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溫室大棚新發明

溫室大棚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0 05:52:07

① 溫室大棚理論是誰發現的

壽光,是聞名世界的 「中國蔬菜之鄉」 、「中國海鹽之都」,農聖賈思勰在此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農學巨著《齊民要術》。而對於壽光來說,蔬菜算是最亮麗的一張名片,種植歷史悠久,早在北魏時期,壽光蔬菜種植就已極具規模。 後來經過大膽創新,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以王樂義為代表的一群壽光人,大膽嘗試,從東北瓦房店引進的「琴弦式」蔬菜大棚在壽光三元朱村試驗成功,一場綠色革命席捲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結束了中國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鮮蔬菜的歷史。 家住壽光市古城街道野虎村的劉法三,便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引領壽光蔬菜產業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發明塑料大棚「無孔壓膜」技術,默默無聞奉獻蔬菜產業30餘載。

② 用大棚栽種植物是哪國發明的

趙鴻鈞,1937年生。1953年,他在山西農學院附屬農業學校上學時,在一次偶然機會里,利用舊塑料包裝覆蓋蔬菜地,發現能使地溫提高1—9攝氏度,這也成為他從事薄膜農業研究的開始。這一發現後來被稱為「太谷地膜」,比美國夏威夷開展的地膜研究還要早。他是中國和世界塑料薄膜覆蓋栽培作物最早的研究者之一。1964年,他向農業部等部委正式提出建議,首次提出了地膜覆蓋、小拱棚覆蓋、大棚覆蓋以及薄膜在雞舍防寒、渠道防滲等17項農牧業方面的應用,同時陽上了他設計的一面坡式和懸梁吊柱式竹木結構大棚的圖紙。他得到國務院各部委的支持。他設計的晉陽型塑料大棚,比日本最省鋼材的17種同類型的大棚還要節省。可惜的是,那時,中國還沒有申請專利一說。

③ 最早的蔬菜大棚出現在什麼時候

公元前551-479年間《論語》中記載有「不時不食」是不時栽培的語源。我國保護地栽培最早有的文字記載是西漢(公元前206至公元23年),《漢書》循史傳記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菇,覆以屋……待溫氣乃生。」說明2000多年前就能利用保護設施栽培蔬菜了。到了唐朝又有了發展,可以利用溫泉栽培瓜類,元朝已經會利用陽畦風障了,到了明朝也就是400多年前北京地區已經用溫室栽培黃瓜並取得了成功。(都是土溫室)
20世紀50年代中期從日本引進了農用PVC薄膜用於小拱棚取得很好的效果。隨後1965年吉林省長春市郊區出現了中國第一棟塑料大棚(面積0.07平方公頃)
(以上摘自《設施園藝學》內容很多我就不都打了)
綜上所訴:古代皇帝能吃到反季蔬菜,唐朝開始應該就能吃到黃瓜了,唐朝詩人王建在宮前早春詩中有記載「…………二月中旬以進瓜」

④ 大棚菜是誰發明的

三元朱村(山東省壽光市):「冬暖式大棚菜」的起源地。上世紀80年代,首創內利用日光溫室大棚種容植蔬菜技術,引發了北方冬季蔬菜的一場革命,解決了北方地區冬天吃菜難的問題。他們有眼光,起步早,用科技手段解決了致富問題。
動人啟示: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的手段增加農民收入,已成為當代人的共識。

⑤ 請問蔬菜大棚是誰發明的

王樂義,來1941年生,1965年入黨。中共十五源大、十六大代表。任村黨支部書記28年,發明和推廣冬暖式蔬菜大棚。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他創造了事業的奇跡———發明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了一場「菜籃子革命」,結束了冬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蘿卜的歷史.

⑥ 大棚蔬菜在中國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公元前551-479年間《論語》中記載有「不時不食」是不時栽培的語源。我國保護地栽培最早有的文字記載是西漢(公元前206至公元23年),《漢書》循史傳記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菇,覆以屋……待溫氣乃生。」說明2000多年前就能利用保護設施栽培蔬菜了。到了唐朝又有了發展,可以利用溫泉栽培瓜類,元朝已經會利用陽畦風障了,到了明朝也就是400多年前北京地區已經用溫室栽培黃瓜並取得了成功。(都是土溫室)
20世紀50年代中期從日本引進了農用PVC薄膜用於小拱棚取得很好的效果。隨後1965年吉林省長春市郊區出現了中國第一棟塑料大棚(面積0.07平方公頃)

⑦ 關於以色列溫室大棚的資料

以色列塑料溫室是按少雨
熱帶氣候條件設計的大跨度和大空間距離,
在杭州市郊整套引進了4座,1998年初一場
大雪壓塌3座,另1座由於及時把膜割破才
保住了鋼架。其自然通風口小,用大寬度排
風扇或濕窗強制通風,對於我國南方炎熱的
夏季持續時間長,其電費無法承受。

⑧ 為什麼北方農業溫室大棚越來越少了

以山東壽光為例,剛開始發展日光溫室的時候,壽光走在了前列,把反季節蔬菜做的風聲水起,到了蔬菜上市的時候,成排的卡車往壽光走,就算運費高點也還是有利可圖,為什麼呢?

第一,成規模種植,一卡車菜隨便就能裝滿,也就是說貨源不缺,需求量也大,可以賺錢。第二,種植水平高,壽光種出來的菜的確好,這個得承認,對於收購商也有利可圖。第三,其他地方日光溫室發展不如壽光,也就導致再遠的客商也去壽光。這就形成了你從壽光路過,看到的全部是日光溫室,密密麻麻,因為這東西比種小麥、花生、玉米賺錢。

第三,人才大量流出,這個要劃重點,在壽光種植過幾年大棚的人掌握了各種技術,比如怎麼種,怎麼克服連作障礙,怎麼獲得高品質,怎麼減少成本,大量技術人員從壽光輸送至全國各地,其他地方種植水平提高,去壽光收菜的人又有影響,種植戶也會減少。

所以北方農業溫室大棚越來越少了。

⑨ 請問蔬菜大棚是誰發明的

王樂義,1941年生,1965年入黨。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任村黨支部書記28年,發明和推廣冬暖式蔬菜大棚。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他創造了事業的奇跡———發明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了一場「菜籃子革命」,結束了冬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蘿卜的歷史.

⑩ 壽光第六代大棚溫室到底是誰發明的

壽光的大棚技術是在三元朱村開始起步的,但是後來的改進都是壽光勞動人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不是一個人發明的。

閱讀全文

與溫室大棚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