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從前提是

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從前提是

發布時間:2021-07-07 06:47:20

A. 英雄史觀的理論前提是

英雄史觀是指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前提出發,否認人民群眾對於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造歷史的觀點。就是說,它的理論前提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B. 有人說「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也有人反對,說「歷史的發展是必然的,英雄人物幾乎不起作用」。你怎樣...

歷史造就了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的出現能夠加速歷史的發展。
就是這個沒錯的。

C. 2.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的前提是()。

衛生部長:艾滋病以性傳播為主且持續增高

D. 英雄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歷史這個觀點的實質是

答案是正確的呀

E. 人民群眾和英雄共同創造歷史(辨析題)

以哲學「形象與抽象的關系」來講,人民是社會的群體形象,而英雄是版其所在時代的群體權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眾之一員——所不同的:只是它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群體意志或意識」並率領了人民朝這個方向去努力而創造了歷史……所以,不能說「人民群眾和英雄共同創造了歷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創造了歷史」才為真正的歷史!!

F. 辯析:英雄創造歷史_大學馬克思主義概論辨析題

這兩個論題到今天已算是「掉光牙」的論題了。數百年前就有人做了許多細致入微可以窺見毛孔的論述,兩路豪傑各佔一險要位置展開過無數次的口水戰,直到老馬那一輩也沒分出個高下,不過自從老馬佔領了共產主義的高地,自從我們踏上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群眾創造歷史就被寫進了我們的教材,更寫進了我們許多人腦子里。
我並不贊同絕對唯心的英雄史觀,更不會宣揚「少數英雄主宰歷史」的錯誤論點,因為我並不認為英雄有「天賦的才能,是神的意志和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更不認為「群眾」是「群氓」,也就是說我不會為了論述而論述,而把白的說成黑的把死的說成活的,但是我仍要向各位證明英雄們在歷史進程中不可磨滅的作用。
上面說過了,為民族或先進階級利益作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就是英雄,那麼,秦王贏政者,滅六國,平天下,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可謂英雄,但是為了維護其階級利益和個人無限膨脹的私慾,其「獨夫之心」變得「日益驕固」---焚書坑儒可謂暴虐,蜀山兀阿房出可謂奢靡。重壓之下必有反骨,於是戍卒叫函谷舉,陳勝吳廣項羽劉邦揭竿而起,漢高祖應運而生。……
在贏政當英雄的時候,陳勝吳廣項羽劉邦之輩還是小秦同志的子民,還是忠心赤膽、安份守己的群眾,而當小秦同志拿起大小不一的刀子開始焚膏繼晷廢寢忘食不厭其煩地在群眾們還不甚豐腴的身子上刮肉的時候,群眾們就開始果斷地孕育能帶領他們揭竿而起的英雄,至此,小秦同志已不過是昔日的英雄,所以此刻,歷史就掀開了新的一頁,那麼,就是這樣,一個英雄的月亮落下去,另一個英雄的太陽升起來,一個英雄的太陽又落下去,另一個英雄的月亮又升起來,如此以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至空前文明的今天,歷史的出現總是離不開英雄,雖然英雄植根於群眾,但沒有英雄就無法有力地推進歷史的發展。
然而,有人(那人是酒,嘿嘿)使勁想過了,並且驚奇地發現,「倘使六國各愛其民,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可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而為不朽的英雄而為不朽的歷史「誰可得而族滅乎?」所以「六國與秦皆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就是說作為植根於群眾的英雄如果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其結果只會是「後人哀之」 並且將被能代表多數人利益的新英雄所取代。然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能代表多數人利益的新舊英雄便層出不窮。這就是說英雄只不過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而歷史則不過是多數人也就是群眾以英雄為筆寫就的。
但是,有一點值得懷疑:如果沒有當年秦始皇,人民能寫出長城這樣歷史章節嗎?我的意思是說盡管英雄是人民群眾意志的代表(不代表人民意志的人不能稱為英雄)但是如果換一個代表又會是怎樣的歷史?
任何一個時代都離不開英雄,也不能沒有英雄,沒有陳勝他們可能會推舉陳輸,沒有劉邦他們可能會推舉劉國,群眾總會推舉出一個代表他們利益的所謂的英雄來帶領他們實現他們的意願,而且英雄們在實現群眾意願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帶著他們個人意志的影子,或者純粹就是他們個人的意願而不是群眾的意願,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相同的沒有差別的完全由群眾支配的人,也不是每個人都學過江書記的三個代表並能深入貫徹執行之。所以雖然群眾離不開英雄,英雄也離不開群眾也不應該離開群眾,但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總是這些占「百分之二十」的英雄起著「百分之八十」的作用,所以可以說大多數時候英雄作為群眾的代表創造了社會發展的歷史,提煉主謂賓也就是英雄創造了歷史!(

G. 2.「群眾和英雄共創歷史」是( )。 這道題選哪個

B。
只有群眾沒有英雄,是群眾史,去D。只有英雄沒有群眾,是唯心史觀,去A。
真正推動歷史發展的是社會生產力,說法並不全面,去C。選B。

H. 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論的根源

英雄史觀的產生有其深刻的認識根源、社會歷史根源和階級根源。①從認識根源看專,主要是因為停留於歷屬史現象的表面,把活動在歷史舞台前面的少數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們的意識的作用加以誇大並絕對化,而默默無聞的廣大人民群眾及其歷史活動置於視野之外。②從社會歷史根源看,英雄史觀的產生同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大多數人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少數從事政治統治、壟斷精神文化生活有關。③從階級根源上看,剝削階級的思想家為了維護階級的利益,處於階級偏見,不敢承認廣大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觀來為自己服務

I. 馬哲 辨析 英雄創造歷史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歷史作用與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混同。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根本原理。人民群眾不但創造了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而且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傑出的歷史英雄人物在歷史發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說英雄人物創造歷史。
展開的話:
1、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保障。人民群眾的這一創造作用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原理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因為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乃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首先,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科學、文化、藝術的唯一源泉;其次,勞動群眾為人們從事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再次,勞動知識分子在精神財富的創造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既是社會革命的決定力量,又是社會改革的決定力量。社會革命、社會改革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不可能自發地起作用,必須通過人民群眾這一社會變革的主體才能實現其作用。
總而言之,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是社會變革的主體,同時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傑出人物對歷史的作用
(1)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a. 傑出人物是一定歷史任務的發起者和倡導者;
b. 傑出人物是歷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c. 傑出人物是歷史進程的重大影響者。
(2) 傑出人物作用的發揮受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

J. 贊成英雄創造歷史的哲學家

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過去一直作為唯心主義歷史觀而受到批制,所謂唯物主義歷史觀堅持歷史創造英雄,而不是英雄創造歷史。當時通俗表示這個意思的一句話是,當歷史需要一個人出現的時候,這個人就出現了。然而,如果深入研讀歷史,分析一個個具體個案,感覺就不是這樣。歷史學家也好,哲學家也罷,以及其他歷史、哲學研究人士,即使不完全同意英雄創造歷史,但大部人至少承認英雄影響歷史,或者影響歷史的軌跡。

閱讀全文

與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從前提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