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古印度人發明了六十進制

古印度人發明了六十進制

發布時間:2021-07-10 01:53:04

『壹』 外國人為什麼說十進制是印度發明

沒有這個說法(除了印度人喜歡在網上鼓吹),只有零符號是印度人最先創造出來的說法。具體是不是最先,其實都還有爭議。

零符號的出現是需要十進位置制的,因為十進位置制的需要零符號才被創造出來的,中國是最早使用十進位置制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早闡述位置制意義的國家。

十進位 位值制記數法 包括十進位和位值制兩條原則,"十進"即滿十進一;"位值"則是同一個數位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數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數"111",右邊的"1"在個位上表示1個一,中間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個十,左邊的"1"在百位上則表示1個百。這樣,就使極為困難的整數表示和演算變得如此簡便易行。但是在表示十的時候,個位需要一個符號零來佔位;這樣才能讓1的符號表示10,不然極易讓數字混淆。以至於人們往往忽略它對數學發展所起的關鍵作用。

3000年前,中國周代(前1046年—前256年)金文的紀數法,繼承商代的十進制,又有明顯的進步,十進數量級符號有十、百、千、萬、億,如西周金文「伐鬼方……俘萬三千八十一人」,「武王遂征四方,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出現了位值記數,例如「俘牛三百五十五「,其中三百五十五寫成「三全XX」,前面的「全」是金文的「百」,後面兩個XX是五十五,省去了「十」,出現了位置概念,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位值制。金文商鞅量銘還出現分數。


2700年前,公元前700年前的中國籌算數碼已經十分成熟了;籌算數碼就是十進位值制,和現在的世界通用的十進位置制幾乎一樣。因為算籌是天然的十進位值制,只是早期在算籌上的空格只是代表零,而沒有符號零來對應表示。後來才用囗來表示零的符號,此後不知道是因為算籌空位使用銅錢代替的緣故,還是因為〇比囗寫起來方便,反正〇代替了囗作為了中國零的正式符號。不過總感覺古印度的兩種數字受我們算籌的影響,前面三個更是一模一樣。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出現嚴格的十進位制籌算記數,以空代表0,也發明了用於十進位制乘法、除法的九九表.

籌算數碼有橫式和縱式兩種:

籌算數碼的特點是只用18個符號,通過位值制就可表示出任何數。按照中國古代的籌算規則,算籌記數的表示方法為:遇零留空位,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再用縱式,千位再用橫式,萬位再用縱式,以此類推。這樣從右到左,縱橫相間;就可以用算籌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數了。由於位與位之間的縱橫變換,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擺法;所以既不會混淆,也不會錯位;比如123=〡二〣。毫無疑問,算籌記數法和現代通行的十進位制記數法是完全一致的。

按照現在的計數法順序的話:10=〡+空格=〡 。103=〡+空格+〣=〡 〣。

在用囗為零符號的時代零=囗,則10=〡囗。103=〡囗〣。

採用金元時代採用的零=〇,則10=〡〇。103=〡〇〣。


2400年前,公元前400年前;墨子(約公元前476年,一說是公元前480年)是對位值制概念進行總結和闡述的第一個科學家。他明確指出,在不同位數上的數碼,其數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數位上,一小於五,而在不同的數位上,一可多於五。這是因為在同一數位上(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五包含了一,而當一處於較高的數位上時,則反過來一包含了五.十進位值制的發明,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正如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數學卷中所說:「商代的數字系統是比古巴比倫和古埃及同一時代的字體更為先進、更為科學的」,「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幾乎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


而印度到公元七世紀時方採用十進位值制,明顯是受到中國的影響。

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Gwalior)這個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o」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符號的最早記載,但是這個零的符號是個比〇小一圈的圓圈o;也不是現代「0」這個符號的樣子。


但是如果說符號的話,中國算籌里早已經有空格;後來更是用銅錢在算籌里表示零的符號。此後銅錢演變為〇,作為零的符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690年時;武則天頒布了則天文字,其中一個字就是「〇」了(比印度的0的小圓圈符號o早出現186年);雖然當時還不是零的意思。而中國古代數學上記錄「〇」時是用「囗」來表示的,一方面為了將數字區別開來;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國古代用毛筆書寫。而毛筆行書連筆書寫的習慣,寫「〇」比寫「囗」要方便得多,而銅錢外圓內方;所以零逐漸變成按逆時針方向畫「〇」,這就是中國零的符號出現。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就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


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符號。

『貳』 十進制是誰發明的

中國人 《周易》確定了十進制和二進制; 《卜辭》中記載說,商代的回人們已經學會答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這13個單字記十萬以內的任何數字,但是現在能夠證實的當時最大的數字是三萬。甲骨卜辭中還有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 同時,我國大約在商周時期已經有了四則運算,到春秋戰國時期整數和分數的四則運算已相當完備。 其中,出現於春秋時期的正整數乘法歌訣「九九歌」,堪稱是先進的十進位記數法與簡明的中國語言文字相結合之結晶,這是任何其它記數法和語言文字所無法產生的。 古巴比侖的記數法雖有位值制的意義,但它採用的是六十進位的,計算非常繁瑣; 古埃及的數字從一到十隻有兩個數字元號,從一百到一千萬有四個數字元號,而且這些符號都是象形的,如用一隻鳥表示十萬。古希臘由於幾何發達,因而輕視計算;

『叄』 為什麼印度人發明了啊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經阿拉伯轉入歐洲,所以歐洲人稱為阿拉伯數字 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還發明了現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計數的十進位法。由於定位計數,同一個數字元號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數值。如果某一位沒有數字,則在該位上寫上「0」。「0」的應用,使十進位法臻於完善,意義重大。十個數字元號後來由阿拉伯人傳人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由於採用計數的十進位法,加上阿拉伯數字本身筆劃簡單,寫起來方便,看起來清楚,特別是用來筆算時,演算很便利。因此隨著歷史的發展,阿拉伯數字逐漸在各國流行起來,成為世界各國通用的數字
記得採納啊

『肆』 古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為什麼叫「阿拉伯數字」

公元500年左右,隨著經濟和婆羅門文化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耶伯哈特在簡化數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保存在盒子里。如果第一個框中有一個符號,例如代表1的點,那麼第二個框中的相同點代表10,第三個框中的點代表100。這樣,不僅數字元號本身,而且它們的位置順序也具有重要意義。後來,印度學者引入了零的符號。

1202年,義大利出版了《計算之書》,系統地介紹和應用印度數字,標志著歐洲對新數字的正式認可。自從阿拉伯人帶來了印度數字,歐洲人就一直稱之為「阿拉伯數字」換句話說,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它們通過阿拉伯人向四面八方傳播。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後來誤解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因此,它通常被後人稱為「阿拉伯數字」。

『伍』 為什麼蘇美爾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六十進位制的發明者

蘇美爾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六十進位制的發明者。古埃及人使用的是十進制。原內始時代的人們用容手指計算數字,數到十就得重新數起,很自然產生了十進位法。富有想像力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在計算數字時把5個手指和一年中的12個月份數巧妙地結合起來,5乘以12等於60,因此產生了六十進位制。一個圓周分為360度,一小時分為60分,一分鍾分為60秒。這些計算單位至今仍被使用,成為數學發展的基礎。

『陸』 印度人誰發明的數字

阿拉伯數字由0,,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採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從左往右書寫。藉助一些簡單的數學符號(小數點、負號、百分號等),這個系統可以明確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數。為了表示極大或極小的數字,人們在阿拉伯數字的基礎上創造了科學記數法。
起源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種姓制度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印度數字
公元3世紀,古印度的一位科學家巴格達發明了阿拉伯數字。最古的計數目大概至多到3,為了要設想「4」這個數字,就必須把2和2加起來,5是2加2加1,3這個數字是2加1得來的,大概較晚才出現了用手寫的五指表示5這個數字和用雙手的十指表示10這個數字。這個原則實際也是數學計算的基礎。羅馬的計數只有到Ⅴ(即5)的數字,Ⅹ(即10)以內的數字則由Ⅴ(5)和其它數字組合起來。Ⅹ是兩個Ⅴ的組合,同一數字元號根據它與其他數字元號位置關系而具有不同的量。這樣就開始有了數字位置的概念,在數學上這個重要的貢獻應歸於兩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後來古鯿人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進,並發明了表達數字的1,2,3,4,5,6,7,8,9,0十個符號,這就成為記數的基礎。八世紀印度出現了有零的符號的最老的刻版記錄。當時稱零為首那。
兩百年後,團結在伊斯蘭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圍的民族,建立了東起印度,西從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國。後來,這個伊斯蘭大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國家。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各代君王都獎勵文化和藝術,所以兩國的首都都非常繁榮,而其中特別繁華的是東都——巴格達,西來的希臘文化,東來的印度文化都匯集到這里來了。阿拉伯人將兩種文化理解消化,從而創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約700年前後,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區,他們吃驚地發現:被征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先進。於是設法吸收這些數字。
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被迫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

『柒』 六十進位制的發明者是誰

蘇美爾人來是世界上絕無源僅有的六十進位制的發明者。古埃及人使用的是十進制。原始時代的人們用手指計算數字,數到十就得重新數起,很自然產生了十進位法。富有想像力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在計算數字時把5個手指和一年中的12個月份數巧妙地結合起來,5乘以12等於60,因此產生了六十進位制。一個圓周分為360度,一小時分為60分,一分鍾分為60秒。這些計算單位至今仍被使用,成為數學發展的基礎。

『捌』 古印度人是怎樣發明阿拉伯數字的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末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兩百年後,團結在伊斯蘭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圍的民族,建立了東起印度,西從非洲到西班牙的撒拉孫大帝國。後來,這個伊斯蘭大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國家。由於這兩個國家的各代君王都獎勵文化和藝術,所以兩國的首都都非常繁榮,而其中特別繁華的是東都——巴格達,西來的希臘文化,東來的印度文化都匯集到這里來了。阿拉伯人將兩種文化理解消化,從而創造了獨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約700年前後,阿拉伯人征眼了旁遮普地區,他們吃驚地發現:被征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先進。用什麼方法可以將這些先進的數學也搬到阿拉伯去呢?
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被迫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系,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演算法)。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其優點遠遠超過了其他的計演算法,阿拉伯的學者們很願意學習這些先進知識,商人們也樂於採用這種方法去做生意。
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10世紀,又由教皇熱爾貝·奧里亞克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採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至13世紀,在義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那時的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的阿拉伯數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較接近而已,為使它們變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書寫方式,又有許多數學家花費了不少心血。

『玖』 哪個文明發明了六十進制a刷機人文明比埃及文明飛希臘文明的中華文明

就目前已知而復言,世制界上主要有六大遠古文明,這就是四大文明古國的擁有者:埃及、印度、中國、巴比倫,以及西亞的蘇美爾和美洲的瑪雅文明。

其中,蘇美爾文明事實上應該算是巴比倫文明的前身;而瑪雅文明來歷至今難以辨明。有大多數人認為其來源是中國遠古夏商文明的一支分支;也有人把它的起源歸結為外星人文明。

『拾』 數學六十進位的發明者是誰

古巴比倫人在數學方面取得的成就與作出的貢獻也是十分巨大的。

計算珠在最古老的巴比倫的泥版上顯示了巴比倫人高水平的計算能力:兄弟10人分5/3米那的銀(米那和後面的賽克爾都是巴比倫人的重量單位,其中1米那=60賽克爾),相鄰的兄弟倆,比如老大和老二、老二和老三所分銀子的差相等,而且老八分的銀子是60賽克爾,求每人所得的銀子數量。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巴比倫人已知道了「等差數列」的概念,這說明了當時的數學已經發展到非常了不起的階段了。

蘇美爾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六十進位制的發明者。古埃及人使用的是十進制。原始時代的人們用手指計算數字,數到十就得重新數起,很自然產生了十進位法。富有想像力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在計算數字時把5個手指和一年中的12個月份數巧妙地結合起來,5乘以12等於60,因此產生了六十進位制。一個圓周分為360度,一小時分為60分,一分鍾分為60秒。這些計算單位至今仍被使用,成為數學發展的基礎。

置放計算珠的球形封泥聰明的巴比倫人把十進位制和六十進位制結合起來進行計數。他們計數只需要3個符號。一個是1,一個是10,一個是100。雖然這一計數法有時按十進位制,有時按六十進位制,往往會產生混亂,但由於巴比倫人把同一數字元號根據它與其他數字元號位置關系而確定不同的量,因而產生了數字位值的概念。這在數學發展史上是了不起的貢獻,甚至可以同字母的發明相媲美。

計算珠

閱讀全文

與古印度人發明了六十進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