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日內瓦國際發明

日內瓦國際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7 18:53:14

『壹』 日內瓦發明金獎證書翻譯

原文法文:
證書
日內瓦 發明
國際發明沙龍
日內瓦

『貳』 有誰知道2010年第38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的獲獎情況

在第38屆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抄國際發明博覽會上,瑞士"BIOFORM特偲芙"首次參加本屆展會即揚名國際,憑著自主研發專利『AMX生物滲透活膚技術』喜獲"抗衰老新發明金獎"。
瑞士"BIOFORM特偲芙"品牌從創立之初起便希望為每一位愛美女性實現延緩衰老的夢想;讓世界見證BIOFORM生科美肌所創造的奇跡,希望BIOFORM的產品功效惠及全世界人類。同時,世界十大抗衰老研究權威之一的Professor Iris Benzie曾就瑞士「Bioform特偲芙」抗衰老護膚品進行化驗,檢測報告指出:專利AMX(專利號200710027182.1)含有大量的活性氨基酸抗氧化成份, 其應用在Bioform產品內也同樣具有強大的活性抗氧化功能,可改善皮膚的狀態,達到滋潤、美白、抗衰老及細胞修護的功效。
瑞士Bioform特偲芙創辦人李思霆女士表示:「一定能夠幫助全世界的女性徹底解決肌膚衰老問題,讓所有女性都擁有比自己實際年齡更加年輕的皮膚狀態,從此更加自信,建立美好人生。」相信注重品質的瑞士Bioform特偲芙在未來的歲月里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叄』 李琳的科研成就

李琳同志除了致力於高等學校的管理外,還一直從事輕工食品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主攻食品加工學基礎、生物化工分離、碳水化合物修飾及多糖生物安全等方向。已主持包括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示範工程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項目課題、國家十二五和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在內的國家和省(部)、廳(局)級基礎科學、科技攻關和示範工程等各類科技項目30餘項,出版著作4部,已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460餘篇學術論文,其中,240餘篇被SCI和EI收錄。在培養6位博士後、50位博士、26位碩士的同時,還獲得28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主要研究成果曾獲第11屆中國專利優秀獎(2009)、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1997)和三等獎(1993)、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05)和三等獎(2006)、廣東省專利優秀獎(2009)以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2010)、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6、2006)、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首屆中國食品科技傑出中青年獎」(2004)等十餘項各類科技獎勵。此外,他還獲得第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04)、教育部第四屆「高校青年教師獎」(2002)、國家教委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五屆青年教師獎(研究類)(1995)、廣東省第一屆「青年科技獎」(1998)和第四屆「丁穎科技獎」(1996)和廣州市人民政府第七屆「十佳青年」(2001)等榮譽稱號。
共主持1項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重大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國家教育部骨幹教師項目、1項國家教育部科技重點項目、1項國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關鍵領域重大突破項目、2項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自由申請項目、2項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優秀人才培養基金項目、1項廣州市重點科技推廣項目、1項美國USDA的國際合作項目以及20多項企業委託項目等。
針對食品(農副產品)加工過程和天然產物工業化學中的物理場(協同)作用所涉及的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採用現代固相載體合成技術、生物化工技術以及各種現代檢測技術等對具有顯著生物活性和生物信息傳遞能力的重要生命物質——多糖類物質進行了前沿性研究。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了近400篇學術論文,100餘篇學術論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等所收錄,被引用的論文達100多次;出版著作1部、參編著作4部;已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並正申請另外4項國家發明專利。主要理論研究成果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三等獎(1993年)和廣東省高等院校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三等獎(1999年)。
能腳踏實地地作為科學技術的實踐者,積極促進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使 一些研究成果成為企業的新「經濟增長點」,例如,其研究成果「降低白砂糖色值新工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應用於廣東、廣西和福建的許多企業,為他們創造了數千萬元的利稅。此外,還積極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共同建設科技創新基地,例如,通過與樂百氏(廣東)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和廣州鷹金錢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許多知名企業的全面合作,共建了數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學研究基地,不僅大大提高科學研究水平,而且,也為合作共建的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相關的舉措受到了高等院校和企業的普遍贊譽和學習。
積極參與組織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近二年來共承辦了2個大型的國際學術會議(「全球華人保健食品科技大會」、「世界華人食品科學家國際研討會」)、協辦了2個大型國際(內)學術會議(第五屆國際食品科學技術交流會、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等。
非常重視高等院校的學科建設,通過客觀分析國內外有關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全面組織科技力量來申報各類重點學科和一級學科博士點,不僅確保了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廣東省重點學科等,而且使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數量由1個增加到2個,使得有關學科的國內外學術地位得到了較明顯的提高。

『肆』 有『當代畢升』之稱的人到底是王選還是王永民

被譽為"當代畢升"和中國"激光照排之父"的科學家是王選。

王選,計算機專家。江蘇無錫人。1937年2月5日生於上海。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先後任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文字信息處理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電子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正集團董事,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顧問,當選為九三學社副主席,中國科協副主席。

他主要致力於文字、圖形、圖像的計算機處理研究。1975年開始主持我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以後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究開發,跨越當時日本的光機式二代機和歐美的陰極射線管式三代機階段,開創性地研製出當時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針對漢字印刷的特點和難點,發明了高解析度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壓縮技術和高速復原方法,率先設計出相應的專用晶元,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參數)描述筆劃特性的方法,取得1項歐洲專利和8項中國專利。這些成果的產業化和應用,廢除了我國沿用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推動了我國報業和印刷出版業的技術革命。其後,又相繼提出並領導研製了大屏幕中文報紙編排系統、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統、遠程傳版技術和新聞采編流程管理系統等,這些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外出版、印刷領域得到迅速推廣應用,使中國報業技術和應用水平處於世界最前列。

20世紀80年代初,他致力於研究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工作,成功地闖出一條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市場化道路,使得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佔領國內報業99%和書刊(黑白)出版業90%的市場,以及80%的海外華文報業市場,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被譽為「當代畢升」。先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金牌,首屆畢升獎,首屆中國專利金獎,陳嘉庚技術科學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美洲華人工程師學會成就獎,海外華人設立的潘文淵獎、王丹萍獎,香港蔣氏科技成就獎,以及全國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勞模、「首都楷模」、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等榮譽。鑒於王選在科技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國務院隆重授予他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歷任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2003年當選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下面的地址是他的人生故事)
http://www.people.com.cn/zgrdxw/zlk/renwu/dbwx.html

『伍』 「日內瓦國際博覽會發明金獎」用英文怎麼說

Golden invention prize for "Xth"Geneva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陸』 深圳平安大廈多少層

深圳平安大廈(平安金融中心)共118層。

118層、高達600米的深圳新的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刷新深圳新高度。

平安金融中心位於福田區,塔樓層數為118層、總建築面積約46萬平方米。大廈自2009年開工建設,至今已創下國內房建類最大的8米超大直徑工程樁等多個國際國內紀錄。

(6)日內瓦國際發明擴展閱讀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刷新了「國內第一立焊」「國內第一仰焊」「國內第一厚焊」等施工技術新紀錄。

新紀錄的背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難題。平安大廈在建設中使用4台大型動臂式塔吊,須附著在井筒的外壁上,並逐步爬升到600米高空,這一做法當時在世界上還沒有先例。

為了確保這4個龐然大物安全地附著,同時又穩又快地「攀岩」,中建鋼構團隊研發「懸掛式外爬塔吊支承系統及其周轉使用方法」。

4台塔吊不僅穩穩地附著在井筒的外壁上,而且每次爬升都比傳統方式快3至4天,25次爬升為項目節省工期多達96天。這項技術在國內其他超高層項目中得到推廣應用,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特別金獎。

『柒』 21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是不是中國降壓表獲得

金獎不是一個,最少幾十個。
而且那些博覽會,參加就有獎,一半是金獎。

(當然可能不是每個都那樣,但是這些獎真的含金量可疑得很)

『捌』 45日內瓦國際發明中國一共獲得多少金獎

金獎不是一個,最少幾十個。而且那些博覽會,參加就有獎,一半是金獎。(當然可能不是每個都那樣,但是這些獎真的含金量可疑得很)

『玖』 2010年第38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抗衰老金獎由誰獲得

在第38屆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國際發明博覽會上,瑞士"BIOFORM特偲芙"首次參加本屆展會即揚版名國際,憑著自主權研發專利『AMX生物滲透活膚技術』喜獲"抗衰老新發明金獎"。
瑞士"BIOFORM特偲芙"品牌從創立之初起便希望為每一位愛美女性實現延緩衰老的夢想;讓世界見證BIOFORM生科美肌所創造的奇跡,希望BIOFORM的產品功效惠及全世界人類。同時,世界十大抗衰老研究權威之一的Professor Iris Benzie曾就瑞士「Bioform特偲芙」抗衰老護膚品進行化驗,檢測報告指出:專利AMX(專利號200710027182.1)含有大量的活性氨基酸抗氧化成份, 其應用在Bioform產品內也同樣具有強大的活性抗氧化功能,可改善皮膚的狀態,達到滋潤、美白、抗衰老及細胞修護的功效。
瑞士Bioform特偲芙創辦人李思霆女士表示:「一定能夠幫助全世界的女性徹底解決肌膚衰老問題,讓所有女性都擁有比自己實際年齡更加年輕的皮膚狀態,從此更加自信,建立美好人生。」相信注重品質的瑞士Bioform特偲芙在未來的歲月里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拾』 王選這個關鍵詞搜他的更多信息

王選,女,1952年8月6日出生,祖籍浙江省義烏市崇山村,生於上海。1969年,王選作為知識青年到崇山村插隊,在那裡生活了四年。1973年,王選被推薦到杭州大學(現並入浙江大學)學習英語,1976年畢業後回到義烏中學當英語教師。1984年調到杭州外語學校任教。1987年留學日本,兩年之後,她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築波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王選入選《南方周末》、《中國婦女》等評出的2002年年度人物、「CCTV感動中國2002年年度人物」。

王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選(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於上海,江蘇無錫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他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
1992年,王選又研製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統。先後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金牌,中國專利發明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製特等獎等眾多獎項,1987年和199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5年和1995年兩度列入國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國內唯一四度獲國家級獎勵的項目。他本人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並多次獲全國及北京市勞模、先進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稱號,1987年獲得中國印刷業最高榮譽獎——畢升獎及森澤信夫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獎,2001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王選在計算機應用研究和科學教育領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還先後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教育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勞動模範、「首都楷模」等稱號,並被授予人民教師獎章。
1975年,王選對國家正要開展的漢字激光照排項目發生了興趣。當時

王選
國外已經在研製激光照排四代機,而我國仍停留在鉛印時代,我國政府打算研製自己的二代機、三代機。王選大膽地選擇技術上的跨越,直接研製西方還沒有產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針對漢字的特點和難點,他發明了高解析度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壓縮技術和高速復原方法,率先設計出相應的專用晶元,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參數描述方法」描述筆畫特性,並取得歐洲和中國的發明專利。這些成果開創了漢字印刷的一個嶄新時代,引發了我國報業和印刷出版業「告別鉛與火,邁入光與電」的技術革命,徹底改造了我國沿用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技術。國產激光照排系統使我國傳統出版印刷行業僅用了短短數年時間,從鉛字排版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走完了西方幾十年才完成的技術改造道路,被公認為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後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王選兩度獲中國十大科技成就獎和國家技術進步一等獎,並獲1987年我國首次設立的印刷界個人最高榮譽獎——畢升獎,被譽為「當代畢升」。
1988年後,他作為北大方正集團的主要開創者和技術決策人,提出「頂天立地」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模式,積極倡導技術與市場的結合,闖出了一條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道路。
王選教授倡導團隊精神,以提攜後學為己任,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年輕的學術骨幹,生動體現了一位新時代教師的價值觀。

江總書記為王選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
1993年,王選主動表示自己的創造高峰已經過去,今後的貢獻在於培養出超過自己的年輕人。這一年,他把三個年輕人同時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還隨身帶個筆記本,記錄研究院每個年輕人的興趣、特長、導師評語和進步,每天都在琢磨如何發揮每個研究人員的潛能,給予他們一個充分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在他的培養下,一批敢於創新、敢於拼搏的青年科學家走到了科研前沿。
2002年2月1日,獲500萬元獎金。3月18日,北京大學從並不充裕的經費中拿出500萬元,重獎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選院士,這一獎勵在中國高校歷史上尚屬首次。

閱讀全文

與日內瓦國際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