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價值創造流程

價值創造流程

發布時間:2021-07-08 13:00:58

1. 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價值的創造是由什麼實現的

答案d
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不僅能創造自身價值,而且能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這部分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商品的價值則包括不變資本的價值、可變資本的價值和剩餘價值。

2. 從電子商務價值創造過程與企業電子商務管理的關系,解釋過程管理原理

一、企業電子商務管理有下面幾項工作:

  1. 平台定位、產品的定位、形象及LOGO設置、回組織架構圖

  2. 階段產品銷售運營答方案

  3. 平台的建設即網站商城的建立,設置

  4. 招聘人員及培訓技能

二、電子商務價值創造過程有下面幾項工作:

售前溝通、渠道推廣、意向顧客收集及聯系

售中溝通、售中服務、反饋運營人員在溝通中出現的顧客新需求

售後服務

三、兩者的關系

企業電子商務管理的工作中前3項工作都是為讓顧客自已找到商城做基礎的;而電子商務價值創造過程工作前2項都是顧客找到商城為贏得更多的訂單做基礎的;售後服務和培訓人員技能都是為讓顧客滿意度達100%做基礎的。

確切地講兩者關系,企業商務管理工作指導電子商務價值創造工作,而電子商務價值創造工作會反映和反饋出企業商務管理工作的優劣點,是企業商務管理工作改善提升的依據

3. 勞動過程,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價值創造過程是一樣的嗎

勞動過程,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價值創造過程是一個過程的三種屬性。
比如說生產一隻杯子:
勞動者製造杯子是勞動過程;
通過勞動將原料變成杯子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
生產杯子的原料價值5元,生產杯子的勞動價值2元,杯子的價值是10元——在原料變成杯子之後新增價值3元。這個增值過程就是價值創造過程。

4. 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聯系和區別

價值形成過程是價值增殖過程的基礎。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過程,必然不是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而必須是價值增殖過程。

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目的不同:

1、價值形成過程的目的:通過有目的的活動,改變勞動對象的物質形態,創造出商品的使用價值,並把消耗掉的生產資料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作為抽象勞動,它由於人類勞動力 (即體力和腦力) 的消耗而形成新價值,並不斷追加到新產品中去。

2、價值增殖過程的目的:勞動力作為商品也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勞動,它能創造商品,創造價值和剩餘價值。

二、兩者的概述不同:

1、價值形成過程的概述:價值形成過程是生產要素價格的轉移和活勞動創造新財富的過程,這兩重過程是以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為基礎的。

2、價值增殖過程的概述:價值增殖過程即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指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的形成過程。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價值的形成過程就是價值的增殖過程。

三、兩者的特點不同:

1、價值形成過程的特點:生產商品的勞動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統一。商品生產過程是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和抽象勞動形成價值的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

2、價值增殖過程的特點:價值增殖過程不外是超過一定限度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這個一定的點就是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如果價值形成過程只持續到這樣一點,即僅僅把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再生產出來,那就不會有資本主義的價值增殖過程,也就不會有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

5. 橫向並購的價值創造過程

企業價值創造來源於生產要素進行有效整合後的生產、銷售等過程的實現。企業的組織要素可以大致分為:管理能力、技術水平和投入資金資本。而資金資本並沒有專屬性,作為一般等價物,可以進入任何行業,這使得不相關混合兼並也成為可能。但在橫向兼並中,管理能力與技術水平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行業專屬性,兼並公司除了資金外,還向目標公司投入其他生產要素。
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的行業專屬性來源於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日積月累,與企業發展形成的各項資產包括無形資產形成了緊密的聯系,也是企業特殊的團隊組合和企業精神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專屬性的能力與水平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如果脫離了其由於歷史原因造就的特定的企業環境,其價值就難以凸現出來。這種專屬性的局限限制了擁有這些能力與技術的人才向外的發展空間,因為他們只有在原有的或類似的工作氛圍下其自身的價值能得以最大的體現。而當一個企業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時,長期的積累使得管理能力與技術水平的過剩。這就決定了這些企業有向外擴張的動因與可向外轉移的生產要素的基礎條件,而專屬能力與技術的轉移的局限性要求企業首先考慮的是橫向兼並(其他兼並所倚重的不是專屬的管理能力和技術力量)。事實上,一般來說,兼並公司總是在積累了一定的核心優勢後才可能進行橫向兼並的。
目標公司事實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一定的生產要素,但可能由於資源的配置不合理或者還缺乏某些「內核」的東西(如企業文化等)而效益欠佳,也許他們也期望通過被兼並整改後得到一些原來不具備的管理能力和技術、資金等等。不管公司的管理層如何來考慮,公司所有者更關注的應該是投資回報率的高低。一旦兼並公司發出兼並的信息,目標公司也確實會予以充分的考慮。如果可以有效地將兼並公司的專屬能力與技術轉移到目標公司,達到企業整體效益的提高,這與投資者追求高收益的偏好是一致的,這時,目標公司也會做出積極響應。橫向兼並保證了這些專屬能力與技術的轉移是在相關的領域中進行的,通過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專屬能力和技術的價值得以更好地實現的可能性就高得多。
根據麥肯錫公司對進行並購的一些公司的新增價值的來源分析發現,在新增價值中,有60%是因為運營的改善,另外的收益增加主要有:財務杠桿5%,市場外產業收益佔11% ,來自市場的正常收益為24%。由此可見,通過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台產生的收益增加構成了新增收益的主要來源。

6. 如何理解成本是創造價值的過程

商品的價值是由商品中的物化勞動的價值、勞動者為自己勞動的價值及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組成,其中,物化勞動價值加勞動者為自己勞動的價值為生產成本,它是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成本是補償生產消耗的尺度
在經濟活動中為了保證再生產的不斷進行,就要把生產中所消耗的固定資金、材料資金和貨幣資金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這樣成本就能客觀地反映所消耗價值的補償尺度,並在此基礎上計算盈利,企業只有收益大於成本才能有盈利。
2.成本是制定價格的重要依據
商品的生產過程既是活勞動和物質的消耗過程,又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形成過程,在產品價值難以直接精確計算的情況下,成本為產品制定價值提供了近似的依據,成本即是價格的最低限。
3.成本是企業進行經營決策、實行經濟核算的工具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一些重大問題決策,都要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其中決策方案的經濟效果則是技術經濟分析的重點。企業的產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企業各個方面活動的經濟效果。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材料物資消耗的多少、設備利用的好壞、資金周轉的快慢等,都能在成本上反映出來,可見,產品成本是考察和分析決策方案的經濟效果的重要指標,是實行經濟核算的工具。

7. 價值形成過程是( )

價值形成過程
價值形成過程是生產資料價值的轉移和活勞動創造新價值的過程,這兩重過程是以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為基礎的。

8. 創業過程中價值創造的兩個關鍵要素是什麼

創業不是看一些教科書式的概念就能賺大錢的,需要引路者,更需要自己的實踐。很多項目講起來很簡單,真正做到時候就會遇到很多困難了。

9. 價值創造的價值創造的三個過程

物理過程。
只關注商品的物理屬性和商品生產和物理過程。
如汽車的生產過程,由鐵礦石加焦碳在高爐里煉出鐵,鐵再加工成汽車零件,零件再組裝成整車,這就是一個汽車生產的物理過程。物理過程中我們也考慮人力的參與,但這里我們對人力的理解是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理解的,就是說這里的人力是和畜力機械力是一樣的,只考慮力量以及他所做的物理功多少,而不考慮人的參與生產的另外一面,如意願、佔有、契約、控制、命令服從等。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是商品生產的真實過程,怎麼理解這個「真實過程」?
人類社會是復雜的現象,人類社會的活動是復雜的,如果我們把經濟行為籠統來考察,我們發現它比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要復雜千萬倍,但它又必須以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為核心來運行。如果某種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在技術上不可能,則這種商品就不可能被生產出來,比如汽車,如果在技術上不可能或某種原材料找不到,汽車的生產就不可能實現,人類就不可能享受到汽車的便利。進一步,如果生產汽車的技術上是可能的,原材料也具有,但在制度安排上出了問題,如鐵礦石被某一部落所有,而該部落認為那座山不能開采,汽車的生產就不可能實現。經濟學把經濟制度作為一個待定的東西,顯然,制度的安排必須以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為依據!檢驗制度好壞的標准就是看它是否能滿足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的要求。自然科學,應用技術,工具的操作使用,生產的組織都是從價值創造的物理過程來看待生產的。
在價值創造的物理過程中,價值就是成品的使用價值,如汽車方便我們旅行,糧食用來充飢,衣服可以保暖;他的數量特徵是物理學概念上的數量,如鋼鐵多少噸,汽車多少輛,糧食多少公斤,衣服多少件。
工程學過程。
以商品生產的物理過程為基礎,以一個企業為考察單位,以成本和利潤為目標,這里價值就是均衡價格。商品生產過程就是獲取利潤的過程。它的目標就是不斷獲取利潤不斷發展壯大企業。價值創造的物理過程符合物理規律,但價值生產的工程學過程的運行方式是:佔有、契約、命令服從等。還是以汽車生產為例子,鐵礦石歸礦主所有,煉鐵廠的老闆要取得礦石就得向礦主購買,和礦主談判,訂契約,還得組織招工,支付工人工資,生產出鐵來又得把鐵銷給汽車零件廠,然後煉鐵廠老闆要核算利潤,如果收入減支出還有足夠的特利潤盈餘,那麼這個廠就可以不斷做大,反之,如果不能賺取足夠的利潤,鐵廠老闆就當不下去了。
社會學過程。
以對人性、對社會的充分理解為基礎,正確地評價價值及其來源,以整個社會健康發展為目的,引導社會創造出更豐富的真實的價值。其本質就是個哲學問題,是個價值觀的問題!
很多人對使用價值的理解有偏差。把使用價值理解為純物質屬性是錯誤的。因為人類生存的意義已經大大超出了生物性的生存。更大的意義大於精神的自由。產品的物理屬性已經淪為人類精神生活的道具。以住房為例,如果僅從生理的需求看,一個三口之家50平米就夠了,但現在人們都追求 100平米以上,且要高檔裝修,顯然人們不是追求簡單的生理滿足而是一種精神的享受!正因如此,對於使用價值的理解不能用簡單的「需求」二字就可以概括的。不是那種類似用營養學分析食物的價值的方法來理解使用價值。對於使用價值的理解已經上升為對人生的意義的理解。古希臘有個神話,彌達斯國王問酒神的護伴西勒諾斯:對人來說,什麼是最好最妙的東西?「這精靈木然呆立,一聲不吭。直到最後,在國王的強逼下,他突然發出刺耳的笑聲,說道:『可憐的浮生呵,無常與苦難之子,你為什麼逼我說出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呢?那最好的東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為虛無。不過對於你還有次好的東西 ——立刻就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僅從生物性的生存來看,人生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而人類需要用道德、藝術、哲學來充實自己,來尋找生命的意義,只有我們對人生的意義有了充分的認識後,我們才能理解外界物質對我們的意義與價值,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需要那麼漂亮的房子而不是象動物那樣僅一個容身的洞穴就夠了。

10. 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是流程,而不是哪個部門。這句話怎麼理解

可以理解成公司各個部門在相互配合中創造價值,由於「術業有專攻」單個的部門不可能包攬所有的任務。

閱讀全文

與價值創造流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