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誰發明的圓珠筆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人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1936年,匈牙利的比羅在新聞印刷廠承擔文字校對工作,在用鋼筆改清樣時,常常發生浸潤模糊現象,為此,比羅開始琢磨,能否試制一種其它的書寫工具來代替鋼筆。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用一根鋼圓管灌滿速干油墨,在一端裝上鋼珠作為筆尖。然後,他在各種能書寫的材質上進行書寫試驗,發現均可留下抹不掉的痕跡,而且筆管內的油墨也不易溢出,試驗成功了。1940年人,他又對其發明進行了改進,於1943年7月10日申請了專利,1945年開始投入市場。
❷ 圓珠筆是哪個國家的誰發明的
美國。
最早出現圓珠來筆這一名自稱的時間是1888年,是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記者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2)油筆芯發明者擴展閱讀:
圓珠筆比一般鋼筆堅固耐用,但如果使用保管不當,往往寫不出字來,這主要是因干固的墨油粘結在鋼珠周圍阻礙油墨流出的緣故。油墨是一種粘性油質,是用胡麻子油、合成松子油(主含萜烯醇類物質)、礦物油(分餾石油等礦物而得到的油質)、硬膠加入油煙等而調製成的。
在使用圓珠筆時,不要在有油、有蠟的紙上寫字,不然油、蠟嵌入鋼珠沿邊的銅碗內影響出油而寫不出字來,還要避免筆的撞擊、曝曬,不用時隨手套好筆帽,以防止碰壞筆頭、筆桿變型及筆芯漏油而污染物體。
如遇天冷或久置未用。筆不出油時,可將筆頭放入溫水中浸泡片刻後再在紙上劃動筆尖,即可寫出字來。
❸ 中性筆是誰發明的
中性筆起源於日本,1988年日本PENTEL株式會社研製成功被稱為「HYBRID「的產品,中性筆由此宣告誕生。中性筆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新穎的書寫工具。中性筆兼具自來水筆和圓珠筆的優點,書寫手感舒適,油墨粘度較低,並增加容易潤滑的物質,因而比普通油性圓珠筆更加順滑,是油性圓珠筆的升級換代產品。
中性筆芯尾部的油狀物叫中性筆尾油鋰基酯,其作用如下:
1、保持良好的保濕密封,防止墨水蒸發或倒流溢出。
2、在中性筆書寫時,鋰基酯能象活塞一樣隨時跟進,利用大氣壓將墨水往下壓,保持中性筆書寫流暢,直至墨水書寫完。
❹ 筆芯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鉛筆叫「黑復鉛」。制1812年,美國有位叫威廉·門羅的木匠,他在刻有凹槽的木條中嵌入一根黑鉛心,再把兩根木條粘合在一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鉛筆。 圓珠筆的發明者是匈牙利的比洛,他是印刷廠的一名校對工。他把自來水筆的筆尖改成一顆小圓珠,在筆桿里灌滿印刷油墨,隨著鋼珠在紙上滾動把油墨帶出來,形成字跡,這是世界上第一支圓珠筆。
❺ 誰發明圓珠筆的
圓珠筆
圓珠筆 (或稱「原子筆」) 是近數十年來風行世界的一種書寫工具。它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書寫潤滑,且適宜於用來復寫等優點,因而,從學校的學生到寫字樓的文職人員等各界人士都樂於使用。圓珠筆的書寫原理,主要是利用球珠在書寫時與紙面直接接觸產生摩擦力,使圓珠在球座內滾動,帶出筆芯內的油墨或墨水,以達到書寫的目的。
一、圓珠筆的發明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人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1936年,匈牙利的比羅在新聞印刷廠承擔文字校對工作,在用鋼筆改清樣時,常常發生浸潤模糊現象,為此,比羅開始琢磨,能否試制一種其它的書寫工具來代替鋼筆。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用一根鋼圓管灌滿速干油墨,在一端裝上鋼珠作為筆尖。然後,他在各種能書寫的材質上進行書寫試驗,發現均可留下抹不掉的痕跡,而且筆管內的油墨也不易溢出,試驗成功了。1940年人,他又對其發明進行了改進,於1943年7月10日申請了專利,1945年開始投入市場。
二、關於圓珠筆改進的一段趣事
圓珠筆之所以能夠寫字,是因為筆頭里的鋼珠在滾動時,能將速干油墨帶出來轉寫到紙上。據說,日本的圓珠筆芯里裝的干油墨,足夠可以書寫2萬個字。但是,書寫的字數一多以後,鋼珠與鋼圓管之間的空隙會漸漸變大,這樣油墨就會從縫隙中漏出來,常常會沾污衣物等等,十分使人感到不愉快。
為了解決漏油的問題,專家們沒有少動腦筋。有的研究油墨配方的改進;有的研究鋼珠與鋼圓管的硬度。可是都沒能收到效果。
正當這項研究毫無進展的時候,日本有一個小企業主,想出了一個絕招:不是因為裝的干油墨足夠書寫2萬個字嗎?不是因為寫到那時就會漏油了嗎?那我就少裝一些干油墨,讓筆芯里的油墨只能書寫1萬多個字就用完了,這樣圓珠筆芯漏油的問題不就解決了。於是,他就申請了專利,專門生產一種短支的圓珠筆芯和圓珠筆,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個大的企業家。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看起來如乎是一種偷工減料,但實質上是一種創新,是解決當時人們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思想上、方法上的創新。
三、圓珠筆的種類
圓珠筆品種繁多、式樣各異,就質量而言又有高、中、低等不同檔次,但從類別上說,基本上可分為油性圓珠筆和水性圓珠筆兩種。
⑴油性圓珠筆
俗稱圓珠筆。所使用的筆頭槌珠多採用不銹鋼或硬質合金材料製成。球珠直徑的大小,決定了字跡線條的粗細。常見的球珠直徑有1毫米、0.7毫米、0.5亳米三種(產品的筆身或圓珠筆芯上往往會註明)。圓珠筆的油墨是特製的,主要以色料、溶劑和調黏劑混合而成。常見的顏色有藍、黑、紅三色。普通油墨多用來作一般書寫,特種油墨多用來作檔案書寫。作檔案書寫用的油墨,在筆芯上一般注有記號,如國產筆芯就注有DA的字樣。
⑵水性圓珠筆
又稱寶珠筆或走珠筆。寶珠筆的筆桿、筆套用塑料注塑成型的叫全塑寶珠筆;筆套用不銹鋼材沖壓磨製成的叫半鋼寶珠筆;筆桿、筆套全用不銹鋼製造的叫全鋼寶珠筆。全塑型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即墨水用完就報廢了;半鋼型和全鋼型的多採用可更換筆芯式結構。寶珠筆的筆頭分為炮彈式和針管形兩種,分別採用銅合金、不銹鋼或工程塑料製成。球珠則多採用不銹鋼、硬質合金或氧化鋁等材料製成,中字跡球珠直徑為0.7毫米,細字跡球珠直徑為0.5毫米。儲水形式分纖維束儲水和無纖維束儲水兩種。墨水的色澤有紅、藍、黑、綠等。寶珠筆兼有鋼筆和油性圓珠筆的特點,書寫潤滑流暢、線條均勻,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書寫工具。
除了以上分類外,常見的還有以油墨的顏色、筆的結構來分分類:
1. 以油墨的顏色來分:⑴ 單色圓珠筆:這是最為普通的圓珠筆,常有藍色、黑色、紅色等。⑵ 雙色圓珠筆:一般是紅、藍雙色。⑶ 三色圓珠筆:是紅、藍和黑色。⑷ 四色圓珠筆:是紅、藍、黑和綠色。除此四種以外,還有六色、八色,甚至還有十二色的圓珠筆。
2. 以結構來分:⑴ 一次性的圓珠筆,筆桿就是筆芯,既不能加油墨,也不能換筆芯,油墨用完,就只能丟棄。⑵ 可以換筆芯的圓珠筆,有按鈕、彈簧、鎖定、復原等功能。⑶ 筆桿可以旋轉,使筆芯伸出或者縮入。⑷ 有圓珠筆和鋼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鉛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測電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微小燈泡組合等等的新型圓珠筆。
圓珠筆與自來水筆不同,由於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筆頭上自由轉動的鋼珠帶出來轉寫到紙上,因此不滲漏、不受氣侯影響,並且書寫時間較長,省去了需經常灌注墨水的麻煩。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來。
❻ 圓珠筆是誰發明的
圓珠筆是比羅和他的兄弟格奧爾格發明的。
1943年6月,比羅和他的兄弟格奧爾格(一位化學家)向歐洲專利局申請了一個新專利,並生產了第一種商品化的圓珠筆——Biro圓珠筆。
英國政府購買了這個專利圓珠筆的使用權,使得這些圓珠筆可以被英國皇家空軍的機組人員使用。除了比傳統鋼筆更堅固以外,圓珠筆還能夠在低壓的高空中使用(在高空中,傳統自來水筆的墨水會溢出)。
(6)油筆芯發明者擴展閱讀
1948年,中國第一支國產圓珠筆在上海豐華圓珠筆廠誕生。改革開放以後,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帶動下,制筆廠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
中國國家有關部門於2011年啟動了「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制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國家撥款近6000萬元支持相關科研機構、企業針對中性墨水製造、筆頭不銹鋼線材、加工設備等開展科技攻關。
經過不懈努力,項目於2015年通過「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驗收,實現了一系列技術突破。長期以來,困擾中國制筆行業的「進口依賴」困局,開始被逐漸扭轉。
筆頭產品的生產工藝是國外企業的核心機密,王輝綿他們必須自主開發一套前所未有的煉鋼工藝。沒有任何參考,只能不斷地積累數據、調整參數、設計工藝方法。
經過五年數不清的失敗,在電子顯微鏡下,太鋼集團終於看到了「添加劑」分布均勻的筆尖鋼,試驗在2016年9月取得成功。大規模煉鋼十多次後,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鋼材終於出爐了。這批直徑2.3毫米的不銹鋼鋼絲,可以驕傲的寫上了「中國製造」的標志。
❼ 中性筆是誰發明的
中性筆起來源於日自本,1988年日本PENTEL株式會社研製成功被稱為「HYBRID』』的產品,中性筆由此宣告誕生。中性筆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新穎的書寫工具。中性筆兼具自來水筆和圓珠筆的優點,書寫手感舒適,油墨粘度較低,並增加容易潤滑的物質,因而比普通油性圓珠筆更加順滑,是油性圓珠筆的升級換代產品。
中性筆芯尾部的油狀物叫中性筆尾油鋰基酯,其作用如下:
1、保持良好的保濕密封,防止墨水蒸發或倒流溢出。
2、在中性筆書寫時,鋰基酯能象活塞一樣隨時跟進,利用大氣壓將墨水往下壓,保持中性筆書寫流暢,直至墨水書寫完。
❽ 筆是誰發明的
毛筆的起源:史記中曾記載:「秦始皇命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以御北方專匈奴,蒙恬取山屬中之兔毛以造筆」,文房四譜上也記載:「昔日蒙恬造筆,以拓木為管,鹿毛為柱,兔毛為被,此乃謂蒼毫也」,博物志雲:「秦之蒙恬將軍取狐狸毛為柱,兔毫為被以書」,因此,我們通常稱蒙恬將軍為毛筆的史祖。毛筆的發明過程,最早可朔自新石器時代末期的仰韶文化期,雖然沒有足夠的文字記載可資證明,但由已出土的仰韶彩陶上的花文研究,可能是由類似毛筆的工具所繪制而成,及至商朝甲骨文的研究,可明顯的看出刀刻的甲骨文邊緣,是先用毛筆書寫其上再刻成的,可見此一時期已有毛筆的存在。周朝的青銅器上所鑄的文字,依其字形判斷,已明顯可知系由柔軟的筆尖所書寫筆觸的痕跡,由書寫的形狀與筆意,知道書寫的工具—也就是毛筆,1954年在湖南長沙郊外的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時代楚墓文物中,已有多種古毛筆及其相關之書寫文物,這是首度使我們對漢朝以前的毛筆形象的想像,真像大白,該批文物中的毛筆稱之為「長沙筆」是由高級的兔毫所製成毛長2.42公分,筆管長達16.6公分,筆管是由細竹製成,製法是將兔毛夾插於管端,以細絲綁緊後用漆固定,此一製作在技術上已是相當高超。
❾ 誰發明了圓珠筆
圓珠筆 圓珠筆 (或稱「原子筆」) 是近數十年來風行世界的一種書寫工具。它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書寫潤滑,且適宜於用來復寫等優點,因而,從學校的學生到寫字樓的文職人員等各界人士都樂於使用。圓珠筆的書寫原理,主要是利用球珠在書寫時與紙面直接接觸產生摩擦力,使圓珠在球座內滾動,帶出筆芯內的油墨或墨水,以達到書寫的目的。 一、圓珠筆的發明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人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1936年,匈牙利的比羅在新聞印刷廠承擔文字校對工作,在用鋼筆改清樣時,常常發生浸潤模糊現象,為此,比羅開始琢磨,能否試制一種其它的書寫工具來代替鋼筆。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用一根鋼圓管灌滿速干油墨,在一端裝上鋼珠作為筆尖。然後,他在各種能書寫的材質上進行書寫試驗,發現均可留下抹不掉的痕跡,而且筆管內的油墨也不易溢出,試驗成功了。1940年人,他又對其發明進行了改進,於1943年7月10日申請了專利,1945年開始投入市場。 二、關於圓珠筆改進的一段趣事 圓珠筆之所以能夠寫字,是因為筆頭里的鋼珠在滾動時,能將速干油墨帶出來轉寫到紙上。據說,日本的圓珠筆芯里裝的干油墨,足夠可以書寫2萬個字。但是,書寫的字數一多以後,鋼珠與鋼圓管之間的空隙會漸漸變大,這樣油墨就會從縫隙中漏出來,常常會沾污衣物等等,十分使人感到不愉快。 為了解決漏油的問題,專家們沒有少動腦筋。有的研究油墨配方的改進;有的研究鋼珠與鋼圓管的硬度。可是都沒能收到效果。 正當這項研究毫無進展的時候,日本有一個小企業主,想出了一個絕招:不是因為裝的干油墨足夠書寫2萬個字嗎?不是因為寫到那時就會漏油了嗎?那我就少裝一些干油墨,讓筆芯里的油墨只能書寫1萬多個字就用完了,這樣圓珠筆芯漏油的問題不就解決了。於是,他就申請了專利,專門生產一種短支的圓珠筆芯和圓珠筆,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個大的企業家。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看起來如乎是一種偷工減料,但實質上是一種創新,是解決當時人們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思想上、方法上的創新。 三、圓珠筆的種類 圓珠筆品種繁多、式樣各異,就質量而言又有高、中、低等不同檔次,但從類別上說,基本上可分為油性圓珠筆和水性圓珠筆兩種。 ⑴油性圓珠筆 俗稱圓珠筆。所使用的筆頭槌珠多採用不銹鋼或硬質合金材料製成。球珠直徑的大小,決定了字跡線條的粗細。常見的球珠直徑有1毫米、0.7毫米、0.5亳米三種(產品的筆身或圓珠筆芯上往往會註明)。圓珠筆的油墨是特製的,主要以色料、溶劑和調黏劑混合而成。常見的顏色有藍、黑、紅三色。普通油墨多用來作一般書寫,特種油墨多用來作檔案書寫。作檔案書寫用的油墨,在筆芯上一般注有記號,如國產筆芯就注有DA的字樣。 ⑵水性圓珠筆 又稱寶珠筆或走珠筆。寶珠筆的筆桿、筆套用塑料注塑成型的叫全塑寶珠筆;筆套用不銹鋼材沖壓磨製成的叫半鋼寶珠筆;筆桿、筆套全用不銹鋼製造的叫全鋼寶珠筆。全塑型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即墨水用完就報廢了;半鋼型和全鋼型的多採用可更換筆芯式結構。寶珠筆的筆頭分為炮彈式和針管形兩種,分別採用銅合金、不銹鋼或工程塑料製成。球珠則多採用不銹鋼、硬質合金或氧化鋁等材料製成,中字跡球珠直徑為0.7毫米,細字跡球珠直徑為0.5毫米。儲水形式分纖維束儲水和無纖維束儲水兩種。墨水的色澤有紅、藍、黑、綠等。寶珠筆兼有鋼筆和油性圓珠筆的特點,書寫潤滑流暢、線條均勻,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書寫工具。 除了以上分類外,常見的還有以油墨的顏色、筆的結構來分分類: 1. 以油墨的顏色來分:⑴ 單色圓珠筆:這是最為普通的圓珠筆,常有藍色、黑色、紅色等。⑵ 雙色圓珠筆:一般是紅、藍雙色。⑶ 三色圓珠筆:是紅、藍和黑色。⑷ 四色圓珠筆:是紅、藍、黑和綠色。除此四種以外,還有六色、八色,甚至還有十二色的圓珠筆。 2. 以結構來分:⑴ 一次性的圓珠筆,筆桿就是筆芯,既不能加油墨,也不能換筆芯,油墨用完,就只能丟棄。⑵ 可以換筆芯的圓珠筆,有按鈕、彈簧、鎖定、復原等功能。⑶ 筆桿可以旋轉,使筆芯伸出或者縮入。⑷ 有圓珠筆和鋼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鉛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測電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微小燈泡組合等等的新型圓珠筆。 圓珠筆與自來水筆不同,由於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筆頭上自由轉動的鋼珠帶出來轉寫到紙上,因此不滲漏、不受氣侯影響,並且書寫時間較長,省去了需經常灌注墨水的麻煩。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來。
❿ 誰發明了筆
1、鉛筆:
來歷
1564年,一場災難性的颶風襲擊英格蘭島,受災較重的昆布蘭地區許多大樹被連根拔起。風暴過後,人們在樹根下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質。只要輕輕在物體上一劃,就可以留下一道黑色的印記,它就是「石墨"。當地牧羊人常用它在羊身上畫記號,以便於辨認。後來有人把它製成棒形,賣給商人用於在包裝上劃記號。178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經過多次實驗,將石墨粉與硫磺、銻、松香混合在一起,製成糊狀再擠壓成條形,這就是鉛筆的雛形。這種鉛筆有一定的硬度,書寫起來比石墨棒好用多了。受此啟發,人們又將石墨塊切成小條,用於寫字繪畫。這就是最早的鉛筆。不久,英王喬治二世索性將巴羅代爾石墨礦收為皇室所有,把它定為皇家的專用品。但是用石墨條寫字既容易弄臟手,又容易折斷。
給鉛筆套上木桿外套的任務是由美國工匠門羅來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種能切出木條的機器,然後在木條上面刻上細槽,將鉛筆芯放入槽內,再將兩枝木條對好、粘合,筆芯被緊緊地嵌在中間,這就發展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
新成員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鉛筆的製造也已經注入了許多科技含量。有了護芯可回縮活動鉛筆、無殘芯活動鉛筆、紙制鉛筆等等。
護芯可回縮活動鉛筆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鉛芯護管在一定壓力下可以回縮。這種筆使用的是金屬夾頭,裝有防止重壓的保護彈簧,按壓後能夠半自動出芯,不但出芯准,而且還可避免刺破衣袋、保護鉛芯;無殘芯活動鉛筆與一般鉛芯只能用到12.4毫米為止的活動鉛筆不同,無殘芯活動鉛筆哪怕鉛芯用到最後1毫米仍能使用。這是活動鉛筆一百多年來的重大革新。它主要是筆內改用了雙夾頭結構,前夾頭夾持鉛芯的前端,後夾頭負責夾持及推進鉛芯;紙制鉛筆,又名環保鉛筆。主要是利用廢舊紙張為原料(替代傳統鉛筆生產中的木材),經過簡單裁切後,經精細加工而成。與傳統的木桿鉛筆相比,紙制鉛筆以紙代木,品質更加卓越,產品花色繁多,而且易卷削、使用性能好,並且絕對避免了木桿鉛筆普遍存在的桿內斷芯、切削折芯、偏芯等難以克服的缺點。
符號
今天我們看到鉛筆上標有的H、B、HB是代表鉛筆的軟硬程度,這也是有來歷的。
直到18世紀末,世界上還只有英、德兩國有鉛筆供應,拿破崙發動了對鄰國的戰爭後,英、德兩國切斷了對法國的鉛筆供應,因此,拿破崙命令法國的化學家孔德在自己的國土上找到石墨礦,然後造出鉛筆。但法國的石墨礦質量差,而且儲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里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好使耐用的鉛筆芯。在石墨中摻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產出的鉛筆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顏色深淺也不同。「H"即英文「Hard"(硬)的開頭字母,代表粘土,用以表示鉛筆芯的硬度。「H"前面的數字越大(如6H),鉛筆芯就越硬,也即筆芯中與石墨混合的粘土比例越大,寫出的字越不明顯,常用來復寫。「B"是英文「Black"(黑)的開頭字母,代表石墨,用以表示鉛筆芯質軟的情況和寫字的明顯程度。以「6B」為最軟,字跡最黑,常用以繪畫。普通鉛筆標號則一般為「HB」,考試時用來塗答題卡的鉛筆標號一般為「2B」。
特殊功能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鉛筆還可以鑒別鑽石的真偽。鑽石用水潤濕後,用鉛筆在它上面刻劃一下,真鑽石的表面不會留下鉛筆劃過的痕跡。用水晶、玻璃、電氣石等製作的假鑽石則會留下痕跡
2、毛筆的來歷:、
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作戰,他都要定期寫戰報呈送秦王。當時,人們用竹簽寫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沒寫幾下又要蘸。
一天,蒙恬打獵時看見一隻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跡,心中不由來了靈感。他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插在竹管上,試著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試了幾次,效果還是不行,於是隨手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石灰坑裡。有一天,他無意中看見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筆。撿起來後,他發現濕漉漉的兔毛變得更白了。
他將兔毛筆往墨盤里一蘸,兔尾竟變得非常「聽話」,寫起字來非常流暢。
原來,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變得柔順起來。傳說這就是毛筆的來歷
3、鋼筆的來歷
鋼筆的發明是有個故事的。據說有個叫華特曼的英國人在簽合同時,羽毛筆漏水,把合同紙給弄臟了,當他去取新合同時,另一個競爭者把合同搶走了。他深受刺激,決定要設計一種先進的筆。他根據植物體內的毛細管輸送液體的原,發明了鋼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