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新的通訊技術有哪些
就在3G通信技術正處於醞釀之中時,更高的技術應用已經在實驗室進行研發。因此在人們期待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所帶來的優質服務的同時,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最新技術也在實驗室悄然進行當中。那麼到底什麼是4G通信呢?
到2009年為止人們還無法對4G通信進行精確地定義,有人說4G通信的概念來自其他無線服務的技術,從無線應用協定、全球袖珍型無線服務到3G;有人說4G通信是一個超越2010年以外的研究主題,4G通信是系統中的系統,可利用各種不同的無線技術;但不管人們對4G通信怎樣進行定義,有一點人們能夠肯定的是4G通信可能是一個比3G通信更完美的新無線世界,它可創造出許多消費者難以想像的應用。4G最大的數據傳輸速率超過100Mbit/s,這個速率是行動電話數據傳輸速率的1萬倍,也是3G行動電話速率的50倍。4G手機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匯流媒體內容,並通過ID應用程序成為個人身份鑒定設備。它也可以接受高解析度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從而成為合並廣播和通信的新基礎設施中的一個紐帶。此外,4G的無線即時連接等某些服務費用會比3G便宜。還有,4G有望集成不同模式的無線通信——從無線區域網和藍牙等室內網路、蜂窩信號、廣播電視到衛星通信,移動用戶可以自由地從一個標准漫遊到另一個標准。
4G通信技術並沒有脫離以前的通信技術,而是以傳統通信技術為基礎,並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術,來不斷提高無線通信的網路效率和功能的。如果說3G能為人們提供一個高速傳輸的無線通信環境的話,那麼4G通信會是一種超高速無線網路,一種不需要電纜的信息超級高速公路,這種新網路可使電話用戶以無線及三維空間虛擬實境連線。
與傳統的通信技術相比,4G通信技術最明顯的優勢在於通話質量及數據通信速度。然而,在通話品質方面,行動電話消費者還是能接受的。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現有行動電話網中手機的通話質量還在進一步提高。數據通信速度的高速化的確是一個很大優點,它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00Mbit/s,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另外由於技術的先進性確保了成本投資的大大減少,未來的4G通信費用也要比2009年通信費用低。
4G通信技術是繼第三代以後的又一次無線通信技術演進,其開發更加具有明確的目標性:提高移動裝置無線訪問互聯網的速度--據3G市場分三個階段走的的發展計劃,3G的多媒體服務在10年後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此時覆蓋全球的3G網路已經基本建成,全球25%以上人口使用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在發達國家,3G服務的普及率更超過60%,那麼這時就需要有更新一代的系統來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為了充分利用4G通信給人們帶來的先進服務,人們還必須藉助各種各樣的4G終端才能實現,而不少通信營運商正是看到了未來通信的巨大市場潛力,他們已經開始把眼光瞄準到生產4G通信終端產品上,例如生產具有高速分組通信功能的小型終端、生產對應配備攝像機的可視電話以及電影電視的影像發送服務的終端,或者是生產與計算機相匹配的卡式數據通信專用終端。有了這些通信終端後,人們手機用戶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漫遊了,隨時隨地的享受高質量的通信了。
4G系統網路結構及其關鍵技術
4G移動系統網路結構可分為三層:物理網路層、中間環境層、應用網路層。物理網路層提供接入和路由選擇功能,它們由無線和核心網的結合格式完成。中間環境層的功能有QoS映射、地址變換和完全性管理等。物理網路層與中間環境層及其應用環境之間的介面是開放的,它使發展和提供新的應用及服務變得更為容易,提供無縫高數據率的無線服務,並運行於多個頻帶。這一服務能自適應多個無線標准及多模終端能力,跨越多個運營者和服務,提供大范圍服務。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信道傳輸;抗干擾性強的高速接入技術、調制和信息傳輸技術;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適應陣列智能天線;大容量、低成本的無線介面和光介面;系統管理資源;軟體無線電、網路結構協議等。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是以正交頻分復用(OFDM)為技術核心。OFDM技術的特點是網路結構高度可擴展,具有良好的抗雜訊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擾能力,可以提供無線數據技術質量更高(速率高、時延小)的服務和更好的性能價格比,能為4G無線網提供更好的方案。例如無線區域環路(WLL)、數字音訊廣播(DAB)等,預計都採用OFDM技術。4G移動通信對加速增長的廣帶無線連接的要求提供技術上的回應,對跨越公眾的和專用的、室內和室外的多種無線系統和網路保證提供無縫的服務。通過對最適合的可用網路提供用戶所需求的最佳服務,能應付基於網際網路通信所期望的增長,增添新的頻段,使頻譜資源大擴展,提供不同類型的通信介面,運用路由技術為主的網路架構,以傅利葉變換來發展硬體架構實現第四代網路架構。移動通信會向數據化,高速化、寬頻化、頻段更高化方向發展,移動數據、移動IP預計會成為未來移動網的主流業務。
Ⅱ 關於通信技術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 、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通信系統和通信網方面的基礎理論、組成原理和設計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路設計、開發、調
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通信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光波、無線、多媒體等通信技術;
3.掌握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4.具有設計、開發、調測、應用信通系統和通信網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統和通信網建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與發展動態;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與應用的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電磁場理論、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上機訓練、電子工藝實習、電路綜合實驗 、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於30周。
主要專業實驗:通信原理實驗、電子電路實驗、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實驗、電磁場實驗等
Ⅲ 近年通信方面有什麼前沿的新的技術,流行的趨勢,比如「軟交換」
不知道你說的客戶網路維護是指工作面向網路還是客戶,要是面向網路,還有硬體和無線網之分,硬體就是做基站和線路維護,無線的話電信就是CDMA、CDMA2000技術這兩個方面的知識你就要好好學學了。
Ⅳ 為什麼我們的通信技術能從2g發明到5g
因為從2g發明到5g社會不斷進步,每一代科技的漏洞都促使科技進步,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條件去發明創造。
技術推進技術發展這是主要原因。
Ⅳ 現代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現代的科技發明: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機器人、太陽帆、3D列印機、自動駕駛汽車。
一、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國家大科學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一重要突破標志著,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在穩態運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將繼續引領國際前沿。
東方超環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持續時間達到百秒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對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計劃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由於核聚變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因此,東方超環也被稱作「人造太陽」。
該成果將為未來ITER長脈沖高約束運行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實驗支持,也為我國下一代聚變裝置——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預研、建設、運行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機器人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三、太陽帆
太陽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陽光的光壓進行宇宙航行的一種航天器。由於這種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從地面起飛,但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四、3D列印機
3D列印機(3D Printers)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列印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宇航員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但是3D列印出來的是物體的模型,不能列印出物體的功能。
2016年2月3日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3D列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林文雄課題組在國內首次突破了可連續列印的三維物體快速成型關鍵技術,並開發出了一款超級快速的連續列印的數字投影(DLP) 3D列印機。
該3D列印機的速度達到了創記錄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鍾內,從樹脂槽中「拉」出一個高度為60 mm的三維物體,而同樣物體採用傳統的立體光固化成型工藝(SLA)來列印則需要約10個小時,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列印實現太空工業化。
五、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Self-piloting automobile )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在20世紀已有數十年的歷史,21世紀初呈現出接近實用化的趨勢。
谷歌自動駕駛汽車於2012年5月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預計於2015年至2017年進入市場銷售。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慧、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Ⅵ 21世紀有什麼新發明.新發現
二十一世紀世界十大科技成果和中國十大科技成果
2000年
世界
一、科學家公布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
二、美研製出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和生物計算機
三、美開發出12萬億次超級計算機
四、國際空間站迎來第一批長住宇航員
五、科學家發現τ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證據
六、科學家發現存活了2.5億年的細菌
七、法國實施基因療法首獲成功
八、艾滋病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發現了兩種能遏制整合酶運動的物質——二酮酸抑制劑的化合物家族成員。試驗表明,它們能阻止艾滋病毒遺傳物質與人體白細胞遺傳物質相結合。
九、美科學家研製出分子開關
十、科學家製造出直徑0.4納米的碳納米管
中國
一、袁隆平主持超級雜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二、在世界上率先破譯對蝦病毒遺傳密碼
三、中科院金屬所在世界上首次觀察到納米金屬材料室溫下的超塑延展性
四、上海有機化學所率先合成高活性抗癌物質
五、高性能計算機開發應用取得重大突破
六、首次發現新的物質波干涉現象。
七、中國網通寬頻高速互聯網開通
八、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氫中試研究
九、我國在世界上首創電磁式生物晶元
十、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類人型機器人。
2001年
世界
一.納米技術領域獲得多項重大成果。
二.科學家發現RNA(核糖核酸)多才藝。它不僅是遺傳物質的信使,還能執行其他工作。例如,1.科學家去年發現一些RNA小片段能夠使植物基因處於關閉狀態。2.今年又在老鼠和人身上發現了類似的「RNA干擾」現象。3.細胞生物學家還發現信使RNA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而信使RNA是DNA信息和蛋白質信息之間的生化連接。
三.太陽中微子的失蹤之謎被揭示。
四.「人類基因組計劃」同時公布進一步完善後的人類基因組圖,提前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另外,還有60多種生物的基因組在2001年被測定。
五.兩項超導發現將超導溫度推向更高水平,科學家在實現室溫零電阻電流的道路上又邁進一步。 六.科學家在發育中的神經系統里發現了分子信號如何誘導和壓制神經軸突的生長,這將有助於科學家找到修復受損成年神經的方法。
七.一種新的抗癌葯物、特效「智能炸彈」出現,專門對付致癌的明確生化缺陷。該葯能抑制與某種白血病有關的缺陷酶。
八.玻色-愛因斯坦理論取得進展。
九.國際氣候變化專家調查組首次正式表明,過去50年中的全球變暖現象很可能是由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聚集造成的,人類、而非自然是全球變暖的原因。
十.確定二氧化碳沉降。二氧化碳沉降吸收了美國當前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約三分之一。
中國
一、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發射成功。
二、人類基因組「中國卷」率先繪制完成 「中國卷」完成圖的覆蓋率從90%提高到100%,准確率從99%提高到99.99%。
三、我國首次獨立完成水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圖」和資料庫
四、我國建成世界上最大種質資源庫。 保存種質資源數量處於世界第一,長期貯存的種子數量達到33萬多份。
五、性能最高的超級伺服器「曙光3000」研製成功
六、科學家成功直接觀察分子內部結構
七、我國早期生命研究獲重要成果 《中國澄江化石庫中發現新的後口動物門》,並將這一奇特的絕滅類群命名為「古蟲動物門」。這是《自然》雜志近年來第6次公布舒德乾等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研究這一重大前沿領域的系列性科學發現,為全面、准確揭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屬性和力度提供了可靠證據。
八、我國新核素合成研究獲突破
九、全國土地資源「家底」摸清
十、我國創世界棉花單產「三連冠」
2002年
世界
一.「小分子核糖核酸( micro-RNA)」被列為今年最重要的新發現。
二.太陽中微子丟失之謎被揭破;
三.水稻和蚊子等基因組測序工作完成;
四.成功拍攝宇宙「嬰兒」期照片;
五.冷熱體驗機理研究獲新突破;
六.超快速攝影捕捉到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
七.發現有助於實現人體生物鍾調節的新型光敏細胞;
八.開發出太空攝影新技術;
九.開發出拍攝細胞三維圖像的新技術;
十.發現600萬年前的古人類頭蓋骨。
中國
一.中國科學家率先繪制出水稻基因組精細圖和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圖。
二."神舟"三號、四號飛船發射成功。
三.中國發現首個世界級大氣田,探明儲量六千多億立方米。
四.三峽工程導流明渠截流成功。
五.中國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研製成功。
六.中國已初步掌握當代CPU關鍵設計製造技術。
七.浙江省農科院培育出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系。
八."神光二號"巨型激光器研製成功。
九.北京大學醫學部科學家初步揭開人類細胞衰老之謎。
十.聯想推出首台實測速度超過萬億次計算機。
2003年
世界
一、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世界最小的納米電動機
二、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確認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科學家還完成了「非典」病毒基因組測序。
三、多國科學家相繼破譯人類第十四號、七號、六號和Y染色體。
四、科學家首次測出引力速度。這次實驗再次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正確的。科學家確信引力傳播的速度與光速相等。
五、國際科研小組創造世界最低溫度紀錄。國際科研小組,在實驗室內達到了僅僅比絕對零度高零點五納開爾文的溫度,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一納開以內的極端低溫。
六、世界第一個修補大腦的晶元問世(美國)。
七、二00三年六月二日歐洲和美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八、幹細胞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美國科學家首次對人類胚胎幹細胞完成了基因工程操作,在幹細胞應用於醫療研究上前進了一大步;日本科學家用猴子胚胎幹細胞成功生成血管和神經,大大拓寬了再生醫療的前景,日本科學家還首次培育出人體胚胎幹細胞;法國科學家首次用胚胎幹細胞培育出生殖細胞;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用胚胎幹細胞培育出肺細胞;中國科學家首次將人類皮膚細胞與兔子卵細胞融合,培植出人類胚胎幹細胞;美國科學家發現鼠的胚胎幹細胞在培養皿中既能發育成精子也能發育成卵子,新發現對研究生殖細胞發育和某些不育症也許會有幫助。
九、日本研製出量子計算機基本電路。
十、美國科學家發現暗能量存在的直接證據。
中國
一.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二.科學家揭示出水稻高產的分子奧秘和超級雜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超級雜交水稻示範田平均畝產達800多公斤。
三.抗擊非典科研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
四. 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技術和全同金屬納米團簇取得突破進展,在300攝氏度的環境中成功實現純鐵塊表面氮化,研製成功一種新納米材料—全同金屬納米團簇;
五.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的磁浮列車示範線並運行成功;
六.三峽水庫蓄水成功、永久船閘通航、首批發電機組全部投產。
七.中國科技大學在量子通信實驗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為未來遠距離量子通信等奠定了基礎;
八.百萬億數據處理超級伺服器研製成功;
九.中國科學院等離子所可控熱核聚變實驗研究獲重大突破,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十.發現長著4個翅膀的恐龍,為鳥類飛行起源於樹棲動物、經歷了一個滑翔階段的假說提供了關鍵性證據。
2004年
世界
一.「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登陸火星並發現有水的證據;
二.美超音速飛機創飛行時速超萬公里新紀錄
三.「卡西尼」號飛船成功進入土星軌道;
四.韓、美科學家首次利用克隆技術獲得人類胚胎幹細胞;
五.美科學家首次利用核磁共振技術觀測到單個電子;
六.美研發利用核反應堆大規模製氫技術;
七.日開開發出世界最快光通信技術;
八.美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最遙遠的大天體;
九.法艾滋病病毒抗體研究獲得重要進展;
十.以、美科學家研製成能夠停止或暫停的分子馬達。
中國
一.10億次高性能計算機啟用並躋身世界十強;
二.我國首座國產化商用核電站建成投產;
三.西氣東輸工程全線實現商業運營;
四.我國第一個下一代互聯網主幹網開通;
五.「探測二號」衛星發射成功;
六.納米「超級開關」材料研製成功;
七.高精度水下定位導航系統研製成功;
八.我國科學家破解膜蛋白晶體結構難題;
九.我國量子信息實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十.我國海域油氣資源戰略調查獲重大突破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Ⅶ 未來會有哪些新科技發明,能夠徹底改變世界
如今是科技大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的快速更迭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各種高科技發明和創作已經對人類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不僅如此,人工智慧進步,讓那些科幻電影或書籍中智能機器人被製造出來,為人類服務。同時人類在自己身上也開始植入AI晶元,把自己改造變成了半人和半機器的身體,擁有真正的超能力,可以輕易地變成了超級人類。這些發明創造,足以讓人類有能力去探索宇宙里的奧秘。
Ⅷ 無線通信有哪些新技術
核心網IMS、無線4G LTE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