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前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就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於由1928年10月開始實施。在四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蘇聯建成了1500多個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大型工業企業,在蘇聯歷史上首次出現了拖拉機、飛機製造、汽車、重型機械、機床製造、化學合成工業、精密儀器製造等新興的工業部門。1932年的工業產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機器製造業產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1932年蘇聯的發電量達到173億千瓦時。1929年開工建設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蘇聯的發電量比1913年增加了6倍。蘇聯的石油、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產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農業機器增加了4.5倍。國民經濟各部門所需要的裝備大部分都能在本國製造了。蘇聯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克拉瑪托爾斯克建成了規模巨大的重型機械廠。在斯大林格勒歐洲最大的拖拉機廠於1929年破土動工,1932年第一期工程建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長為70.7%;工業內部輕重工業的比重也由計劃1927年的60.5比39.5,變成46.6比53.4。整個國民收入從1928年的244億盧布增加到期1932年的455億盧布,增長了68%。蘇聯初步改變了長期以來落後的農業國的面貌。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發展速度之快,增長幅度之大,超過了同期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但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最佳方案的許多重要產品的計劃沒有能夠完成,許多新建成的大型企業,由於不懂得管理和技術工人和工程師嚴重缺乏,生產能力沒有發揮出來,比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1932年3月一期工程投產時每天才能生產3台拖拉機,1934年才達到一天生產68台,勉強達到設計水平。
『貳』 蘇聯第一五二五計劃的成果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蘇聯共產黨和政府為擺脫蘇聯落後的農業國面貌而實行的大規模有計劃的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按照預先編制的詳細計劃建設的開端,同時也是人類大規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開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在四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蘇聯建成了1500多個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大型工業企業,在蘇聯歷史上首次出現了拖拉機、飛機製造、汽車、重型機械、機床製造、化學合成工業、精密儀器製造等新興的工業部門。1932年的工業產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機器製造業產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1932年蘇聯的發電量達到173億千瓦時。1929年開工建設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蘇聯的發電量比1913年增加了6倍。蘇聯的石油、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產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農業機器增加了4.5倍。國民經濟各部門所需要的裝備大部分都能在本國製造了。蘇聯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克拉瑪托爾斯克建成了規模巨大的重型機械廠。在斯大林格勒歐洲最大的拖拉機廠於1929年破土動工,1932年第一期工程建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長為70.7%;工業內部輕重工業的比重也由計劃1927年的60.5比39.5,變成46.6比53.4。整個國民收入從1928年的244億盧布增加到1932年的455億盧布,增長了68%。蘇聯初步改變了長期以來落後的農業國的面貌。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發展速度之快,增長幅度之大,超過了同期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是指自1933年至1937年蘇聯人民在以斯大林為領導核心的聯共布的領導下進行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1934年1月召開的聯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通過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1933~1937年)。1936年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1937年該計劃超額完成。在二五期間,高速進行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同時農業集體化的完成,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社會主義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在「二五」計劃期間,蘇聯總共有4500個大企業建成投入生產;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20%,其中重工業增長了139%,輕工業增和了100%,農業總產值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負增長,增長了54%;國民收入增長了109%,人民的工資基金增加了1.5倍,集體農庄農民收入增長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業總產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業特別是機器製造工業的增長,使國民經濟各部門獲得了技術上的重新裝備,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在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中基本確立。而同一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比1913年僅增長44.3%。到1937年,蘇聯的鋼產量達1770萬噸,鋼材為1300萬噸,生鐵為1450萬噸,煤為1.28億噸,發電量為365億度。經過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建成了六千多個大企業,建立起鋼鐵、飛機、汽車、拖拉機、化學、重型機械、精密儀器等部門。工業布局有了很大變化。蘇聯的工業水平大幅提升,工業企業的現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工人們的技術水平比一五期間提高許多。在東部地區興建了烏拉爾—庫茲涅茨克鋼鐵、重型機械、煤炭基地,新庫茲涅茨克鋼鐵基地,伏爾加—烏拉爾石油基地等;在中亞興建了塔什干食品加工和畜產品加工工業基地;在哈薩克建立了機械化采礦基地;在遠東地區的阿穆爾河流域興建了共青城飛機製造廠。1937年蘇聯的的工業總產值佔世界的10.6%,僅次於美國。超過德國、英國、法國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已取得了徹底勝利,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製成為蘇聯社會的經濟基礎,公有經濟在國民經濟的比例佔到99.8%。
『叄』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歷史背景
由於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到1925年蘇聯的經濟基本恢復到戰前1913年的水平。但是蘇聯現代工業還比較落後,鋼鐵、電力生產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需要。汽車、飛機製造、化學合成、大型機器設備製造(發電站成套設備、自動生產線設備)等等最新的大工業幾乎一片空白。到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八分之一,全國只有不到三萬輛拖拉機,99%的耕種要靠畜力和人力來完成。如果蘇聯在此時遇到帝國主義集團的侵略,蘇聯當時的工業水平和生產能力是不能保衛蘇維埃政權的。20世紀20年代中期,西方各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恢復過來,各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生產總值都達到或超過一戰前水平。尤其是美國經濟空前繁榮,一些歐美經濟學家稱資本主義已消滅了貧困,空前的繁榮讓他們充滿信心,並繼續封鎖蘇聯經濟。蘇聯作為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成為紅色孤島。更加嚴重的問題是:蘇聯缺乏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勞動者的素質也不高。到1927年,蘇聯還有50%的文盲。國防力量還較為薄弱。紅軍的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和軍事指揮能力、各兵種協同能力不足以保衛社會主義蘇聯。斯大林為首的共產黨敏銳的意識到:不搞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蘇聯的國民經濟就上不去,特別是如果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落後的話,蘇聯就必然被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打敗。
『肆』 蘇聯實施一五計劃的背景
內要發展經濟 外要抵禦外敵
『伍』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任務是什麼
根據聯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的決議,蘇聯從1928年至1933年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在短時期內建立起對國民經濟技術改造的基礎,把蘇聯從一個農業國改變成為一個工業國,變成一個強大的、不依賴於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上獨立的國家。
『陸』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誰發現了蘇聯模式不符合中國國情
一五計劃在制定的時候 就沒有像蘇聯一樣 首先我國的經濟基礎與蘇聯一五計劃事相比 還不如人家 蘇聯建國時雖然落後 但是最起碼也是在沙皇時期有過一定近代化的 經濟基礎比我們要好
一五計劃在一開始指定的時候 毛澤東就要求要均衡發展 【因為斯大林模式是在斯大林去世後才逐漸發現的 】 短時間內著重發展重工業可以有效提高國家的國防實力 但幾十年一直發展重工業 這個是不可取的
毛澤東 劉少奇 鄧小平 陳雲 周恩來 這些都有明確批示的
『柒』 蘇聯一五計劃是從哪年到哪年
1927年聯共(布)第15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制定發展國民經濟的第1個五年計劃 (1928-1932)的指示...........
『捌』 五年計劃是由誰來領導的(蘇聯)
蘇聯的一五計劃、二五計劃是由斯大林發起和領導的,目的是使蘇聯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工業化強國,所以具體的表現為重點發展重工業,用限制人民生活質量來提升工業水平,史稱「斯大林模式」。一五、二五計劃有效地提升了蘇聯的工業化水平,為蘇聯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工業基礎基礎,為後來的二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石,缺點是片面發展重工業,輕工業、農業水平沒有跟上,人民生活水平沒有顯著提高。但總的來說,蘇聯的五年計劃還是利大於弊的
『玖』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根據蘇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的決議,蘇聯從1928年至1933年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在短時期內建立起對國民經濟技術改造的基礎,把蘇聯從一個農業國改變成為一個工業國,變成一個強大的、不依賴於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上獨立的國家。規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投資為645億盧布,即相當於前兩年投資的12倍。其中用於農業的為230億盧布,運輸業的為100億盧布,工業和電氣化的為195億盧布;而重工業佔78%。規定建設1500個大企業。計劃還規定要把四五百萬農民的經濟聯合為集體農庄,其耕地面積佔全國耕地面積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