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牌九起緣於那個朝代
據中國《正字通》記載,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一種名叫「骨牌」的游戲,宋高宗時傳入宮中,隨後迅速在全國盛行。當時的骨牌多由牙骨製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稱,民間則稱之為「牌九」。
❷ 誰發明的牌九
牌九來源於民間,發明人不詳。
牌九是由骰子演變而來的,但牌九的構成遠較骰子復雜,例如兩個「六點」拼成「天牌」,兩個「幺點」拼成「地牌」,一個「六點」和一個「五點」拼成「虎頭」。在明清時期盛行的「推牌九」、「打天九」都是較吸引人的游戲。麻將是骨牌中影響最廣的一種游戲形式。
規則:
32隻骨牌(也有用20隻),3~4顆骰子(註:若3顆骰子則顏色相同,4顆則其中1顆顏色不同,3顆或4顆依賭場而異),1個骰盅。牌九的基本玩法就是以骨牌點數大小分勝負。
骨牌牌九又分大牌九與小牌九,大牌九是每人四張牌,分為大小兩組,分別與莊家對牌,全勝全敗為勝負,小牌九是每人兩張牌,勝負立現,由於玩法乾脆利落,小牌九流行較廣。
❸ 骨牌是誰發明的
多米諾是種文化。它起源於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漫長的發展過程,賦予它獨特的教育功能。碼牌時,骨牌會因意外一次次倒下,參與者時刻面臨和經受著失敗的打擊。遇到挫折不氣餒,不退縮,要樹立信心,鼓起勇氣,重新再來。人只有經過無數這樣的經歷,才會變得成熟,最終走向成功。 多米諾骨牌是一項能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增強自信心、品位高雅的娛樂活動,而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對開發參與者的智力、創造力和想像力,對訓練參與者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非常有好處,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培養參與者的意志,最大限度地發揚團隊精神。 多米諾骨牌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的「牌九」。據記載,18世紀流傳到義大利後,人們利用牌九上面的點數來做一些拼圖游戲,後來一個義大利人好奇地把骨牌豎起來,逐漸發展成了原始的「多米諾」。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一種名叫「骨牌」的游戲。這種骨牌游戲在宋高宗時傳入宮中,隨後迅速在全國盛行。當時的骨牌多由牙骨製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稱,民間則稱之為「牌九」。 1849年8月16日,義大利傳教士多米諾從中國回到闊別8年的米蘭。他拿出一件又一件的禮物給家人,但他的女兒小多米諾只喜歡一套28張的骨制產品--牌九。她男友阿倫德是個性情浮躁的人,小多米諾就讓他把28張牌一張一張豎起來,不許倒下,還規定時間完成---如果不成功就限制他一周不許參加舞會!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磨練,阿倫德終於變的性格堅強,做事穩重,讓米蘭人大吃一驚。於是,傳教士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製作了大量的木製骨牌,並發明了各種的玩法。不久,木製骨牌就迅速地在義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骨牌游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么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游戲命名為「多米諾」。到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❹ 牌九是誰發明的
牌九的發明者已經無從考證,傳說是秦始皇修建長城時,服勞役的百姓在閑暇之餘發明的。據說是因為修建長城都是人工操作,且修造的地方非常危險,經常發生累死、墜落等生命危險,因此逃跑的人很多。
監工們為了制止這種現象,就設計了「牌九」,以「點數定輸贏」,使輸了的勞役能「願賭服輸」的安穩勞動。顯然這種說法是後世臆造的,因為當時還處於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服老役是無論如何逃脫不了的,一旦某人逃脫,家族都會受到懲罰的。
玩法規則
32隻骨牌(也有用20隻),3~4顆骰子(註:若3顆骰子則顏色相同,4顆則其中1顆顏色不同,3顆或4顆依賭場而異),1個骰盅。
牌九的基本玩法就是以骨牌點數大小分勝負。骨牌牌九又分大牌九與小牌九,大牌九是每人四張牌,分為大小兩組,分別與莊家對牌,全勝全敗為勝負,小牌九是每人兩張牌,勝負立現,由於玩法乾脆利落,小牌九流行較廣。
❺ 撲克牌是哪個國家人發明的什麼時候來到中國鬥地主是什麼地方的人發明的
撲克牌的誕生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但迄今沒有一個定論,法國人認為撲克是法國人在 1392 年發明;比利時人說比利時早在 1379 年就出現了撲克牌;義大利人則說撲克是義大利人 1376 年發明,還有說是埃及、印度、朝鮮等國發明,而更多的西方人卻認為,中國紙牌在 12-13 世紀(南宋時期)傳入歐洲,依此說法,最早發明撲克牌的國家應該算是中國。 根據文字記載,中國最在公元 969 年時就出現了類似撲克的紙牌游戲。當時中國的一副紙牌有四個花色,每個花色有 14 張牌,既作為紙幣使用,又用來進行牌戲。 撲克牌的演變 開始的時候,撲克全部是由藝術家手工繪制,所以價格昂貴,特別是流行於義大利及法國的塔羅牌,通常是由宮廷畫家所繪制。 1428年,一位名叫Miguel Arcanyis的著名畫家受西班牙瑪麗(Mary)皇後委託,為她繪制一副撲克牌,一名商人特意贈送了一個精美的盒子來放這副撲克,可以想像,這必定是一副非常精美的撲克。 在法國,保留著1392年法國國王查爾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紐爾(J.Gringonneur)手工繪制一副紙牌。 在德國,博物館中收藏著1427到1445年手工繪制的以狩獵為題材的撲克。 在古代保留下來的一些撲克上,可以發現有針眼,經過考察,這是當時的撲克牌牌主把這些撲克牌作為藝術品釘在牆壁上展示所致。這可以證明,當時這些撲克是非常珍貴的。 在15世紀,由於木刻印刷術的發展,使到撲克可以進行工業化生產,使到撲克牌戲得到迅速推廣。當時印刷用的木模主要是用黃楊木及梨木製造。 當時的撲克是先在紙板上用黑色油墨印刷黑白圖案,然後按照印刷好的線條用人工上色,但上色的時候不一定按照印刷好的線條來上色,這種上色方法上色速度非常快,生產效率高,受到了一些善於調配顏色的畫家的歡迎。 後來發明了新的上色方法,使用打孔薄紙板覆蓋在印好的圖案黑白上,然後用上了紅、藍、黃等顏色的埽子在紙板上面掃過,顏色通過紙板上的孔印刷到撲克上,這種方法使到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為撲克的大眾化普及起了重要作用。在所有的國家中,直到19世紀還在使用這種方法。 與此同時,撲克生產商用銅板印刷,生產出品質優良的撲克,這種撲克仍然由美術家手工上色,圖案非常精美。這種高質量的撲克在17世紀前的歐洲各國幾乎都能找到。 由於技術的限制,撲克上色仍然比較困難,價格相對較高,所以,19世紀前的撲克始終是一般老百姓買不起的,只有中上階層的人才能享受。 1832年,英國倫敦一位叫多馬的撲克印刷商發明了一種新的印刷技術,大大提高了印刷質量,為此,英國皇室還特別對他進行了表彰。 1833年,德國B.Dondorf發明了平板印刷技術,並應用這種可以同時印刷16種顏色的技術印刷撲克,這種技術的使用,使到撲克生產飛速發展,真正得到了普及,進入千家萬戶,進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最早的圓形撲克是由15世紀德國生產,美國在1874年第一次生產圓形撲克,之後英國、西班牙等國也陸續有生產。但必須注意的是,印度的傳統撲克是圓形的,但很難考證到它的最早生產日期。 開始的時候,撲克的背面都是不印刷圖案的,直到17世紀中葉,才開始有生產商在撲克的背面印刷一些簡單的幾何圖案。 早期的西班牙撲克商人就把自己的姓名印刷在撲克中,以作為質量保證書。17世紀開始,一些廠家開始使用一些天文學的符號,如太陽、星星、月亮等圖案作為商標。 在西班牙,16世紀,開始有撲克製造廠家生產上下邊線有缺口的撲克,以方便在打牌時持牌人分辯4種花色。無缺口代表「硬幣」,一個缺口是「杯」,兩個缺口是「劍」,三個缺口是「棍棒」,這種撲克很快就成為當時撲克的標准,其它廠家爭相效仿。18世紀末,開始在牌角上印刷1~12的羅馬數字,後來使用阿拉伯數字。與19世紀美國發明的角碼不同的是,只印有數字但沒有花色標記。18世紀,西班牙第一次印刷可倒過來看的雙向人頭牌,現在收藏著的最早的雙向人頭牌撲克是在1790年生產的。而在19世紀,這種印刷方法才在其它國家推廣開來。 1778年,西班牙最早生產出專門提供給小孩子玩的小型撲克。 18世紀以前的西班牙式撲克,花色「杯」騎士一牌中都印有「AI VA」或「AHI VA」字樣。 自從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之後,大量的關於新大陸的題材出現在撲克圖案上。 18世紀,出現了鑲嵌銀片的撲克牌。 17世紀以來,具有教育意義及紀念性意義的花色撲克廣為流行,幾乎所有的歷史事件都在撲克中被反應出來,還生產出了大量其它具知識性及教育性的撲克。如諷刺漫畫、神話故事、天文知識、音樂、地理、動物、戲曲等等題材。這些撲克都非常受歡迎,並被收藏家們收藏。
❻ 溫州牌九誰發明的,有什麼秘決傳授嗎
親近的男人,我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男人。每個星
❼ 天九是誰發明的哪國的
自唐代後,用六個骰子合成各種名目以決勝負的戲娛方法,在當時稱為專骰子格。在屬骰子格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最完善的戲娛用具是宋徽宗宣和年間產生的骨牌(又叫宣和牌,即現在一些地區仍流行的牌九、牛牌、天九牌)。骨牌用象牙或象骨製成,變骰子的立方體為長方體,變骰子的六面鏤點為一面鏤點。骨牌有21種花色。每色都是由兩個骰子的點數組合而成,因此骨牌中最大為12點,最小為二點。每色有兩張或一張,共32張。
所以說來自中國的民間演化而來
❽ 牌九的來歷
關於牌九的來歷,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秦始皇修建長城時,服勞役的百姓在閑暇之餘發明的。據說是因為修建長城都是人工操作,且修造的地方非常危險,經常發生累死、墜落等生命危險,因此逃跑的人很多。監工們為了制止這種現象,就設計了「牌九」,以「點數定輸贏」,使輸了的勞役能「願賭服輸」的安穩勞動。顯然這種說法是後世臆造的,因為當時還處於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服老役是無論如何逃脫不了的,一旦某人逃脫,家族都會受到懲罰的。
秦始皇·影視圖片
另一種說法相對的靠譜些,說牌九的來歷,來自於「骰子」,也稱「色子」,相信大家對這個物價更熟悉。相對於骰子,牌九更復雜一些,但明眼人可以發現,牌九的點數都是可以用「兩個骰子」來組成的,如天牌12點,即兩個骰子最大的點數組成的;地牌2點,是兩個骰子最小的點數組成等。
牌九圖片
既然說到了點數的問題,我們知道牌九共32張,各類牌面造型21種,據「秦始皇修長城」的牌九來歷說法講,這21種牌形代表當時的21種職業,各行各業、三教九流皆有。而整個牌九所有的點數加起來是227點,被衍說成代表發明牌九用了227天,雖然這可能是無稽附加之談了,但也是一種點數來歷說法吧。
35
不喜歡
牌九
牌九(天九)是用木,骨或象牙製成的牌具,是一種中國民間游戲用具,牌類娛樂用品,常用於賭博,因而牌九的玩法也比骰子更為多變和有趣。 牌九是由骰子演變而來的,但牌九的構成遠較骰子復雜,例如兩個「六點...
❾ 多米諾骨牌是哪個人發明的
多米諾骨牌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的「牌九」。據記載,18世紀流傳到義大利後,人們利用牌九上面的點數來做一些拼圖游戲,後來一個義大利人好奇地把骨牌豎起來,逐漸發展成了原始的「多米諾」。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一種名叫「骨牌」的游戲。這種骨牌游戲在宋高宗時傳入宮中,隨後迅速在全國盛行。當時的骨牌多由牙骨製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稱,民間則稱之為「牌九」。
1849年8月16日,義大利傳教士多米諾從中國回到闊別8年的米蘭。他拿出一件又一件的禮物給家人,但他的女兒小多米諾只喜歡一套28張的骨制產品--牌九。她男友阿倫德是個性情浮躁的人,小多米諾就讓他把28張牌一張一張豎起來,不許倒下,還規定時間完成---如果不成功就限制他一周不許參加舞會!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磨練,阿倫德終於變的性格堅強,做事穩重,讓米蘭人大吃一驚。於是,傳教士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製作了大量的木製骨牌,並發明了各種的玩法。不久,木製骨牌就迅速地在義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骨牌游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么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游戲命名為「多米諾」。到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❿ 推牌9是誰發明的
只知道宋宣和2年流入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