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於中國人說的「四大發明」,西方國家是怎麼看待的
首先,「四大發明」之說並不是由我們中國人首先提出的,而是由英國的傳教士艾約瑟提出,在此之後,我國國人才恍然:哦,原來我們這厲害!然後這一說法才在我國流行起來。要說西方人對這些發明的看法,那一定要一些權威人士的評價才算數,比如像艾約瑟這樣的傳教士,在中國生活了近60年,最後死在了上海,而他在從小又接受過英國的優良教育,對於歐洲的歷史和文化也有全面的掌握,所以只有他這樣的人,經過中西對比後說出來的話,才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所以,起碼從他來看,西方人不僅承認了我國的「四大發明」,還對此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現代的西方人普遍認為:造紙術承認是中國的,但是其他三樣是歐洲人發明的。比如我國古代使用的黑火葯,而西方人使用的黃火葯。中西雙方各執一詞,誰都有對方無法反駁的理由,於是在這樣的僵持中,金屬活字印刷術被聯合國認證給了朝鮮。
B. 西方國家是怎麼看待中國的「四大發明」的
西方人在知道中國有四大發明的時候同時這些西方人對於自己祖先的崇拜意識大大減弱。甚至有一些西方人,對於自己祖先曾經發明的那些自認為比較好的一些成就再也沒有了那種自豪之情。相反在中國人提到中國四大發明的時候,讓整個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不斷增強。
在那些西方人知道四大發明之後,明顯對於自身祖先崇拜意識大大減弱。在沒有知道中國祖先曾發明過四大發明的時候,這些西方人一直認為自己祖先發明的這些東西是非常了不起的並且他們會產生一種自豪感,但是知道事實之後這些人的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
C. 四大發明對西方的影響是什麼
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
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
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
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馬克思評論:「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雖然沒有提到造紙術,但是正是它為印刷術的產生和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
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之一.古代,我國的科學技術在許多方面居於世界的前列.5世紀後的千餘年裡,歐洲處在封建社會之中.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我國的科學技術一直在向前發展,而歐洲的科學技術卻停滯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紀,由於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逐步形成,歐洲的近代自然科學才得以誕生. 我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為資產階級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質基礎: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封建城堡,幫助了資產階級去戰勝封建貴族;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資產階級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總之,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並造福於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
D. 對於四大發明傳入西方的看法
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入西方,促進了西方國家的科技,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發展,促進了東方世界與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火葯為西方世界提供了發明的彈葯條件,造紙術和印刷術,為他們提供了發明報紙,書籍的印刷的條件。指南針,為他們提供了航海的條件。從此後,西方國家逐漸強大起來,走上了他們的殖民,掠奪道路,改變了和打破了世界的格局。
E.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明清時代的西方人眼裡是哪樣的
「四大發明」這個詞,長期以來,都支撐著國人對中國歷史的驕傲,惹來的爭議,也是相當多。特別是「四大發明對世界意義有多大」這事,鬧出來的「吵翻天」的場景,更是十分多。
不過,有一群人,比起現代人來,確實更有發言權:中國「四大發明」西傳後的明清年間,同時代的歐洲學者們。
他們眼裡的「四大發明」,分別都有哪些意義呢?這事兒,倒可以一樣一樣來說。
一:對指南針「不認賬」
中國四大發明的「西傳」歷程里,對歐洲帶來「化學反應」的一項,正是指南針。裝載了指南針的歐洲船舶,從此開出了地中海,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頻繁駛向未知的海洋。轟轟烈烈的大航海時代里,低調的指南針,就是催化劑!
而歐洲傳教士的記載,更讓當時西方傳教士們開眼:原來中國人不單能造薄紙,還能造出12尺以上的大紙?要知道,當時的歐洲造這樣的紙?想都別想。
於是,到了1765年,即中國清代乾隆三十年,法國財政大臣杜爾果也發了狠,給派往中國的傳教士們下了硬任務,一定要把中國造紙的各種技術完完全全「照搬」來。隨後,從米漿粘紙技術到紙葯技術等一系列中國造紙的「核心技術」,就這樣火速登陸歐洲,助推了十八世紀下半葉,歐洲造紙技術的井噴發展。
這樣的「發狠」,值得我們驕傲,卻也更值得我們深思:那個歐洲人在發狠學習的年代,不也正是中國的國門緊閉,閉關鎖國到達頂峰的年代?優秀的文化傳承,從來不是一個民族自大的資本,相反,應是指引後人走得更遠的燈。
F. 我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產生了什麼重大影響
對世界產生的影響:
概述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西方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
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並造福於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火槍,火箭,火炮等武器全部由中國發明,宋朝由於單兵作戰素質不高,因此大力發展軍事科學技術,以求平衡,影響世界的火葯武器由此誕生。
明朝期間對各種火葯武器都進行了相當多的改造,因此明朝的軍事科技達到了世界的巔峰。同時明朝還積極地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但從17世紀開始,當西方國家利用指南針環游世界,積極開發殖民地的時候,清廷統治者卻開始對外實施徹底的閉關鎖國政策,對西方世界的興起一無所知,中國開始落後於西方各國。
造紙術影響
早在西漢時,中國勞動人民就已造紙。東漢時,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破布和舊漁網等材料製成植物纖維紙。蔡倫他曾被封為「龍亭侯」,所以人們把他創造的這紙叫做「蔡侯紙」。從6世紀開始,造紙術逐漸傳往朝鮮、日本,以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義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此後,法國(1189)、義大利(1276)、德國(1391)、英國(1494)、荷蘭(1586)、美國(1690)都先後建廠造紙。到16世紀,紙張已流行歐洲。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圍極其狹小,紙的發明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印刷術的影響與爭議
中國隋唐時期,人們把刻制印章從刻石上拓印文字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唐代留下的《金剛經》,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11世紀中期的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普遍推廣。中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公元8世紀傳到阿拉伯,11世紀以後,又由阿拉伯傳的歐洲,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隨著造紙術的傳播,紙張先後取代了埃及的紙草,印度的樹葉以及歐洲的羊皮等,引發了世界書寫材料的巨大變革,14至15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
歐洲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國南部的《聖克利斯托菲爾》畫像(1423年),晚於中國約600年。1450年前後,德國人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創制了歐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比畢升晚了400年。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原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接受較高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1584年西班牙歷史學家,傳教士岡薩雷斯· 德·門多薩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中國印刷技術影響;中國的印刷術,通過兩條途徑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經俄羅斯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通過阿拉伯商人攜帶書籍傳入德國。中世紀歐洲書寫都用羊皮紙卷,並無「書籍」和「印刷」的概念。古騰堡以這些中國書籍,作為他的印刷的藍本。門多薩的書很快被翻譯成法文、英文、義大利文,在歐洲產生很大影響。法國歷史學家路易·勒·羅伊,文學家米歇爾·德·蒙田等,都同意門多薩的論點。法國漢學家安田朴曾以「歐洲中心論欺騙行為的代表作:所謂古登堡可能是印刷術的發明人」為題,論證歐洲的活字印刷術來源於中國。([法]安田朴《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
火葯的影響
中國在唐朝時期就已發明了火葯,並最早用於軍事。10世紀初的唐未,出現了火炮、火箭,宋時火器普遍用於戰爭。蒙古人從與宋、金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製造火器。歐洲人大約於13世紀後期,又從阿拉伯人的書籍中獲得了火葯知識,到14世紀前期,又從對回教國家戰爭中學到了製造火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歐洲城市市民反對君主專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火葯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支柱之一。
恩格斯指出:「火器一開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為依靠的新興君主政體反對封建貴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披鎧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於盡了。」
指南針的影響
早在戰國時代,中國就已經根據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期,人們發明了用人工磁化鐵針的方法,製成指南針,並開始應用於航海。南宋時,指南針普遍應用於航海,同時傳到阿拉伯。13世紀初指南針傳入歐洲。指南針在航海上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
G. 我國的四大發明外國人認不認可
一定會認可的!我國的四大發明給歐洲帶了很大的影響!
造紙術促進了他們歐洲思想的傳播!
指南針促進了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辟
火葯打開了歐洲近代侵略的歷史大門
印刷術是歐洲的啟蒙思想,宗教改革還有別的什麼運動都得到了傳播!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幫助他們傳播了宗教的思想!
H. 經過查找資料,我發現四大發明並沒有得到國際上全面承認,這是為什麼
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四大發明在中國始創,如果到時候又從別國挖出比我們年代更久遠的,則理論將被推翻。明白了嗎?
I. 四大發明對中西方產生不同的影響原因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馬克思評論:「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雖然沒有提到造紙術,但是正是它為印刷術的產生和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
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之一。古代,我國的科學技術在許多方面居於世界的前列。5世紀後的千餘年裡,歐洲處在封建社會之中。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我國的科學技術一直在向前發展,而歐洲的科學技術卻停滯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紀,由於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逐步形成,歐洲的近代自然科學才得以誕生。
我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為資產階級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質基礎: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封建城堡,幫助了資產階級去戰勝封建貴族;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資產階級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總之,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並造福於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
J. 四大發明 是中國人自封的還是全世界公認的
基本是公認的
火葯是黑火葯哦不是tnt
只有目前還有關於印刷術的爭議
一些歐洲國家認為活字印刷術起源谷騰堡,實際上谷騰堡比畢升晚了4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