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三國大發明家下載

三國大發明家下載

發布時間:2021-07-08 00:19:43

Ⅰ 像三國大發明家一樣的小說

漢牆 這個不錯

Ⅱ 穿越三國之夢緣千年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穿越三國之夢緣千年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詩人杜甫有《蜀相》名篇傳世。
中文名: 諸葛亮
別名: 孔明,卧龍
國籍: 中國(東漢,三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出生日期: 181年7月23日
逝世日期: 234年8月28日
職業: 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
代表作品: 《出師表》(前、後)、《誡子書》等
身高: 184cm
官職: 丞相
爵位: 武鄉侯
個人資料
生日:陰歷181年農歷四月十四 體態:身長八尺(根據東漢計量單位合約184cm),容貌甚偉,有英霸之氣,時人異焉,聰明絕頂,有勇有謀(出自陳壽《上諸葛亮集表》,見……

Ⅲ 求好看的三國小說

謀士類,好評的就是《三國之宅行天下》,女謀士類,《鳳翔三國》;還有《曹賊》。鑒證歷史的愛情小說《兩世花》,凄美的愛情。霸主類的《惡漢》《三國之席捲天下》等,魔幻類,《回到三國變成莽》

Ⅳ 主角叫劉鵬舉的三國小說

大漢帝國風雲錄 李弘一個奴隸 別號黑豹 率黑豹義從 前期多描寫漢末幽州邊軍的悲壯慘烈,接著戰黃巾軍,繼而轉戰西涼,最後只是娶了公主成為大將軍。

惡漢 董卓的兒子 董非 結拜與典韋沙摩柯基本上一帆風順,該收收該打打,沒有特別的亮點,中規中矩。做了攝政王,留給自己兒子來篡位。

三國之宅行天下 江哲 曹操謀士 比較輕松,先娶了貂蟬 並無稱霸野心,文筆輕松流暢,收了糜貞,蔡琰,二喬。

三國之蜀漢我做主 劉備假子劉封 先養望,再握兵權 ,斷絕關系,獨立出去,挖劉備牆角,收甘寧黃忠,龐統馬良,立足長沙 再圖天下,還算不錯。

三國風雲之猛將傳 薛冰,趙雲親兵,幫著劉備打天下,娶了孫尚香和祝融 爛尾。

北地槍王張綉 張綉 先拐來賈詡當謀士 裡面陣前斗將寫的挺好 馬鐙馬蹄鐵 一統天下。

曹賊 曹朋 工匠之子 起於毫末,幫著曹操打天下,位極人臣,兒子當了皇帝。

無奈三國 劉明 釀酒造紙事生產 養望 覽豪傑之士 和張飛關羽結拜 收郭嘉 最後一統天下。

新三國策 吳郡人氏高寵 出身家奴,較短,最後戰敗曹操一統天。算是爛尾

桓侯再生 張飛 不再是莽漢張飛,文武雙全張翼德 助劉備取得天下。

悍戚 劉闖 爽文 並無太大新意還是征戰天下。

重生之我是曹操 從嬰兒穿越 先把文臣武將搜羅過來,再一統天下,繼而轉戰外域。

神話版三國 潁川陳曦 裡面的武將不是人,個個身懷絕技,必定斗將。為劉備謀主,羅致人才,連載中

魏侯 曹禪 曹操的叔叔 深挖曹操牆角 一統天下。

三國第一強兵 河內太守王匡之子 王羽 中規中矩。一統天下

我的岳父大人叫呂布 劉莽 穿梭於現在與三國 幫著呂布打天下 。更新中

三國之生化狂人 袁紹私生子袁方

三國之召喚猛將 劉辯 第一個穆桂英

霸蜀 魏延之子 魏霸 印刷術記賬法 裡面人物太小眾,看不下去。

漢獻帝新傳 劉協 先羅致王越童淵趙雲等人才,再安邦定國,轉戰四海。

三國好孩子 陶謙次子陶應 建立君子軍 扮豬吃虎 有著搞笑

三國董卓大傳 不良學生穿越成董卓,還可以。

三國之席捲天下 秦峰 先進蔡邕府 最後一統 還行 挺長的。

郭嘉 評語:雙非 略帶詼諧

三國戰神 封沙宇宙戰士 智腦上來先把唐妃何後給辦了 種馬一個。

三國之袁家我做主 三子袁尚 救烏巢

驍騎 李傕侄子李利 原海軍上校團長 自帶武功 波才典韋 李典 桓飛李玄 滕氏雙雄豸奴 有神獸狻猊 一帆風順 秋風掃落葉 爽文,自創了不少人物來與三國人物爭勝。

萌娘三國演義 孫宇 機器人 三國人物全都變成了萌妹子,都讓主角收了,女性英雄的性格很有特點。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呂布 呂布變成了文武雙全人物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劉禪

三國之烽火連城 陸安 靠孔融提攜 成一方諸侯 裡面人物具有三國志的類似技能 郭嘉賈詡 甘寧周泰 由武陵起步 爽文。連載

躍馬西涼 羅征 董卓手下小卒。青銅戒 神器 許褚 趙雲 暴虐瘋狂 謀士女人搶了再說。

混在東漢末 劉備之兄劉修 一步一步成為大將軍。

三國之大馴獸師 周瑜他哥周帆 有一個馴獸系統 練出各種兵種 更新中

獵擊三國 馬悍 弓 鐵臂 好短!

漢魏文魁 阿飛 是勛 馬鐙 隸屬曹魏

三國之輔佐劉備 陸羽 已太監

三國第一將 衛濤 爭霸天下

主公 李廣之孫李勤 醫術與國術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天降異像 羅麟出世 輔佐劉備 略白。

三國王者 歷史生物學家兼太極拳傳人 孫燦

農夫三國 鄧季 黃巾蟻賊。太監!

虎豹騎 馬夫 成為馬超的家臣馬夫 爭霸天下

重生之定三國 黃逍 白虎之子原是西楚霸王。

神話三國 穿越成為天子劉辯,打諸侯,定天下。

漢皇系統 劉辯 擁有系統完成任務獲得禮包,逐鹿天下。

暴君劉璋 益州劉季玉 宣戰天下世族。

三國之妖才 成為曹操女婿的呂睿 如何幫助曹操一統天下。

三國大發明家 劉堯 劉辯之兄 圖紙抽獎儀。

縱橫三國的鐵血騎兵 雇傭兵張彥回到三國爭霸天下。

名偵探諸葛亮 信息時代穿越到三國的混亂時代,無爭霸,無聊。

回到三國變成蟒 林北變成了蛇

亂臣賊子 李臣 與劉備他們結拜 和大嫂跑了 又跟呂布 多寫感情 爭霸較少。

帶著歷史名將闖三國 秦小白

重生三國之我乃曹昂 宛城初始

周氏三國 廬江周堅

仙武三國 丁原幼子 丁武

竊國賊 劉存

三國大航海 孫權的侄子孫策的獨子孫紹。烈酒生財。發展海軍,征服世界。

大鳳雛 龐統的哥哥龐山民

謀三國 劉碩

漢末皇叔 劉璋劉季玉

曹沖 打工仔成為神童曹沖,馬鐙。會天下英雄,完成曹操的霸業。

張遼新傳

三國之袁氏梟雄 袁術庶長子袁否

三國之超腦暴君 智能晶元貂雄

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劉虞的長子

三國獸焰 試驗品劉民 蔡琰撿到

漢賊 蓋勛

三國之蜀漢儒將 趙峰跟劉備

Ⅳ 求一本書,主角穿越到三國變成小孩,還得到系統的小說

最強穿越者 作者小2傻 無敵穿越系統 作者絕鑫少

Ⅵ 三國時期都有哪些發明創造軍事的民間的都算上吧

生活方面:第一肯定是龍骨水車,就是那種用腳踩把水從低處拉上來那種
第二當然是麻沸散、五禽戲,因為一個人就算在一起啦
第三饅頭,諸葛祭祀陣亡將士及南民用的祭祀用品,現在叫包子

軍事方面:第一、霹靂車,劉曄發明的,也就是投石車
第二、木牛流馬,現在還在爭論,說不好
第三、孔明燈,最早的信號燈
第四、諸葛連弩,在戰國連弩的基礎上大大改進,使蜀軍戰鬥力大大增強
這是本人心目中排名,請勿鄙視~!

Ⅶ 三國穿越小說

三國之蜀漢我做主,悍威,霸蜀,三國好孩子,漢魏文魁,三國之袁家我做主,呂氏外戚,三國之魏武曹操,混在東漢末

Ⅷ 三國著名的工匠.發明家有哪些

三國著名的工匠.發明家有劉曄,他發明了工程類期屁嘞車,還有諸葛亮也算一個,他發明了運送糧草的工具,木牛流馬。

Ⅸ 三國,有哪些發明家

最有名的職業發明家是馬均。

附上資料:
馬鈞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機械製造專家,具有高超的製造技巧,發明和製造了織綾機、水車、指南車等多種機械,成為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機械發明和製造專家,為古代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人。生活在三國時代的曹魏時期,生卒年代不詳。他從小不善言辭,說話不多,但是很喜歡讀書、思考問題、善於動腦子,尤其喜歡鑽研機械製造方面的問題;同時他又非常注重實踐,勤於動手;這樣就養成了善於吸收新知識的習慣,又有比較熟練的實際技能,為從事機械製造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他早年生活比較艱辛、貧困,長時間住在鄉間,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勞動人民,對他們的疾苦和繁重勞動有深切的了解和體會,因而他比較關心生產工具的變革,並決心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術為老百姓服務,改善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馬鈞對機械的研究製造始於改革織綾機,織綾機就是織造"綾"的提花機,"綾"是一種表面光潔的提花絲織品,這是在我國傳統的絲織品基礎上發展起來一種比較高級的產品。我國絲織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商代就已經運用平紋織法和絲織法織造幾何圖形圖案的絲織品。春秋戰國時期的絲織品已達幾十種之多,品質也有很大提高,秦漢時期我國的絲織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現已出土這一時期大量的提花紋紗和以經絲顯花的彩色織錦。絲織技術的發展得力於織造工具的進步,商朝已經出現平紋織機,周朝就出現了提花織機。在戰國末期已經開始使用足踏織機。這是絲織技術劃時代的成就,因為利用腳踏板作提綜開口的裝置,手就能騰出來投梭,手腳配合效率大增。到漢代,絲織機又有了重大改進,出現了一種新的提花機,即120躡•120蹤的織綾機,用這種織綾機60天才能完成一批散花綾,效率相當低,而且織機的構造和操作相當復雜。三國使用的織綾機已經比漢代有所簡化,出現了"50綜•50躡"或"60綜•60躡"的織綾機。但是這種織綾機仍嫌復雜、笨重,操作不便,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織工辛辛苦苦織一匹綾子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馬鈞覺得有必要進一步改進,設計出一種更為簡單、方便實用的織綾機,減輕工匠的勞動,織出更多的"綾"滿足社會需要。為此,馬鈞對織綾機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觀察、研究,對影響織機操作的因素進行了全面分析,他發現"綾"的花色、圖案有許多是對稱重復的,利用這一點可大大簡化綾機的結構和操作。為此,他進行了反復試驗,最後把原有的織綾機一律改為12躡,一下子使織綾機的結構簡化很多,操作也更加方便,勞動生產率提高好幾倍,而且織出的綾的色彩、圖案、質量也有所提高。據說曹魏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日本使者來訪,魏明帝贈給日本大批絲織品,其中許多就是用馬鈞改進後的織綾機織成的。這種高效的織綾機很快就傳播到其他地區,得到廣泛應用,促進了中國紡織業的發展。
馬鈞的另一突出成就是製成了久已失傳的指南車。指南車又名司南車,是古代帝王出行時的先驅車,車上站一木人,伸展手臂指向南方,不管車子怎樣轉動,手臂總是指向南方,因此利用此車可以指示方向。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項發明創造,最晚在西漢時就已經出現,東漢時著名科學家張衡曾經再次製造指南車,不幸的是,到三國時期指南車再次失傳,許多人已不知道指南車的結構和原理。魏明帝青龍年間(公元233一236年),馬鈞曾在京城擔任小官職。有一天,馬鈞和一部分官員在朝房裡辯論時談到了指南車,他們為此發生了爭論。當時在場的散騎堂侍高堂隆和驍騎將軍秦朗認為:古書上關於指南車的記載是虛構的,不能信以為真,古代並沒有製造過什麼指南車。馬鈞則堅信古代有指南車,不同意他們的看法,他說道:"古代很有可能製造過指南車,只是我們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而已;其實製造指南車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難,只要肯下功夫,認真鑽研,是可以造出來的。"他這一番話遭到了高堂隆和秦朗的譏笑,他們諷刺道:"先生名鈞,字德衡,鈞是器物的模型,衡是用來定物輕重的;可你說話連輕重都不分,難道可以作為模型嗎?"(古代制陶器所用的轉輪叫陶鈞)馬鈞反駁道;"空口爭論有什麼用!莫如試制一下,自然就可以分清誰對誰錯",高堂隆和秦朗同意了馬鈞的要求,並把這件事報告了當時的魏明帝,魏明帝就命令馬鈞進行試制以明是非。馬鈞仔細研究了古書的簡略記載,經過刻苦鑽研,提出了初步設想,然後在許多工匠幫助下,進行了反復試驗,在不太長的時間內終於製成了指南車。高堂隆和秦朗在事實面前啞口無言,只好認輸。馬鈞以自己的實際成果結束了人們的爭論,贏得了眾人信服,自此以後,全國都佩服他的才能和技巧。
在馬鈞之後,又有很多人製造過指南車,如南北朝時的大科學家祖沖之曾將一輛只有外殼的指南車予以修補,增添了內部結構。但歷代史書關於指南車的記載都相當簡略,缺乏具體的機械結構和原理,使後人難以進行仿製。指南車失傳後,後人的製造等於再度發明。宋朝時,著名儀器專家燕肅於公元1027年,吳德仁於公元11O7年又先後重新製造了指南車。《宋史》對他們的製造方法和指南車的內部結構作了比較詳細、明確的記載,根據此書人們知道了歷代指南車的大致結構。解放後,中國歷史博物館根據歷史文獻復制了指南車的模型,陳列在中國通史展覽廳,在參觀歷史博物館時就可以看到。根據文獻記載和今人的研究,指南車的結構和原理大致如下:指南車有兩個直徑為6尺的輪子,兩輪之間的間距也是6尺,每一車輪的內側都有一個帶24個齒的小齒輪;車中有一個帶48個齒的大平輪,輪中堅一立軸,軸上有一本人;在大平輪和車輪邊的小齒輪的上端有一小平輪,小平輪由一根繩索通過滑輪和車轅的後端相連。當車直行時,車轅的前端和後端方向沒有變化,兩邊的小平輪懸在大平輪和小齒輪的上端,大平輪不轉動,豎軸上面的小木人手指正南方不變。當車向左轉彎時,車轅前端向左,後端則向右偏,這樣系在車轅後端的繩索就會左緊而右松,右邊的小平輪就在鐵墜子的重力作用下沉,嵌人車上的大平輪和輪內側的小齒輪中間,與二者的齒輪互相咬合;如果轉子向左轉了90度,車子的右輪就會向左轉90度,同時向前轉動半周,輪側的小齒輪則向前轉動12齒(半周),小齒輪帶動小平輪相應向左轉12齒,小平輪則帶動大平輪向右(相反方向)同樣轉動12齒,轉動的角度恰好為90度,大平輪豎軸上的木人同樣向右轉動90度,抵消車子的左轉,使木人始終保持指向南方,指南車設計的關鍵是大平輪和小平輪的自動離合。這種巧妙的設計代表了我國古代機械設計和製造的高超技藝。
馬鈞製造的另一種有名機械是用於農業灌溉用的翻車,這是我國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革新。我國在東漢以前的主要提水工具有兩種,一是桔槔,一種是轆轤。桔槔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應用,它的結構為:在井旁的樹上或木架上用繩子固定一根橫木,橫木的一端系桶,另一端墜個石塊。當桶向上提水的時候,由於運用了杠桿和墜石的作用,比較省力和方便。轆轤比桔槔又前進了一步,它主要是利用輪轉原理進行提水,特別適用於深水井。但這兩種灌溉工具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只能間隔地由低處向高處提水,不能連續運動,因此效率比較低,也比較費力。馬鈞住在京城洛陽的時候,看到城裡有一片地可以種菜,但是因為地勢比較高,難以解決引水灌溉問題,為此馬鈞經過查閱古書,深入研究古代的灌溉工具,經過不斷試驗、探索,設計製造了一種新的灌溉機械--翻車。
據史書記載,在馬鈞以前的大半個世紀,東漢的畢嵐曾經製造過一種翻車,但這種翻車是用來取河水噴灑道路的,能否用於灌溉,史書沒有記載。而馬鈞所造的翻車則是可以直接用於農業排灌,它結構精巧方便,可連續不斷地提水,輕快省力,連兒童都能轉動,效率比其它提水工具高出許多。因此,翻車出現以後,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迅速得到推廣,並沿用了1000多年,直到今天在我國一些地區仍然可以見到。在近代水泵發明之前,翻車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提水工具。後來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不斷改造、更新,又出現了以畜力、水力、風力等作為動力的牛轉翻車、風轉翻車和水轉翻車,它對於灌溉農田、發展農業生產發揮了巨大作用。
馬鈞製造的翻車,因為當時缺乏詳細記載,具體構造已經不得而知。元朝王禎《農書》中有關於翻車的明確記述,並繪有翻車圖;清代麟慶所著《河工器具圖說》記載了翻車的結構。由以上兩書我們可知翻車大致結構為:車身用三塊木板拼成矩形長槽,長槽長約2丈,寬約4到7寸,高約1尺;在長槽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大的齒輪軸作主動軸,主動軸較長,兩端各安四個擁木作為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裝一個比較小的齒輪軸,兩個齒輪軸之間裝上龍骨葉板作的木鏈條,木鏈條上拴上串板,穿過長槽。使用時,使木槽斜置在水邊,小輪軸一端浸入水中,人站在架子上,踏動拐木,帶動大輪軸,串板就會在槽中刮水而上,到槽端將水排出,再沿長槽上端返回水中。這樣就可以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實現連續灌溉。
馬鈞製造翻車不久,有人給魏明帝進獻了一種叫"百戲"的木製模型(相當於現在的木偶)。這個模型造型精美、設計巧妙,可惜已經不能活動。魏明帝就問馬鈞,能不能想法讓他活動起來,並且要比以前更加巧妙,馬鈞很有信心地答道:"可以"。於是魏明帝就讓馬鈞對"百戲"進行改進。為此馬鈞對"百戲"的結構進行了認真的研究,並進行分解以了解了其中的每一個零件,同時參閱了歷史上的有關文獻,在此基礎上確定了基本設想。馬鈞首先用一塊木料做了一個大輪子,平放在地面上,用水力驅動旋轉;然後在輪子上放置許多木人,設計一套傳輸裝置使木人活動起來,表演各式各樣的節目,如樂工們擊鼓的擊鼓,吹策的吹蕭;歌女們或放聲歌唱,或翩翩起舞等。馬鈞還設計出不同的模型,可以表演不同的節目。如山嶽模型,只見有的木人在山間跳丸《古代一種雜技,以手搓丸,雙手交替進行)、擲劍,有的則爬繩倒立,木人進進出出,一派山村娛樂形象,又有百官行暑模型,有的木人在春米磨面,有的則在斗雞雜耍,動作復雜、靈活多變、栩栩如生。這就是古代有名的"水轉百戲"。可惜這種機械已經失傳,古代記載也比較簡略,我們已無法知道它的具體結構和設計,但是可以設想,要使那麼多的木人不斷活動、變化,其中的機械結構一定相當復雜和巧妙,展示了馬鈞高超的設計思想和卓越的製造技巧。
馬鈞還善於製作兵器,有許多獨到的設想,只可惜當時的統治者不重視,有不少設計未能付諸實施。當時,魏、蜀、吳三國之間經常打仗,有一次,諸葛亮率兵攻打魏國,使用了一種新式連弩,可以連續發射幾十支弩箭,威力比舊式大許多倍,魏軍感到頗為驚奇。後來魏軍撿到一支,讓馬鈞觀看,馬鈞看了之後認為:雖然連弩很精巧,但不是最好的,還有改進餘地,如果他來進行改革,效率還能提高5倍,只是馬鈞因故未能實施製作。三國時官渡之戰,曹操曾使用一種發石車攻擊袁紹的陣地,這種發石車可以拋出大石塊攻擊敵人,有一定威力。但是這種發石車也存在某些缺陷,如速度較低,只能單發,不能連續射出等,因此如果敵方在城樓上掛起濕牛皮,就能攔住發石車拋出的石塊。因此馬鈞對此進行了改進,設計了一種新的攻城機械--輪轉式連續拋石機。他打算製造一個豎直繞軸轉動的大木輪,在輪子的邊緣用繩子拴上幾十塊大石頭,然後用機械帶動大輪迅速旋轉,輪邊的懸石也跟著一起旋轉,等到旋轉速度很大時,切斷系石的繩索,石塊就會連續不斷發射出去,攻擊敵人的城樓,使敵方來不及防禦。馬鈞曾經用車輪和幾十塊磚瓦做試驗,在車輪邊拴上石塊,結果磚瓦連續飛射幾百步遠(1步合1.45米左右),威力很大,這證明他的設計是可行的。但是這種設計卻遭到地圖學家裴秀的譏諷和發難。馬鈞的朋友、文學家傅玄很賞識他的才華,支持和理解他的設想,並為他多方活動,希望能找到一個支持馬鈞進行試制的機會。傅玄向安鄉侯曹羲推薦了這一發明,但是曹羲以馬鈞不善言辭,講不出其中的道理而加以拒絕;傅玄又進行了耐心的勸說,說道:"馬鈞先生製造的是國家需要的精利兵器,官兵正等著急需,只要費一點木材,找兩個人就能製造出來,何不試驗一下,以免埋沒了有用的東西。"在傅玄苦口婆心的勸導下,曹羲才接受了這個建議,並把情況轉告給主持軍事的武安侯曹爽,但是曹爽卻沒有理睬這件事。所以馬鈞的設想始終未能變成現實,這是令人遺憾的。為此馬鈞的好友傅玄感嘆道:"試驗一下,本來是極容易的事,可是象馬先生這樣有名的巧人尚且不被重視,更何況那些懷才的無名之輩呢!後人一定要記住這個經驗教訓啊。"
馬鈞在機械設計和製造方面的才能當時就已聞名於天下,受到人民的欽佩。他的好友、文學家傅玄稱贊他是"天下之名巧",史學家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時寫道:"時有扶風馬鈞,巧思絕世"。這是對馬鈞的恰當評價,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馬鉤是古代機械製造專家的傑出代表,他的功績和名字將永載史冊,為後人所銘記。

非職業發明家有丞相和劉曄(投石機)。

陳琳不是,他好像就是因為寫了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而出名的。

Ⅹ 《三國之另類諸葛亮》最新txt全集下載

三國之另類諸葛亮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詩人杜甫有《蜀相》名篇傳世。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
有問題再找我

閱讀全文

與三國大發明家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