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的正字計數

誰發明的正字計數

發布時間:2021-07-09 18:26:15

⑴ 是誰發明用「正」字代表的例如投票人數啊,計算數字等等,謝謝

這種方法最初是戲院司事們記「水牌賬」用的。

清末民初的時候,戲園(俗稱茶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娛樂場所。每天戲園里要迎來很多觀眾。可是那時候還沒有門票這種東西,戲園就安排「案目」(就是現在所說的服務員)在戲院門口招徠看客,領滿五位入座,司事(記賬先生)便在大水牌(類似黑板)上寫出一個「正」字,並標明某案目的名字。座席前設有八仙桌,看客可邊品茶邊看戲。稍後由案目負責計數、收費。到散場結賬時准確無誤。

這個方法隨著戲院實行門票制而被廢棄了,但是作為一種簡明、易懂、方便的記數法,一直流行於民間。到現在很多中國人在統計選票、清點財物等時候,都還保持著用「正」字計數的習慣。

⑵ 古代用正字計數有什麼好處

有兩個根據.一。中國人在計數時,常常用筆畫「正」字,一個「正」字有五畫,代表5,兩個「正」字就是10,以此這個計數方法簡便易懂,很受中國人歡迎。那麼,到底是誰最先開始使用這個聰明的方法的呢?據說這種方法最初是戲院司事們記「水牌賬」用的。清末民初,戲園(俗稱茶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娛樂場所。每天戲園里要迎來很多觀眾。可是那時候還沒有門票這種東西,戲園就安排「案目」(就是現在所說的服務員)在戲院門口招徠看客,領滿五位入座,司事(記賬先生)便在大水牌(類似黑板)上寫出一個「正」字,並標明某案目的名字。座席前設有八仙桌,看客可邊品茶邊看戲。稍後由案目負責計數、收費。到散場結賬時准確無誤。這個方法隨著戲院實行門票制而被廢棄了,但是作為一種簡明、易懂、方便的記數法,一直流行於民間。到現在很多中國人在統計選票、清點財物等時候,都還保持著用「正」字計數的習慣。二。舊漳州用"正"字計數的由來在漳州,舊時的許多商家,如糖行、五穀行、豆餅行、柴炭棧,他們經營的貨物,一般是整擔(如糖、穀子、豆類),為單位(每擔100斤),有的是以籠(如木炭),以箍(如木柴),以片(如豆餅)為單位,他們經營批發業務,貨物的進出以及貨物運輸的起卸等都是比較大宗的,為備忘,喜歡用「正」字在粉牌上暫作記數,正式結賬時便於結算。不易出差錯,確實是一種十分方便、簡單的方法,正字剛好五筆,記到五劃就成一正字,所以應用廣泛,當時,除了那些商行使用之外,在東郊的浦頭市、草寮尾魚市、北郊北廟糖市等,除了部分零售業務單位用斤兩外,成擔貨物也是用寫正字這種方法。民國時期,凡屬進行選舉的事,如鄉鎮長、保長、保民代表、縣商會暨各同業公會的選舉等,也都是記「正」字用來統計票數。「正」字計數在當時的應用十分廣泛。前在「文史筆記」書中閱過一則有關「正」字記數由來,說:正字計數的由來是襲用昔日戲園寫水牌的辦法。舊上海的演戲,初期,進戲園看戲的人並不多,所以不採用憑戲票制度,僅由案目(戲園的服務人員)領坐,因此,賣座的情況有專人負責善寫計數的服務人員,稱為寫「大水牌」,樓上樓下各有一人負責,備一塊大水牌,註明某台、某廂、案目某某領座,客人若干,由於時間急促,恐怕誤記,同時為了稽核總數,所以每滿五個看客,就寫一個「正」字,或者是領一個看客就劃上一筆,劃上五筆便成一個「正」字,這樣方便於檢查和統計。隨著看戲的人增多,戲園規模擴大、座位數目增多,用水牌記票方法漸被戲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記票方法被商家和選舉記票借鑒,便被廣泛應用起來,當今大型選舉,已用電子記票,但在小范圍的選舉中,記票人仍以書寫若干「正」字用來統計當選人的票數。——網路知道

⑶ 中國有什麼像「正」字計數法的發明創造

你好,四大發明,瓷器的燒制,中醫,十進位值計數法,算盤,以及珠演算法,授時歷,天文學,等等,祝你愉快!

⑷ 數「正」字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正」宇的含義漢語中「正」字的部首為「止」。按六書的理論分類它屬於指事字是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號表示方向、目標下面是足止①意思是向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斜地走去。其本義為不偏斜。平正。實際上。這個字古代最初被用來表示攻城略地。「一」表示「城」。「止」通「足」表示徒步進攻。擊敗對方並使之改正這才是「正」的原始意義。在字典的解釋中。「正」字的含義有很多。且「正」字構成的片語、成語等大都是褒義詞如端正、純正、公正、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剛正不阿、清正廉明……這個字既是人們普遍都認識的漢字也是人們比較喜歡的漢字之一。同時「正」字暗含「正確」計算的意思。在選舉計票時「正」的一橫一豎疊壘起人們的信任與希望也表明了投票者希望當選者思想純正、品行端正等心理。 •••••• 「正」字的結構中國漢字數量繁多粗略統計了一下在《現代漢語大詞典》中五筆的漢字共收錄了個。在這眾多的漢字中可以輕易列舉出「生、四、玉、旦、甲、古、甘、舊、立、目、且、皿、申、石、田、由、占、左、只」等筆畫為五筆的漢字。但這些五筆的漢字中要麼筆畫中有折。要麼出現首尾相連。會讓人無法准確判斷為一筆、兩筆還是三筆。而「正」字筆畫簡潔只有橫和豎構成。橫平豎直規規矩矩沒有哪兩筆之間是首尾相連的。此外中國一直採用十進制。為了計算方便。其中還包括有五進制。算籌和算盤都是逢五進半位的。在民間數比較多的物品時也常常是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地去數。 ••••••這種橫平豎直的字體結構便於書寫和計數。並且它的筆畫也象徵它們之間互相平等的關系。因此說「正」字計數和「正」字的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歐洲由於不使用漢字所以人們使用劃豎線似最後用橫線一貫穿其中來表示數字。而日本由於自古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也廣泛使用漢字可以說這也算是中日兩國選用「正」字計數的共通的理由。

⑸ 用「正」字記票法是誰發明

起源於戲院的「正」字計數
每逢投票選舉後開票時,投票表決的現場監票、唱票和計票人常用「正」字記票數,並以此排出醒目的先後順序。這個簡便易懂的辦法說來有趣,原來它乃是由數十年前上海戲院中的司事們記「水牌賬」演變來的。
清末明初,上海人把戲院習為稱「茶園」。它的舞台為正方形,樓上的座位叫「花樓」,左右偏座叫「包廂」,這兩秤座位大都是由達官貴人等預先包下,以便他們攜帶嬌妻艷妾看戲時,不與-下里巴人」混雜在一起。樓下為正廳,座席前設有八仙方桌,可以品茶吃酒;後座則是條凳,票價最為低廉。
那時劇院還沒有門票,僅由「案目」(戲院中的服務員)在戲院門口招徠看客,並領看客入座,每領滿五位入座,司事(記賬先生)便在大水牌(類似黑板)上寫出「正」字,並標明某案目的名字,稍後由案目負責計數、收費。
此法後來隨著實行門票制而被戲院廢棄了。但它作為一種簡明、易懂且便於公眾監督的計數方法卻一直流行於民間。後來人們遂把它引入選舉投票過程專供計數用

⑹ 使用「正」字計數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

這種方法最初是戲院司事們記「水牌賬」用的。在舊上海,起初進戲園看戲並不採用憑戲票制度,僅由服務人員領座,由善寫計數的服務人員將賣座情況寫在「大水牌」上註明。由於時間急促,恐怕誤記,同時為了稽核總數,所以每滿五個看客,就寫一個「正」字,或者是領一個看客就畫上一筆,畫上五筆便成一個「正」字,隨後再去收費。後來看戲的人增多,戲園規模擴大,用水牌計票的方法逐漸被戲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計票方法卻被商家和選舉計票所借鑒,廣泛應用起來。

⑺ 畫「正」計數法是誰發明的

清末民初,上海戲園俗稱茶園。它的舞台為正方形,樓上座位稱「花樓」,左右偏座稱「包廂」。樓下正廳為達官貴人等預先包下,他們不和下里巴人混雜在一起。座席前設有八仙桌,看客可邊品茶邊看戲。那時候劇院還沒有門票,由「案目」(服務生)在戲院門口招徠看客,領滿五位入座,司事(記賬先生)便在大水牌(類似黑板)上寫出一個「正」字,並標明某案目的名字。稍後由案目負責計數、收費。到散場結賬時准確無誤。 此法隨著戲院實行門票制而廢棄了,但作為一種簡明、易懂、便於公眾的記數法,一直流行於民間。

⑻ 為什麼在做統計時一般都用「正」字

這個計數方法簡便易懂。

「正」字,一個「正」字有五畫,代表5,兩個「正」字就是10,以此類推。這個計數方法簡便易懂,很受中國人歡迎。據說該方法最初是戲院司事們記「水牌賬」用的。清末民初,戲園(俗稱茶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娛樂場所。

每天戲園里要迎來很多觀眾。可是那時候還沒有門票這種東西,戲園就安排「案目」在戲院門口招徠看客,領滿五位入座,司事(記賬先生)便在大水牌(類似黑板)上寫出一個「正」字,並標明某案目的名字。座席前設有八仙桌,看客可邊品茶邊看戲。

稍後由案目負責計數、收費。到散場結賬時准確無誤。 該方法隨著戲院實行門票制而被廢棄了,但是作為一種簡明、易懂、方便的記數法,一直流行於民間。很多中國人在統計選票、清點財物等時候,都還保持著用「正」字計數的習慣。

統計數據的類型

1、定類數據——表現為類別,但不區分順序,是由定類尺度計量形成的。

2、定序數據——表現為類別,但有順序,是由定序尺度計量形成的。

3、定距數據——表現為數值,可進行加、減運算,是由定距尺度計量形成的。

4、定比數據——表現為數值,可進行加、減、乘、除運算,是由定比尺度計量形成的。

⑼ 畫正字計數的方法是誰發明的,國際上用這種方法嗎

漢字中「正」是5筆字,其實,5筆的字還有「白」、「用」等很多,具體是誰首先啟用「正」字很難說,不過應該是個會寫漢字的人,方便一五一十的記數,也只有使用漢字的人會用。世界上很多國家不習慣使用漢字,他們有他們的記數方式,所以國際上沒有推廣這種方法。
實際上,我國以前記數方法也有多種,例如「發竹簽」,碼頭搬運一包貨物給一根簽,最後數簽數結算所搬運貨物數,不會去寫「正」字。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的正字計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