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戚繼光是哪裡人
戚繼光是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
戚繼光幼年時十分好動。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喜歡讀書通曉儒經、史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繼光繼承祖上的職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繼光負責管理登州衛所的屯田事務當時山東沿海一帶遭受到倭寇的燒殺搶掠戚繼光有心殺賊寫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繼光受張居正的推薦進署都指揮僉事一職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衛所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被調往浙江都司僉事並擔任參將一職防守寧波、紹興、台州三郡。
㈡ 孫斌的發明專利
孫斌,張宏建. 基於希爾伯特-黃變換的水平管氣液兩相流流型識別方法. 中國:發明專利(2004100117475.8)
孫斌,趙偉國,鄭永軍. 移動式電子秤現場自動檢定校準裝置,發明專利(201010176493.6)
徐曉忻;孫 斌,一種醫院患者戶外無線監護系統及其患者定位方法,發明專利(200910153524.3)
張宏建,孫斌. 油井油氣水三相流量自動計量裝置.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200320109506.3),2003
㈢ 中國古代有許多發明令人驚嘆,小斌參加課外興趣小組
王莽發明的游標卡尺就挺驚嘆的
㈣ 太原特色小吃(能帶走的)有哪些
沁州黃小米,紅棗、汾酒等。
太原的麵食最為有名,品種多,歷史久,製作方法各異,澆頭菜碼考究。炒莜麵、拉麵、貓耳朵、搓魚兒、莜麵烤佬、紅麵糊糊、肉絲炒剔尖、刀削麵、炒疙瘩等應有盡有,特色獨具。
除麵食外,當地的風味食品首推特色早點「太原頭腦」(八珍湯),其他如「認一力」蒸餃、太谷餅、六味齋醬肉、聞喜煮餅、芮城麻片、太原羊雜碎湯、灌腸、高平燒豆腐、平陽泡泡糕等,都是值得一嘗的美味。
名吃中,首推頭腦,這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為醫用食品,對人體有著滋補作用,效果甚佳。頭腦是太原市特有的一種名早點,為湯狀食品。
在一碗湯糊里,放上三大塊肥羊肉,一塊蓮菜,一條長山葯。湯里的佐料有黃酒、酒糟和黃芪。品嘗時可以感到酒、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具有滋補、活血功能。每年農歷白露到立春期間,太原市各清真飯店大都有「頭腦」上市。
太原市清和園飯店的「頭腦」和「帽盒子」以其獨特的清真風味,譽滿並州,聞名全國。特點:益氣調元,滋補虛損,活血健胃,富有營養,具有撫寒喘和強壯身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山西麵食,刀削麵、拉麵、刀撥面、擀麵、剔尖、貓耳朵、河撈等各種麵食,「山西麵食館」 具有山西特色而吸引著中外遊人。
蘋果脯: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廠於1979年試製成的著名產品,1985年曾被評為輕工業部優質產品。
核桃仁罐頭: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廠的著名產品,有咸核桃仁、琥珀核桃仁兩個品種,均曾獲省優產品稱號。
太原大麴:是太原市徐溝酒廠產品,屬清香型大麴酒。曾被評為山西省商辦工業系統優質產品,1983年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清徐葡萄:清徐縣是山西省著名的葡萄產區。裁培歷史悠久,葡萄酒更是聞名遐爾。
孟封餅:孟封餅是清徐縣孟封村獨特的傳統名食,以香、酥、軟、甜、涼的特點久負盛名。凡品嘗過它的人,無不稱其為餅中佳品。孟封餅創制於清光緒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六味齋醬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者不膩、瘦者不柴、酥爛鮮香、味美可口而著稱省內外。1982年,六味齋的醬肘花被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
老陳醋:山西釀醋歷史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太原市「益源慶」醋廠所生產的名特醋,1987年被評為省優產品。可謂酸香飄三晉,馳名五大洲。
刀削麵:尤以太原醬園巷飯館的刀削麵有名,面條根根粗細均勻,柳葉形,筋軟爽口。山西刀削麵口感綿軟筋斗,配以各種葷素澆頭、打鹵,味道一級棒!
羊(牛)肉蒸餃:是太原的著名風味小吃。認一力餃子店的蒸餃皮薄、味香、佐以老陳醋、味道絕佳。可謂肥而不膩餡成丸,一家蒸餃萬家贊。認一力餃子 用精粉做皮,以肥羊肉為主料,加適當的大蔥、生薑、香油、桂皮,並配有砂仁、豆蔻、白芷、陳皮等十多種中葯材,
具有增香、除膻、開胃、助消化之功能。並且肥而不膩,鮮香可口,營養豐富,素有「一家蒸餃百家香」之譽。
羊雜割:是山西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歷史悠久。這種小吃物美價廉、營養豐富,頗受歡迎,尤為冬令美食。
提漿月餅、五仁月餅:是太原食品三廠生產的名點之一,素以皮酥餡足、甜香綿軟而久負盛名。1985年被輕工部評為優質產品。
桃酥:是太原食品三廠生產酥點中獨具一格的品種,成塊整齊、色澤金黃、裂紋均勻、油潤香甜。
沙維康:是山西體育科學研究所和太原食品飲料廠共同研製生產的。1986年被國家體委評為第十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隊專用飲料,同年獲國家級新產品開發獎,1987年獲全國夏季飲料民意評選「健民獎」。
稍梅(燒麥):是太原著名風味小吃,用特製的擀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食後齒頰留香而聞名山西。精粉做皮,蝦仁、蛋白、肥肉、香菇、冬筍做陷,形如梅花朵朵,皮薄,陷鮮、味厚,是面點中的上乘。
雞蛋醪糟:太原市榮茂園海子邊小吃部的雞蛋醪糟久負盛名,至今還流傳著「海子邊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強。」選用晉祠江米為主料,用甜曲釀制而成,食用時也可沖入雞蛋,酒香撲鼻,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太原號腐乾:是山西省著名的「三腐」之一,早在宋代已有名,迄今800多年的歷史。此品由「太原豆腐乾」演變而來。這種號腐乾質地密實細膩。
金銀棗:是太原市傳統名點,歷史悠久。炸制好的金銀棗,外黃內白,酥脆而無硬心,味美香甜。
沙棘瓊漿:是清徐露酒廠生產的一種高營養、高檔次的甜型水果酒,是一種高級飲料酒。1987年第二次全國沙棘產品質量評比獲金杯獎。
清真什錦細點:始於清宮光緒二十年,選料精細,配料嚴格,裝璜美觀,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全套點心由夾糖糕、桃酥、燙麵包餡,起皮包餡四大類組成。規格整齊、甜而不膩、新穎美觀。
蕎面灌腸
特點:特點是軟滑帶筋,葷素皆宜。
灌腸與腸毫無關系。它是用蕎麥面蒸熟製成的碟形薄片,即可冷食,又可熱炒,質嫩而筋,味美適口。灌腸是將腸劃成菱形小塊,澆以由雞蛋、豆腐皮、金針、木耳、蔥、姜、蒜、辣椒配製的鹵汁,用以冷食;將灌腸塊配以綠豆芽、蒜苗或韭黃,用油炒出,謂之熱食。灌腸價廉物美,為太原人特別喜愛的一種風味小吃。
栲栳栳
特點:入口粗糙、有嚼頭、越吃越香
貓耳朵與撥魚兒
貓耳朵和撥魚兒是山西住戶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調味的好壞,就很難有一定的標准。一般而論,貓耳朵極像義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據說義大利的這種出品,就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學會了捏貓耳朵,回去以後仿製的,後來便由機器生產了。貓耳朵是把面和得軟軟的,搓成大拇指的條子,再壓成蠶豆大的小塊,然後用拇指食指捏著一轉,便被捲成像貓耳朵一樣。在開水裡煮熟它,撈起來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著湯汁,味道飽和,吃起來十分鮮美。配料各隨其便,一般人家愛用韭菜肉絲和蝦米,就很夠味,講究的用蝦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隨心所欲,沒有止境的了。
㈤ 發明自動燒烤機的車斌是哪裡人
吉林通化人。不過不夠誠信,產品很機械化,不接地。
㈥ 姓和的有哪些名人
http://hi..com/hedalong/blog/item/9e527f8980f95ab20e24442c.html 打開網址可以自己看一下啊 只給你先說幾個具體的:
現在名人:
和建英 女,1953年出生,山西省太原市人。於1973年參加教育工作,在近26年的教學工作中她不斷進取,從1978年到1989年近十年中先後取得省市教院和中央電大的專科文憑和北師大的本科文憑。1996年又進修了北師大的研究生學習並取得證書。現在任職於太原市成成中學。1994年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96年評為太原市學科帶頭人,1998年評為山西省學科帶頭人。她在教學工作中認真負責,不斷探索。從1986年至1992年連續四次榮獲太原市「教學能手」稱號,並獲市「優秀教師」稱號。1998年獲全國第二屆中語會「優秀教師」稱號。從1994年至1998年先後參加了十四本書的編寫工作均由省級出版社出版。並於1996年至於998年在太原教育台和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進行中考專題講座。她勇於探索,自強不息,奉獻不輟。事略已錄入湖北辭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語文教壇明星錄》一書。
和克純 男,1957年3月生,雲南麗江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現任民族師范學校校長。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1976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小學,中學,中等師范學校任教並主持行政工作。多年來,在學校管理與教改方面作了許多嘗試,在管理方面明確提出:「一面旗幟,一個典範,五個一流」目標。即「把麗江師范辦成全區教育的一面旗幟,成為全區辦學的示範窗口學校;把民族師范辦成全區民族團結的典範;把麗江民族師范辦成『一流的環境,一流的質量』的特色學校。」提出「六個結合」,即「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相結合,思想政治工作與制度管理相結合,常規管理與特色管理相結合,抓教研促改革與環境育人相結合,內強素質練硬功與外樹形象作表率相結合,嚴格要求與提高待遇注入情感相結合」的治校方略。提出「一個觀念」,即「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堅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愛無恨,有賞無罰』,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努力發現『閃光點』,人人受教育,個個得到尊重,最終個個成才」的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觀。提出「四個滿意」,即「社會滿意,家長滿意,學生滿意,用人單位滿意」為衡量工作標準的准則。這些嘗試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教學之餘,筆耕不輟,《實行「後進生」轉化責任制的探索》、《六步教學法與目標教學教學法相互滲透方法的探索》等數十篇論文在《雲南教育報》、《雲南中師》、《麗江報》、《麗江教育》發表,曾編寫中師教師《經濟常識重點難點學習指導》(1996年5月天津人民出版社1版)。他的事跡曾在《雲南民族報》等多種媒體報道過,曾被雲南省人民政府、省委宣傳部、省教發及地方各部門表彰獎勵20餘次。
和丕禪 男,1939年1月生,山西省忻州市人。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曾任浙江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院長。和丕禪於1960年西北農業大學農經系畢業,分配於新疆石河子農學院任教,先後擔任農經系副主任、主任等職。1993年調入浙江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1995年任院長。三十九年來一直從事高等教育工作,先後為研究生、本科生開設《管理學原理》《比較管理學》等8門課,主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1本,主編全國高等農林專科統編教材1本,主編地區性教材2本,參編2本。主持國家科委子課題1項、農業部中華科教基金項目1項、省科委課題1項,先後在國內重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曾獲農牧漁業部表彰獎勵1項,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2項,優秀獎1項。和丕禪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農業經濟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並做出了突出貢獻。現任農業部全國農林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農業經濟學科組成員、中國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浙江省企業管理研究會理事。
和毓天 1930年10月生,納西族,雲南麗江人。現任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放射科教授。兼任《臨床放射學雜志》編委,《實用放射學雜志》編委。1955年畢業於雲南大學醫學院醫療系六年制,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先後在國內率先著文介紹氣腫性膀胱炎、重症肌無力及其X線治療、細支氣管癌(肺泡細胞癌)、鹽礦工人塵肺、腸氣囊腫的X線診斷、肝臟型惡神經纖維瘤病、胸膜壁層間葉瘤等病種。發表的有關學術論文主要有《鹽礦工人矽肺》、《顱骨鎖骨發育不全——附24例報告》獲雲南省人民委員會1979年獎狀;《肢體紋狀肥大症》及《X線假彩色編碼的理論及初步實踐報告》兩文1985年獲昆明醫學院科研論文三等獎;論著有《簡易顳頜關節攝片架》1986年獲雲南省科委小組發明三等獎;《肝膽胰脾影像診斷學》1989年獲昆明醫學院論著二等獎。
和晶 (特別說明一下,我經常看他的節目,今天收到了他父親和丕禪先生的郵件說要讓我收錄他的資料,讓我有點受寵若驚,特此搜集了和晶的資料添加一下)
———榮譽———
獲全國十佳節目主持人
獲「金話筒」銀獎,金獎提名
———經歷———
1988年至1992年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
1993年至1997年上海電視台文藝中心益智類節目《智力大沖浪》節目主持人
1997年至1998年上海大學、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研究中心聯合辦學中國電影史專業研究生(在職)
1998年至2002年上海電視台新聞頻道《有話大家說》節目主持人
2002年至至今中央電視台《選擇》、《十二演播室》節目主持人
2002年「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中出任主持
2002年9月開始主持《實話實說》欄目
和志光:(公元1946~今),藏族,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64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6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專文化。
1964年8月~1969年11月,在昆明軍區步兵第十三團一連當戰士。
1969年11月~1970年6月,任陸軍第十一軍三十二師九十五團一連副排長。
1970年6月~1970年12月,任雲南省軍區獨立第九團一連排長。
1970年12月~1974年4月,任雲南省軍區獨立第九團一連副政治指導員。
1974年4月~1979年1月,任雲南省軍區獨立第九團一連連長。
1979年1月~1982年2月,任雲南省軍區邊防第七團一營營長。
1982年2月~1983年2月。任雲南省軍區邊防第十五團副團長。
1983年2月~1986年8月,任雲南省軍區邊防第十五團團長。
1986年8月~1993年3月,任雲南省軍區迪慶軍分區參謀長。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1993年3月~1995年3月,任雲南省軍區迪慶軍分區司令員。
年3月~1998年5月,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其間:1995年3月至1996年1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揮學院合成指揮 和晶
姓名:和晶
性別:女
原名:
英文名:
生日:
星座:
國籍:中國
地域:中國大陸
身高:
血型:
三圍:
嗜好:
生平介紹:和晶簡歷:
1988年--1992年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
1993年--1997年上海電視台文藝中心益智類節目《智力大沖浪》節目主持人(獲全國十佳節目主持人)
1997年--1998年上海大學、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研究中心聯合辦學中國電影史專業研究生(在職)
1998年--2002年上海電視台新聞頻道《有話大家說》節目主持人(獲「金話筒」銀獎,金獎提名)
2002年 「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中出任主持
2002年9月 開始主持<<實話實說>>欄目
音視頻:
其它:
--------------------------------------------------------------------------------
和志光 和志光,男,藏族,1946年1月生,雲南維西人。中專文化。196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8月參加工作。1964年8月至1969年11月,在昆明軍區步兵第13團一連當戰士。1969年11月至1970年6月,任陸軍第11軍32師95團一連副排長。1970年6月至1970年12月,任雲南省軍區獨立第9團一連排長。1970年12月至1974年4月,任雲南省軍區獨立第9團一連副政治指導員。1974年4月至1979年1月,任雲南省軍區獨立第9團一連連長。1979年1月至1982年2月,任雲南省軍區邊防第7團一營營長。1982年2月至1983年2月。任雲南省軍區邊防第15團副團長。1983年2月至1986年8月,任雲南省軍區邊防第15團團長。1986年8月至1993年3月,任雲南省軍區迪慶軍分區參謀長。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任雲南省軍區迪慶軍分區司令員。1995年3月至1998年5月,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少將軍銜)(其間:1995年3月至1996年1月在國防大學合成指揮專業學習)。1998年5月任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
和親仁 和親仁 〔清〕字耕雲,嘉定(今屬上海市)人。從崑山王學浩受六法。《嘉定志》
--------------------------------------------------------------------------------
和凝 和凝 〔公元八九八年至九五五年〕字成績,鄆州須昌人。生於唐昭宗光化無年,卒於周世宗顯德二年,年五十八歲。梁貞明二年,(公元九一六年)登進士第。後唐時,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貢舉,所取皆一時之秀。晉天福五年,(公元九四年O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漢,拜太子太傅,封魯國公。終於周。凝生平為文章,長於短歌艷曲,故號為曲子相公。有集百卷,當時曾刊印數百部,分贈於人。《舊五代史本傳》相傳今本韓�香奩集,系凝所作。凝後貴,假名於�。《夢溪筆談》胡適則以香奩集為凝的詞集,《詞選》今已不傳。
--------------------------------------------------------------------------------
和自興 和自興,納西族。模範指導員。雲南麗江人。197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畢業於解放軍長春獸醫大學。後任獸醫、排長、連指導員。1979年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所在連隊出色地完成了戰斗任務,立集體一等功。在攻打西羅樓無名高地的戰斗中,與連長率一個排主攻,遭越軍火力阻攔,連長負傷,他挺身端起機槍,帶領戰士沖向敵陣,殲滅了高地上的敵人,自己中彈犧牲。同年,部隊領導機關為他追記一等功,被中央軍委授予英勇獻身的模範指導員稱號。
--------------------------------------------------------------------------------
和柱 和柱 〔清〕旗籍,畫院供奉。《清朝院畫錄、石渠寶笈三編》
--------------------------------------------------------------------------------
和蒙 和蒙 〔公元九五一年至九九五年〕字顯仁,開封浚儀人,和峴之弟。生於周太祖廣順元年,卒於宋太宗至道元年,年四十五歲。五六歲時,父凝教之誦古詩賦,一讀即不忘。試令詠物為四句詩,頗有思致。凝嘆賞而奇之。太平興國八年,(公元九八三年)擢進士第。起家霍丘主簿。雍熙初,(公元九八四年)知崇仁縣,就拜大理評事。累遷光祿寺丞。凝嘗取古今史傳聽訟斷獄辨雪冤枉等事,著為疑獄集。蒙因增益事類分為三卷,表上之。又獻所著文賦五十軸。召試中書,擢為太子中允。淳化初,(公元九九O年)又撰七�題名記並補注凝所撰古今孝悌集成十卷以右正言。是歲,太宗親試貢士,蒙預考校,作歌以獻。帝甚稱賞,遂以本官知制誥。不一年,加水部員外郎,知理檢院。至道元年,(公元九九五年)與王旦同判吏部銓。是秋,晨起將朝,風眩暴作而卒。
--------------------------------------------------------------------------------
和公 和公 〔宋〕僧。徽宗(一一OO至一一二五)時人。工書,曹溪大鑒禪師碑,元和中柳宗元文,紹聖中蘇定武書,前長老辨公立石。崇寧初毀去,長老和公更書而刻之。《唐庚眉山集》
--------------------------------------------------------------------------------
和嶠 和嶠 〔晉〕字長輿,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人。襲爵上蔡伯。惠帝即位(一九O)拜太子太傅,加散騎常侍,光祿大夫,謚曰簡。工隸書。晉太康二年(二八一)汲郡民發古冢,得書言穆王游幸之事,詔荀勖、和嬌等以隸字寫之。《晉書本傳、中興書目序》
專業學習)。
古代名人:
和嶠(?-292),西晉中書令,武帝咸寧五年(279)至太康二年(281)在職。字長輿,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西)人。少襲父爵為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遷潁川太守,為政清廉簡約。入為給事黃門侍郎。咸寧五年(279),為中書令,深得武帝信賴。平吳時,有謀議之功。轉侍中,愈被親禮。見太子司馬衷是一白痴,主張改立,未見採納。太康末年,為尚書,以母喪去職。元康元年(291),拜太子少傅,加散騎常侍、光祿大夫。二年卒,謚曰簡。嶠家產豐富,擬於王者,然性吝嗇,以是獲譏於世,杜預稱嶠有「錢癖」。
和洽,三國魏大臣。字陽士,汝南西平(今屬河南)人。東漢末往投荊州劉表,被待以上客。曹魏時期歷官丞相掾屬、侍中、太常等。主張施政節儉,注重農耕,減輕徭役。居官清廉,以致賣田宅自奉。卒後謚簡侯。
和跋,北朝北魏將領。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世領部落,附拓跋部。跋有才辯,常參預軍國之計,道武帝任其為尚書,鎮鄴。率軍取慕容德滑台,封定陵公,出為平原太守。後以好修虛譽,性好奢淫罪,被道武帝殺於路側。臨刑,跋以灅北地瘠,可居水南等語囑諸弟。諸弟遂降姚興。
和匹(?-452),北魏太武帝時任侍中。出身不詳。太武帝拓跋燾正平元年(451)任侍中,爵吳興公。次年,太武帝為中常侍宗愛所殺,秘不發喪。匹與侍中薛提、尚書左僕射蘭延等議立新君,亦為宗愛矯皇後令殺之。
和歸,北朝北魏將領。代地(今山西北部)人。從征赫連昌有功,拜統萬將軍,賜爵成皋男。又從攻虎牢,破其城,進封高陽侯。後以罪發配涼州,因與蓋吳作戰,復拜龍驤將軍。後復高陽侯卒。
和度,歸子。位至昌平太守。
和洪,隋將領。汝南(今屬河南)人。勇烈過人。仕周,以軍功累至車騎大將軍。從武帝平齊,又從破陳大將吳明徹於呂梁,賜爵北平侯。入隋,從韋孝寬討平尉遲迥,又以北道行軍總管擊退突厥。後遷徐州總管卒。
和凝(898-955),五代詞人。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縣)人。幼聰敏,形神秀發。十七歲舉明經,十九歲舉進士。歷仕梁、唐、晉、漢、周五朝。始為梁義成軍節度使賀瓌從事。唐天成(926-929)中,拜殿中侍御史,累遷翰林學士。晉初,為端明殿學士。天福五年(940),升任宰相,深得晉高祖信任。晉出帝時罷相,為左僕射。入漢,拜太子太保,封魯國公。周初,遷太子太傅。少年時好為曲子詞,流傳汴洛,後契丹入京,號為「曲子相公」。長於短歌艷曲,有集百餘卷,自行雕板,印數百套,分送於人,今皆佚。《花間集》錄其詞二十首,《唐五代詞》輯得二十九首,多為淫詞艷語,格調卑下。《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其中《宮詞》百首,多為粉飾太平之作。另韓偓所撰《香奩集》,舊傳為和凝作,凝後顯貴,乃嫁名於韓偓。此說非是,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五及《夢溪筆談校證》按語均有辯正。傳在《舊五代史》卷一二七、《新五代史》卷五十六。
和峴(933-988),浚儀(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字晦仁、凝子。年十六登朝為著作郎,善音樂。太宗(趙匡義)時為太常博士,制律呂、樂器中叉於笛。上意欲增入雅樂,峴即令樂工調品以諧律呂,曰共宸管,備於樂府。以殖財侮慢削籍,後起為太常丞。著有《奉常集》、《秘閣集》等
和嵊(951-995),字顯仁,峴弟。太平興國進士,累官光祿寺丞。淳化初,撰《七牖題名記》,並補注父和凝所著《古今孝悌集成》十卷以獻,擢直史館。三年(992),再獻《觀燈賦》,進右正言,知理檢院。至道初,與王旦同判吏部銓。病亡。
和斌,北宋將領。字勝之,濮州鄄城(今屬山東)人。選隸散直,為德順軍指揮使。從狄青攻儂智高為前鋒,血戰立功,擢權廣西鈐轄,又敗撫水蠻。累官步軍都虞候。斌謹守邊防,力反邊吏生事邀賞,以恩信得邊民愛戴。清廉自持,嶺南珍貨,一無所蓄。卒,贈寧州防禦使。
和詵,北宋將領。斌子。以蔭為河北副將,累官右武大夫、威州刺史、知雄州。在雄州十年,頗能偵敵情。上制勝強遠弓,能射中三百步外,邊人稱為「鳳凰弓」。因事貶濠州團練副使,安置筠州。後復官,卒。
和春(1792-1860),清末將領。赫舍里氏,字雨亭,滿洲正黃旗人。初官副將,以鎮壓太平軍有功,漸遷總兵、江南提督。咸豐六年(1856),向榮敗死,他繼任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十年,太平軍集結重兵擊破江南大營,他逃至蘇州滸墅關,自殺(一說傷重而死)。
其他和姓名人有遠古傳說人物和仲、和叔;北朝北魏大臣和其奴、和天受,東魏官吏和安;元畫家和禮霍孫;清將領和耀曾、和隆武等。
㈦ 撞球是誰發明的
起源14世紀的倫敦 一家抄當鋪老闆發明
檯球英文名為Billiard Sports 檯球源於英國, 它是一項在國際上廣泛流行的高雅室內體育運動。是一種用球桿在台上擊球、依靠計算得分確定比賽勝負的室內娛樂體育項目。檯球也叫撞球(港澳的叫法)、撞球(台灣的叫法)。
大約在14世紀,據說由倫敦一家名叫Billsyard的當鋪老闆為消遣娛樂而發明的,檯球的英文名稱即源於此。至18世紀末,檯球作為一種游戲在英國民間很是盛行。19世紀初,世界上第 一個公共檯球室在倫敦開設。最早的檯球,桌面上只有兩個白球,之後法國覺得缺少挑戰性,就增添了一個紅球並改進打法。再往後英國人又將其發展成為在今天十分流行的落袋檯球。
檯球已發展成多種多樣:有俄式落袋檯球、英式落袋檯球、開侖檯球、美式落袋檯球和司諾克檯球,其中司諾克最為普遍,而且被官方認可,已成為一項比賽項目。
檯球於100年前傳入中國,現在各大娛樂場所似乎都少不了它。
㈧ qq飛行島如何刷錢,復制道具
■10年前的恩怨
被圍七晝夜僥幸逃脫
2001年6月13日,他在遼寧地攤上花6元錢買了一把匕首,磨銳利後揣在懷中,連夜乘車返回梅河口市。越日清晨,他潛進張某家,用匕首將張某和他的哥哥刺死、將張某的妻子刺傷。
目前,犯法嫌疑人李某已被刑拘,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他恨村鄰
李某10年前在遼寧省打工,妻子與本村的張某有著不正當男女關系。一次回鄉探親時他聽到傳言,沒有怨恨妻子,而是對張某耿耿於懷。他以為,與張某同村居住,張某沒有顧慮「朋友妻不可欺」的說法,便下定決心要報復。
辦案民警在當地警方的親密配合下,從暫住戶進手開展地毯式排查,地下城外掛下載。困了就在車里打個盹兒、餓了就吃口冷饅頭。黑龍省最近夜間的氣溫在-40℃左右,民警持續奮戰兩晝夜,1月13日9時許,終於在一間民房發明了嫌疑人的身影,全部民警敏捷舉動將其勝利抓獲。
「斌子」刺逝世兄弟倆
民警趕赴黑龍江擒凶
嫌疑人李某被民警把持後,第一句話就是:「我終於擺脫了」。經突審,他對故意殺人的犯法事實供認不諱。被帶回梅河口後,在指認現場時他也是一臉輕松。
今年1月10日,通過周密工作,偵察員獲得線索:嫌疑人呈現在黑龍江省大慶市。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張平率領偵察員敏捷趕到大慶市。然而茫茫人海,基本無從下手,況且案件時隔10年,嫌疑人面孔有所轉變,給抓捕工作帶來想像不到的艱苦。
梅河口市公安局集結200多名民警,在全市范疇內進行切斷和搜捕,終極將犯法嫌疑人追進了東豐縣與雙興鄉交界的一片山裡。在7晝夜圍山後,李某趁著民警巡視間歇的空當逃走,再也沒有露面。
2001年6月14日3時左右,梅河口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案,稱河南街業家村產生殺人案。接到報警,局引導率領刑警立即趕赴現場,發明張氏兄弟被人殺死在自家屋內,身上有多處利器刺破傷,失血性休剋死亡。同時,張氏弟弟的妻子被刺成重傷,dnfwaigua,被送往醫院挽救。通過訊問傷者得知,嫌疑人行兇前,丈夫喊出了他的綽號——「斌子」,這解釋雙方認識。既然認識還下了逝世手,也闡明怨恨很深。
「我終於擺脫了!」當殺人嫌犯李某看到民警撲過來,沒有一絲對抗,「流亡的10年我身心俱疲,開端時候是怕被你們捉住,後來就想,要是被捉住了不是就擺脫了嗎?」
「欺了朋友妻」
經過進一步訪問得知,dnf免費外i掛,與張氏兄弟接觸的職員中,只有李某叫「斌子」,知情人反應,有傳言說李某的妻子與張氏弟弟有著不正當男女關系。通過以上信息,警方認定李某有重大殺人嫌疑,但此時他早已逃離現場。
今年以來,梅河口市公安局副局長張強將抓捕李某的工作向局長啜智勇進行了專題匯報,dnf掛網,啜智勇請求全線出擊進行抓捕。刑警大隊二中隊負責此案的偵破工作,偵察員在平時獲取相干線索的基本上,對近兩年來摸排的有價值線索進行了重新梳理,下定決心必需拿下此案。
在他狡詐地逃脫民警的包抄圈後,在全國各地以打零工度日,隱姓埋名過著生不如逝世的生涯,地下城免費外掛,由於懷念親人,他多次有著輕生的想法。李某供述,他知道早晚會被抓獲,被抓捕後如釋重負,現在惟一的慾望就是在行刑前見父母一面。本報記者 畢繼紅
幾年來,辦案民警沒有廢棄對嫌疑人的抓捕,先後輾轉遼寧、北京、廣東等地搜集線索和追捕。
㈨ 請提供戚繼光的資料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