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的語言是誰發明的
(1)日語的形成與發展
日語是大和人的固有語言,與朝鮮語、蒙古語等同屬於阿爾泰語系。日語在生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了漢語和其他語言的較大影響。一些日本的語言學家認為,日語中一些固有常用詞彙如「馬」「梅」「米」等的發音與漢語非常相似,很可能是因為受到了中國人的影響。在文字的形成方面更是受到了中國漢語的巨大影響。
日本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比較短。現存最早的文字資料產生於公元5世紀,而且是用漢語記載的。公元478年,當時日本的統治者之一倭王武致中國南朝皇帝的國書也是用漢文寫成的。後來(約在公元10世紀),日本人又利用漢字的草書創造了日本式字母——平假名(如:安——あ;以——い;宇——う;衣——え:於——お),利用漢字的偏旁創造了片假名(如:阿——ア;伊——ィ;宇——ウ;江——エ;於——オ),從而逐漸形成了漢字與假名相結合的日語文字書寫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1981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漢字表》中收入漢字1945個。如果加上法務省公布的166個「人名用漢字」,一共才有2111個。但諸橋轍次編撰的《大漢和辭典》中卻收入漢字5萬余個。這些漢字絕大部分是從中國漢字中吸收的,僅有少數是日本自己創造的「和字」。日語中實際上共有48個假名。但因為每個假名都有平假名和平假名兩種寫法,所以也可以說有96個假名。
從語法的角度來看,日語屬於粘著語,即主要依靠助詞、助動詞的粘著來表示單詞在句子中的地位和時態、否定、推量、被動、可能等語法機能。日語的語序是謂語在句子的最後,即在賓語和補語的後面而不是像漢語、英語那樣在前面。
(2)日語的特色
a)語音簡單,其簡單程度僅次於波利尼西亞語。首先是母音的數量少。日語的音素中只有a、i、u、e、o五個母音輔音的數量也不多。日語語音的這一特點使日本人學習外語十分吃力,因為他們很難適應英語、漢語等外語的多母音發音方法。
b)敬語復雜。日本人重視禮儀的特點在日語中表現得尤為充分,主要是體現在敬語的使用上。廣義的敬語中又包括尊敬語、自謙語和敬體三類,三者各有其特有的機能。
c)外來語所佔比重較大。日語在形成過程中所受到的漢語的影響已如前述。從16世紀開始,葡萄牙語、荷蘭語、德語、俄語、英語等歐洲語言相繼傳人日本,給日語中帶來了大量的外來語,豐富了日語的詞彙和表現力。
d)男女「有別」,即存在著專門供女性使用的「女性語」。女性語也可以說是產生於封建社會的男女差別意識乃至「男尊女卑」意識。二戰以後,女性語走向衰落,但女性在生活中使用的語言還是與男性有許多差別。
e)方言較多。與世界上其他人口或面積與之近似的國家相比,日本無疑是方言較多的國家。日本全國共有16種方言。
⑵ s b-是誰發明的這個詞
SB:
是盛行於網路世界的一種拼音詞語,具體是誰最早發明的,無法考查。
類似的有:nb、bc
⑶ 誰發明了電
1、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了電。在1732年,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
2、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
3、富蘭克林讓別人做了多次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並提出了電流這一術語。富蘭克林對電學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通過設計1752年著名的風箏實驗,「捕捉天電」,證明天空的閃電和地面上的電是一回事。
4、科學家用金屬絲把一個很大的風箏放到雲層里去。金屬絲的下端接了一段繩子,另在金屬絲上還掛了一串鑰匙。當時富蘭克林一手拉住繩子,用另一手輕輕觸及鑰匙。於是科學家立即感到一陣猛烈的沖擊(電擊),同時還看到手指和鑰匙之間產生了小火花。而且科學家的手被彈開了,這個實驗表明:被雨水濕透了的風箏的金屬線變成了導體,把空中閃電的電荷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這在當時是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一年後富蘭克林總結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避雷針。
(3)誰發明的日B擴展閱讀:
1、物質中的電效應是電學與其他物理學科(甚至非物理的學科)之間聯系的紐帶。物質中的電效應種類繁多,有許多已成為或正逐漸發展為專門的研究領域。
2、我們用的電池和伏特當初所製造的電池組,是運用相同的原理。電池的外殼都是由鋅製成;鋅的外面再會覆蓋一層塑料或洋鐵皮,以防止電池發生滲漏的情形。在電池裡沒有銀片或銅片,而是在正中央有一根碳棒。
3、電的發現和應用極大的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人類的力量長上了翅膀,使人類的信息觸角不斷延伸。電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兩方面:能量的獲取轉化和傳輸,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電的發現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的革命,由它產生的動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斷的釋放,人對電的需求誇張的說其作用不亞於人類世界的氧氣,如果沒有電,人類的文明還會在黑暗中探索。
⑷ 中國的日歷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誰發明的
中國始有歷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誰發明的已經無從考證。
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證明殷代的歷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歷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歷。
日歷從古到今,有三種說法:
1、歷書之類。
2、今指記有年﹑月﹑日﹑星期﹑節氣﹑紀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頁﹐逐日揭去。有掛在牆上的﹐也有擺在桌上的。
3、史官按日記載朝政事務的冊子,是史官纂修國史的依據。
(4)誰發明的日B擴展閱讀:
公歷的由來:
我們今天用的日歷一年12個月,平年365天,閏年366天。這種歷法是一種太陽歷,可追溯到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大帝的歷法改革。
凱撒採納古羅馬天文學家Sosigenes of Alexandria的建議,將一年定為365天,閏年366天,一年分為12個月,每四年加一天為閏日,這樣算起來平均一年是365.25日。凱撒的名字叫儒略·凱撒,所以由凱撒確立的這種歷法叫儒略歷。
在凱撒建立新的歷法時,還沒有耶穌基督,所以那時候的年號與現如今是不同的,採用羅馬建城紀年。現如今日歷上公元元年的確立是在公元525年由東羅馬皇帝迪奧開始,迪奧為了能夠方便計算耶穌的復活日,於是將耶穌誕生那一年定為公元元年。
在英文中用A.D.表示,A.D.來源於中世紀的拉丁文Anno Domini,其意義是「主的生年」。公元元年之前,用B.C.表示,意為「耶穌之前」(Before Christ)。
⑸ B BOX 是誰發明的
Rahzel說過自己是「the god father of noise"也就是bbox教父,按他已有50多。大叔級別的人物,而且bbox興起才10年左右,應該就是他了。 RAHZEL是,THE ROOTS的成員之一,並與FURIOUS 5,GRANDMASTER FLASH這些OLD SCHOOL HIP HOP歌手有著密切聯系,作為MC的同時,他還聞名於他的BEAT BOX. 有玩過NBA LIVE 2000的朋友們?如果你玩過,你絕對不會對ALL I KNOW這首歌陌生的,專輯里那些音效可不是SCRATCH等聲音哦,完全是RAHZEL的BEAT BOX.
⑹ 誰發明了公歷
公歷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 阿洛伊修斯·李籙時(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歷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歷法。
李籙時對儒略歷進行革新修正,形成新的紀年歷法,在李籙時逝世後的1582年,由當時的羅馬教皇格利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被西方世界普遍採用,稱為格利高利歷,爾後該紀年歷法被東方世界採用,發展為現在的公元紀年。
(6)誰發明的日B擴展閱讀
公歷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在儒略歷與格里高利歷中,在耶穌誕生之後的日期,稱為主的年份Anno Domini(A.D.)(拉丁)。而在耶穌誕生之前,稱為主前Before Christ(B.C.)。但是現代學者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成用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與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縮寫為 B.C.E.)的說法。
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191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採用公歷作為國歷,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民國紀年法並行。
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作為歷法與紀年。
⑺ 中國的拼音是誰發明的
【主回答】
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7)誰發明的日B擴展閱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就馬上著手研製拼音方案,欲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間團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協會設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員會」,討論拼音方案採用什麼字母的問題。
在1951年,毛澤東就指出:「文字必須改革,必須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但是,究竟採用什麼形式的拼音方案,他本人也是經過了反復斟酌的。毛澤東到蘇聯訪問時,他曾經問斯大林,中國的文字改革應當怎麼辦;斯大林說,中國是一個大國,可以有自己的字母。毛澤東回到北京之後,指示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制訂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同時,上海的新文字研究會停止推廣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等待新方案的產生。
1955年10月15日,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在北京舉行。葉籟士在發言中說:「從1952年到1954年這個期間,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主要進行漢字筆畫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經過了三年的摸索,曾經擬定幾種草案,都放在《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漢字筆畫式)里頭」。這次會議上印發給代表們六種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種是漢字筆畫式的,一種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種是斯拉夫字母式的。會議之後,當時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向毛澤東報告,他說,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難以得到大家都滿意的設計,不如採用拉丁字母。毛澤東同意採用拉丁字母,並在中央開會通過。
在中國制定拼音方案的時候,蘇聯已經不再搞拉丁化,改為搞斯拉夫化,把所有的拉丁化民族文字一律改成了斯拉夫字母。蒙古人民共和國也把蒙古字母改成了斯拉夫字母。50年代,中國向蘇聯一邊倒,有人主張採用斯拉夫字母,跟蘇聯在文字上結盟。蘇聯派到中國的語言學家謝爾久琴柯也提出使用斯拉夫字母的建議。據說,蘇聯的一位副總理來中國訪問時,曾經向陳毅副總理說,希望中蘇兩國都採用相同的字母。陳毅副總理回答說,中國文化必須跟東亞和東南亞聯系,東亞和東南亞都習慣用拉丁字母。這樣,中國才沒有採用斯拉夫字母。如果我國當時採用了斯拉夫字母,我們今天使用計算機將會遇到更多的困難。中國政府當時在字母選擇上的決策,是非常正確的。
⑻ B-BOX誰發明的
Rahzel說過自己是「the god father of noise"也就是bbox教父,按他已有50多。大叔級別的人物,而且bbox興起才10年左右,應該就是他了。
RAHZEL是,THE ROOTS的成員之一,並與FURIOUS 5,GRANDMASTER FLASH這些OLD SCHOOL HIP HOP歌手有著密切聯系,作為MC的同時,他還聞名於他的BEAT BOX.
有玩過NBA LIVE 2000的朋友們?如果你玩過,你絕對不會對ALL I KNOW這首歌陌生的,專輯里那些音效可不是SCRATCH等聲音哦,完全是RAHZEL的BEAT BOX.
⑼ 哪個s.b發明的表白日
節日是發出來,讓無聊的人找點事做,如果沒有節日了,人每天重復的過著,就沒意思了。你是不是表白失敗了?在這憤青?別氣餒,失敗是成功他媽,你多幾個媽,總會成兒子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