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影視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而不是導演
電影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物體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播放的作品。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影視作品、錄像作品、載有錄像節目的半導體晶元、激光視盤等作品。我們把上述作品統稱為影視作品。這類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講,具有演繹作品與合作作品的特點。但是,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創作作者都具有特定的身份,由於其共同勞動,從而產生了這門綜合性的藝術作品。
我國《著作權法》第15條第1款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該款表明,製片者對影視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權,其他自然人作者僅享有署名權,但可以根據其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如果其他自然人作者沒有與製片者簽訂合同,他們能否主張獲取報酬呢?本款沒有涉及此問題。我們認為,只要沒有證據證明其他自然人作者是無償參與影視作品的創作,他們就有權獲取報酬;在事先沒有約定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通過補充協議解決這一問題。
我國《著作權法》第15條第2款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該款表明,影視作品中可以單獨使用的部分,相應的作者享有單獨的著作權。
『貳』 導演需要創作嗎
導演構思除了對電影思維能力的把握之外,還需要導演創作的手段,大體可分為3項:
1銀幕上的人物形象,須通過演員的創造體現出來。作為導演,如何和演員合作,並深入了解和掌握每個演員的表演特性,共同設計創造好角色,是頭等重要的事情。在影片拍攝的前期准備工作中,導演的主要工作是選擇和確定男女演員。常言道:「演員選對了,戲就成功了一半。」這話確有道理。在電影拍攝前的准備階段,導演須經常和演員一起琢磨角色,以確立劇中人物的性格基調和特性、情感、性格發展的基調以及和其他人物間的關系,幫助演員根據自身的特點找到感覺並盡快地進入角色。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導演更是演員直接的引導者和誘發人,去幫助演員盡快地自然而真切地進入規定的角色要求。
2畫面造型和音響構成電影是一種運動的畫面藝術,它由無數活動的連接的畫面構成,因此畫面造型是電影的直接表現手段。而畫面造型的基本因素是光、色彩、構圖。另外,電影既然是以運動著的畫面為特性,因此構圖也是動的,這要靠鏡頭的調度和演員的調度來達到。此外,對於銀幕的畫面造型,光的作用和意義不同凡響。可以說光是電影這門藝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媒介。導演的另一個造型表現手段是影片的音響構成。隨著有聲電影的發展及現代音像技術的飛速進步,音響對人的感覺和影響越來越大,在電影中的藝術影響力也越來越強,成為電影中一種不可缺少的造型手段。總之,作為一個導演,他必須了解音樂音響和畫面的關系,以及音響音樂去表達畫面未盡之意或延伸可見影像范圍的各種方式。
3蒙太奇是電影的一種獨特手段,各種綜合藝術在電影中都必須通過蒙太奇的手段組接到銀幕上去。電影導演正是通過蒙太奇構思發揮各創作部門的作用來完成整部影片的創作。因此說,導演工作的一切都在為實現這種蒙太奇構思進行創作和服務。電影的重要特性是它的直觀性——其通過眼睛可以直接看到畫面。蘇聯電影理論家查希里揚在《銀幕的造型世界》中指出:「據各種實驗資料證明,人的腦子接受來自眼睛的報道(信息)平均大約30倍於另一重要感官——耳朵。」所以我們常常習慣說「看電影」,而不說去聽電影;到劇場去則習慣說去聽戲或聽音樂和歌曲。其原因就在於有的觀眾在劇場中可以閉閉眼睛,隨著演員的唱腔,用手擊節,聽得入神。而電影則不同,不用眼睛看,只靠耳朵去聽,其審美效果的差別是非常懸殊的。所以聽廣播里的電影剪輯錄音和在電影院中觀看電影所獲得的效果是無法相比的。
『叄』 導演的任務是什麼
導演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肆』 導演、編劇、製片,三者是什麼關系啊
導演:
拍片時的老大,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
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
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編劇:
是劇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既可原創故事,也可對已有的故事進行改編(個別須獲得授權),一般創作好劇本後,編劇會將劇本交付導演審核,若未通過審核,則可與導演一同進行二次創作(劇本的修改權歸編劇所有)。編劇為整部電影或電視劇的核心與靈魂。不僅故事要靠他,劇本要靠他,演員對白都要靠他。
製片人:
投資方的直接負責人,主要職責是決定影片生產的製片方案、主創人員組成及影片銷售方式。並監督影片全部製作過程,而且參與到組織撰寫劇本或文學版權的購買。同時,要籌集資金,決定此資金的預算及最後的利潤分配,同主創人員談判並簽訂合同,批准製作開支,一直到影片完成銷售。,是一部影片的決策者和管理者。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了解觀眾心理和市場信息,善於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理。電影生產中有時把製片人稱為監制。 通俗講「製片人」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製片人要擅長市場推廣,收回投資。 製片人最怕的是虧本和超出預算,所以要精打細算。
(4)導演創造者擴展閱讀:
張紀中在接受采訪時解釋了「製片人」是怎麼一回事。他說,製片人是劇組的第一負責人,就像一個工廠,製片人是廠長,導演是總工程師,他只對藝術負責,製片人對一切負責。製片人的素質、心態直接影響到一部電視劇的品格。做製片人不需要你是專業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夠發現優秀的題材、本子、演員。
『伍』 影視製作中,製片人和導演是什麼關系
導演
拍片時的老大,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編劇
是劇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節目或影視的整體設計,既可原創故事,也可對已有的故事進行改編(個別須獲得授權),一般創作好劇本後,編劇會將劇本交付導演審核,若未通過審核,則可與導演一同進行二次創作(劇本的修改權歸編劇所有)。編劇為整部電影或電視劇的核心與靈魂。不僅故事要靠他,劇本要靠他,演員對白都要靠他。
製片人
投資方的直接負責人,主要職責是決定影片生產的製片方案、主創人員組成及影片銷售方式。並監督影片全部製作過程。。而且參與到組織撰寫劇本或文學版權的購買
同時,要籌集資金。。決定此資金的預算及最後的利潤分配。。 同主創人員談判並簽訂合同,批准製作開支。一直到影片完成銷售。。 是一部影片的決策者和管理者。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了解觀眾心理和市場信息,善於籌集資金,熟悉經營管理。電影生產中有時把製片人稱為監制。 通俗講「製片人」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
製片人要擅長市場推廣,收回投資。 製片人最怕的是虧本和超出預算,所以要精打細算。
張紀中在接受采訪時解釋了「製片人」是怎麼一回事。他說,製片人是劇組的第一負責人,就像一個工廠,製片人是廠長,導演是總工程師,他只對藝術負責,製片人對一切負責。製片人的素質、心態直接影響到一部電視劇的品格。做製片人不需要你是專業的精英,最重要的是眼光,能夠發現優秀的題材、本子、演員。
『陸』 導演基礎創作
照樣進行基礎創作,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標簽,如果沒有基礎創作的話,那麼就更談不上其他的更好的創作了,所以說扎實的技術創作是一個多樣的基本要求。
『柒』 梁伯龍的導演創作
話劇 《十六條槍》 中央戲劇學院61班 1962
話劇 《賣馬計》 中央戲劇學院61班 1963
話劇 《箭桿河邊》 中央戲劇學院昔陽四清工作團 1964
話劇 《南海長城》(合作) 中央戲劇學院74班 1977
話劇 《閃光吧,青春!》(合作)中央戲劇學院78班 1981
話劇 《伍家的風波》 北京市文工團 1982
話劇 《天邊有群男子漢》中國鐵路文工團中專學員班 1986
話劇 《伊爾庫茨克的故事》 中央戲劇學院85班 1987
話劇 《仲夏夜之夢》 中央戲劇學院證書班、95班 1991 1998
話劇 《地質師》(合作) 中央戲劇學院95班 1998
話劇 《諧語》 中央戲劇學院95班 1998
話劇 《情感世界》 中央戲劇學院研究生實習 1998
話劇 《走向勝利》 山西太原話劇團 1999
話劇 《梅家小院》 寧夏話劇團 1999
歌舞晚會 外國留學生新年晚會 教育部、北京市教育局1997-1998
『捌』 什麼叫導演
導演film director
1,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玖』 導演創作與理論用什麼資料
本專科入學考試:《文藝知識小網路》《影視編導專業考前輔導教程》《編導》《影視導演基礎》《通向電影聖殿》《電影藝術詞典》《影片分析透視手冊》《認識電影》《拍電影》《導演學基礎教程》《電影導演的表演藝術》《中外當代電影名作解讀》研究生入學考試:(再加上)《電影語言》《電影美學》《電影作為藝術》《視聽語言》(傳媒出版社)《影視導演技術與美學》《藝術風格的個性化追求》《構築現代影像世界》《故事》《電影劇作者疑難問題解決指南》《世界著名電影導演研究》《銀幕追求》一、二、三《電影藝術講座》
『拾』 陶春的創作及導演的作品
1995年由他主創的大型舞蹈詩《啊,僳僳》和大型傣族舞劇《潑水節》在雲南省新劇節目展演中分別獲得一等獎;
1997年在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單、三、雙人)舞蹈比賽中,創作的三人舞《小伙.四弦.馬櫻花》獲得三人物中唯一個金獎;
編創的三人舞《綠色生命》、集體舞《象腳鼓》在全國舞蹈比賽中獲得編導二等獎和三等獎;
2001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由他擔任總導演的兩台晚會《彩雲南現》和《雲海豐碑》一舉榮獲了創作、表演、舞美等五項金獎,為當屆全國各參賽表演團體榮獲之冠;
1997年與香港何浩川舞蹈團合作,成功創作並導演了《西南風》舞蹈晚會,深受香港行政總署和社會各界的贊賞;
2003年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由他擔綱總導演的表演項目在比賽中以絕對優勢奪取了8枚金牌;
由他擔任總導演的大型民族舞蹈詩畫《紅土戀歌》在雲南省新劇節目展演以及赴港演出中反響強烈;
1999年昆明世博園藝博覽會開幕式晚會《天地浪漫曲》中,他參與編排的「多彩雲南」章節獲得國家領導人和國際友人的廣泛贊譽。
他曾多次受中央電視台邀請,與其他導演合作編排了如2000年春節歌舞晚會《56個民族的祝福》、「心連心」文藝晚會、《綜藝大觀》晚會等。
另外近年來他還親自編排導演了「雲南省春節聯歡晚會」、「全國電影金雞百花獎晚會」開幕式以及第一屆、二屆、三屆「中國昆明國際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等數十台大型文藝晚會,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同時,他還為接待國家領導人、外國元首和國際友人組織過多台文藝演出,並率團出訪過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陶春同志帶領百餘名雲南演員和四名雲南導演赴北京參加奧運會閉幕式的排演工作(他擔任奧運會閉幕式第一章的編導組長),演出獲得極大成功,他本人及他率領的團隊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奧組委以及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廳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