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隱形斗篷發明出來了么

隱形斗篷發明出來了么

發布時間:2021-07-10 05:56:15

⑴ 現在中國有發明隱形依

隱形衣是由一種元材料(metamaterials)製成的,這種材料是金屬和像陶瓷、特氟綸以及光纖合成材料一樣的線路板材料的混和物,在最理想的狀況下,隱形衣和被其隱藏的物體都是看不見的。觀察者可以看見周圍的事物,但卻看不到被隱形衣遮蓋的物體。雖然有多國科學家參與這項研究,目前達到效果只能使得不被微波發現,真正實現發明讓人肉眼不可見的隱形衣還需進一步研究。 隱形衣以前只是在幻想小說里才能出現,如今科學家正在進行大膽嘗試,研製真正的隱形衣,當然,這種隱形衣還不能讓詹姆斯·T·柯克船長的羅穆蘭太空船隱藏起來,也不能讓哈利·波特遁形,(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是存在的 小而堅硬物體可能還勉強能實現隱形,但是想要實現可折疊巫師身材大小的隱形斗篷目前也只能出現在科幻小說里。)但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開始,而且為更加先進的設計鋪平了道路。在第一次進行的成功試驗中,來自美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把一根銅柱隱藏了起來。 隱形衣跟隱形技術不一樣,隱形技術不會讓一架飛機看不見,只是減少在雷達上可見的橫截面,使飛機很難被跟蹤。而隱形衣是一種改進了的技術,可以將人和物體隱藏起來,讓可見光對其無能為力。 編輯本段原理 杜克大學研究人員說,他們製作出的隱形材料可以引導微波「轉向」,避開儀器探測,從而防止物體被發現。與光和雷達波一樣,微波探測到物體的原理是物體阻擋了微波通過的途徑,使其產生陰影,從而「顯形」。這種敷在物體表面的材料,能引著微波「繞著走」,當微波射到披有隱身材料的物體上時,微波就會繞過去,整個過程就像水流經過一塊圓滑的岩石而發生分流一樣,從而起到將物體隱形的作用。 人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東西是因為物體把投射到其表面上的光分散開來,有些光就反射到人的眼睛裡。科學家史密斯說:「隱形衣減少了物體的反映和影子,而光的反射和影子都能夠被探測到,這兩種東西一旦減少,物體就很難被覺察到了。」 編輯本段相關研究美英科學家首次實驗 新研製的「隱形衣」外形如同一條黃色的浴巾 研究人員說,隱形衣試驗中的現象就像是海市蜃樓一樣,在海市蜃樓中,熱量引起光線彎曲,隱去了天空中出現的影像後面延伸的道路。迪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的副研究員、隱形衣的設計者大衛·舍里格說:「我們已經製成了一個人造海市蜃樓,可以隱藏一些東西,讓觀察者從任何地方都看不見。」 在首次嘗試中,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外衣能夠阻止探測到物體的微波。像光線和雷達波一樣,微波遇到物體時通常會反射回來,所以儀器就會發現這種物體,形成一個可以探測到的影子。而隱形外衣使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材料,可以讓雷達波或者光線或者其它的波繞過物體而不會反彈回來,就像是小河中的水流能夠繞過一塊平滑的岩石繼續向前流去而不會反彈回來一樣。 隱形衣跟隱形技術不一樣,隱形技術不會讓一架飛機看不見,只是減少在雷達上可見的橫截面,使飛機很難被跟蹤。而隱形衣是一種改進了的技術,可以將人和物體隱藏起來,讓可見光對其無能為力。舍里格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理論上說,這種技術適應可見光的概念是不錯的,但從工程學觀點來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不過僅僅在舍里格和他的同事們宣布了這一理論是可行的後五個月,他們就成功地將一個柱面隱藏起來讓微波探測不到。 人們甚至可以想像這種材料能夠隱藏聲音,不會產生震動。密歇根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的研究人員利奇內斯特並沒有參與這一研究,不過他說,這一研究向民用和軍用功能材料的研製邁出了第一步。 留美中國學生的發明 「隱身衣」科研項目是由美國杜克大學和中國東南大學等科研單位合作完成。劉若鵬2006年從浙大畢業後,他獲美國杜克大學研究院全額獎學金,在電子工程系(ECE)攻讀博士學位。劉若鵬主導新研製出的隱形材料可以引導微波「轉向」,避開儀器探測,從而防止物體被發現。與光和雷達波一樣,微波探測到物體的原理是物體阻擋了微波通過的途徑,使其產生陰影,從而「顯形」。而這種敷在物體表面的隱形材料,能引導微波「繞著走」。 新研製的「隱形衣」外形如同一條黃色的浴巾 「隱形衣」外形如同一條黃色的浴巾,由數以千計的類似人造玻璃纖維的「超材料」組成,這些材料可以「抓住」微波並改變其方向。 對於劉若鵬團隊的研究成果,在同一領域進行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理論物理學家彭德里爵士高度評價,稱該工作具有里程碑的地位,並預期軍方可望在五年內利用這種技術來避免船艦和坦克被雷達的微波探測系統成功發現行蹤。 編輯本段應用 研究人員說,「隱形衣」可不是供人們獵奇和消遣,軍方有可能成為這項技術的第一個受益者。無論是艦船、戰斗機,還是坦克,都可以通過隱身技術,讓它們在敵人眼前徹底消失。 模擬效果的隱形衣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理論物理學家約翰·佩德里預測,在2010~2015年這5年內,軍方會利用這項技術偽裝艦船和坦克,以防止其被敵方發現,「這一天並不遠了,但要取決於人們需求的迫切程度和願意支付價錢的多少」。 「隱形衣」不僅能使物體隱形,其巧妙躲避微波探測的原理同樣也為其他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可能。史密斯說,這種原理可以解決手機信號受屏蔽的問題,讓人們在電梯里也能暢通無阻地打電話。

⑵ 隱形斗篷的介紹

隱身斗篷,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穿上可以隱身。在英國女作家喬安妮·凱瑟琳·羅琳所著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是一件神奇的道具。常被哈利拿來干一些從霍格沃茨魔法學校里偷跑出來的道具。而在現實世界中,美國普渡大學的科研人員已經通過使用納米技術結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研製出了新型的隱形斗篷。

⑶ 世界上真有有哈里波特那件隱形斗篷嗎(亂蒙者必死)

有的 不過那並不是什麼隱形斗篷 只是在特定的環境中 利用光線的折射產生看不見的錯覺而已

⑷ 現在有沒有發明隱身衣比如一種發出不可見光的物質做成衣服。還有讓...

你說的原理已經有了,材料也發明了,但是還沒有能做到衣服那麼大!
視覺偽裝原理的隱身衣已經發明了。
美國杜克大學及中國東南大學的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已研製出一種可以扭曲微波的隱身斗篷。看來,實現《哈利波特》小說中的隱身斗篷的日子已經不遠。該成果在2009年1月16日的頂尖期刊美國《科學》雜志刊登。

這種斗篷的運作秘訣就在於它能令微波的路徑變彎。它的設計如果完美,那麼穿著的人或它覆蓋的建築物和工業用地都會隱身。這種斗篷其實以數千塊細小的「特異材料」片製成。這種人造纖維玻璃般的物料能控制光線。研究員透過一系列復雜的計算輔助,把這些「特異材料」片排列成可以「抓取」微波和令它們的路徑變彎。這種五十點八厘米乘以十厘米大、不足二點五厘米高、仿如一塊浴墊的斗篷,在罩著物件時能令微波彈離表面射向鏡面。斗篷能如水繞過鵝卵石而流般「愚弄」光波繞過一個物件。在正常情況下,光一照到物件,光就會彈離物件的表面,照射到肉眼去,從而令物件可見。而光的偏斜能令觀者看透物件後方,因而令物件隱形。

在2006年公開這種斗篷的原型的研究員、美國杜克大學電機及電腦工程教授Smith說:「原來的設計和最新的模型具有天差之別。新設計所掩蓋的波譜要廣闊得多,幾乎沒有界限,而且更容易接觸到紅外線和看得到的光。」

文章第一作者,該項目的負責人劉若鵬說:「斗篷使物件隱形的能力,能發展出其他各種隱身功能。關鍵的技術在於復雜的特異材料的設計」這種復雜的設計得益於劉若鵬等研究員長時間合作開發出來的特異材料快速設計系統,才使得成千上萬種復雜的電磁微結構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部自動設計完成。「利用快速設計系統做出這件隱身斗篷只需要花幾天的時間,但是開發所有和這個工作相關的技術基礎,我們和東南大學崔鐵軍教授科研組合作開發了很多年。」劉若鵬說,「最終的突破更得益於來自杜克大學統計系的季春霖博士為我們引進了許多先進的Bayesian統計演算法」

在同一領域進行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理論物理學家約翰.彭德里爵士高度評價該工作的里程碑的地位並預期軍方可望在五年內利用這種技術來避免船艦和坦克被雷達的微波探測系統成功發現行蹤。普渡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Shalaeve說:「這種快速設計系統是一個極其關鍵的進展,如果沒有了這樣的系統,在這個領域里將無法繼續開發這樣的工作。」

該項研究得到了多個單位機構的資助,其中包括美國空軍、InnovateHan Technology公司、中國自然科學基金、Raytheon Missile System公司等。

2004年,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推出了一款寬大外衣,人們只需穿上這件外衣,就可以讓人「難以辨認」。

事實上,這款名為「隱身衣」的發明並非是真正的隱身,它只是利用「視覺偽裝」而達到讓人無法辨明的目的。

它是由回射性物質構成,具體的做法是在整個衣服上塗上了一層回射性物質,衣服上還裝配了照相機。

原理是將衣服後面的場景由攝影機拍攝下來,然後將圖像轉換到衣服前面的放映機上,再將影像投射到由特殊材料製成的衣料上。

這套技術吸引了軍事專家的極大注意,他們對是否能開發出一種幫助部隊隱身的技術很感興趣。

⑸ 世界上研究出來了隱形衣了嗎

這個算嗎?日本就研製出來過,利用光的反射http://discover.news.163.com/09/1226/10/5RF1QVBA000125LI.html 日本造出隱身衣 蓋住的身體恍若無物 2009-12-26 10:36:10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跟貼 266 條 手機看新聞 日本科學家田智前用三維立體圖象將人體身後的景象,投影到身前的衣服上,獲得了逼真的隱身效果,將哈里·波特的魔法變成了現實。21世紀經濟報道12月26日報道 哈里·波特的隱身斗篷曾使人浮想聯翩。很難想像,存在於幻想天地里的隱身衣,有朝一日能現身於真實世界裡。夢想家們可以忽略幻想與現實間的巨大落差,讓想像力展翅翱翔,而科學家們卻一直埋頭苦幹,試圖填補這一溝壑,在現實世界裡為人們的美夢找到堅實的基礎。一直以來,世界各地的探索者們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種可能的隱身方法。看似異想天開的隱身故事裡,隱藏著縝密的科學原理。為隱身衣「繅絲紡布」但凡服飾都離不開設計二字,隱身衣自然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它需要設計的不是如何吸引眼球,而是如何規避光線。穿上隱身衣讓別人看不見的原理,其實就是和光線捉迷藏。隱身衣的理想效果是,當光通過需要隱身的物體時,該物體就該像完全不存在一樣。不但要減少散射,還要改變光路方向,將物體背後的信息傳遞給看它的人。發端於17世紀的費馬定理,就在初中物理課本里告訴我們,光以直線在空間內傳播,這似乎早早為隱身衣判定了死刑。但好在後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又為隱身衣帶來了一絲曙光。愛因斯坦認為,如果空間可以被扭曲,則空間內兩點間的最短距離則不一定為直線,光線可以沿著扭曲的路徑,繞過巨大的天體彎曲前進。但遺憾的是,即使連愛因斯坦都無法設計出能用來控制光線彎曲與否的奇妙開關。人類目前無法扭曲空間,但可以嘗試扭曲電磁場。在2006年6月的《科學》雜志上,倫敦帝國學院的J.B潘德利與美國杜克大學的戴維·史密斯教授的小組聯合發表論文,闡述了隱身衣的設計理念。他們計算出隱身衣材料在各點的介電常數與磁導率,使得電磁波在隱身材料表面如流水般淌過,隱於其中的物體完全沒有得到電磁波的干擾。在這兩位非著名服裝設計師的指導下,隱身衣的設計思路已躍然紙上。有了設計方向後,量體裁衣的速度就快多了。近年來科學家們研發各種新型材料的工作進展迅速。一系列自然界聞所未聞的超材料相繼問世,為隱身衣的出現准備好了種種「衣料」。2007年初,史密斯教授在《科學》雜志著文,向世人宣告微波隱身材料的誕生。他的研究小組將銅金屬與玻璃纖維巧妙設計成一卷甜甜圈似的圓環般的微觀形狀,在實驗效果中,微波漫過圓環損失很小。雖然當初這樣的設計只能針對某個波段的電磁波,但之後,史密斯教授小組的劉若鵬再次發表文章,大幅度擴展了隱身材料所適宜的微波段光路。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隱身衣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進行。浙江大學國際電磁科學院陳紅勝等計算完美隱身衣所需的各種參數,並陸續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他們的闡釋。東南大學的程強教授等與杜克大學進行合作,致力於提高隱身衣可使用的波段,並減低耗損。香港大學的科學家們則高瞻遠矚地開始研究「反隱身」技術。時至今日,在隱身材料的研究上,科學家們依然如同爭奪魁地奇那樣展開激烈的競爭。今年4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張翔教授及其團隊首次實現了隱身材料可以在接近可見光的近紅外波段工作。他們通過在硅材料上鑽無數納米級的小孔,使光波射向材料表面後,可以如同照射在鏡面上那樣完全反射回來。覆蓋在隱身材料背後的物體不對光波形成任何的散射,如同覆蓋於地毯下完全不為人所見。康奈爾大學的米歇爾·裡布森教授小組隨後也發表了自己的論文,宣布他們所製造的隱身材料的波段更加接近於可見光。他們在硅材料上製造無數突起,使光線從小突起上完全反射,不受硅材料下的被覆蓋物的干擾。

⑹ 隱形衣有可能發明的出來嗎

不能的啊
!就想你說的隱形的東西是不能反光,同時它還要能使光穿過,這才能稱上隱形啊!版
不能透光權就不能看到隱形衣後面的東西!現在還沒有一種物質存在這樣的特性呢!所以不存在隱形衣啊!
隱形飛機也不是真正的隱形啊!只是它能躲避雷達的探測而已。

⑺ 隱形技術最早出現是在什麼時候

70年代以前。

飛機一出現,人們就企圖降低它的可見光特徵信號,後來,重點轉變為反雷達探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美國和英國都曾嘗試降低飛機的雷達特徵信號。德國潛艇通氣管採用過能夠吸收雷達波的塗料。

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綜合防空系統的效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飛機生存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變得極為突出。西方國家發展了一些戰術和技術對抗,發展了一些具有一定隱身能力的飛機,如U-2、A-12、YF-12、SR-71、D-21等。但由於缺乏系統的方法來提高生存能力,更不用說缺乏先進的技術來支持隱身,所以沒有真正的隱身武器系統。

(7)隱形斗篷發明出來了么擴展閱讀:

在日本,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光學隱形斗篷。該研究的核心理論是整合物體來回移動的圖像,以創造「透明」的效果。事實上,這是一種幻想,感覺「無形」的手段,有點類似於大自然的變色龍做的。

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約翰•彭德利爵士(Sir John Pendley)和他在美國的同事們正在研究如何用一種能讓光波像河流般繞過光滑岩石流過衣服的裝置來隱藏衣服。約翰爵士認為可以改變光線,使光線穿過由特殊材料製成的衣服而不反射光線或留下陰影。

但是製作斗篷的過程非常困難。畢竟,阻擋光線是不容易的。約翰爵士的搭檔大衛·史密斯說:「由於我們還沒有一件完美的斗篷,被覆蓋的物體仍然能夠反射一些光線,也會有一些陰影,也就是說背景仍然可見,只是變暗了。」我們現在需要改進隱身材料的結構性能。

⑻ 聽說「哈里波特隱身斗篷」即將問世 ,請教原理或論文出處!

隱身衣
美國和英國科學家最近完成了視覺隱身技術的原理研究。科學家稱,只要製造出性能合適的材料,實用的「隱身衣」完全可能在近期問世。
美國杜克大學和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科學家的這一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科學》雜志網路版上。他們說,視覺隱身的原理實際上是引導光波等「轉向」,如果能在現實中實現,它將在諸多領域得到應用。
人之所以能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阻擋了光波通過。如果有一種材料敷在物體表面,能引著被物體阻擋的光波「繞著走」,那麼光線就似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擋。在觀察者看來,物體就似乎變得「不存在」了,也就實現了視覺隱身。
杜克大學教授戴維·史密斯等人說,要製造這種扭曲光波的材料,關鍵是材料的晶格結構特性,而不是其物質構成。他們從麥克斯韋方程出發,推導出了決定材料結構的一套方程式,人們可以按這套方程式來製造隱身材料。史密斯表示,他們有能力在18個月內製造出符合他們方程式描述的材料。
科學家說,視覺隱身材料可以用於軍事領域,讓軍事設施、部隊等從敵人眼前「徹底消失」。由於光波屬於電磁波的一種,按他們的方程式也可以設計出能讓其他波段電磁波「扭曲」的材料。比如,能讓微波扭曲的材料如果用於無線電通信,就可以減少某些物體對通信的阻礙。
其他科學家在同一期雜志上評論說,所謂「隱身」,實際上躲不過多波段電磁波的探測,能扭曲一種波的材料,對其他波長的電磁波就無效了。但通過一些改進,可以將視覺隱身的效果提高 。

能力有限,幫不了你.

⑼ 在中國有沒有隱形斗篷

中國是沒有的但外國是有的?
風靡世界的《哈里·波特》中,主人公利用隱形斗篷參與一系列瘋狂冒險,讓人們羨慕不已。最近,美英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成功一種「隱形斗篷」,使人們看到了科幻世界中魔法變成現實的希望。

避開微波探測

美國和英國科學家最近合作研發出一種「隱形斗篷」,可以避開微波探測,成功將一個銅質圓柱體「隱藏」起來。這一成
果將在20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正式公布。

與光和雷達波一樣,微波探測到物體的途徑是使其產生陰影,從而達到可視狀態。如果有什麼物體能躲避微波的探測,它也就可以避開雷達探測。

而在科學家開展的這次實驗中,微波和其他波在掃過被「斗篷」遮蓋的物體時沒有探測到任何東西。整個過程就像水流經過一塊圓滑的岩石,當水遇到這塊岩石時會發生分流,但經過岩石後仍然匯流到一起,而在下游的人則難以從水流中發現它已經經過岩石的痕跡。

與這種「斗篷」的「隱形」原理不同,軍事稱謂中的所謂「隱形戰斗機」並不能讓物體真正隱形,只是通過減少雷達可以探測到的戰機橫截面而降低暴露的風險。

美聯社評論說,這一成果可能為軍事領域帶來廣闊前景。

技術尚待完善

美國杜克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助理研究員戴維·舒里希和他的同事5個月前剛剛發表關於遮蓋物體避開微波探測可能性的理論,如今又將實驗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與舒里希共同開發這一「斗篷」的設計師戴維·史密斯對這次研究成果並不十分滿意。史密斯介紹說,這種「斗篷」的隱形效果如今仍處於二維階段,並且在實驗中還可能留下微弱陰影。

此外,實驗物體如果需要實現「隱形」,目前情況下的「斗篷」還必須根據特定的探測波段「量身定做」。

「我們非常快速地開展了這項研究,這造成『斗篷』還不完美,」史密斯說,「我們知道將如何研究出一個更好的。」

史密斯說,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是開發三維「隱形」階段,並且徹底消除陰影。

應用前景廣闊

「隱形斗篷」不僅能使物體隱形,其巧妙躲避微波探測的原理同樣也為其他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可能。

科學家正試圖將微波應用在光波領域。史密斯解釋說,最理想的「斗篷」狀態是做到使物體變成完全透明。

「這次實驗初步成功證明了斗篷覆蓋原理的可行性,」他說,「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進一步完善『斗篷』的結構。」

由於「斗篷」研發尚未完善,這次實驗物體還是保留了一些反射和陰影,實驗的理想目標是讓斗篷能選擇性反射並且不留陰影。

除了使物體隱形,「斗篷」能使電磁波發生偏離的原理還能應用在其他領域,例如可以保護敏感電子裝置免受有害射線干擾。史密斯還大膽地推測說,這一避開微波的原理如果有朝一日應用在聲波領域,甚至可能實現「保護地區免受地震波的危害」。

閱讀全文

與隱形斗篷發明出來了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