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平凡人的發明

平凡人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7 16:18:47

① 普通人發明的東西

元隆平發明了雜交水稻

② 求!一些普通人發明創造的事例

直升飛機的發明

1907年,世界上第一架像晴蜒一樣的直升機由法國工程師伯雷格和黎歇才研版製成功。權這架飛機沒有機翼,第一個機臂頭上有兩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轉的四葉螺旋槳。在試飛時發現飛機振動厲害,安全性能差。直到1932年以後,前蘇聯工程師布拉圖欣才設計製造出了一架名為「歐米加號」的高性能直升機。從此,直升機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飛行工具。

③ 名人在平凡中成就偉大的事例有哪些

1、袁隆平

名人在平凡中成就偉大的事有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他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卻做了很大的貢獻。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2、司馬遷

司馬遷默默無聞遭受弓形,最終在監獄里寫成了《史記》,成為千古佳話,流傳至今。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太初四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平凡人的發明擴展閱讀

司馬遷早年經歷

西漢景、武年間(時間不詳),在黃河龍門的一個小康之家中,司馬遷出生了。司馬遷的祖父司馬喜在漢文帝詔入栗米受爵位以實邊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換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於徭役。

年幼的司馬遷在父親司馬談的指導下習字讀書,十歲時已能閱讀誦習古文《尚書》、《左傳》、《國語》、《系本》等書。漢武帝建元年間,司馬談到京師長安任太史令一職,而司馬遷則留在龍門老家,身體力行,持續著耕讀放牧的生涯。

④ 現代有哪些普通的發明

方便麵、地溝油、瘦肉精、食品添加劑、臨街燒烤等。

⑤ 選一個科學家,用平凡的事例,想出大發明

袁隆平。。。。。。。

⑥ 平凡的人也能創造偉大的故事。

當看完《中國驕傲》這本書時,我不禁在心中深深贊嘆:我們偉大祖國是真正的英雄!
奧運健兒,航天夢想實現,小康社會,歷史改革……一個個驚人的奇跡,一次次大規模的跨越,中國在不停地前進、前進……而這,都離不開每位中國人民的辛勤工作、創造和對祖國的貢獻。
在《中國驕傲》中,就有一則讓我難忘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是一位郵遞員王順友認真工作的事——王順友從家出發開始送信並回到家在中,必須要用14天。這也就意味著,在這14天里,他只能露宿山間。一天,他來到一個名叫「九十九道拐」的地方,一隻山雞突然飛起而驚動了馬,王順友拚命拉住韁繩保護郵件,誰知馬抬起兩只後蹄踢中了他的肚子。王順友肚子一陣疼痛,倒在地上。這時的馬才安靜下來,人馬互相安慰。此時,王順友依然一步一步忍受著劇痛趕路,直到把郵件送完。此時,他才安心地進了手術室。在生與死的考驗中,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郵件!保住!郵件王順友這種認真對待工作的精神得到了人們對他高度的評價:民族的脊樑!
在我們偉大祖國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奧運健兒努力訓練,為中國爭金牌,宇航員登上太空,克服恐懼與身體的不適為中國實現多年的夢想,科學家研究發明,給人民帶來方便……其實,只要你為祖國作出貢獻,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都可以。我們要堅信:平凡也能創造偉大!
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們應為祖國的光輝過去而驕傲、自豪,也該為祖國的未來路程而奮斗、開拓,就讓我們攜手努力!

⑦ 普通人如何發明創造

現在的發明創造多數是將某個原有的技術或器材進行升級,需要再某行業有相當大的理論實踐功底。

⑧ 一些普通人發明創造的事例,不要很有名的,要中國的,不是科學家的,發明的有關動物的

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發是多種多樣的。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渾成,質朴無華,然而正是受此啟發,人類才發展起了建設科學,建立起了現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日夜奔騰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導人們如何理解地球的重力、運動的慣性力等許多道理,教會人們如何開發利用大自然的潛能嗎?金屬,給人類的靈感就更多了,這類看起來很堅硬的東西,被火融化後竟能按照人類的需要變成為人類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們明白了各種物質都有熔點,都能進行形態和能態轉化。
人類根據鯊魚做出了飛機,根據蝙蝠做出了雷達.人類根據蜻蜓的翅膀發明了飛機,根據蝙蝠的嘴和耳朵發明雷達,根據鯨魚的外形發明了輪船,根據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
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電魚與伏特電池;
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根據蝙蝠,研究了雷達 根據魚類,研究了潛水艇 根據鳥類,研究了飛機根據熒火蟲,研究了熒光燈

閱讀全文

與平凡人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