盛頓開設他自己的聾人學校。
1883年11月17日,貝爾夫婦的兒子羅伯特出世,但也夭折了。
1885年11月,華盛頓聾人學校由於師資問題被迫關閉。

I. 電話是貝爾還是愛迪生發明的

貝爾發明的。

電話是美國人A. G. 貝爾在1876年發明的。貝爾用兩根電線將兩個結構相同的發射器和接收器連接起來,並在電磁鐵上安裝振動膜。首先,貝爾實現了兩端的交流,但距離短,效率低。到20世紀90年代初,已有電話機將撥號、呼叫和響鈴功能集成到集成電路中。

隨著語音識別技術的發展,一種直接使用語音「撥號」的新型電話也應運而生。


(9)發明電話的貝爾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電話的普及:

1877年,由貝爾、華生、桑德士、哈勃特四人,組成的貝爾電話公司,通過租用電話和電話線並收取用戶費用,開始為一些最早接收電話的家庭安裝電話。慢慢地,人們逐漸認識到了電話的價值,安裝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其功能也越來越明顯。

結果,電話機像雨後的竹筍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冒了出來,最後,終於設立了總機。電話就以這種驚人的氣勢發展下去,貝爾電話就以這種驚人的氣勢發展下去。

J. 貝爾發明電話的故事

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動手設計了中心設置磁舌簧的發話器。這種發話器能傳遞各種頻率的聲音,振動舌簧通過電磁感應轉換為各種電振盪。同樣結構的裝置放在一定距離的另一端,作為接收機用。1876年2月14日,這項發明獲准專利登記。

在貝爾發明電話之後,大發明家愛迪生和休斯等人都對電話作過很多改進和完善,他對貝爾的電話結構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用碳粒接觸來控制電流強度。使電話傳送聲音的效率逐步提高,功能日趨完善。

當時,從事電話發明的決非貝爾一人。其中,美國發明家格雷的成就也非同凡響。19世紀70年代,格雷首先設計了一套"情侶電報裝置"。他使用兩個罐頭盒,每隻盒子底部由一條綳緊的繩子連結起來。當一個人對著一端罐頭講話時,振動通過繩子傳達給另一端罐頭。

這個實驗使格雷認識到人的聲音由各種不同的頻率的音調構成,如果能設計出合適發話器,再把聲調變成電的訊號,傳遞後再在另一端變為話音,這不就實現遠距離通話了嗎? 格雷的設想雖好,但是只是設想,並沒有實現。

(10)發明電話的貝爾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有一次,當他在做電報實驗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會發出微弱聲音的現象,而且他還發現這種聲音能通過導線傳向遠方。這給貝爾以很大的啟發。他想,如果對著鐵片講話,不也可以引起鐵片的振動嗎?這就是貝爾關於電話的最初構想。

貝爾發明電話的努力得到了當時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的鼓勵。亨利對他說:「你有一個偉大發明的設想,干吧!」當貝爾說到自己缺乏電學知識時,亨利說:「學吧」。

在亨利的鼓舞下,貝爾開始了實驗,一次不小心把瓶內的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得喊叫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

想不到,這一句極普通的話,竟成了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音。正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貝爾先生的助手沃森,是第一個從電話里聽到電話聲音的人。貝爾在得知自己試驗的電話已經能夠傳送聲音時,熱淚盈眶。當天晚上,他寫給母親的信中預言:「朋友們各自留在家裡,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由於貝爾1876年3月10日所使用的這部電話機的送話器,在原理上與另一位電話發明家格雷的發明雷同,因而格雷便向法院提出起訴。一場爭奪電話發明權的訴訟案便由此展開,並一直持續了十多年。

最後,法院根據貝爾的磁石電話與格雷的液體電話有所不同,而且比格雷早幾個小時提交了專利申請等這些因素,作出了大家已經知道結果的判決,電話發明權案至此畫上句號。盡管如此,電話仍然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凝聚著包括貝爾在內的許多電話發明家的智慧和汗水。

閱讀全文

與發明電話的貝爾是什麼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