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需求創造原則

需求創造原則

發布時間:2021-07-07 20:55:32

1. 創新原則的創新原則的基本內容

系統在運行中的創新,涉及到許多方面。為了便於分析,我們從社會經濟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企業系統為例來介紹創新原則的內容。
(一)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就是研究開發和生產出更好的滿足顧客需要的產品,使其性能更好,外觀更美,使用更便捷、更安全,總費用更低,更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因為產品是滿足社會需要,參與競爭,直接體現企業價值的東西,因而這是企業創新的主要任務。產品創新可在3個層面上實現:
1、開發出具有新功能的產品。例如,三九集團開發出999健康煲,用於家庭煎葯,有文火、武火、文武火三檔選擇,有葯液循環系統、迴流系統、蒸汽迴流系統、時限報警、水位報警等功能,保證葯效穩定,操作安全方便,大受市場歡迎。
2、產品結構方面的改進。例如,使產品輕、巧、小、薄,攜帶和使用方便,節省材料、降低能耗。電子記事本、攝像機、手提電腦、超薄洗衣機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3、外觀方面的改進。例如,服裝款式及色彩的改變都可以使顧客需求得到新的滿足,從面增加銷售收入;蘋果電腦一度依靠推出彩殼流線型PC機,而顯著提高了市場佔有率。
(二)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指採用新的生產方法或新的原料生產產品,以達到保證質量、降低成本、保護環境或使生產過程更加安全和省力。技術創新可在4個層面上實現:
1、工藝路線的革新,這是生產方式思路的改變。例如,用精密鑄造、精密鍛造、粉末冶金代替金屬切削生產復雜的機械零件,可大大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
2、材料替代和重組。例如,前幾年,美國農產品過剩,農場主負債累累,政府補貼農業的財政負擔沉重。堪薩斯、卡羅來納等農業州的農民,與大學合作,從環保角度,以農產品作原料生產工業產品,比如用玉米生產一次性水杯、餐具和包裝盒,從玉米中提取燃燒用的乙醇,從大豆中提取潤滑油替代石油產品等,受到市場歡迎,政府決定給予減稅和強制推行等支持。
3、工藝裝備的革新。例如,用電腦綉花機代替手工綉花;用數控機床代替手動操作機床等。
4、操作方法的革新,用更省力、更高效的操作方法,代替過去的一些傳統的、不適應現代技術進步的操作方法。
(三)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是從社會經濟角度來分析企業系統中各成員間的正式關系的調整和變革。制度是組織運行方式的原則規定。企業制度主要包括產權制度、經營制度和管理制度等三個方面的內容。
產權制度、經營制度、管理制度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錯綜復雜的(實踐中相鄰的兩種制度之間的劃分甚至很難界定)。一般來說,一定的產權制度決定了相應的經營制度。但是,在產權制度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具體的經營方式可以不斷進行調整;同樣,在經營制度不變時,具體的管理規則和方法也可以不斷改進。而管理制度的改進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則會要求經營制度作相應的調整;經營制度的不斷調整,則必然會引起產權制度的革命。因此,反過來,管理制度的變化會反作用於經營制度;經營制度的變化會反作用於產權制度。
制度創新的方向是不斷調整和優化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各個方面的權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體現,使組織的各種成員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職能創新
職能創新就是在計劃、組織、控制、協調等管理職能方面採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我國企業技術落後,管理更落後,因此職能創新任務緊迫。
1、計劃的創新。許多企業在計劃工作中運用運籌學取得顯著成效,例如,華北油田電廠從1997年開始在購電、電網運行和用電方面採用目標規劃,使油田用電費用年節約額達2000萬元以上。
2、控制方式的創新。例如,豐田公司首創准時生產制(JIT),顯著降低了成本;濰坊亞星化工集團採用購銷比價管理,加強購銷環節監控,5年增收節支7092萬元。
3、用人方面的創新。例如,應用測評法招聘選拔和考核幹部員工,採用拓展訓練等方法改善培訓效果等。
4、激勵方式的創新。例如,美國企業實行「自助餐式」的獎勵制度,使同樣的支出獲得更好的激勵效果。
5、協調方式的創新。1999年,福建南平市政府試行科技特派員制度,他們通過調查,了解村鎮和農業大戶需要哪些技術支持,同時將全市3500名農業科學技術人員按專長分類公布,然後將兩者對接起來,實行雙向選擇,結果農戶收入和農業科技部門、農業技術人員的收入都大幅度增加。
實際上,由於管理職能互相滲透,有些創新很難歸入哪一種,如PERT既是計劃新方法,又是控制新方法(重點環節控制);目標管理既是計劃新方法,又是激勵、協調新方法;TQC小組既是控制新方法,又是組織和激勵新方法。
(五)結構創新
結構創新是指設計和應用新的更有效率的組織結構。結構創新按其影響系統的范圍可分為技術結構的創新和經濟與社會結構的創新兩類。
1、技術結構的創新。例如,福特在20世紀20年代首創流水線生產方式,讓工人依次地完成簡單工序,大大提高了生產率,從而開創了大規模生產標准產品的工業經濟時代。
2、經濟與社會結構的創新。通過調整人們的責、權、利關系以提高組織效能。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20世紀20年代採用事業部制,解決了統一領導與分散經營的矛盾,使規模經營與適應市場的要求得到了統一,極大地增強了競爭力。
(六)環境創新
環境是企業經營的土壤,同時也制約著企業的經營。環境創新不是指企業為適應外界變化而調整內部結構或活動,而是指通過企業積極的創新活動去改造環境,去引導環境朝著有利於企業經營的方向變化。例如,通過企業的公關活動,影響社區政府政策的制定;通過企業的技術創新,影響社會技術進步的方向,等等。就企業來說,環境創新的主要內容是市場創新。
市場創新主要是指通過企業的活動去引導消費,創造需求。新產品的開發往往被認為是企業創造市場需求的主要途徑。其實,市場創新的更多內容是通過企業的營銷活動來進行的,即在產品的材料、結構、性能不變的前提下,或通過市場的地理轉移,或改進交易和支付方式以及通過揭示產品新的物理使用價值,來尋找新用戶,也可以通過廣告宣傳等促銷工作,來賦予產品以一定的心理使用價值,影響人們對某種消費行為的社會評價,從而誘發和強化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增加產品的銷售量。

2. 貫徹創造性原則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首先要加強情報工作,掌握教育發展的新動態,善於發現新情況、新問題。
其次,要注意回到最有希答望最需要創造性而且最能激發創造力的地方去選題。如到不同學派激烈爭論的領域去選題,到研究的空白區去選題,到學科交叉的邊緣地帶去選題,到實踐提出了迫切需要的方面去選題。
第三,是提高鑒別能力和鍛煉有助於選題的思維方法。創造性原則強調了科學研究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新現象和新規律的本質特徵。如不貫徹這一原則,研究問題就會因循守舊,重復雷同,不僅滿足不了社會和科學的發展需要,也會造成極大浪費。

3. 營銷是創造需求還是滿足需求

營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並同他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滿足需求和慾望的一種社會管理過程。營銷就是發現需求,製造需求,然後滿足需求的一個過程。只滿足需求的叫銷售,不叫營銷。

營銷是一種新型的企業經營哲學,是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出發點的,即「顧客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盡管這種思想由來已久,但其核心原則直到50年代中期才基本定型,當時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市場趨勢表現為供過於求的買方市場,同時廣大居民個人收入迅速提高,有可能對產品進行選擇,企業之間為實現產品的競爭加劇,許多企業開始認識到,必須轉變經營觀念,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

市場營銷觀念認為,實現企業各項目標的關鍵,在於正確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並且比競爭者更有效地傳送目標市場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務,進而比競爭者更有效地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和慾望。

市場營銷觀念的出現,使企業經營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也使市場營銷學發生了一次革命。市場營銷觀念同推銷觀念相比具有重大的差別。

西奧多萊維特曾對推銷觀念和市場營銷觀念作過深刻的比較,指出:推銷觀念注重賣方需要;市場營銷觀念則注重買方需要。推銷觀念以賣主需要為出發點,考慮如何把產品變成現金;而市場營銷觀念則考慮如何通過製造、傳送產品以及與最終消費產品有關的所有事物,來滿足顧客的需要。

市場營銷觀念的4個支柱是:市場中心 ,顧客導向,協調的市場營銷和利潤。推銷觀念的4個支柱是:工廠,產品導向,推銷、贏利。從本質上說,市場營銷觀念是一種以顧客需要和慾望為導向的哲學,是消費者主權論在企業市場營銷管理中的體現。

4. 有關價值創造的原則包括哪些原則

教學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導教師的教,也指導學生的學,應貫徹於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我國中小學的教學原則主要有: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鞏固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

1.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
(1)含義
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原則,是指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授予學生以科學知識,並結合知識教學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教育。
(2)基本要求
①保證教學的科學性;
②發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視補充有價值的資料、事例或錄像;
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思想修養。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含義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並注重學以致用,發展動手能力,領悟知識的價值。
(2)基本要求
①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系實際;
②重視引導學生運用知識;
③逐步培養與形成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④補充必要的鄉土教材。

3.直觀性原則
(1)含義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圖像,聆聽教師用語言對所學對象的形象描繪,形成有關事物具體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學知識。
(2)基本要求
①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②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③防止直觀的不當與濫用;
④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4.啟發性原則
(1)含義
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引導他們經過積極思考與探究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學會分析問題,樹立求真意識和人文情懷。
啟發性原則看似強調教師的啟發,實則更重引發學生的主動探究,重學生的領悟、融會貫通與覺醒,讓學生能動地創造性地獲得知識、智能與品性的全面發展。故這個原則亦可稱探究性原則,或啟發與探究相結合原則,更能反映時代的精神。
(2)基本要求
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善於提問激疑,引導教學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過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啟發學生獲取知識;
④發揚教學民主。

5.循序漸進原則
(1)含義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2)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
②抓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
③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
④將系統連貫性與靈活多樣性結合起來。

6.鞏固性原則
(1)含義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以便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卓有成效地運用。
(2)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
②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③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7.發展性原則
(1)含義
發展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2)基本要求
①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②考慮學生認識發展的時代特點。

8.因材施教原則
(1)含義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與個性特點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區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長善救失、獲得最佳發展。
(2)貫徹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①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
②採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5. 怎麼給客戶創造最大的需求

‍‍

客戶的需抄求一般分為具襲體需求和潛在需求。客戶的具體需求是客戶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希望要什麼。客戶的具體需求看上去似乎很難挖掘,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它也是有機會開拓和創造的。比如,如果你的產品在功能上更勝一籌,你可以引導客戶,讓他們知道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產品的淘汰是很快的。經過比較,客戶一定不想今天買的產品,明天就被淘汰,所以客戶的具體需求是可以繼續挖掘的。客戶的潛在需求比較抽象,它或許只是客戶的一種意識,也許是客戶需要解決某一問題想到的方法,這種意識很抽象、很模糊,卻是電話銷售人員的最好時機。

‍‍

6. 營銷是創造需求還是滿足需求

市場,總是在有了需求後才產生的相關服務,而不是靠你的服務、產品、創新技能去創造需求。

如同:航空公司,是建立在有一定的交通需求上,才大量將飛機作為交通手段來經營的,這是贏利原則。

可能會有一些案例來迷惑我們:某些創新的產品或技能,其所滿足的是當前市場上已有技能或產品並不能滿足的需求。
但是我要說的是,這些創新的產品或技能,所追求的是滿足高層次的市場需求,這些需求一定是存在的。

所以,沒有創造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只有滿足需求的產品和技能。

因此,答案是滿足需求。

7. 現代營銷的十項原則是什麼

一、需求創造原則
該原則認為,需求並非固定或有一定限度,而可以通過企業的努力去擴大和創造。
二、目標訴求原則
要求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等都必須與目標市場相適應,以目標市場的需求為其產品的訴求點,以目標人群為其訴求對象,制定目標人群能接受的價格,開拓最能接近目標人群的渠道,採用目標人群普遍歡迎的促銷方式和廣告媒體。
三、非價格競爭原則
產品和消費者需求都存在差異性;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價格需求關系,一些體現身份地位的產品非高價賣不出;運用價格以外的競爭手段,如產品的品種、質量、性能、專利、品牌、款式、特色、包裝、保證、服務、形象、各種促銷活動等來喚起顧客的購買慾望,並使其購買產品,從而達到戰勝競爭對手的目的。
四、流通網路化原則
必須建立起製造商、流通業者和消費者或用戶間的有機網路,構築起完備的流通系統,運用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積極有效地開展與市場的溝通活動。
五、企業主體性原則
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和服務決不會像自然流水一樣地流通,而要求企業有意圖、有計劃地開展市場營銷活動。
六、科學認識市場原則
必須正確地掌握現場、現實和現物的實際情況
七、全面營銷原則
企業需要建立起一種全面營銷體制,現代市場營銷具備一種統括職能,即由原來與生產、財務、人事、研發等職能平行轉變為將其統括起來及時有效應付激變環境的最重要的職能。
八、推拉結合原則
推進策略和拉引策略。
九、社會責任原則
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要被社會所接受,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
十、創新原則
市場營銷要運用動態的觀點堅持不斷創新。
1、開拓新市場,創造新需求,發現新的市場營銷機會。
2、開發新產品。
3、新價格的確定
4、改革流通渠道,導人新的渠道模式。
5、開發新的促銷方式或在現有方式上增加新的內涵。

8. 發明創造的原則是什麼

發明創造的原則主要有遵循科學原則、市場評價原則、相對最優原則、機理簡單原則、構思獨特原則和不輕易否定原則等。

(1)遵循科學原則。遵循科學原則是指發明創造要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為實踐所證明的原則。

(2)市場評價原則。市場評價原則是指發明創造的產品通常是可以批量造出來的,這並不意味著成功,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實用性,並為市場所認可的原則。愛迪生說:「我不打算發明任何賣不出去的東西,因為不能賣出去的東西都沒有達到成功的頂點。能銷售出去就證明了它的實用性,而實用性就是成功。」

(3)相對最優原則。相對最優原則是指將新發明創造的產品與那些能解決同樣問題的全部產品相比較,看是否更具優越性的原則。

(4)機理簡單原則。機理簡單原則是指發明創造的產品其構造越復雜,生產成本將越高,而發明產品機理越簡單,則生產成本越低的原則。

(5)構思獨特原則。構思獨特原則是指成功的發明創造往往要求出奇制勝,使產品具有奇特的構思,使發明創造越具有突出效果的原則。

(6)不輕易否定原則。不輕易否定原則是指對任何不成功的發明創造不應輕易作出否定意見的原則。因為,發明創造並不會一蹴而就的,它往往需要經過反復的實驗才能逐步完善。

市場領先的原則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創新是人的能動性的重要體現,也是人的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時代呼喚創新,企業需要創新。

9. 創造學基本三原則是什麼

一、滿足需求的原則 針對人們不斷增長的新功能,傢具設計也要不斷地 考慮如何滿足人們新的生活需求。美國心理 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 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個層次。傢具設計同 樣也要滿足人們的五個層次的需求。但從根本上說,家 具設計廚房裝修效果圖大全2013圖片首先要滿足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設計者要從使 用者的角度出發,通過調查他們的需求信息,特別是要 從生活方式的變化跡象中預測和推斷出潛在的即將發生 的生活需求,並以此作為新產品開發的依據。在確定家 具尺度的時候,要根據人體尺寸、人體動作尺寸以及人 的各種生理、心理特徵來進行考慮;並且要根據使用功 能的性質,如休息、工作的不同要求分別進行不同的處 理。最終目的就是要避免因傢具設計不當帶來的低效、 疲勞、事故、緊張、憂患、生態的破壞及各種有形的損 失,使人和傢具、環境之間處於一種最佳的狀態,使它 們相互協調,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最大的滿足,從 而提高工作和休息的效率。

二、辯證構思的原則 辯證構思即運用辯證思維的思想與方法進行構思。 傢具是一類具有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復合產品。在具 體的設計過程中,我們要運用辯證的思想來考慮傢具的 造型與功能等矛盾的問題。造型和功能誰更 為重要?在特定的環境下,設計者考慮的側重點會有所 不同,如在商場內的供短暫休息的坐具是否一定需要設 置靠背?從人的需求而言,有靠背當然會舒適得多。但 在此是否一定必需,這就需要對使用場合進行分析,在 流動性很大的商場內,作為短暫休息的坐具就不必滿足 人的最大舒適度,只需做到短暫的放鬆即可。既如此, 這種場合中的傢具就可突出造型,而非功能性。

三、創造性的原則 設計的核心是創造。傢具新功能的拓展,新形式的 構想,新材料新結構的研發都是設計者進行創造性思維 的原動點。如法國藝術家費地設計的「會話」座椅,採用強化塑料纖維製作成兩個相對的座椅,以 具有童趣的手法,用色彩斑斕的蛇形作靠背的頂部裝 飾,用鑽藍色作為椅的主色,創作出了活潑生動的形 象,使人非常願意去接近它、使用它。

四、流行性的原則 要求設計的產品表現出時代的特徵,定製衣櫃符合流行的時 尚,要求設計者要經常、及時地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要成功地應用流行性的原則,就必 須研究有關流行規律和理論。但不可盲目的追尋流行, 要切實的分析它的使用范圍和場合

五、資源持續利用的原則 傢具是應用不同的物質材料加工而成,對於一些不 可再生或成材時間較長的原材料,我們要考慮材料的再 利用。特別是在木材的使用上,要盡量利用速生材、小 徑板材和中纖維板為原料,對於珍貴樹種的利用要做到 物盡其用,以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和諧發展和材料的可 持續再利用。同時,不斷探求新材料的開發

閱讀全文

與需求創造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