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魯班發明了什麼東西。
(1)雲梯:是古復代攻制城用的器械。《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二者皆證明魯班造雲梯的事跡。
(2)鉤強:鉤強也叫"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據《墨子·魯問》記載:從前楚越水戰,因"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致使楚敗於越。楚為改變這種戰局,在魯班初到楚國後,就首先讓分製造了這種兵器,對敗退的敵船能鉤住,對進攻的敵船能抗拒。
(3)木鵲:一種以竹木為材的飛翔器械。據《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4)木工工具:春秋戰國時期,建築木工的生產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魯班和當時的工匠建造房屋、橋梁,都離不開木工工具。《孟子·離婁》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足見當時已有"規"與"矩"。現在沿用的曲尺,可能就是魯班在"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現代木工稱它為"魯班尺"。
彈墨線用的小鉤又被稱為「班母」,刨木料時頂住木頭的卡口又叫做「班妻」,
魯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鋸——一把帶有許多小齒的鐵條
Ⅱ 魯班發明了什麼東西
雲梯
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
《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雲梯。《淮南子·兵略訓》許慎註:「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
鉤強
「鉤強」也稱「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鉤住或阻礙敵方戰船。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制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木鳶
據說是一種以竹木為材的戰事偵察工具。
《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
《渚宮舊事》記載:「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
鋸子
傳說鋸子也是魯班所發明,其實依考古學家發現,居住在中國地區的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也早已出現。
以下是魯班發明鋸子流傳甚廣的傳說之一,作者不詳,近代有人以這傳說認為魯班是運用「仿生學」的先驅:
相傳魯班接受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需要很多木料,魯班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徒弟們用斧頭砍伐,效率低下。工匠們天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魯班甚是著急。為此,他決定親自上山察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時,他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手被劃傷了。魯班覺得很奇怪,一根柔軟的小草為何能割破手?於是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魯班了解到就是這些小細齒劃破他的手。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也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口部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由於這兩件事,魯班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鋸齒狀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樣鋒利?於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試鋸小樹,成果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有者折斷,有者變鈍,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於是他們立即下山,讓鐵匠們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試鋸樹木。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傳說是魯班發明。
《墨子-天志上》說: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規矩,即圓規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較短為一尺,主要為量度之用;尺翼長短不定,最長為尺柄一倍,主要為量直角、平衡線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長短甚至平衡線。
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最早的記述在南宋時期。陳元靚著《事林廣記·引集》卷六「魯班尺法」中:「(淮南子曰)其尺也,以官尺一尺二寸為准,均分為八寸,其文曰財、曰病、曰離、曰義、曰官、曰劫、曰害、曰吉;乃主北斗中七星與主輔星。用尺之法,從財字量起,雖一丈、十丈不論,但於丈尺之內量取吉寸用之;遇吉星則吉,遇凶星則凶。恆古及今,公私造作,大小方直,皆本乎是。作門尤宜仔細。又有以官尺一尺一寸而分作長短寸者,或改吉字為本字者,其餘並同。」
明代刻本《魯班營造正式》卷六有曲尺直尺圖,圖名為魯班直尺;在曲尺圖中並註明:曲尺者有十寸,一寸乃十分。凡是營建房屋門的尺度,均用魯班尺。
墨斗
墨斗是木工用以彈線的工具,傳為魯班發明。
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貯墨,線繩由一端穿過墨穴染色,已染色繩線末端為一個小木鉤,稱為「班母」,傳為魯班之母親發明。
班母通常離地面約一吋。固定之後,將已染色線繩向地面彈動,工地以此為地平直線標准。又可以班母固定於高處,墨斗懸垂,以墨斗之重量作墬力,將已染色線繩向壁面彈動,以此為立面直線標准。
傳說中魯班能以染色線繩夜中切石, 一夜即能完成工程所需大部分石料。後石匠師父以斗線定採集下來的岩石形狀,再用其它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長石等形狀的石料。
傘
魯班的妻子傳說中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據說傘是她發明的。傳說魯班妻子雲氏因為憐惜魯班在風雨烈日下工作,見亭子可避兩遮陰,於是想出一個活動亭子讓魯班帶在身邊,乃造傘子。紙是漢代才出現的,最早的傘面不可能是紙的。
另外工匠刨木時,頂著木料的橛子,有人叫她做「班妻」。 傳說因為魯班刨木時,都是妻子雲氏替他按扶著,後來他在木料前釘上橛子,才不用來妻子按扶。
Ⅲ 諾貝爾發明了什麼具體什麼東西
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炸葯,諾貝爾被稱為炸葯之父。
諾貝爾不僅在炸葯方面做出了貢獻,而且在電化學、光學、生物學、生理學和文學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諾貝爾的一生中,僅在英國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有355項之多。除了炸葯,諾貝爾對於使用硝化甘油的導火線、無聲槍炮、金屬的硬化處理、焊接、熔接,以及子彈的安定、使用瓦斯的海底裝備極其安全性、救助海難用火箭等,都獲有理論與實際的成就;他在人造橡膠、人造皮革及以硝化纖維素為基礎製造真漆或染料、人造寶石等方面的實驗研究都有創造。
(3)鋒利而察爾發明了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諾貝爾的科研成就
1863年10月,諾貝爾獲得炸葯發爆劑的發明專利權。這項發明人們稱之為「諾貝爾引燃器」。
1864年,取得硝化甘油炸葯發明的專利權。
1865年,他多次實驗,反復鑽研,研製成了固體韌性燃料,並先後在瑞典、英國和美國取得炸葯的專利。
1866年,製造出能吸收比本身多三倍的硝化甘油,並且像粘土一樣軟硬適中的「矽藻土炸葯」,這一產品成為以後諾貝爾國際性工業集團的基石。
1867年,發明安全雷管引爆裝置。
1888年,發明了用來製造軍用炮彈、手雷和彈葯的無煙炸葯,亦稱諾貝爾爆破炸葯。
1896年,取得開有細孔的玻璃制壓榨噴嘴的專利,發明對紡織工業也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Ⅳ 魯班發明了什麼東西
1、石磨: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傳說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布的淺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就把米面磨成粉了。
2、鎖鑰:在周穆王時已有簡單的鎖鑰,形狀如魚。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狀,內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能代替人的看守。
3、鉤強:「鉤強」也稱「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鉤住或阻礙敵方戰船。傳說是魯班發明。
4、墨斗:墨斗是木工用以彈線的工具,傳為魯班發明。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貯墨,線繩由一端穿過墨穴染色,已染色繩線末端為一個小木鉤。
(4)鋒利而察爾發明了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軼事:
那時候,木工的工具只有斧頭。魯班帶著徒弟,上山用斧頭砍伐樹木,非常吃力, 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他的手破了,鮮血流了出來。他一看,手不是被斧頭碰破的, 卻是被野草葉子割破的。 野草葉子怎麼這樣厲害呢?
魯班仔細一看,這葉子長長的,邊緣上有許多鋒利的小齒。魯班深受啟發,便在鐵片上做出許多小齒,發明了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魯班
Ⅳ 阿基米德發明了什麼東西,其中有什麼故事
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臘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國,出現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叫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阿基米德的一生勤奮好學,專心一志地獻身於科學,忠於祖國,受到人們的尊敬與贊揚。阿基米德曾發現杠桿定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並利用這些定律設計了多種機械,為人民、為祖國服務。關於他生平的詳細情況,已無法考證。但關於他發明創造和保衛祖國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杠桿定律的確立
人們從遠古時代起就會使用杠桿,並且懂得巧妙地運用杠桿。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時候,奴隸們就利用杠桿把沉重的石塊往上撬。 造船工人用杠桿在船上架設桅桿。人們用汲水吊桿從井裡取水,等等。但是,杠桿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在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之前,是沒有人能夠解釋的。當時,有的哲學家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口咬定說,這是「魔性」。阿基米德卻不承認是什麼「魔性」。他懂得,自然界里的種種現象,總有自然的原因來解釋。杠桿作用也有它自然的原因,他決心把它解釋出來。阿基米德經過反復地觀察、實驗和計算,終於確立了杠桿的平衡定律。就是,「力臂和力(重量)成反比例。」換句話說,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長力臂就應當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長。阿基米德確立了杠桿定律後,就推斷說,只要能夠取得適當的杠桿長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舉起來。據說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豪言壯語: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
敘拉古國王聽說後,對阿基米德說:「憑著宙斯(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王,主管天、雷、電和雨)起誓,你說的事真是稀奇古怪,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向國王解釋了杠桿的特性以後,國王說:「到哪裡去找一個支點,把地球舉起來呢?」
「這樣的支點是沒有的。」阿基米德回答說。
「那麼,要叫人相信力學的神力就不可能了?」 國王說。
「不,不,你誤會了,陛下,我能夠給你舉出別的例子。」阿基米德說。
國王說:「你太吹牛了!你且替我推動一樣重的東西,看你講的話怎樣。」當時國王正有一個困難的問題,就是他替埃及王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造好後,動員了敘拉古全城的人,也沒法把它推下水。阿基米德說:「好吧,我替你來推這一隻船吧。」
阿基米德離開國王後,就利用杠桿和滑輪的子理,設計、製造了一套巧妙的機械。把一切都准備好後,阿基米德請國王來觀看大船下水。他把一根粗繩的末端交給國王,讓國王輕輕拉一下。頓時,那艘大船慢慢移動起來,順利地滑下了水裡,國王和大臣們看到 這樣的奇跡,好象看耍魔術一樣,驚奇不已!於是,國王信服了阿基米德,並向全國發出布告:「從此以後,無論阿基米德講什麼,都要相信他……」
稱量皇冠的難題
在一般人看來,阿基米德是個「怪人」。用羅馬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話說:「他象是一個中了邪術的人,對於飯食和自己的身體全不關心。」有時候,飯擺在桌子上叫他吃飯,他好象沒聽見,仍舊在火盆的灰里畫他的幾何圖形。他的妻子,要時時看守他。譬如他用油擦身的時候,便呆坐著用油在自己身上畫圖案,而忘記原來是作什麼事的了。他的妻子更怕送他到浴堂里去洗澡,這個笑話是因為國王的一個新冠冕而引起的。
國王在前不久,叫一個工匠替他打造一頂金皇冠。國王給了工匠他所需要的數量的黃金。工匠的手藝非常高明,製做的皇冠精巧別致,而且重量跟當初國王所給的黃金一樣重。可是,有人向國王報告說:「工匠製造皇冠時,私下吞沒了一部分黃金,把同樣重的銀子摻了進去。」國王聽後,也懷疑起來,就把阿基米德找來,要他想法測定,金皇冠里摻沒摻銀子,工匠是否私吞黃金了。這次,可把阿基米德難住了。他回到家裡苦思苦想了好久,也沒有想出辦法,每天飯吃不下,覺睡不好,也不洗澡,象著了魔一樣。
有一天,國王派人來催他進宮匯報。他妻子看他太臟了,就逼他去洗澡。他在澡堂洗澡的時候,腦子里還想著稱量皇冠的難題。突然,他注意到,當他的身體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時候,就有一部分水從浴盆邊溢出來。同時,他覺得入水愈深,則他的體量愈輕。於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到人群的街上去了。一邊跑,一邊叫:「我想出來了,我想出來了,解決皇冠的辦法找到啦!」
他進皇宮後,對國王說:「請允許我先做一個實驗,才能把結果報告給你。」國王同意了。阿基米德將與皇冠一樣重的金子、一塊銀子和皇冠,分別一一放在水盆里,看金塊排出的水量比銀塊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塊排出的水量多。
阿基米德對國王說:「皇冠摻了銀子!」國王看了實驗,沒有弄明白,讓阿基米德給解釋一下。阿基米德說:「一公斤的木頭和一公斤的鐵比較,木頭的體積大。如果分別把它們放入水中,體積大的木頭排出的水量,比體積小的鐵排出的水量多。我把這個道理用在金子、銀子和皇冠上。因為金子的密度大,而銀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樣重的金子和銀子,必然是銀子的體積大於金子的體積。所 以同樣重的金塊和銀塊放入水中,那麼金塊排出的水量就比銀塊的水量少。剛才的實驗表明,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塊多,說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塊的密度小,這就證明皇冠不是用純金製造的。」阿基米德有條理的講述,使國王信服了。實驗結果證明,那個工匠私吞了黃金。
阿基米德的這個實驗,就是「靜水力學」的胚胎。但他並不停留在這一點上,繼續深入研究浮體的問題。結果發現了自然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原理——阿基米德定律。即:把物體浸在一種液體中時,所排開的液體體積,等於物體所浸入的體積;維持浮體的浮力, 跟浮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重量相等。
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觀
公元前213年,羅馬的軍隊由瑪爾凱路率領進犯阿基米德的國家敘拉古。這時,年已七十五歲的阿基米德,也立刻竭盡自己的所有才能,幫助祖國,打擊敵人。
羅馬統帥瑪爾凱路,接連攻下敘拉古的兩座城後,更加狂妄自大。他認為,只要用五天的准備時間,就可以攻陷國都敘拉古城。但他恰恰沒有想到,就是因為有一位熱愛祖國的白發蒼蒼的老人阿基米德,就把他的一切計劃打破了。
這場距今二千一百九十年前的戰斗,被歷史學家們稱為: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觀!
瑪爾凱路率領著船隊,從水上進攻敘拉古。他的每隻戰艦上的士兵都裝備著弓箭、投石器和輕鏢槍,要把敘拉古的守衛者趕下城去,然後通過架在戰艦上的攻城機,讓士兵沖進敘拉古。可是,阿基米德做了充分的准備。當敵人的艦隊接近的時候,阿基米德就開動他製造的那些巨大的遠程投射機器。遠程投射機器能把二百多公斤的石塊,投射一千多米遠(相當於18世紀大炮的射程)。這些巨大的石塊,象冰雹似地打在戰艦上,打得瑪爾凱路手忙腳亂,船沉兵死,一片驚慌。瑪爾凱路只得急急忙忙把剩下的戰艦撤走。
瑪爾凱路又決定夜間進攻。他以為夜間阿基米德看不遠,等艦隊到了城下他那些巨大的遠程投射機器就用不上了。可是,當瑪爾凱路夜間進攻的時候,又倒了大霉。阿基米德短射程的機器開動了,這些機器不斷地投擲出短鏢槍、石塊,使羅馬軍隊又一次遭到沉重打擊,連瑪爾凱路也差一點喪命。
瑪爾凱路不甘心放棄佔領敘拉古的企圖。他還是催促軍隊和強迫他的工程師們,繼續同阿基米德較量。結果,都是徒勞。有時,羅馬把帶有攻城機的戰艦沖到敘拉古的城下,守城者就把一種掛著「長嘴」的機器開動起來,一塊塊石頭從「長嘴」里傾落下來,不 但把攻城機打得粉碎,而且也把戰艦砸個稀爛,使羅馬的士兵陷入絕境。有時,還從城上放下一種鐵鉤,這種鐵鉤用機器操縱著十分靈活,鐵鉤能鉤住羅馬兵船的船頭,然後把兵船拉起來,使兵船向一邊翻倒,扣進水裡。
瑪爾凱路使盡了各種進攻手段,都被阿基米德的發明打破了。羅馬軍隊變得膽小如鼠,一看見從牆頭上伸出條繩子,就抱頭鼠竄拚命逃跑,並叫喊著:「阿基米德又使出一種機器來作弄我們了!」
瑪爾凱路最後沒有辦法了,只得把敘拉古城團團圍住,妄圖把城裡的人困死。他的這種辦法,使得阿基米德也無能為力了。羅馬 軍隊一直圍困了八個月,最後乘敘拉古人歡度節日,而疏於防範的機會,從一個冷僻的城門偷襲進去,才把敘拉古攻陷。
當羅馬軍隊沖進城的時候,瑪爾凱路曾下令不要殺害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可是那時,阿基米德正在他的實驗室里畫他的圖形。士兵沖進後,腳踏聲驚擾了他。這種驚擾,使他驚醒過來,憤怒地喊道:「喂!你弄壞了我的圖畫,趕快跑開些!」結果,他的憤慨激怒了羅馬士兵,阿基米德便死於刀下。
偉大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雖然遇難了,但是,他在科學上給人類做出的貢獻,是無法估量的!
Ⅵ 發明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動物發明了什麼東西
人類從動物上得到的啟示
蒼蠅—氣味探測器
蜻蜓—飛機
青蛙—快速掃描回系統
螳螂—鐮答刀
雞蛋—建築物
昆蟲—液壓裝置
蛇—紅外線
魚—潛水艇
蜘蛛—人造纖維
烏龜—裝甲車
貓眼—夜視儀
野豬的鼻子—防毒面具
鷹—鷹眼導彈
蝴蝶—溫度控制系統
大烏龜背小烏龜—轉動炮塔的坦克
Ⅶ 誰根據什麼得到啟示,發明了什麼
1、達·芬奇根據鳥類飛行得到啟示發明飛行器。
達·芬奇作了鳥類飛行的詳細研究,同時策劃了數部飛行機器,包括了直升機設計圖(但因機體本身亦會旋轉故無法作用)以及輕型滑翔翼。1496年1月3日,他曾測試了一部自製飛行機器但失敗。
2、魯班根據鋸齒草得到啟示發明鋸子。
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魯班就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3、愛迪生根據竹子得到啟示發明燈絲。
為了提高燈泡的質量,延長燈泡的壽命,愛迪生想盡一切辦法尋找適合制燈絲的材料。在愛迪生研製白熾燈泡燈絲材料的過程中。
曾試驗過棉線、木材的細條、稻草、紗紙、線、馬尼拉麻繩、馬鬃、釣魚線、麻栗、硬橡皮、栓木、藤條、玉蜀黍纖維,甚至人的胡須、頭發。
1880年,愛迪生又研製出碳化竹絲燈,使燈絲壽命大大提高,同年十月,愛迪生在新澤西州自行設廠,開始進行批量生產,這是世界最早的商品化白熾燈。
4、瓦特根據水開了得到啟示發明了蒸汽機。
1776年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
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
5、萊特兄弟根據鳥兒飛行得到啟示發明了飛機。
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Ⅷ 人類根據大自然的啟示發明了什麼(詳細一些)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Ⅸ 哪個什科學家在什麼東西上得到的什麼啟示,發明了什麼
1.
萊特兄弟得到飛鳥的啟示,再經過不懈的努力後,終於發明了飛機
2.
魯班在看到人們避雨的亭子後,得到靈感,發明了雨傘
3.
魯班被一種鋸齒狀的草割到手,得到靈感,發明了鋸子
Ⅹ 魯班發明了什麼
魯班的很多發明事跡都是傳說
相傳他當年發明雲梯攻城,但未派往戰場採用,而被墨子於模擬戰打敗。傳說他發明了滑翔機,使人可以在空中掠過城牆。據說中國鋸子、墨斗、鉤強、曲尺(彎尺)、古代大門扇上用來裝飾及敲門鋪首也是魯班發明的。
雲梯的發明者是春秋時期的魯國公輸般,公輸般曾為楚王造雲梯,由3部分構成:車輪、梯身和梯頂,底部的車輪可令雲梯自由移動,梯頂端裝有鉤,可保護雲梯免遭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