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生的創造力有多強
上大學的時候,除了上課的老師,平時與我們相處最多,待在一起時間最長的就是和我們住在同個屋檐下的舍友了,因為他們,我們的大學生活到處都是充滿歡笑聲,因為他們,大學生活變得更加與眾不同,住在一起的舍友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從陌生到熟悉,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有的同學性格比較孤僻,喜歡獨處,而有的同學就像一個“開心果”,整天把歡笑掛在嘴邊,只要有他的地方,快樂就無處不在,也有一些古怪的同學,他們“身懷絕技”,有著獨特的本領,經常會發明一些奇葩的東西,有時候發明出來的東西讓舍友們覺得好笑又神奇,也有東西對我們的生活還能起到幫忙的作用,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舍友們這些奇葩的發明吧!
1、門上綁繩子
國內的大學生宿舍有些是沒有安裝空調的,每到夏天就會非常悶熱,熱得就像火爐那樣,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活對學生們來簡直就是“煎熬”,同學們為了能避暑,於是就想出了這樣一個方法,在宿舍裡面擺上一個簡單的“泳池”,熱的時候就坐在裡面泡著水,頓時就透心涼了,還可以在上面放上桌子玩玩電腦,但是要注意電腦也不要下去泡水了哦,不然就得不償失了!如果宿舍裡面是四個人住在一起的,這種方法還不錯,如果是六個人的就會太擠了!
以上這4種奇葩的發明,真的是一個比一個經典,網友們看後都直言:大學生果然都是人才!除此之外,你們還見過其他奇葩的發明嗎?可以在下方留言,一起分享哦!
『貳』 什麼是創造力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回造新事物答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區分人才的重要標志。
(2)創造力的強弱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知識
包括吸收知識的能力、記憶知識的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吸收知識、鞏固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實際操作技術、積累實踐經驗、擴大知識面、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是創造力的基礎。
2、智力
智能是智力和多種能力的綜合,既包括敏銳、獨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記憶力和靈活自如的操作力,還包括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這是構成創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
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內容。它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創造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素質。優良素質對創造極為重要,是構成創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叄』 創造力的重要性有哪些
所謂創造力,是指人們在創造性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徵,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每個孩子都有這種能力。
既然創造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那麼,創造性思維能力又指的是什麼呢?
思維它有多種形式,有抽象思維、概念思維、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意象思維、直感思維、社會思維、靈感思維、反向思維、相關思維等等,創新思維是其中一個。那什麼叫做創新思維呢?創新思維的概念,指的是不受現成的常規的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維過程。不要受什麼約束,要全新的。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的這樣的解答,這樣的方法尋找出來,這樣的思維過程,我們叫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它是相對於傳統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所有人都有的。我們每一位孩子,都有創造性思維,都有創新思維。
創造力,也就是創新思維能力,到底有什麼樣的重要性呢?
舉一個例子:兩個推銷人員到一個島嶼上去推銷鞋。一個推銷員到了島嶼上之後,氣得不得了,就發現這個島嶼上每個人都是赤腳。他氣餒了,沒有穿鞋的,推銷鞋怎麼行,這個島嶼上是沒有穿鞋的習慣的。馬上發電報回去,打手機回去,鞋不要運來了,這個島上沒有銷路的,每個人都不穿鞋的,這是第一個推銷員。第二個推銷員來了,高興得幾乎昏過去了,不得了,這個島嶼上的鞋的銷售市場太大了,每一個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個人穿一雙鞋,不得了。那要銷出多少雙鞋出去,馬上打電報,空運鞋來,趕快空運鞋。
同樣一個問題,常規思維與創新性思維,不同角度,得出的結論也是不一樣的。
再比如,小孩的創新能力也是需要大人去挖掘的。小學生問老師:老師,天上有一個太陽,會不會有兩個太陽?老師說:瞎說,「國無二君,天無二日」,怎麼會兩個太陽。如果是這樣,小孩的創新思維就被泯滅了,天上可能就有兩個太陽,五個太陽,宇宙無限,銀河系太陽系可能有很多,這個創新性思維就被埋沒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平常人他是傳統性的思維,常規性的思維佔主導,所以它的創造力發揮不出來。
一個孩子的創造力不是憑空而來的,這有一個過程。
首先,孩子需要有一個認知世界的過程。
如果要創新,至少需要對舊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在舊事物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性思維,展開無限想像,從而發展成新事物。家長們在這期間,一定要鼓勵孩子摒棄呆板的思維,發揮無限的想像力,同時,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想法,給予他們獨立的思考空間,這樣會更有助於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這樣既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又有利於孩子創造能力的發展,使孩子變得更聰明。
其次,讓孩子學會觀察新事物。
觀察力的培養,對孩子創造力的開發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從心理學來說,觀察力是體現一個人能力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經過多年對大腦條件反射研究得出一條至理名言:「觀察,觀察,再觀察!」可以這么說,現在的很多家長往往嘔心瀝血地教孩子去早早地學習寫字畫畫、唱歌跳舞,不僅費事費力,效果還不好。很少有家長去教孩子去觀察。很多家長不清楚大腦高級思維的啟動,大部分來自觀察,因此要提高孩子的創造力,家長對孩子觀察力的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
再次,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
作為家長,首先要認識到孩子動手實踐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動手能力的培養是鍛煉孩子手腦結合的良方,也是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必經過程。家長應該多創造條件讓孩子「想自己做事」,給孩子一個動手做事的機會,不能怕「孩子受傷」這種「過度好心」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也正是有了「動手做事」的基礎,孩子才會有提升創造力的空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更加能夠產生新的想法,更能夠用創新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如果不讓孩子多動手,這種可貴的創新精神萌芽,就會被扼殺在搖籃中,孩子能在模仿順從中長大,失去創造新事物的機會、條件和信心,而最終很可能成為平庸的、缺乏獨立見解的人,被時代所拋棄。
玩轉發明一直專注培養動手創造人才,並在這條道路上有了小小成果——已幫助幾千個家庭的孩子,動手創造了上萬件作品,其中有三千多項申請了專利。
孩子在這里不僅學到了發明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思維能力,動手創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不管未來如何發展,這些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見,對待問題也有更多的解決辦法。
『肆』 創造力表現有幾種特徵
一是變通性,意思是說具有較強創造能力的人,其思維活躍,靈活多變,專舉一反三,聞一知屬十,觸類旁通,不易受定勢的影響;
二是獨特性,對問題有獨特、新穎的見解,遇事常有思想、新觀念、樹立新形象和拿出新點子、新辦法;
三是流暢性,知識經驗豐富,思路開闊而流暢,方法靈活,智力活動阻滯少,反應迅速。創造力的本質特徵是創新,然而它並不神秘莫測。創造力與創造思維一樣,人皆有之,並非少數天才人物所特有,它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能力。
『伍』 什麼是創造力構成創造力的因素有哪些
創造力是產生新思想、新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是個體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活動所必需的能力及品質。它可以是知識的創新,是新概念、新法則、新理論,又可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也可以是日常生活表現中的新觀念、新設想。
創造力的結構中有三個基本要素。第一要素是專業知識技能。創造不會憑空產生,必須基於前人的知識和成就。人們要在某領域具有創造性,獲得成就,必需要有該領域的基於良好認知結構的知識基礎和技能。
第二要素是創造能力和探究策略。創造能力是以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像為核心的能力組合,還包括敏銳的觀察力、高效的記憶力、穩定的注意力以及實踐能力。
第三要素是創造動機和人格品質。創造動機主要是指內部動機,是發自內心的創造慾望、興趣和自我激勵,而不是外部壓力,外部獎勵。從創造人格來說,強烈的創造意識、堅定的自信心,堅忍不拔的創造意志,勤奮、熱情、好奇、不因循守舊,忍耐模糊不清、不怕挫折、甘冒風險等良好品質都是創造不可缺少的心理環境和內部動力。具有這些品質,才能破除各種禁錮個人創造力的精神枷鎖,戰勝阻擾創造活動的各種心智障礙。
創造力是可以傳授和訓練的,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曾做過實驗研究,發現教學生學完一輪創造課程和訓練後,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幾乎成倍增長。說明創造思維能力和其他技能一樣是可以學習和訓練的,通過學習訓練和實踐活動能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
心理學研究發現,創造性思維主要由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構成。常見的幾種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綜合性思維技巧和訓練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PMI思考法、TEC思考法和信息交合法。——誠道則(如何趕超別人家的天才?)
『陸』 人的創造力有幾種類型
我們知道,創造力是指能夠提供獨特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產物的能力,而它又是在創造性活動中才能表現出來的,並且在創造性活動中反映出創造力高低水平的差異。因此,至少可以在三個層面上來對人類的創造力進行分類,即可以從人類創造性活動所得的結果——產物、產品上來劃分創造力,也可以從創造性活動這個層面來劃分創造力,還可以根據創造力水平的高低來劃分創造力。
美國創造心理學家泰勒依據創造力水平的層次,把它區分為以下5種類型:
(1)表露式創造力
這是最初級層次的創造力,通常是指個體在兒童時期所顯露出來的創造力。物理學家牛頓在少年時代就開始獨立製造小水車、精巧的風車;德國數學家高斯在上小學時就能解級數求和的問題;唐代詩人駱賓王在7歲時就寫出了《詠鵝》詩;宋代方仲永在孩童時期就能作詩,深得王安石的稱贊等等。這種表露式的創造力如果得到培養與發展,就會發展為高級水平的創造力;如果得不到培養與發展,就會夭折。
(2)生產的創造力
這是指發展各種技術、創造出新物質產品的生產力,它以技術性、實用性為特徵。
(3)發明的創造力
這是指發明新機械、新工具、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產品的創造力。
(4)革新的創造力
這是指革新某種機械、工具、技術、工藝、方法、產品的創造力。
(5)深奧的創造力
這是最高級水平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的成果是發現新的規律,提出新的原理原則,創立嶄新的理論體系,而這些新的規律、新的原理原則、新的理論體系能形成新的學派或開辟新的領域,在人類認識史和科學史上能起到劃時代的偉大作用。
也有人根據創造力所應用的具體領域,將創造力劃分為以下幾類:
(1)哲學型創造力
這種創造力是同哲學知識、橫斷科學知識結合在一起的。這種哲學型創造力是一種概括和抽象思維能力極強的能力。因此它要求具有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具有能夠在最一般、最普遍的哲學范疇內進行哲學思辨的能力。
(2)數學型創造力
這種創造力是同數學知識結合在一起的,其成果是各門數學分支學科與科學論文。這種數學型創造力的特點是抽象思維能力極強,能夠在很高的層次上充分自由地運用各種脫離具體事物的符號,這種能力的最大表現就是對符號的一種操縱能力。這種數學型的創造力不僅體現在數學領域,還體現到了各種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中去,創建了許多邊緣型學科。
(3)科學型創造力
這是體現在科學研究領域中的一種創造力,這種科學型的創造力不僅要求有很高的科學素養,更要求有在各自領域中所要求的領悟力與洞察能力。根據不同的科學研究領域,科學型創造力又可分為:
①自然科學型創造力。表現為在自然科學中的一種超群創造力。它體現為對自然科學的特殊興趣及由此而產生的驚人洞察力。
②社會科學型創造力。這是表現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的一種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既要求有很高的洞察能力,又要有很高的思辨能力。
③意識科學型創造力。這是以思維科學領域為基礎的創造力,表現為意識心理的極大熱情和預見能力。
(4)藝術創造力
這是以一定的藝術知識、藝術技巧為基礎的,其創造成果是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的創造力。藝術創造力要藉助於形象思維力、情感思維力、靈感和美感。藝術創造力又可分為:
①文學藝術創造力。這種創造力藉助於形象思維、想像和靈感,以語言形式表達。
②表演藝術創造力。這種創造力必須藉助於說、唱、動作和體形的表演。
③造型藝術創造力。它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藝術形象的能力。
總之,創造力的表現形式是復雜多樣的,人們可以用創造力的水平、創造性成果和創造活動的類型來區分創造力。從創造力的分類也可以看出創造力是多種多樣的,其表現形式也各不相同。同時對於人類個體而言,可能會偏向某一個具體的領域,而不可能在每一個方面、每個層次上都表現出同等的創造性來。
當然,對創造力的劃分,也並不認為各創造力之間就是相互隔絕的。相反,各創造力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許多創造力之間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因此,有些人在許多方面均表現出超常創造力就不足為奇了。如我國東漢的張衡,既是天文學家,又是文學家,還對繪畫很有研究。義大利人達·芬奇也是一樣,他不但在藝術方面有驚世之作,在科學、機械、水利等方面也很有造詣。
『柒』 創造力的基本性質
創造力具有以下五方面的基本性質:
1)普遍性。創造力的普遍性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一般都具有創造力。創造力並非超凡之力或神秘之力,它首先是人的自然屬性。
創造力無時不有。人類從製造工具的誕生之日起就開始創造。創造性的勞動不僅促使類人猿完成了向人類進化的飛躍,同時也為人類施展自身的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創造力無人不有。一般認為,一個能從事智力活動的人,在一定的條件下都能產生新的思維或行為亦即從事創造,因而也就具備一定程度的創造力。
人的先天性生理素質對創造力有一定影響,但是並不能決定創造力的高低或限定創造力的發展程度。例如,人的腦容量的大小與創造力不存在線性相關的關系。有資料介紹,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大腦重量為2012克,而差不多同時代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作家法朗士的大腦只有900多克。腦重的差異雖然在一倍以上,卻沒有影響這兩位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各自的創造力。
人在社會生活中得到的許多附加因素,如身份、學歷、職業、地位、財富等,雖然多少同創造力有關但沒有必然聯系。例如; 郝建秀創立先進工作法、倪志福發明新式鑽頭的時候,都是普通工人。華羅庚最初發表數學論文的時候,只有初中二年級文化程度。
2) 特殊性..創造力是人的一種十分珍貴的特殊能力,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個人創造時間的有限性和創造時機的隨機性。
個人創造時間的有限性。任何個別的創造者進行創造的時間也總是有限的。即使是在生命存在的時期內,人也不可能時時、事事都進行創造。由此觀之,個體的創造時間就更為有限,從而表明創造力是極為珍貴的特殊能力。
創造時機的隨機性。從創造者自身來說,既無法精確預測未知的創造時機何時到來,又不能預先准確安排創造成果的具體形式。創造力的有效發揮往往是內因與外因相結合的結果,外因的誘發有時會對創造起到關鍵的作用。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在任何條件下都能適時地抓住有利於創造的機遇。
3)社會性。 在很多情況下,創造活動表現為群體的共同實踐,創造成果是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例如,遠古以來許多重大發明成果的創造者早已佚名。是誰設計了尼羅河畔的金字塔?是誰創建了橫貫華夏的萬里長城?由於年代久遠,缺乏准確的資料記載,因此我們只能推測:是古代埃及人和古代中國人。 個人的創造離不開社會條件。在不少情況下,創造可以表現為個人的思維與行為。即便如此,也離不開社會提供的必要條件。在完全脫離人類社會的條件下,個人的創造力是難以產生的。狼孩的悲劇就是一個例證。由於自幼與社會隔絕,狼孩只是動物學意義上的人。非社會的生長環境使他們沒有學會正常思維,當然更談不上具備創造力。
4)能動性。能動性是指創造力能對客觀世界產生強烈的反成深遠的影響。
創造力是智力因素的有效綜合。創造力與智力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創造力同智力的組成因素密切相關。創造者進行創造的過程中,往往要綜合運用觀察、記憶、思考、想像等智力因素,不僅使它們得到有機的統一,而且有效地組合成主動、積極、活躍的創造力,產生出前所未有的嶄新成果。創造力能動性的意義首先就在於此。
創造力受非智力因素激發。 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創造力是人類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結合,不僅是人腦特有功能與人體特有技能的外部表現,而且受人的理想、抱負、意志、感情、情緒、精神狀態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在有利的條件下,創造者會受到上述非智力因素的激發而產生極大的創造力。有不少人在千鈞一發的危難關頭能夠急中生智,想出異乎尋常的方法化險為夷,就是創造力受非智力因素激化的能動性表現。還有一些人不畏艱辛,不怕挫折,以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堅持長時期的艱苦奮斗,終於在某個領域獲得新的突破與成功,這也是創造力在非智力因素影響下發揮能動性的例證。
5)可開發性。可開發性是創造力的一個鮮明特點,意味著創造力存在可以挖掘的潛在優勢。正是在不斷挖掘、不斷開發的前提下,創造力才得以發展增長,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創造力的差異性是可開發性的前提。不同人的創造力是有大小高低之分的。例如,英國人斯旺從1848年開始研製電燈三十餘年並研製出碳絲燈泡。美國人愛迪生也試驗過多種材料製造電燈泡卻屢遭失敗,直到1879年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上讀到斯旺製成碳絲燈泡的消息,才受到啟發並轉而研究碳絲燈泡。可是,斯旺長期只帶一名助手孤軍奮戰;愛迪生卻組建了研究所,同難 許多人合作攻關。斯旺只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愛迪生則造注重推廣應用。為了使電燈具有實用價值,他改革了電路聯接方式,研製了細燈絲燈泡、變壓器。供電網等有關成果。斯旺在制出第一個碳絲燈泡32年後才首次申請了一項專利;愛迪生卻在研製碳絲燈泡以後的四年內獲得與電燈有關的專利147項。相形之下,愛迪生的創造意識、創造方法、創造能力都大大地超過斯旺。電燈發明者的桂冠也理所當然地戴到了愛迪生的頭上。
創造力可開發性的理論依據。創造者施展創造力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發揮了主導作用,而人腦正是創造性思維的發源地。現代生物科學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有左右兩個半球,每個半球均由大腦皮質(皮層)、大腦白質(髓質)基底神經節和側腦室組成。其中大腦皮質是思維的器官,表面約集中了140億個神經細胞。其構造之復雜,功能之特異,都難以估量。根據實驗資推測,人腦的記憶容量相當於七億多冊書籍,單項記憶可保持八十餘年。僅就記憶存儲功能而言,即便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一生至多隻利用了自己大腦功能的百分之幾。由此可見,人腦還存在極大的潛力。正是這種潛力,為創造力的可開發性提供了理論依據。
『捌』 創造力和創新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創新是在經濟和社會領域生產或採用、同化和開發一種增值新產品;更新和擴大產品、服務和市場;發展新的生產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種創新。創新在經濟、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等領域的研究中舉足輕重。
2、創造力指的是在零基礎上,進行發明製造生產的能力,比如中國的核工業。創新則是在一定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更高層次技術更新和升級,比如當下人們關注的企業轉型。
3、創造力是一種能力,而創新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結果。
(8)創造力的強弱擴展閱讀:
培養創造力的方式
1,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創造性想像,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
2,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3,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對於人來說,創造力不僅是天賦和才能,而且還是一種責任。創造力不是「deus ex machina」(解決一個困難的出乎意外的方法),也不能呼之即來,由創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現看來,創造力是教育、培養和實踐的結果。閱題在於洞察創造活動的全過程,為促進創造力創造先決條件。
『玖』 簡述 創造力的強弱受哪三種因素的影響 以及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創造力的強弱受三種因素的影響:一是創新意識,即創新的意圖、願望和動機專;二是創造思維屬能力;三是各種創造方法和解題策略的掌握。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創造思維能力和掌握創造方法與策略的推動力。實驗研究表明,一個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的人,往往勤奮自信,善於鑽研,勇於創新。因此,有人說:「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
『拾』 創造力包括了哪些重要的能力
創造力包括5個重要能抄力:敏覺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流暢力。
1.當父母變換了孩子的房間布置,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改變的地方,絲毫不差,就表示孩子的「敏覺力」十分高。
2.當老師問:「茶杯有什麼用途?」在限定時間內,能夠想出最「多」答案的人,就有著較佳的「流暢力」。
3.當有人問:「你在沙漠里口渴了,要喝什麼?」甲孩子回答「開水」、「汽水」;乙孩子回答「仙人掌汁」,則乙孩子比較有「變通力」。
4.獨創力,是指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看法,而且有實際效果。可以說,所有的「發明家」,都具有高度「獨創力」。
5.精進力,是指能從更精緻、更細密的角度思考。例如懂得在紙船上塗一層蠟,防止被水浸壞。
奇思妙想玩轉發明課程,以科學的形式與方法,解密孩子的創造力基因,激發他們的創新靈感,為他們摘取人生第一件發明;為中考培養科技特長生,為留學移民增添專利加分強項,為高考各重點大學自主招生挖掘創新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