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有關創造力運用的事例
創造並不神秘,人人都有急待開發的創造潛力。吉爾福特說:"創造性再也不必假設為僅限於少數天才,它潛在地分布於整個人口中間,"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宣言》中就曾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深刻地說明了創造力人人有之。科學研究表明,創造力本身就是人的大腦長期進化的產物,是人類大腦的一種自然屬性,它是隨著人的大腦的存在而存在,隨著大腦的進化而進化,因而它是每一個正常人都應具有的潛在能力,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其創造力都是天賦的。根據已有的研究資料,人類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首先是因為發育中的人腦在大腦結構方面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大腦的可塑性及其變化,將導致學習、記憶、行為以及精神等神經系統功能的變化,大腦的可塑性具有終生性的特徵,這使得神經系統形態與功能具有發展的巨大潛力。人類對大腦的利用率,一般人僅僅為10%,即使是傑出的專家學者,也不會超過30%。美國心理學家阿瑞提將創造力劃分為普通的創造力和偉大的創造力,認為普通的創造力是每個心理健康的人都具有的,它能使人獲得滿足感,消除受挫感,為人類提供一種對於自己以及對於生活的積極態度;偉大的創造力是指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創造力,能給人類創造偉大的成就和推動社會進步。
所以簡單的說,做飯做菜就是創造的過程。
Ⅱ 請你舉一個生活中運用創造性的思維解決問題的例子。
2008年,奧林匹克的聖火在高雅華麗的「中國紙卷」中熊熊燃燒。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
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
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2)創造運用差擴展閱讀
創造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遇到問題時,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既不受現有知識的限制,也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思維路線是開放性、擴散性的。
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地,而是在多種方案、多種途徑中去探索,去選擇。創造性思維具有廣闊性,深刻性、獨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靈活性等特點。
一個小主意,往往會贏得無盡的勝券。在人類進步的歷史長河裡,人類利用創造性思維推進世界文明的例子舉不勝舉,牛頓在蘋果樹下的想像,愛因斯坦十六歲時的大膽想像導致相對論的產生,阿基米德在浴盆中憑直覺悟出浮力定律。
Ⅲ 請你舉一個生活中運用創造性的思維解決問題的例子 求答案
德曼和自來水筆
1884年,沃德曼是歐洲一家公司的職員,一次他從好幾位競爭者中為自己的公司拉到一筆生意。但是當他遞上一瓶墨水和一支當時人們使用的羽毛筆,請對方在合同上簽字時,不料從筆尖滴下幾滴墨水,把合同給弄臟了。
更糟糕的是,合同上的關鍵的字句被染得模糊不清。沃德曼只得請對方稍等片刻,讓他去重新拿一張合同紙來。可是就在沃德曼離開的那一會兒,另一家公司的業務員乘機搶走了這筆生意。這使沃德曼十分沮喪,他認為問題出在那支羽毛筆上。
強烈的悔恨與憤慨的感情,變成了一種巨大的力量,他決心研製一種使用方便、墨水能自動地均勻流出的筆。經過努力,沃德曼終於發明了自來水筆。
雖然當時的自來水筆遠遠不如現在的鋼筆這樣精巧,但也不再像羽毛筆那樣使用不便和容易滴出墨水了。由於沃德曼是這樣研製出自來水筆的,所以有人把自來水筆的誕生叫做「盛怒之後的發明」。
(3)創造運用差擴展閱讀:
創造性思維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需要一定的過程。心理學家對這個過程也做過大量的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英國心理學家華萊士(G.Wallas)所提出的四階段論和美國心理學家艾曼貝爾(T.Amabile)所提出的五階段論。
華萊士認為任何創造過程都包括准備階段、醞釀階段、明朗階段和驗證階段四個階段.而艾曼貝爾從資訊理論的角度出發,認為創造活動過程由提出問題或任務、准備、產生反應、驗證反應、結果五個階段組成,並且可以循環運轉。
Ⅳ 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
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有:
一:魯班造鋸
魯班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二:仿生學事例
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三:二十六個字母的暢想:
A:挺拔的大山,向上只有一個休息的小站。 B:人們啊,請不要滿足於八分的收成。
C:永遠圓不了,是因為每一次都半途而廢。 D: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弦月常圓。
E:向上的台階,登高才能望遠。 F:是一把智慧的鑰匙,只送給鍾情她的人。
G:運動員美的體形,來自於艱苦的錘打。 H:只有團結,你我才能並駕齊驅。
I:頂天立地,方顯出有志者本色。 J:水裡有鐵制的魚鉤,人間何嘗沒有它。
K:交響樂的指揮,凝視著整個樂隊。 L:一把不歇的鋤頭,開拓荒蕪的土地。
M:低谷與險峰,構成多姿多彩的生活。 N:閃電,你成了預示雷雨的使者。
O:周而復始,但不是簡單的重復。 P:不倒的旗幟。
Q:阿Q走了,兒子猶在,孫子也不絕。 R:到達成功的頂點,有曲線也有直線。
S:彎彎曲曲,人生之路。 T:力聚千鈞,寧折不彎。
U:不是一張舒適的床,而是一個危險的坑。 V:是獲勝的標志,還是逃兵投降的手。
W:波谷和波峰,都是人生的一種狀態。 X:是四通八達的路標,還是禁止通行的封條。
Y:盡管是一株幼苗,也知道向上的重要。 Z:放慢速度轉彎,是為了以後的疾駛。
Ⅳ 我的創造力很差但執行力很強,適合什麼工作
那你就不要去作文案啊策劃啊什麼得,作業務員和銷售人員應該挺適合你得性格
Ⅵ 中國人為什麼仿造能力這么強創造能力卻很差
一個只會考試的民族,一個考什麼學什麼的民族,一個英語第一的民族,一個高考萬歲押題的民族,一個重視做考題技巧的民族,是一個no good,no hope的民族。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是不會有創造力的民族。
我不說多,就說那些所謂的年年高考狀元們,現在有幾個能成為國家棟梁?!
我再說一個大家眾所周知的事情,就是著名的羅彩霞案,按照新聞媒體的說法,當時公安局政委的閨女王佳俊比被頂替的羅彩霞分數低了200多分,但是按照事後她的大學班主任的說法,她的成績還是不錯的,而且是班裡的學生幹部。並且取得了教師資格證。這就說明她完全能夠上好高等教育。這就出現了問題,究竟是中國的高等教育太簡單了呢?還是中國的中學教育太難了?!再往深了想,如果王佳俊當時上了北京大學這樣的中國最高學府,是否也能學好?!
按照中國的教育現狀,就是愛因斯坦生在中國也不會得到日後的成就,因為老師看不起,高考看不起。高考是不會喜歡這種學生的。
我說這些,並不是說這是哪一個政黨的責任,而是中國獨尊儒術、朱熹理學、八股的糟粕!不知道中國的現行教育還能培養出多少只會考試不會研究與實踐的人!
還有華為好像就參加課好多軍工產品的生產。我的一個老師的企業(私企)就參加了河南省軍區的某個國防項目的建設(是指揮方面的,不便透露)再說,你說中國有哪個私企有實力去參加那些項目?靠溫州商人可能嗎?這主要還是中國商人自己不行,一有錢馬上就開始想著錢生錢了(就是指類似於房地產投資方面的)不注重在科學創新方面的投入,中國那麼多服裝製造企業,為什麼甘心情願的去給老外做貼牌而不願意自我創新創自己品牌呢?私企只有有了一定的實力才能參加國防方面的招標。如果服裝企業有自己的頂尖技術,國家會用的。可惜中國人小富即安!
Ⅶ 以「創造」為中心寫一段話,必須運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回復:以「創造」為中心寫一段話,必須運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愛能創造奇跡
創造是人生中的一大重要事情,假如人生就像大鍾,那麼創造就像裡面的重要零件.
與愛做伴,我相信你一定能戰勝病魔的.
攜手愛人同行,我相信你一定能堅強走過的.
我希望有一天,健康幸福的你能在小剛的懷中笑靨如花.
有一種說法,說的是只要兩個人互相思念,就會有一條看不見的線把他們連在一起,即使戰爭,疾病,誤會,郵路不通。。。。。。使他們陰差陽錯地分離,但,這條線會越來越緊。而他們,終有一天還會相見。
但我知道這不是說男女之愛,因為看的太多,相愛的人一旦錯過了,別說再聚首,就是再見一面也難求。就象茫茫大海中的兩粒沙,散了,那便是一生的悔!
世界上真的有那麼一種愛情可以創造奇跡嗎?困難與痛苦面前,
愛使他們真摯感人,
共同創造奇跡。
然而平凡的生活,
卻使他們感到愛情的無助!
碟衣,你說什麼樣的愛才算奇跡呢!
你相信嗎?
說實話,我相信。
我相信自己的感情,可以說從來就沒有失去過信心,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為此而努力,當然,道路是坎坷的,然而我始終相信……
似乎歲月的絲絲利刃已經快要把你的心刺破,但是,隨著那一陣陣的刺痛,也在成長、成熟……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是的,相信在經歷了坎坎坷坷後的你、我還有他(她)會更能體會所謂的幸福……
愛可以創造新的生命,愛能創造新的奇跡!前不久看到一部電視劇上的一個哲學教授說的一個故事: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一對年輕的夫婦面對房屋倒塌,一塊重達千餘斤的水泥樓板壓下時,他們為了身旁的小孩,兩雙手竟勇敢地撐起水泥板,直到援救人員的趕到,當救援人員把小孩抱走時,他們再也支持不住,樓板轟然壓下;這個教授還說到有一個母親上街買菜回來遇一鄰居拉家常,住在六樓上的小女兒見媽媽回來,不小心從窗口掉下,其母親見狀,百米沖刺用雙手接住了女兒,女兒得救了,然而母親卻再也沒有醒來。事後有人做過測算,這個母親的跑步速度竟超過消防隊員!為什麼?母愛、父愛的偉大!也有人說一個足球運動員那臨射門的一腳,力量可達千斤!哪裡來得這么大勁呢?我想,是不是足球運動員那對足球的摯愛,愛的力量!因此我說,愛可以創造生命,愛能創造奇跡!愛能創造教育的輝煌!讀罷《愛的教育》一書,最為深切的感受就是青雲中學用愛的教育,使一個地處我市西南邊陲的一所普通初中在短短的十幾年中迅速崛起,成長為在省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示範學校。掩卷靜思,閉目彌珍。感悟有四點:
感悟之一 蔡永江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有愛,有豐富的感情世界,有領導藝術和人格魅力。從書中我知道他有一個好老伴——韓薇娟,全國優秀教師;有兩個好女兒,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以前,我只知道青雲升學率高是拚命做練習的結果,讀了這本書,感到其實不這么簡單,他們的工作是做得很細的,做了大量的工作,很辛勞,而且有一整套措施和科學教育理論支持。前不久我去天一中學開會,晚宴上,天一中學的沈恩德校長致祝酒辭說「親愛的同志們」,當時我的第一個反應覺得肉麻,現在我感到慚愧,感到自己無知和淺薄,竟把「親愛的同志們」這句包含親近、充滿愛的溫馨的話語給褻瀆了。善待生命,善待他人,愛是不朽的!
感悟之二 教育中的愛是什麼?我一直說不好、說不清。讀了《愛的教育》,對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書中說:師愛是一種依戀的心情,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青雲中學對愛的概念解釋中提出「極端負責的態度」是十分有見地的。愛心能架起師生關系的橋梁;愛心能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熏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是的,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敬愛的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常會令人終身難忘。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實驗的效應我想就是愛的結果。愛是神聖的,師愛偉大!
感悟之三 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禾苗。對學生的愛既要象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也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是的,「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倘若為了某種利益去虛偽地愛學生,一旦目的達到便不管了,這樣反而事與願違,甚至扭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我想,愛對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底蘊,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今後的成長都有重要的作用。對照我的班級管理工作,來自青中的12名學生,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滑坡,有一個男生從入學班級第一落到四十二名以後,我總是責備他們沒有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上進心不強。現在看來,原因還是青中給他們很多的愛,而我對他們的關懷遠遠不夠!
感悟之四。 如果把整個課堂比作是河床的話,那麼師愛是浮動在整個河床上面最最燦爛、最動人的浪花,是大海富有生命的潮汐。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有一句歌詞:「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詮釋了愛的內涵。陶行知先生的「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愛滿天下」辦教育,不也正是有愛的奉獻精神嗎?!教育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師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稱職的教師。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兒童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原動力,也是生命中一種創造性的聚合力量。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翻譯的《愛的教育》就有這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想這就是教育的真諦之所在。
愛是個好東西,有愛的日子真好。教育中有愛,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舒展,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涌動。願我們老師心中有永不枯竭的無限情愛,愛滿校園!
Ⅷ 為什麼不要抑制創造的根源
我們極少用到傳統的弗洛伊德理論,我們的資料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反駁這種理論。他的理論本質上(或者說曾經)是伊特(舊)心理學,是一種對於本能沖動及其變化的研究,而且,最終是在沖動和防禦沖動之間看到基本的弗洛伊德辯證法。但是,對於理解創造力(以及游戲、愛、熱情、幽默、想像和幻想)的源泉來說,比壓抑沖動更重要的是原初過程,這個過程本質上是認知的,而不是意動的。我們一旦把我們的注意力轉到人的深蘊心理學時,我們就會立即發現,從心理的角度分析自我心理學,即克里斯米爾納、埃倫茲魏格、容格的心理學和美國的「自我與成長」心理學之間,有許多一致的東西。
在通常情況下,能夠不斷從認知和意動兩個方面成功地抵制許多深蘊人性的人——正常順應或順應良好的人。對現實世界的良好順應,意味著人的割裂,意味著這個人把他的後背對著他的自我,因為它是危險的。
但是,現在清楚了,他這樣做的損失也是很大的,因為這些底蘊也是他的一切歡樂、熱愛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也是創造的源泉。為了保護自己而去反對自我內部的地獄,結果也就把自己同自我內部的天堂割裂開了。在極端的情況下,我們就成了平庸的、封閉的、僵硬的、淡漠的、拘束的、謹小慎微的人,成了不會笑、不會歡樂和愛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賴他人的、幼稚的人了。他的想像,他的直覺,他的溫暖,他的富於感情,全都逐漸被扼殺或被歪曲了。
心理分析的最終目標是作為一種整合性的療法,成就則是通過頓悟達到這種基本分裂的癒合。因此,遭到壓抑的東西就變成意識到的或者前意識的東西了。但是在這里,作為研究創造性的深邃根源的結果,我們還可以做出某些修正。我們與我們的原初過程的聯系,同我們與我們的不能接受的希望的聯系,並不是在一切方面都是一樣的。馬斯洛認為,原初過程並不像被禁止的沖動那樣危險。
在很大程度上,原初過程並不是被壓抑或被潛意識壓抑的,而是被「遺忘」的,或者也可以說是避開壓制(不是壓抑)的,因為我們必須順應嚴酷的現實,而這個現實要求的不是幻想、詩意和歡樂,而是有目的和實用主義的努力。
或者也可以說,在富足的社會中,情況會是另一種樣子,即對原初過程的遏制必定要少得多。很少做減輕壓抑「本能」的事情的現行教育,在承認原初過程並把它整合到意識或前意識中有很大的用途。藝術、詩歌、舞蹈方面的教育,從原則上說在這方面是大有可為的。
動力心理學方面的教育,同樣也大有可為;例如,多伊奇和墨菲以原初過程語言的方式說話的「診療交談」,可以看成是一種詩作。米爾納的非凡著作《論不能作畫》說出了我的心裡話。
馬斯洛試圖概略分析的這種創造性,由爵士樂或孩子式即興創作的畫提供了最好的範例,而不是由稱之為「偉大的」藝術作品證明的。
在前一種場合,偉大的作品需要偉大的天才;在後一種場合,偉大的作品不僅要求思想的閃光、靈感、高峰體驗,而且也要求艱苦的勞動、長期的訓練、嚴格的修改以及完美的規范。換句話說,繼自發性之後是深思熟慮;繼完全認可之後是批評;繼直覺之後而來的是嚴密的思維;繼大膽之後而來的是謹慎;繼幻想和想像之後而來的是現實的考慮。繼之而來的是這樣一系列問題:「這是實際情況嗎?這能被其他人理解嗎?它的結構是健全的嗎?它能經受得住邏輯的考驗嗎?我能夠證實它嗎?等等。」這時,推測之後的冷靜思維、比較、判斷、評價、選擇或拒絕的時刻就到了。
我們如果說繼原初過程之後感興趣的是二級過程,繼幻想主義之後感興趣的是實用主義。那麼,自願復歸我們的底蘊現在就結束了,必要的靈感或高峰體驗的被動性和感受性,現在就必須讓位給主動性、控制以及艱苦勞動了。在一個人的身上,高峰體驗是偶然發生的,但偉大的作品卻是由此而創造出來的。
嚴格說來,馬斯洛所調查研究的只是高峰體驗的到來。作為一個整合的人或這個人內部暫時統一的自發表現,這種體驗是順利的和不需經過努力的。只有當一個人的底蘊對他起作用時,只有當他不怕自己的原初思維過程時,高峰體驗才會到來。
馬斯洛將把那種出自原初過程,並且應用原初過程多於應用二級過程的創造力稱之為「原初創造力」,而把那種多半以二級思維過程為基礎的創造力,稱之為「二級創造力」。後面這種類型包含著絕大部分的世界生產成果,橋梁、房屋、新的機動車,甚至許多科學實驗和許多文學作品都在其中。所有這一切,本質上都是精練和延伸拓展他人的思想。
兩種創造力之間的差異,類似於突擊隊員和預備役之間的差異,類似於拓荒者和移居者之間的差異。那種能以良好融合或良好交替的方式,自如而完美地運用兩種過程的創造力,我將稱之為「整合的創造力」。偉大的藝術、哲學、科學產品的出現,正是來自這種整合的創造力。
在創造性理論上,日益強調整合的作用充分概括說明了所有這一切發展的結局:使二歧式轉化為更高級的、更廣泛的統一體,也就是治癒了人的分裂,並使他更一元化了。由於在人的內部有我談到過的這種分裂,所以就等於有一種內戰,即這一部分反對他的那一部分。
總之,就自我實現者的創造性來說,更多地是直接來自原初過程和二級過程的融合,而不是來自鎮壓和控制被禁止的沖動和希望。當然,由於害怕這些被禁止的沖動而產生的防禦,也可能在全面的、不加區別的、恐慌的戰爭狀態中,把原初過程封鎖到內心深處。但是,這種不加區別的戰爭看來是沒有原則性的。
簡單來說,自我實現者的創造性,首先看重的不是成就,而是人格,成就充其量只是這種人格魅力閃現的副產品。因此,就成就與人格來說,成就是第二位的。
自我實現的創造性強調的是性格上的品質,如大膽、勇敢、自由、自發性、明晰、整合、自我認可,即一切能夠造成這種普遍化的自我實現創造性的東西,在創造性生活中那些表現自身的東西,或者說是強調創造性的態度、創造性的人。
馬斯洛也強調過自我實現創造性的表現或存在的品質,而不是強調其解決問題或製造產品的性質。自我實現的創造性是散發到或投射到整個生活中的,正如一個激動的人沒有目的地、沒有謀劃地、甚至是無意識地「放射出」興奮一樣,它像陽光照射一樣,它傳播到各個地方,它使萬物得以成長(那種能成長的東西),而且它也浪費在岩石和其他不能成長的東西上。
馬斯洛試圖推翻那種得到廣泛承認的創造力概念,而又沒能提出一個精密的、明確定義的、完全區別開的代替概念。自我實現的創造性是難下定義的,因為有時它正如莫斯塔卡斯已經指出過的那樣與健康本身似乎是同義的。而且,由於自我實現或健康最終必須定義為實現最完全的人性,或實現這個人的「存在」。因此,自我實現和自我實現創造性,看來也幾乎是同義的,或者說自我實現創造性是自我實現的絕對必要的方面,或是它的標志性的特徵。
Ⅸ 創造是什麼意思
基本解釋
[create] 創造是指將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以達到某種目的行為。
詳細解釋
創造是指將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以達到某種目的行為。
創造的本質在於甄選!甄選出真正有建設性的聯系(事物或概念之間的聯系)。
例如,當你想拿到桌子上的一個花瓶而又因為自己太矮而夠不著時,你撓撓頭往周圍看了看,發現旁邊有一個凳子!你突然想到也許可以通過站到凳子上而夠到花瓶,這是最關鍵的一步,通常稱為靈感(這個現象類似於生物中的突變,這里發生的變化是改變了凳子只是用來坐的這樣的觀念),做到這一步時你已經將「凳子」和「自己的身體」這兩個概念在頭腦里聯系起來了,並且進行了一個思想試驗過程:首先看了看凳子的高度,大概判斷了下自己如果站在上頭很可能就可以夠著花瓶了,並且覺得自己肯定可以爬到凳子上去。於是你頭腦中迅速閃過了你爬到凳子上然後順利夠著花瓶的圖景。這個思維過程完成後,你就完成了一個「手續概念」的創造。為了方便陳述,你還可以把剛才這個手續概念命名為:「通過站在凳子上拿到桌子上的花瓶的方法」。
為了驗證剛才創造的這一手續的可行性,你將你的想法付諸實現,結果也許真的可行,也許不可行,或者造成了你沒有想到的結果。比如凳子翻了你摔倒了,還把花瓶打碎了。這都是因為你在頭腦中模擬的過程忽略了某些應該考慮的重要因素(比如凳子的穩定性,地面的摩擦系數,或者對凳子和自己的高度判斷不準確等等)造成的。如果可行,並且拿到了花瓶,那麼你就進行了一個「概念的物理實現」的創造過程。也就是說你將你創造的概念的「物理實際」也創造出來創造了。它本質上就像你完成了一個建築的設計,並且親自把它建造出來一樣。經歷了這件事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就能夠馬上想起已經建設完成的這個概念,這就是你增長的知識。 可見創造可以分為概念的創造和概念的物理實現創造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