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古代發明家有哪些
1、 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蜀漢建立後,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後病逝於五丈原。

㈡ 為發明「神器」,山東這個農民欠債200多萬,後面怎麼樣了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羅曼·羅蘭
一說起發明家,很多人都會想到愛迪生,而且也會豎起大拇指,僅僅靠他發明的電燈泡,就已經造福了很多人,畢竟一個東西,從無到有,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說那些發明家是時代的先驅,一點也不為過,雖然很多發明者都很低調,但我們還是不能忘記他們,要時刻銘記他們,畢竟沒有他們,或許就沒有我們如今這么豐富的生活,就比如說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絕對是一個先驅者,他為我國解決糧食問題和溫飽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足以被銘記。

一日一錢,十日十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班固
吳洪珠不僅在機械研究方面很有天賦,而且在管理上也自己獨到的方法,雖然他只是一個農民出身,但非常懂得管理和經營,他緊跟時代的發展,將互聯網和自己的機器僅僅聯合在一起,不僅加大了自己產品的知名度,還向全世界展示了,農民也可以活得不平凡,農民只要肯鑽研,也將會有精彩的人生。
結語
從吳洪珠的故事中我們還看出,一個人可以生的平凡,但不能活得平凡,別人做的事,要堅信自己也可以做成,而且在這件事上,一定要堅持下去,即使經歷各種挫折,也不要被打倒,因為你每站起來一次,自己都會更加強大,如果不站起來,自己也將永遠無法站起來,吳洪珠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精神,他才會實現超越,從一位普通農民變成一位先驅者,毫無疑問,吳洪珠已經走在了大多數人的前面了,對此大家如何看待,記得留言評論哦,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世界名人語錄》
㈢ 有志者事竟成的名人事例
周恩來
居里夫人
范仲淹
頭懸梁 錐刺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其實任何奮斗都可以和有志者事竟成聯繫上,比如,鑿壁偷光,程門立雪等等很多這些故事的。歷史人物韓信(胯下之辱),李白(鐵杵磨針),只要是成功的歷史名人都算
愛迪生,他只讀了三個月,卻運用這些知識成為了一個發明家。
愛因斯坦,曾經白天工作,晚上挑燈夜讀,常常讀個通宵達旦,最後才成為了一個偉大的人。
居里夫人(應該也算吧),她的生活中,沒有娛樂時間,沒有聊天時間,只有讀書。她拚命地苦讀,甚至忘記了照顧自己的身體。瑪妮雅就這樣苦讀了兩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物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范仲淹,家境貧窮,苦讀詩書,他經常在冬天煮一盆粥,待其結凍後,用刀切成兩半,分兩餐吃,就著鹹菜吃。最後終於讀書有成,成為北宋名臣。
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是他的志向,最後他也成功成為建設新中國的一員。
㈣ 中國機器人農民發明家吳玉祿(被譽為中國的特斯拉)只有小學文化,為了給他的機器人吳老二找一個可充電電
(1) 直流電壓 (2) 1.5 (3) ①電路原理圖如圖所示。 ② U/I-R 0 ; U為電壓表讀數,I為電流表讀數,R 0 電阻箱讀數
㈤ 三國著名的工匠.發明家有哪些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專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屬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三國時期人物,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接著馬鈞又改造了織綾機,提高工效四五倍。馬鈞還改良了用於農業灌溉的工具龍骨水車(翻車),此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連弩,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東漢尚書令裴茂之孫,曹魏光祿大夫裴潛之子。魏晉時期名臣,著名地圖學家。裴秀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制學。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㈥ 農民發明家吳玉祿哪裡人
吳玉祿,一位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馬務村的普通農民現年48歲,小學文化,迄今為止發明了38個機器人,在這個機器人大家族裡吳玉祿分別按他們的出生順序給他們命名為吳老大、吳老二……。兄弟38各有所長:蹦跳翻跟頭、拉車爬牆點煙斗、敲鑼打鼓拉二胡、寫字倒茶把桿爬。更有幫助病人的翻身床和會下棋的智能機器人。
吳玉祿在家排行老五,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從小,他不愛說話,就喜歡鼓搗一些小玩意兒。上學後,他對學習不感興趣,卻經常像小乞丐一樣,滿大街撿別人沒用的「破爛」,寶貝一樣放在書包里。吳玉祿第一次接觸的「機械」,是一把廢棄的鐵鎖。為了弄明白鑰匙和鎖的關系,他砸壞了很多鐵鎖,終於學會了修鎖配鑰匙。 這個窮困的家庭,並未因為多了一個勞力而出現轉機。耕田、種地等農活,吳玉祿一樣不幹。大量空閑時間,吳玉祿都花在搗鼓他收藏的那些機械「破爛」。村裡的老人們都說,吳家的小兒子是個「敗家子」。 醜陋的「吳老大」 然而,家庭的貧困,讓吳玉祿的夢想只能停在腦海中。村裡照顧他這個困難家庭的孩子,將其招了工,讓他進入一家民營工廠當電工。造機器人的夢想,從那時開始付諸實施。 1978年夏,16歲的吳玉祿與村裡一個鐵哥們兒商量:一起做個會走路的機器吧。那時候,他還不知道「機器人」的概念。 折騰了一年多,第一個機器人面世:外形是一個人形的鐵皮,身後的兩根粗鐵絲連接著一個齒輪,一台撿來的小電機充當動力。小電機發動後,帶動兩根鐵絲前後移動,「鐵皮人」開始動起來。 這是吳玉祿的機器人處女作,名為「吳老大」。從那一天開始,他就上癮了。 造風扇俘獲女孩心 吳玉祿和妻子董淑艷與機器人1986年,經媒人介紹,他認識了一名叫董淑艷的女孩。 然而,兩人第一次見面,董淑艷甩下兩個字:「不成」,扭頭就走。 吳玉祿找來一個電機,接上一根連桿,將一柄蒲扇插在上面。通電後,蒲扇前後擺動,扇出涼風。他還設置了一個擋位開關,通過調節電機的轉速,控制蒲扇擺動的速度。 這個小物件,讓董淑艷欣喜異常。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她發現只要她能想到的,吳玉祿都能給她做出來。 就這樣,兩人結婚了。直到現在,吳玉祿的家裡還擺著這台「電風扇」。 雷管炸傷手 1989年夏,吳玉祿正在造機器人「吳老二」。在廢品站搜羅材料時,他發現了一節「七號電池」,標簽上寫滿外國字,像是「進口貨」。他趕緊將它拿回家,准備當作「吳老二」的動力。當他接通「電池」的正負兩級時,一聲巨響,爆炸了! 吳玉祿的左手頓時血肉模糊,皮都翻起來了。鄰居將他送到醫院,打了十幾針麻葯,才縫合好傷口。 吳玉祿的無名指被炸壞。直到現在,這根手指到冬天總是冰涼的。 後來,吳玉祿才知道,那節爆炸的「電池」其實是根雷管,上面寫的英文字母「TNT」是炸葯的意思。 妻子離家出走 從廢品站淘回來的東西,雖然成本低廉,但要讓機器人「聽話」地動起來,卻需要更多精密的零件。吳玉祿指著一個被拆得稀爛的玩具直升機說:「幾百塊的玩具,我只用它的遙控器。」諸如從新摩托上拆電機、從汽配城買小轎車坐椅,這些事他都幹得出來。 1999年夏季的一天,吳玉祿帶著全家到鄰村維修農具,但時間不長就接到村裡的電話,讓他們趕緊回家。吳玉祿剛騎車到村外,就見自家方向濃煙滾滾,村裡大喇叭喊著:「社員們都去吳玉祿家滅火。」等他們趕到家門口時,整個房子燒得只剩下三根檁條。 董淑艷帶著孩子離家出走,打算和吳玉祿離婚:「讓他跟機器人一塊過吧」。 一舉成名 吳玉祿和「超級吳老五」2003年吳玉祿攜自己的機器人兒子參加科技周並到人民大會堂表演,受到了熱烈的歡迎!之後被北京市評為「京郊十大新聞人物」,並由市領導頒獎。 2004年在湖南衛視主辦的農民機器人大賽中榮獲第一名,並獲得「最聰明的農民發明家」稱號和獎金一萬元。 2005年在中央電視台十套走近科學欄目擔任道具師並獲道具設計製作優秀獎。 2006年參加深圳衛視主辦的「創意中國」大賽,捧回了冠軍獎杯,參加山西衛視主辦的「才藝大比拼」依舊捧回了冠軍獎杯。 2007年受聘於山西彩燈公司和浙江某公司擔任技術顧問。應廣州市政府邀請參加第十三屆機械博覽會並在開幕式上做了機器人拉車表演。 2008年應邀到香港、天津等地參加展出。 2009年吳玉祿的機器人兒子與神舟七號宇宙飛船一同在河北石家莊展出並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並應邀在河北科技大學、石家莊市第九中學為同學們做了精彩的演講。 未來目標 有了經驗,設計起來得心應手。設計一個會翻跟頭的機械狗,僅需2小時;用不到3個月製作成功的「超級吳老五」,已被一名大學生花3萬元人民幣買走。 他和正在讀計算機專業的兒子合作製造更具實用性和智能性的機器人,他管硬體設計,兒子來編程序。目前,二人已做好了可給病人定時翻身的「吳老三十三」和會下棋的「吳老三十四」。 父子合作開機器人工廠 拉車機器人在老吳心裡,最大的目標就是建個機器人工廠——自己管機械設計,兒子管程序設計,工人組裝。「到時候,我們成為百萬富翁沒問題。」老吳顯然已經把學計算機的小兒子吳汪洋當成了接班人。 吳汪洋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讀大一,他已經進了學校的科技社團。老吳說,小吳曾經發明過家用防盜報警器,和自己一樣腦子好使。現在吳汪洋已經開始學習單片機及相關知識,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老吳和兒子的機器人夢會一步一步的實現的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㈦ 吳吉祥教授有哪些成就
吳吉祥教授 性別:男 工作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學歷:大學 職稱:教授 出生年月:1947.2.8 上海交通大學資深教授 中國首批訪美學者 被譽為「中國空氣凈化第一人」 2009年被授予「建國六十周年百名優秀發明家」 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空氣凈化首席研究員 2011年被評為「中國室內環境凈化行業發展十大推動人物」 中國室內環境凈化治理專業委員會專家; 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空氣凈化首席研究員; 全國室內環境保護行業突出貢獻人物 人生經歷簡介: 吳吉祥,一個通過科技創新來推動中國室內環保行業發展的著名專家,長期致力於靜電除塵小型化技術、特種靜電凈化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是中國靜電吸附式空氣凈化消毒器與廚房油煙靜電凈化機的原創人。曾擔任永健、申健、世達、今是、江川、凈之王、新華醫療、三科等品牌的上述產品的技術開發工作,並作為特聘顧問訪問了TCL、美的、新科、海爾、遠大等大型企業。同時也是我國空氣凈化器行業著名的科學家,吳教授致力空氣凈化技術與應用研究30餘年,是國內最早而且至今仍然活躍在行業第一線的為數不多的專家之一。 吳教授1947年出生於上海,從小熱愛讀書,在1978年恢復高考第一年,吳教授與其夫人雙雙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自1982年畢業至今一直在上海交通大學從事環境學科的教學研究工作,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兼任中國室內環境凈化專業委員會與上海市室內環境凈化行業協會特聘專家。 吳教授長期從事靜電除塵小型化技術、特種靜電凈化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為該領域的著名專家,是我國靜電吸附式空氣凈化消毒器與廚房油煙靜電凈化機的創始人。2009年被評為建國六十周年百名優秀發明家,2011年被評為中國室內環境行業發展十大推動人物之一。 1993年,吳吉祥發明的「靜電吸附式空氣凈化消毒器」通過國家級鑒定,並申請了國家專利。該技術的發明比國外的同類技術提前了10年,是一種醫院動態連續消毒新方法,克服了紫外線、臭氧、葯物熏蒸等傳統非連續消毒方法的缺陷。他本人還曾作為訪問學者於1984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學習、訪問。 1994年攜其發明的「靜電空氣凈化器」隨上海市高科技代表團訪問德國漢堡。 2000年經過衛生部專家的衛生學評價,被列為中國消毒技術規范。 2003年SARS期間,吳吉祥親赴廣州,在鍾南山院士以及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林錦炎主任等預防醫學的專家指導下,全力推廣「靜電吸附式空氣凈化消毒器」,為取得抗擊SARS的勝利做出了貢獻。目前,吳教授正在與相關企業合作,將該醫用技術民用商品化,為公共場所、辦公室與家庭室內環境防控PM2.5、細菌等微生物以及甲醛等氣態污染物提供三除式空氣凈化產品。 「廚房油煙靜電凈化機」是1994年通過國家級鑒定,並申請國家專利的。目前,該專利產品已成為中國飲食業廚房油煙排放必須配備的環保裝備之一。同時,吳教授也正在開發同時具有去除有害氣體與油嗆味的油煙凈化器,將現有的技術提升到新的高度。 對於吳吉祥教授來說,最值得一提的應該是「除甲醛空氣凈化器」。這項發明在2008年奧運會空氣凈化器產品檢測項目中,與國內外幾十個著名品牌參與的同比測試中,名列第一。同此,確立了吳教授空氣凈化技術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地位。 2008年 完成隧道空氣告訴靜電除塵裝置,並應用於國家納米工程研究中心。 2009年吳教授被評為建國六十周年百名優秀發明家,室內環境與空氣凈化行業唯有吳教授獲此殊榮。 2011首創酒店賓館空氣凈化消毒全面解決方案,獲得行業的廣泛好評並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013年北京望京SOHO空氣凈化工程完工,成功實現大型現代化寫字樓PM2.5控制 目前,吳吉祥教授正在全國地鐵、道路隧道、地產建築等領域廣泛宣傳、推廣、應用室內環境科技,為中國環保事業與民生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㈧ 古代發明家的名字和他們的發明
1、畢升——活字印刷術 畢升(約-1051)湖北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 宋初為杭州書肆刻工。宋慶歷年間(1041—1048),他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這一技術未及推廣,畢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為沈括家人收藏,事跡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 活字印刷術具有一字多用、重復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時省力、節約材料等優點,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是印刷技術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對後世印刷術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與指南針、火葯、造紙術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1990年在湖北英山縣發現畢升墓碑。 
㈨ (2012株洲一模)中國機器人農民發明家吳玉祿(被譽為中國的特斯拉)只有小學文化,為了給他的機器人吳
解答: U | I | |
?
R0;U為電壓表讀數,I為電流表讀數,R0電阻箱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