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黑小麥發明人

黑小麥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7-07 21:33:41

㈠ 黑玉米與黑小麥那一種對人的身體能量更高-

黑玉米和黑小麥 營養元素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對人體的能量方面看具體情況

㈡ 吃小麥黑面對人體好處

黑面並不是真正發黑,而且屬於非精粉,屬於粗糧,也是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的,但其中胚乳含量是比普通粉要低一些的。多用於飼料,食品如麵筋,食醋,面製品等。小麥麩對人體健康的6點好處

小麥麩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在精面的生產過程中,大概有85%左右的胚乳進入麵粉,小麥麩的其餘部分進入麥麩,所以,使小麥麩的營養價值會更高。麩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它不僅粗纖維、粗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質量較好。與玉米和小麥粒相比,其氨基酸組成較平衡,其中賴氨酸、色氨酸和蘇氨酸含量均較高,特別是賴氨酸含量高達0.67%。此外,麥麩的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E的含量極高,B1含量達8.9毫克/千克,B2含量達3.5毫克/千克,是任何食物都無法比擬的。

吃小麥麩的好處

吃小麥麩緩解大便:麥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可提高食物中的纖維成分,可改善大便秘結情況。由於攝入了高纖維成分,從而加快了人體內膽固醇的排泄,所以小麥麩可以使血清膽固醇下降,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減慢,對減肥很有幫助。

小麥麩有助於預防結腸及直腸癌。小麥麩能降低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可預防乳腺癌。小麥麩中含有的豐富B族維生素,在體內發揮著許多功能,而且還是食物正常代謝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小麥麩膳食纖維還具有很好的降糖功效,美、日等國近年來對糖尿病患者的增加極為關注,並把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作為抑製糖尿病的對策之一。小麥麩膳食纖維對膳後血糖升高起到抑製作用,其機理是膳食纖維增加腸液的黏度,阻礙葡萄糖的擴散,從而減慢葡萄糖的吸收,降低血糖含量。

小麥麩促進兒童成長發育:小麥麩對兒童的身體健康也有很多的好處,麥麩里含有的天然植物油、維生素、酵素、蛋白質,對護理皮膚有良好的功效。麥麩中含有的B族維生素,在體內發揮著許多功能,而且還是食物正常代謝中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麥麩中的氨基酸含量較高,並且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這些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小麥麩饅頭

材料:小麥麩適量、自發粉適量。

做法:

(1)將自發粉和小麥麩混合後,加水拌勻,一邊加一邊先用筷子和勻,最後用手揉勻即可;

(2)將和好的面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到2倍大(約1個小時左右);

(3)略揉一下排氣,然後揉成方形或者圓形;

(4)放進蒸鍋醒15分鍾左右後,開火,蒸大約20分鍾左右即可。

小麥麩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小麥麩可以治療慢性腹瀉,還可以治療頑固型便秘,因為小麥麩裡面的粗纖維比較多。小麥麩適合經前綜合徵人群食用,小麥麩可以治療產後虛寒,小麥麩也可以喝其他葯物一起搭配治療腸息肉,對於兒童和上班族人群來說,可以調節視力,使肌膚嫩白,可以調節視力。小麥麩還能幫助人們護膚,去除臉上痘痘,幫助治療手腳開裂,小麥麩還是粗糧,人們在早餐中食用,促進身體健康。

㈢ 八倍體小黑麥的中國八倍體小黑麥的發明者——鮑文奎

20世紀40年代,鮑文奎通過育種實踐和基礎理論的探討,決心應用細胞遺傳學理論,開辟農作物育種新途徑。這一科研目標,不是偶然地、順順當當地確定的,而是他面對激烈的國際遺傳學學派之爭,做出的自主抉擇。當時,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在蘇聯和我國受到以李森科為首的生物學家的批判。鮑文奎分析了兩派的理論和爭論焦點,結合自己的實踐,他認為,摩爾根著力研究的由基因組成的染色體,的確是生物遺傳性狀傳遞的物質基礎。染色體的變化規律,正是物種發生變異的內因。掌握了染色體的變化規律,利用有利的變異,便能改良作物品種。鮑文奎從普通小麥的自然發展史中得到重要啟示。他深信,根據四倍體小麥與二倍體節節麥天然雜交,雜種的染色體數目經過天然加倍,最後進化成六倍體小麥的途徑,可以探索人工進化育種技術。這是將小麥與黑麥進行有性雜交,再對雜種的細胞染色體數目進行人工加倍,人為地將兩個不同屬的物種合並成一個新物種,利用人造新物種培育麥類新作物,為發展糧食生產服務。他認為這一多倍體育種途徑是有理論依據的,便大膽從事育種實踐,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了「小麥矮生性的遺傳」、「關於五倍體小麥雜種的遺傳評論」、「普通小麥的減數不配對基因」等8篇論文。
1947年秋,他到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生物系化學遺傳專業當研究生。通過學習和科研,他進一步認識到了多倍體育種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高等植物中,至少有一半物質是通過染色體數天然加倍進化形成的。根據自然界物種進化規律而創立的人工加倍染色體數目的多倍體育種,已經成為物種人工進化的實踐,可以用來快速製造新物種,培育成新的優良作物。
1950年秋,鮑文奎回國,在四川省農業科學研究所主攻小黑麥、大麥、黑麥和水稻等谷類作物多倍體育種。兩年時間,他和助手嚴育瑞便獲得了第一批多倍體原種。1954年,用多倍體品種間雜交來改進多倍體新物種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高產優質的中國多倍體新物種成 功在望。
然而,「李森科主義」之風刮到了中國,批判摩爾根遺傳學。他們不僅圍攻他搞「反動的摩爾根主義的把戲」,而且把他的科研材料和成果也毀掉了,多倍體育種工作被查禁。鮑文奎堅持真理,認定多倍體育種是人們根據自然界物種進化規律而創立的物種人工進化科學。他在高壓下據理力爭,上書農業部,強烈要求恢復多倍體育種工作。他的申訴受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和農業部的重視,多倍體育種研究恢復了。1956年6月,中國科學院刊物《科學通報》發表社論,評述鮑文奎受壓制這一典型事件,論證在科學事業中貫徹百家爭鳴方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年8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鮑文奎的署名文章「我們研究多倍體前後」,表明了黨報對受壓科學家的支持。科學出版社也出版了鮑文奎、嚴育瑞合著的《禾穀類作物的同源多倍體和雙二倍體》一書。
當時為了尋找替代秋水仙素的葯劑(進口的費用高),他們接連做了多種國產葯劑的對比試驗,在1961年發現了一種廉價易得的葯劑「富民隆」,能代替秋水仙素。由於這一染色體數目人工加倍的技術革新,加上簡化了制種手續,更使制種效率大大提高,小黑麥原始品系由一年只能製造一二百個,提高到一年可以製造出2300多個。他們總共製造出4700多個八倍體小黑麥原始品系,估計是同時期國外製造的八倍體小黑麥原始品系總數的10倍。他們利用自己製造的這批豐富育種材料連續配製了成千個雜交組合,一代又一代嚴格選育,一步步解決小黑麥結實率低和籽粒不飽滿的問題。到了1966年,便基本培育成功可用於生產的「小黑麥二號」、「小黑麥三號」等人造新作物良種。同時鮑文奎總結了國外同行的研究經驗教訓,實行秈粳稻之間不同類型的雜交,製造了大批四倍體水稻的育種材料,使四倍體水稻的性狀改進出現了可喜的效果。
小黑麥的培育成功,不僅為我國增添了一種新的麥類細糧作物,更重要的是進行了一場人工加速小麥進化過程的實驗,突破了一般育種方法僅能在同一物種的范圍內培育差別不大的品種的局限性,為我國的作物育種事業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國外育種學家也曾試圖培育成功具有優良品質特色的八倍體小黑麥,但由於難度太大,70年代以後都轉向培育六倍體類型的小黑麥了。鮑文奎和助手們以自己成功的實踐和有創見的20多篇科學論文,使我國異源八倍體小黑麥育種工作躍居世界領先水平。
現在的六倍體小麥,從四倍體小麥與二倍體節節麥天然雜交到雜種細胞染色體數目天然加倍,再到其後的適應、改進,已經歷了八千多年時間。而鮑文奎他們製造、培育成功的小黑麥這一麥類新作物,卻只花了20餘年時間,這是何等迅速的人工進化!
正當鮑文奎籌劃鑒定、示範、推廣小黑麥的關鍵時刻,「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他的育種科研險遭滅頂之災。他在受迫害時,仍然千方百計搶救珍貴的育種材料,並且親自到西北、西南推廣「小黑麥二號」和「小黑麥三號」等良種。幾年功夫,使種植面積達到40多萬畝。廣大高寒山區人民有了優質的細糧作物。1975年7月25日,新華社以「奮勇攀高峰——記我國農業科學工作者培育成功異源八倍體小黑麥的事跡」為題,報道了鮑文奎和他的同事們培育小黑麥的事跡。隨即,農林部召開了全國性現場會,進一步推廣小黑麥這一新作物。
20世紀70年代,在推廣「小黑麥二號」和「小黑麥三號」等第一代小黑麥良種的同時,鮑文奎和他的助手開始培育早熟、豐產、優質、易脫粒的中矮稈八倍體小黑麥良種。經過10年努力,實現了育種目標,培育成功「勁松5號」和「勁松22號」等第二代小黑麥良種。這批良種的突出特點是穩產、優質、耐瘠薄土壤、易脫粒,對白粉病免疫。經貴州西部丘陵地區大面積推廣,表明第二代小黑麥良種對發展我國丘陵旱地的細糧作物具有重要作用。
後來,鮑文奎和助手又再接再厲,培育第三代矮稈小黑麥良種。他們已掌握了充足的八倍體小黑麥矮稈品種資源,從中優選出了一些株高與普通冬小麥相近的育種材料。為了加速培育出適宜在我國小麥主產區推廣的第三代矮稈小黑麥良種,他們在我國小麥主產區黃淮平原的河南南陽建立了矮稈小黑麥鑒定、選育、試驗、示範基地,進行加快優化育種的研究,培育出了第三代矮稈小黑麥良種。
中國首創的人造麥類新作物八倍體小黑麥,由於具有品質佳、抗逆性強和抗病害等特點,比起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的主體糧食作物小麥來,是優越性更強的麥類細糧作物。隨著第三代矮稈小黑麥的育成,小黑麥將從高寒山區、丘陵旱地擴展到平原小麥主產區,在生產上應用的前景會越加廣闊。
按照達爾文的物種演化學說,作物品種演化進程只能是漸變,而不會是突變;人工不能製造新物種,而只能在原有物種的范圍內改良;人工培育的作物品種,短期內不可能演變成新物種。而多倍體育種可以引起物種突變,產生新物種,這就以有力的事實發展了達爾文的物種漸變論,開辟了人工製造新物種和快速培育新作物的新天地。
《禾穀類作物的同源多倍體和雙二倍體》一書是鮑文奎和嚴育瑞初期多倍體育種的研究總結。實驗結果證實所有人工多倍體,不論同源或異源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結實率下降和種子不飽滿的嚴重問題。四源四倍體秈稻的結實率一般遠比粳稻的高,而四倍體秈粳雜種的結實率則更高。這預示人工多倍體的種子飽滿度和結實率問題有可能通過多倍體品種間的廣泛雜交選育而獲得解決。這一預測在20世紀60年代從同源四倍體水稻和異源八倍體小黑麥上都陸續得到了證實。
「中國的八倍體小黑麥」(Aances of Science In China(B)VOI.3)是一篇關於八倍體小黑麥40年研究工作的總結。文章總結了有關大量製造八倍體小黑麥原始品系的方法、經驗、創新,以及對小麥與黑麥可雜交性遺傳的見解。同時系統地闡述了小黑麥育種3個階段的特點及其主要結果。對於各階段育成品種的推廣情況和經驗教訓,也作了簡要的說明。這是一篇八倍體小黑麥在中國初期發展史的實況記錄。
(摘自《中學課本中的生物學家和醫學家》)

㈣ 普通人可以吃黑小麥粉嗎

黑色作物商品富含黑色素,具高養分、高補養、高免疫之功用。經檢查證實:黑小麥麵粉的蛋白質、脂肪、澱粉、干物質、18種氨基酸總量均高於普通小麥,人體必需而又不能組成的七種氨基酸都大大高於對照全國優異小麥,其間蘇氨酸比普通小麥高35.56%,纈氨酸對比高66.07%,蛋氨酸對比高33.33%,亮氨酸對比高69.5%,苯氨酸對比高 44.30%,賴氨酸對比高50%,組彼岫員雀9.30%。所以一般人也是可以吃的。

㈤ 黑麥麵粉是什麼麵粉

黑麥麵粉
黑麥麵粉,是用黑小麥加工而成的麵粉,其富含鈣、鐵、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硒元素是普通小麥的3倍以上。
長期食用黑麥麵粉製品能提高免疫力,對便秘、缺鈣、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及各種腫瘤等病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1]
中文名
黑麥麵粉
外文名
暫無
來源
黑小麥
別名
益壽麥
微量元素
鈣、鐵、鋅、硒
快速
導航
食物營養成分
營養成分與功能
經檢測表明:黑麥麵粉中的蛋白質、脂肪、澱粉、干物質、18種氨基酸總量均高於普通小麥,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七種氨基酸都大大高於對照全國優質小麥,其中蘇氨酸比普通小麥高35.56%,纈氨酸對比高66.07%,蛋氨酸對比高33.33%,亮氨酸對比高69.5%,苯氨酸對比高 44.30%,賴氨酸對比高50%,組彼岫員雀?9.30%。
黑麥麵粉
同時,對人體有利的各種礦質元素含量也很高,如鐵和鉀比普通小麥分別高81.4%和 72.4%,是提高嬰幼兒智力、腦受損的治療、維護神經和肌肉的興奮,調節酸鹼平衡及碳水化合物代謝與合成所必需元素,鈣比普通小麥高132.3%,且鈣是人體血和骨骼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對防止老年人骨質疏鬆症非常重要,磷比普通小麥高33.6%,是大腦及肝必需元素,是心血管的保護因子。錳比普通小麥高 201.2%,被稱為「生命之花」的鋅含量為27.6%,維生素K比普通小麥高63.6%,而維生素K是人體生成凝血酶等因子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硒元素是普通小麥的3倍,硒是人體健康很重要的示跡元素,食物中缺少硒會引起肌肉萎縮、心血管和肝臟疾病等,硒在體內不僅能解毒還可以阻止癌細胞生長,特別是黑小麥含有0.5PPM的碘元素,是其它小麥所沒有的,碘是抑制甲狀腺、乳腺癌,又確保嬰幼兒發育正常的珍貴元素。黑小麥問世後之所以以倍受青睞,就是因為其有以上的高質營養,未來對於婦幼老少健康生長、防癌治病、延年益壽,將是求之若渴的極佳產品

㈥ 黑小麥」黑金2號」什麼意思

「黑金2號」小麥與普通小麥的區別
神奇的長壽食物——「黑金2號」小麥,又送之雅號益壽麥。
眾所周知,黑色作物產品含有黑色素,具高營養、高滋補、高免疫之功能而身價倍增。小麥家庭中的黑小麥,「黑金2號」的模空出世,在綠色的大地上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影線。黑小麥的開發利用,使人們的將來一日三餐「食黑」「補黑」、健康益壽,增添了新希望,注入了更大的活力。
小麥、稻子、玉米「三大主糧」中居首,乃「食品之王」,利用小麥加工製作的食品種類很多、人類生活對其依賴最大。
那麼,黑小麥何以如此身價之高?經檢測證明:黑麥的蛋白質、脂肪、澱粉、干物質、18種氨基酸總量均高於普通小麥,人體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七種氨基酸都大大高於對照全國優質小麥,其中蘇氨酸比普通小麥高35.56%,纈氨酸對比高66.07%,蛋氨酸對比高33.33%,亮氨酸對比高69.5%,苯氨酸對比高 44.30%,賴氨酸對比高50%,組彼岫員雀?9.30%。同時,對人體有利的各種礦質無素含量也很高,如鐵和鉀比普通小麥分別高81.4%和 72.4%,是提高嬰幼兒智力、腦受損的治療、維護神經和肌肉的興奮,調節酸鹼平衡及碳水化合物代謝與合成所必需元素,鈣比普通小麥高132.3%,是人體血將和骨骼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對防止老年人骨質疏鬆症非常重要,磷比普通小麥高33.6%,是大腦及肝必需元素,是心血管的保護因子。錳比普通小麥高 201.2%,被稱為「生命之花」的鋅含量為27.6%,維生素K比普通小麥高63.6%,而維生素K是人體生成凝血酶等因子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硒是人體健康很重要的示跡元素,食物中缺少硒會引起肌肉萎縮、心血管和肝臟疾病等,硒在體內不僅能解毒還可以阻止癌細胞生長,特別是黑小麥含有0.5PPM的碘元素,是其它小麥所沒有的,碘是抑制甲狀腺、乳腺癌,又確保嬰幼兒發育正常的珍貴元素。黑小麥問世後之所以以倍受青睞,就是因為其有以上的高質營養,未來對於婦幼老少健康生長、防癌治病、延年益壽,是求之若渴的極佳產品。「黑金2號」由滑縣蘿卜哥基地獨家培育,以:一粒「黑金2號」健康全球人、為宗旨,並注冊,已被網路收錄。

㈦ 農大876黑小麥是不是轉基因作物

反對種植轉基因作物的人們,並非都是由於科學上的疑慮(且不說其理由是否站得住腳),有的是出於其信仰,認為人類不應該種植「不自然」的作物。但是人類今天種植的作物,沒有一種是「自然」的,全都是人工改造過的。這個改造過程發生於大約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嘗試種植糧食的時候。在種植過程中,發現有的植株有人們想要的性狀(比如產量比較高、味道比較好),於是其種子被保留下來,繼續種下去。在下一代中,又選擇「品質」最好的往下種,這樣一代代地選擇下去,就能得到「優良」品種。達爾文後來把這個過程稱為「人工選擇」。這個過程非常緩慢。在新石器時代,「馴化」一種野生植物要花上千年的時間。1719年,英國植物學家費爾柴爾德發明了一種創造作物新品種的方法——雜交育種,把作物的不同品種進行雜交,在其後代中選育具有優良品性的品種。到了20世紀初,遺傳學的創立為作物育種提供了理論依據,植物學家用雜交育種方法創造出了許多在農業生產上有巨大實用價值的新品種。這些新品種都是自然界原先沒有的。「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還沒有定論」,這是媒體上常見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國際權威機構都一致認定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2002年,非洲南部一些國家的政府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向聯合國咨詢,聯合國在8月27日發表聲明說:「根據來自各國的信息來源和現有的科學知識,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組織的觀點是,食用那些在非洲南部做為食品援助提供的含轉基因成分的食物,不太可能對人體健康有風險。因此這些食物可以吃。這些組織確認,至今還沒有發現有科學文獻表明食用這些食物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作用。」在有關轉基因食品的問答中,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當前在國際市場上可獲得的轉基因食品已通過了風險評估,不太可能對人體健康會有風險。而且,在它們被批準的國家的普通人群中,還沒有發現食用這些食物會影響人體健康。」當前對轉基因作物、轉基因食品的指責和擔憂,其實是在某些極端組織的有意誤導之下,由於普通公眾對生物學知識的缺乏,而出現的社會恐慌。圍繞它的爭論,並無多少的科學含量,很難再稱得上是一場科學爭論。事實上,已上市的轉基因食品不僅是安全的,而且往往要比同類非轉基因食品更安全。種植抗蟲害轉基因作物能不用或少用農葯,因而減少或消除農葯對食品的污染,而大家都知道,農葯殘余過高一直是現在食品安全的大問題。抗病害轉基因作物能抵抗病菌的感染,從而減少了食物中病菌毒素的含量。化學農葯的過度使用,是當前破壞環境的主要因素。推廣抗蟲害轉基因作物,可以大大減少甚至避免化學農葯的使用,既減輕了農葯對環境的污染,又減少了用於生產、運輸、噴灑農葯所耗費的原料、能源和排出的廢料。2005年4月29日,《科學》雜志發表中美科學家合作完成的論文《轉基因抗蟲水稻對中國水稻生產和農民健康的影響》指出,轉基因抗蟲水稻比非轉基因水稻產量高出6%,農葯施用量減少80%,節省了相當大的開支,同時還降低了農葯對農民健康的不良影響。中國每年有大約五萬農民因為使用農葯而中毒,其中大約有五百人死亡。

㈧ 「八倍體小黑麥」哪個國家創造的啊

中國八倍體小黑麥的發明者

20世紀40年代,鮑文奎通過育種實踐和基礎理論的探討,決心應用細胞遺傳學理論,開辟農作物育種新途徑。這一科研目標,不是偶然地、順順當當地確定的,而是他面對激烈的國際遺傳學學派之爭,做出的自主抉擇。當時,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在蘇聯和我國受到以李森科為首的生物學家的批判。鮑文奎分析了兩派的理論和爭論焦點,結合自己的實踐,他認為,摩爾根著力研究的由基因組成的染色體,的確是生物遺傳性狀傳遞的物質基礎。染色體的變化規律,正是物種發生變異的內因。掌握了染色體的變化規律,利用有利的變異,便能改良作物品種。鮑文奎從普通小麥的自然發展史中得到重要啟示。他深信,根據四倍體小麥與二倍體節節麥天然雜交,雜種的染色體數目經過天然加倍,最後進化成六倍體小麥的途徑,可以探索人工進化育種技術。這是將小麥與黑麥進行有性雜交,再對雜種的細胞染色體數目進行人工加倍,人為地將兩個不同屬的物種合並成一個新物種,利用人造新物種培育麥類新作物,為發展糧食生產服務。他認為這一多倍體育種途徑是有理論依據的,便大膽從事育種實踐,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了「小麥矮生性的遺傳」、「關於五倍體小麥雜種的遺傳評論」、「普通小麥的減數不配對基因」等8篇論文。
1947年秋,他到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生物系化學遺傳專業當研究生。通過學習和科研,他進一步認識到了多倍體育種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高等植物中,至少有一半物質是通過染色體數天然加倍進化形成的。根據自然界物種進化規律而創立的人工加倍染色體數目的多倍體育種,已經成為物種人工進化的實踐,可以用來快速製造新物種,培育成新的優良作物。
1950年秋,鮑文奎回國,在四川省農業科學研究所主攻小黑麥、大麥、黑麥和水稻等谷類作物多倍體育種。兩年時間,他和助手嚴育瑞便獲得了第一批多倍體原種。1954年,用多倍體品種間雜交來改進多倍體新物種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高產優質的中國多倍體新物種成 功在望。

㈨ 黑小麥面感覺不好吃是不是轉基因

黑小麥品種眾多,目前口感最好的是「黑金2號」小麥,是由滑縣「蘿卜哥」種植基地培育而成,麥糝,麥面,麥仁,純手工掛面等,暢銷全國各地,被各大媒體報道,並收錄網路。

閱讀全文

與黑小麥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