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09的十大發明有那些
美刊評出2009年度十大發明 年年月月,都有無數發明狂人在忙碌。他們可能無法治癒白血病或者送宇航員上火星,但其作品對現實的影響一樣深遠。美國《大眾科學》雜志據此評選出2009年度十大發明。 1. 摩天大樓逃生輪(研發成本:33.5萬美元,耗時:6年) 「9·11」事件後,凱文·斯通為幫助人們在災難時刻成功逃離摩天大樓設計。使用者只需打開一個抽屜大小的盒子,將一條纖維製成的繩索鉤在某個安全牢靠的物體或連接點上,然後將類似外衣的安全吊帶套在身上,打開窗即可一溜而下,距地最高可達100層樓。使用時完成全部准備動作不用一分鍾。並配有手動的備用制動桿,從100層高的大樓下到地面,耗時不到四分鍾,平均一秒鍾下一層。 2.最快的坦克(名稱:Ripsaw;研發成本:未知;耗時:5年) Ripsaw的設計目標是在崎嶇難行的地帶執行無人任務,這輛無人駕駛的坦克能以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在泥濘的野地里披荊斬棘,發明者用焊接鋼管做車架,使得車身強度增加50%,自重減少50%。 此項發明吸引了美國軍方無人地面車(UGV)開發人員的注意,並獲得國防部125萬美元的資助。進行測試,Ripsaw與其他UGV的最大區別就是速度。其他UGV最高時速只有20英里左右,而價值76萬美元的Ripsaw卻能跟上悍馬。 3. 能發電的減震器(名稱:GenShock;研發成本:10萬美元;耗時:2年) 這個由麻省理工學院最優秀的一群學生設計的節能減震器,利用汽車顛簸時的上下運動產生電力,幫助減少汽車交流發電機的工作量,最終達到省油目的。 GenShock其實是一個簡單的液壓系統,減震器的活塞將液體泵入,驅動液壓馬達和一個微型電動發電機。 研發小組已與悍馬製造商簽訂了商業合同,估計GenShock將很快出現在美軍的悍馬車隊上。 4. 「喉語」翻譯器(名稱:Audeo;研發成本:33萬美元;耗時:5年) 這個小小的裝置意在幫助那些因為運動神經元疾病、創傷性腦損傷或其他問題出現言語障礙的人。Audeo是將3個葯片大小的電極貼在喉部,捕捉大腦和聲帶之間發出的信號。電極內一個處理器可以過濾或者放大這些信號,然後將它們傳輸至附帶的電腦上,電腦軟體將這些信號解碼,轉換成單詞,通過揚聲器讀出來。不過這種技術仍有改進空間。現在使用Audeo每分鍾最多隻能說30個單詞,大概是正常說話速度的五分之一。 5. 「第六感」界面(名稱:SixthSense;研發成本:350美元;耗時:8個月) 戴上由迷你投影機、攝像頭和筆記本電腦組合而成的「第六感」(SixthSense),讓人們以無縫方式操作智能數字設備,提供科幻作品中想像的交互體驗。這套設備基本思路是:一個攜帶型投影機和攝像頭吊你的在胸前,兩者都與你背著的手提電腦相連,你的拇指和食指上纏著4種不同顏色的記號或膠帶。當系統接通,攝像頭就開始捕捉影像,傳送回電腦,後者的視覺運算模塊隨即開始工作。 目前,發明者將與韓國三星公司工程師合作,將整個系統縮小,裝到該公司生產的一款內置投影儀的智能手機上。 6. 截癱人士助行器(名稱:ReWalk;研發成本:超過200萬美元;耗時:10年) 1997年秋摔斷脖子後,以色列工程師阿米特·高弗很快開始研究ReWalk,一種可以幫助截癱患者站立、慢走、甚至爬樓的外骨骼結構。 高弗做出的樣品重44磅,只消幾分鍾就能「穿」上,它有幾種模式,如行走、坐下和上下樓梯,用腕部一個控制器進行操縱。就像拐杖一樣,這套設備很多配件(包括電動機和電池組)都是成品,無須定製。 7. 更好的靜脈導管(名稱:VascularPathways;研發成本:60萬美元;耗時:6年) 過去30年來,用於把葯物和液體滴入病人身體的靜脈導管設計一直沒有多大變化。阿米爾·拜爾森發現,40%的醫務人員第一次進行靜脈注射時都會遭遇失敗。將針刺入皮膚,盲目地向前推進,常會令靜脈阻塞,影響長達數周。 相形之下,拜爾森發明的VascularPathways十分實用。不管採用什麼針頭,使用VascularPathways的醫務人員只要一看到有血通過針管迴流,就知道已經找到靜脈,然後就可以推動一個滑桿,將一條導引線從針內安全推出。在導管順著導引線接進來之前,導引線捲成一個圓圓的花形,以防導管尖端傷到靜脈壁。最後,針和導引線抽走,留下導管就位,再也不必反復尋找靜脈。 8. 環保魚餌(名稱:IronClads;研發成本:未知;耗時:數月) 柔軟而便宜的軟性塑料魚餌很受釣魚愛好者歡迎,但它們非常容易脫落。2006年,酷愛釣魚的霍賓斯決定親自打造一種更堅固的餌料,用於冰釣。最後他發明了「鐵甲」,用聚酯管製成的骨架提升塑料強度,可經受93磅的拉伸強度。 之後,霍賓斯拋棄有毒的塑料,改用硅樹酯材料。如果被魚兒扯掉帶走,硅樹酯餌會逐漸生物降解,而不是像塑化聚氯乙烯製成的軟魚餌那樣釋放出有毒物質。現在環保型「鐵甲」正接受測試,預計今年可以出現在商店貨架上。 9. 植物油發電站(名稱:Vegawatt;研發成本:30萬美元;耗時:4年) 工程師詹姆斯·佩雷特這個名為Vegawatt的發明是全球首個利用廢棄植物油為建築持續提供電力和熱水的裝置。Vegawatt售價2.2萬美元,月租435美元,每周可以處理大約80加侖廢油(約為一個大型餐館的標准用量),每小時生產5千瓦電力,每周節省1000美元,減少10%的能源成本。 10. 蘑菇牆板(名稱:Greensulate;研發成本:1500美元;耗時:2年) 艾本·巴耶爾和蓋文·邁金泰爾准備用蘑菇建房。在實驗室內,兩位發明者用水、過氧化氫、澱粉、再生紙和稻殼等農業廢棄品做成模具,然後注入菌絲,它是蘑菇的根體,看上去就像一束束白色的纖維。這些纖維消化養料,10到14天後就會發育成一張緊密的網路,把模具變成結構堅固的生物復合板。然後再用高溫加以烘烤,阻止菌絲繼續生長。兩周之後,板材製作完成,可以用於牆體。 目前,這種蘑菇板材已經試用於佛蒙特州一家學校的體育館。
Ⅱ 2000—2009你還知道有哪些新的科學技術發明成果
上谷歌網找2000—2009科學技術發明成果
Ⅲ (1)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發明了電荷耦合器件(CCD)圖象感測
(1)光電效應的最大初動能Ekm=eU=6eV.
根據光電效應方程得,Ekm=hv-W0
則逸出功W0=hv-Ekm=10.5-6eV=4.5eV.
光電子的最專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屬無關,則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不變,則電流仍然為零.
故答案為:4.5eV,為零.
(2)(i)設兩人分離時趙宏博的速度為v1,申雪的速度為v2,由動量守恆定律得:(m1+m2)v0=m1v1+m2v2
經時間t=2.0s後兩人相距s=4.0m,即:s=(v2-v1)t
解得:v1=9.3m/s,v2=11.3m/s
(ii)申雪對趙宏博的沖量等於趙宏博動量的變化:I=m1v1-m1v0=-55.3Ns,方向與原來的運動方向相反
答:(i)兩人分離時的速度大小分別為9.3m/s,11.3m/s.
(ii)趙宏博將申雪推出時受到申雪的沖量大小為55.3Ns,方向與原來的運動方向相反.
Ⅳ 2009年中國科技發明
城市小車直行高速路系統——解決城市交通矛盾的金鑰匙
向建國60 大慶獻上我的大禮——將我的發明無償獻給我的祖國。
敬請各級政府領導和廣大對此感興趣的仁人志士都來關心這件大事。
發明人:鮑東書
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明名稱:
城市小車直行高速路系統。
城市小車直行高速路,顧名思意就是專供直行小汽車行駛的高速路,在十字交叉路口開辟直行小車地下高速立交通道。縱橫通行的小車各行其道。本發明的核心是在交叉道口的設立特殊的直行小車專用通道,將街道上行駛的汽車進行小大車分道,建立小型車專用直行快速通道和大型車轉彎車慢車通道,其目的是將這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是小橋車從繁雜的茫茫車流中分流出來,並駛上高速道,凡是直行的小車就就象上了高架路——一路綠燈,
本發明的理由:
1.城市交通的困惑:隨著城市的發展,交通問題越來越嚴重,交通阻塞、車速緩慢。城市的交通問題嚴重的阻礙著現代城市的發展。這是每一個城市政府最頭痛的問題。也是每一個城市政府急需下大力氣要解決的大事情。為解決城市交通,從而大建高架路、立交橋、加寬道路、新建地鐵,把大量的金錢都砸在了道路上,但收效不大。
2.影響城市交通的主因素:一是車子太多,二是道路太窄,三是叉多口紅綠燈多。車速與上述三大因素成反比,要減少車子數量,不可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中的車子只會越來越多,路只會越來越堵。道路的增寬不但需大量的資金,還要大動干戈,而且也有一個限度,不管是四車道六車道還是八車道也是照堵不誤,永遠趕不上車子的增長。制約城市交通的又一個最大障礙是道路叉口與叉口紅綠燈,為了安全其間幾百米,有的是幾十米就有一個紅綠燈,在交通高峰時等侯紅綠燈的時間往往超過實際行車的時間,紅綠燈越多車子越堵。
3.當前解決城市交通沒有更好的辦法,在道路交叉口興建立交橋系統是解決道路口交通最有效的方法,但現行的立交系統不但佔地范圍大造價高,大多數的叉道口並不適應修建現行立交橋,所以要在所有的叉道口修建現行的立交橋不現實。
4.車堵車多的現狀,城市道路上行駛的車輛中90%的是小汽車,所謂車多車堵就是多在堵在這些小汽車上,在城市街道上行駛的大車主要是公交車和進出城的客車,(大型貨車白天不許進城)只佔總車輛的10%左右,叉路口轉彎的車子占總車流輛的20~30%。
5. 現在流行火車的客車和貨車分道以提高客車的行駛速度;高速2.影響城市交通的主因素:一是車子太多,二是道路太窄,三是叉多口紅綠燈多。車速與上述三大因素成反比,要減少車子數量,不可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中的車子只會越來越多,路只會越來越堵。道路的增寬不但需大量的資金,還要大動干戈,而且也有一個限度,不管是四車道六車道還是八車道也是照堵不誤,永遠趕不上車子的增長。制約城市交通的又一個最大障礙是道路叉口與叉口紅綠燈,為了安全其間幾百米,有的是幾十米就有一個紅綠燈,在交通高峰時等侯紅綠燈的時間往往超過實際行車的時間,紅綠燈越多車子越堵。
6.城市道路實行小車與大車分道以提高小車的行駛車速;如果把佔90%的小車從茫茫車流中分離出來,解放出來,開辟直行小車專用高速車道就能達到分流與大大提高
車速的目的。
發明內容:
在城市主街道中間開辟設立直行小車專用快速車道,專供直行小車快速行駛。快車道的兩邊是普通車道,供大型車(公交車,客運車)和轉彎車輛行駛。快速車道依據城市道路的寬度車的流量可分別設有雙向雙車道,雙向四車道,雙向六車道。快速車道與普通車之間相互隔離,以保障行車安全。快速道與快速道交叉,快速道與普通道交叉的交叉路口設立小車直行立交系統,直行小車道從地下通過,快速車道與普通車道交叉時從普通車道下面通過,分地下地上兩層,快速車道與快速車道、普通車道交叉時快速車道均從普通車道地下通過,設立地下兩層地上一層共三層立交通行系統。同時在交叉路口設置小車轉彎提前變道口,以供轉彎小車安全行駛。
附圖說明:
附圖一所示,為城市小車直行高速路局部平面示意圖。圖中1是南北走向的小車直行快速車道,圖中2是東西走向的快速車道,3是南北走向普通車道,4是東西走向普通車道,5是十字街心,6是中間隔離欄或隔離帶,7是快速道駛入口,8是快速道駛出口。南北行走的小車在圖示快速道1中行駛,西、東走向的小車在圖示2快速道上行駛,大型車和轉彎車在圖示3、4普通車道上行駛,並依地上十字交叉路口紅綠燈交通指揮行駛。
附圖二、三所示,為城市小車直行高速路十字路口立交通道南視和西視剖面局部示意圖。圖中1為南北走向的小車快速地下通道,圖中2為北南走的向小車快速道, 3為十字路口地面普通車道,4是十字街心,5是地下管線所處位置。如果只通行小橋車,快速通道的凈空高度,可控制在1.8m以內,如果包括通行小型麵包車,快速通道的高度控制在2.2m以內,由於通行的是小車則寬度也不大,單車道不超過3m,雙車道不超過5m,所以車道頂部橋面無需做得太厚,總的原則是盡量減低快速通道的地下深度。單條快速道下降深度可控制在2.5m以內,縱橫交叉兩條快速道的下降深度可控制在5m以內。如果以10~15%的路面坡度,則直行下上通道的斜坡長度也就完全能控制在30~50m之間。
附圖四所示,為設置有街心花壇的交叉道口平面示意圖,圖中6是街心花壇。
附圖五所示,為城市小車直行高速路縱橫布局示意圖。圖中圓圈代表十字交叉路口,直線代表建有小車直行高速路的直行街道。小車在城市中的任何一個地方出發到任何一個地方一個目的地,司機會盡量選擇直行,在主快速道上只需經過一個紅綠燈,拐一個彎就能到達。小車轉彎時進入普通車道地上十字路口由紅綠燈指揮轉彎,其他路上全部高速行駛。如從圖示A出發到B,只需經過31一個轉彎紅綠燈就能到達;從C到D只需經過25一個轉彎紅綠燈就能到達。與原來要經過十幾個 、幾十個紅綠燈相比,車速不知要快多少。
本發明的優點:
1.佔有空間地面范圍降到最低:由於小橋車的車身高度只有1.5m左右(麵包車車身高度2m左右),寬度在2m 以內,不但體積小而且重量輕,所以直行小車專用立交快速通道的高度和寬度可以做得很小,由於立交通道高度低,則通道的下上延伸坡度也就較小較短。
2.對街道現有景觀影響最少:小車直行立交快速通道採用地下通行的方式,它不但佔地范圍小,適應絕大多數交叉道口。同時又保持了叉道口街面平整和原有的商業街面貌並保持現有的正常交通秩序及街道景觀,
3.投資少成效大:建成後的直行小車專用快速道,就如一條城市高架路(城市高架路也主要用於小車行駛),但其建造成本卻遠遠低於高架路。所以本發明的最大優點就是花錢最少,改善城市交通效果最好,完全能起到高架路同樣的作用,但投資卻只有高架橋路的上百分之一。
4. 普通車道上的公交車,轉彎車的車速也大大提高了:建成小車直行快速通道的十字岔路口,需在普通車道上經過的車輛可降低到原有車輛的20%左右,這樣在普通車道上行駛的車輛的行車速度也大大提提高了。
5. 能徹底解決城市交通擁擠堵塞的矛盾:如果一個城市中的主街道都建有小車直行快速路,小車行駛只是在需要轉彎時再進入普通車道轉彎,則小車從城中的任何一個地方出發他最多隻需經過一個紅綠燈便可到達,司機會盡量選擇直行,在主道上只需經過一個紅綠燈,就能到達,與原來要經過十幾個 、幾十個紅綠燈相比,車速不知要快多少。所有直行的小車都從叉路口的紅綠燈下解放出來了。小車的平均車速可提高到60-80碼以上。
要從根本上解決現代大中城市交通擁擠與堵塞的矛盾。本發明《城市小型車直行專用快速道》方案,是最簡單,最實用,投資最少,收效最大的最佳方案,加上與高架路、立交橋配套建立整個高速交通體系,城市交通將進入一個新時期。同時他所節省的投資資金和所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是以千萬億圓人民幣計的。
解決城市交通的金鑰匙就在這里——但願能引起政府要員的重視。
中國公民:鮑東書
2009-9-28
Ⅳ 英國九十年代到現在的所有發明的東西
找了21個,英抄國發明,都是21世紀的……= =
1、2009年 霍克斯 新型潛水艇
2、2010年 薩利凡 環保喪葬裝置
3、2009年 戴森 無扇葉轉輪風扇
4、2010年 以咖啡作為能源的汽車
5、2010年 儲電塑料
6、2009年 雷莫斯 不用水的煮蛋器
7、2010年 休·賴特等 網路心臟
8、1997年 新一代電腦「模擬病人」
9、2010年 英國EA技術公司 智能型中央電力供暖系統
10、2009年 環保水泥
11、2008年 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 高效節能節水洗衣機
12、2008年 視覺轉聽覺的裝置
13、2009年 米爾耶維克稱 太陽能自行車
14、2008年 葯片機器人(治療癌症)
15、2009年 遠程科技實驗室 便攜異地遠程性愛機
16、2006年 無針注射器
17、2008年 英國西英格蘭大學和布里斯托爾大學聯合所屬的布里斯托爾機器人學實驗室 類人表情機器人朱利斯
18、2009年 Kiniki公司 透視泳衣
19、2007年 新型防爆衣
20、2009年 斯道瑞、賴安 遇水即溶的環保塑料衣服
21、2009年 加蘭特 讀心儀器
Ⅵ 2000-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的名字及獲獎原由,令附加下對他獲獎的那項發明的簡介
年,阿爾維德·卡爾森(Arvid Carlsson,瑞典),保羅·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美國),Eric R. Kandel(美國),關於神經系統信號傳導方面的研究。
2001年,勒蘭德·哈特韋爾(Leland H. Hartwell,美國),蒂莫希·亨特(R. Timothy Hunt,英國),保羅·諾斯(Paul M. Nurse,英國),發現細胞周期中的關鍵調節因子。
2002年,悉尼·布倫納(Sydney Brenner,英國),羅伯特·霍維茨(H. Robert Horvitz,美國),約翰·蘇爾斯頓(John E. Sulston,英國),發現器官發育和細胞程序性細胞死亡(細胞程序化凋亡)的遺傳調控機理 。
2003年,保羅·勞特伯(Paul Lauterbur,美國),曼斯菲爾德(Peter Mansfield,英國),關於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2004年,理查德·阿克塞爾 (美國)和琳達·巴克 (美國), 關於嗅覺的研究。
2005年,巴里·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澳大利亞),羅賓·沃倫(J. Robin Warren,澳大利亞), 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以及該細菌對消化性潰瘍病的致病機理。
2006年,安德魯·法爾(美國)和克雷格·梅洛(美國),發現了RNA(核糖核酸)干擾機制。
2007年,美國科學家馬里奧·卡佩奇和奧利弗·史密西斯、英國科學家馬丁·埃文斯。這三位科學家是因為「在涉及胚胎幹細胞和哺乳動物DNA重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發現」而獲得這一殊榮的。這些發現導致了一種通常被人們稱為「基因打靶」的強大技術。這一國際小組通過使用胚胎幹細胞在老鼠身上實現了基因變化。
2008年,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因發現人乳突淋瘤病毒引發子宮頸癌獲此殊榮,兩名法國科學家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和呂克·蒙塔尼因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獲此殊榮。
200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大學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美國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Greider)、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傑克•紹斯塔克(Jack W.Szostak)因發現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理而獲此殊榮。伊麗莎白•布蘭克波恩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大學,於1948年出生於澳大利亞。來自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卡羅爾•格雷德出生於1961年。另外,傑克•紹斯塔克來自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他於1952年出生於英國倫敦。
Ⅶ 福特兄弟發明了什麼
汽車。
1896年6月4日,亨利·福特將他的第一部汽車——一部手推車車架裝在四個自行車車輪上的四輪車,開上了底特律大街。1908年10月1日,推出了T型車,在1908到1927年間生產了1500多萬輛T型車,1927年公司停止了T型車的生產。
1908年福特汽車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輛屬於普通百姓的汽車——T型車,為「裝在汽車輪上的美國」立下了不朽功勛,世界汽車工業革命就此開始。
(7)哪些發明改變了2009擴展閱讀:
發明飛機的人:
萊特兄弟,指哥哥威爾伯·萊特和弟弟奧維爾·萊特,他們出生於美國,世界著名科學家、飛機發明者。 萊特兄弟首創飛行控制系統,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萊特兄弟的偉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的交通、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同時也改變了軍事史。
發明火車的人:
火車是英國發明家喬治·史蒂文森發明的。1814年史蒂文森造出了他的第一個火車頭,取名為「布盧徹號」,橫卧的鍋爐8英尺長,裝有兩個氣缸。機車拉著8節礦車,載重量達30噸,平均速度每小時4英里。
發明輪船的人:
1802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那是一艘木質結構蒸汽輪船,停靠在法國一個港口,但是風暴把它吹散了。之後富爾頓又陸續發明出更高一級的蒸汽輪船。
Ⅷ 人們根據什麼動物發明了什麼(具體點)人們根據什麼動物發明了什麼(具體點) 喵喵喵77 2009-09-
人類的發明——來自動物的靈感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根據火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仿生與高科技 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研究發現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組成的回聲定位系統。因為蝙蝠魔在飛行時發出超聲波,又能覺察出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科學家據此設計出了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 …科學家通過對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發明了能提高魚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運動形式的無輪汽車(跳躍機)等。
前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企鵝王的啟示下,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王」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的寬闊的底部,直接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撐動著前進,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
科學家模仿昆蟲製造了太空機器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通過對幾種昆蟲的研究,已經研製出一個小型的導航和飛行控制裝置。這種裝置可以用來裝備用於火星考察的小型飛行器。
英國科學家在仿生學啟發下,正在研製一種可以靠尾鰭擺動以S形「游水」的潛艇新式潛艇的主要創新之處是使用了被稱為「象鼻致動器」的裝置。「象鼻」由一組用薄而柔軟的材料做成的軟管組成,模仿肌肉活動,推動鰭的運動。這種新式潛艇可以充當水底掃雷潛艇,用來對付最輕微的聲響或干擾便會引爆的水雷。
1666年前後,牛頓在老家居住的時候已經考慮過萬有引力的問題。假期里,他常常在花園里小坐片刻。有一次,象以往屢次發生的那樣,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
一個蘋果的偶然落地,卻是人類思想史的一個轉折點,它使坐在花園里的牛頓頭腦開了竅,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切物體都受到差不多總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牛頓思索著。終於,他發現了對人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萬有引力。
蠅眼照相機的由來
昆蟲的復眼是由千萬個小眼組成的,由於小眼之間的相互抑制,使眼具有突出影像的邊框、增大清晰度的功能。人們仿效蒼蠅腹眼中小眼的蜂窩型結構製成了用於科研的「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拍攝1329張照片, 其分辯率達4千條線。
Ⅸ 2009年是紀念晶體管誕生60周年。晶體管的發明,終結了真空電子管時代,開辟了半導體科
答案A
B項有誤,規律是客觀的,不能改變的。C,D項犯了唯心主義錯誤。"
Ⅹ 生活中還有哪些發明是受到了動物的啟發
古人看到魚在水中游,就模仿魚的體形做成船,從此人類就能在水上自由行動了.模仿鳥的飛行,製造了飛機.通過研究狗的鼻子,人類模仿製成了小型、快速、靈敏的自動分析儀——「電子鼻」,可以用於化學、食品工業,也可以用於分析礦井、倉庫、潛艇和宇宙飛船座艙里的氣體成分,還可以用於探礦和作輸氣管道的檢漏.現在還研究成功了「電子警犬」,可以用來測定毒氣,檢測染料、漆、酸、氨、苯、瓦斯及新鮮蘋果和香蕉的氣味,可以測定氣體一千萬分之一的濃度,其靈敏度已達到了狗鼻的水平,還可以用作偵緝工作.通過研究魚的呼吸器官——鰓,人類模仿魚鰓的結構,用兩層硅橡膠薄膜做成了具有鰓的功能的半透明膜,可以作為人在水中呼吸使用的「人工鰓」.人類還根據鱷魚排鹽的機理,製成了高效的「淡化器」,可以用於提取或濃集某些分散狀態的元素…… 蒼蠅的眼睛是六千至八千隻小眼組成的,叫復眼.人類模仿蒼蠅的眼睛,製成了「復眼照相機」.在人造衛星上裝上這種照相機,一次能拍下一千三百二十九張不同的照片,可用於復制電子計算機的特別精細的顯微線路.如果用這種照相機進行郵票印刷的製版工作,在一塊板上印二十五張郵票,一次拍照就可以製成一塊版.而用普通照相機,則要一張一張地拍二十五次.人類研究了卵生動物的卵殼,薄而堅固,耐壓力強.模仿卵殼的外形特點,創造了「薄殼結構」,省料耐壓,廣泛應用在建築工程上.人類通過研究螢火蟲等生物發光,正在進一步造出新型的高效人工冷光源.如果能創造出一種象生物放光的物質一樣,塗在室內牆壁上,白天能接受光照,貯存能量,夜晚就自然地發出光亮來.人們研究青蛙,發現它只能捕捉到運動的東西,而對靜止的事物視而不見,於是發明了電子眼.\x0d這樣的事例太多了,可以說我們今天用到的許多東西都是受到了動物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