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科技發明有什麼

科技發明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1-07-07 05:42:46

① 有什麼科技發明

你問的是中國歷史上的科技發明吧
前7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有陶窯及模製的陶器。
前1200年,中國用蠶絲織絲絹。
前1200年,中國殷商青銅(銅錫合金)冶鑄技術已達成熟階段。
前770年,中國已會鑄鐵。
前722年,中國開始用干支記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記載了磁石。
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即後來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5世紀,中國的《周禮》中記載了用金屬凹面鏡從太陽取火的方法。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發現小孔成像。
前350年,中國戰國時代的甘德、石申編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250年,中國戰國末年《韓非子》一書中有用司南識別南北的記載。
前2世紀,劉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記載用冰作透鏡,用反射鏡作潛望鏡。
前2世紀,中國西漢用絲麻纖維紙。
1世紀,中國的《漢書》記載尖端放電。
105年,中國東漢時蔡倫造紙。
132年,中國東漢時張衡發明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地震的儀器地動儀。
3世紀初,中國漢末華佗發明麻醉劑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
3世紀,中國魏晉時期的劉徽提出割圓術,得圓周率為3.1416 。
5世紀,中國南北朝時南朝的祖沖之(429-500)算出圓周率的值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7世紀,中國唐朝已採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國南宮說等人實測子午線的長度。
9世紀,中國唐朝的煉丹士發明火葯。
11世紀,中國宋代沈括寫成《夢溪筆談》一書。
1041年,中國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早於西方400年,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
1054年,中國《宋史》記載了一次超新星爆發,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超新星爆發的文字記載。該超新星的殘骸形成了現在所見的蟹狀星雲。
1231年,中國宋朝人發明震天雷,充有火葯,可用投擲器射出,是火炮的雛形。
1259年,中國南宋抗擊金兵時,使用一種用竹筒射出子彈的火器,是火槍的雛形。
14世紀中前葉,中國開始應用珠算盤。
1385年,中國在南京建立觀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設備完善的天文台。
1596年,中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出版,書中記有葯物1892種,是重要的科學典籍。
1637年,中國明朝的宋應星完成天工開物,總結了中國工農業生產技術。
最偉大的發明是易學和中醫(醫易同源,周易、河圖、洛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這些才是最偉大的發明而且是永遠無法超越的發明)

② 科技發明有哪些

造紙術
造紙技術來的發明,是源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發明人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而不是紙的發明人。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發明地點
洛陽

③ 科技小發明有什麼

可以啟迪學來生們的思維和模仿能力自:氣墊船的推動原理
主要材料:包裝泡沫盒(或其他木質小盒子)、電動玩具小電機(剃須刀上的小電機)、電池等。
製作要點,很有意思的。
【電驅動風動力船】模型製作:在玩具電動機軸上裝一個風扇葉片。
注意事項:以電風扇為推動力,電機和電池要注意防水,保持乾燥,改裝成一個電風扇,然後將這個電風扇固定在包裝盒裡,用兩節#5或#7電池做電源,用導線與電風扇連接起來,並以電池的重量為配重,調整包裝盒在水中的平衡度,在包裝盒的尾部製作兩個尾翼作為船舵,以控制小船的航行方向(或直行,或轉圈),接通電源就可以觀賞了,使模型在水面上行進,要調整尾翼的角度,控制航行方向,給電風扇加裝一個風筒,還可提高航行速度原創的【科技小發明】

④ 有哪些高科技產品發明

對於未來的高科技產品,人們總會有無限的想像,滿足高品質的智能家居,一直是各大科技公司研發的項目,下面來看看十大未來科技產品。

10.小海鰩水下無人機

由臻迪公司發布的小海鰩水下無人機,大家都知道無人機可以拍攝空中畫面,不過水下無人機還是首款,可以錄制4K視頻,並傳輸到你的手機上,還帶有聲納功能,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9.智能眼鏡

由Snapchat公司發布的一款智能眼鏡,外觀和普通的太陽鏡差不多,但是有很多的功能性改進,有一個記錄10秒的視頻的功能,還能自動上傳到個人賬號,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8.樂視智能自行車

這款樂視智能自行車,有很大的改進,車把帶有4英寸的觸摸屏,可以顯示騎行狀態和導航,還帶有指南針、速度表和氣壓計等指數,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7.360智能床

是一款高科技床,60智能床可以自動調整到你理想的硬度和舒適度,當檢測到你在打呼嚕時,它會輕輕地抬起頭部分,也可以溫暖你的腳,幫助快速入睡,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6.諾頓路由器

這是一款現代化的家用路由器,頗有未來科技范兒,這款路由器升級了安全特性,可以防止黑客、惡意軟體的連接,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5.摩恩智能淋浴系統

每次都能達到淋浴溫度,只需用你的智能手機,提前加熱熱水系統,就行了,摩恩智能淋浴系統可以輕松幫你搞定,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4.嬰兒車手機充電技術

這款嬰兒車不是一般的嬰兒車,能給你的手機充電,使你的手機一直保持有電的狀態。還有很多的特性,全液晶儀表,幫助顯示各種數據,還有可調節的座位和車把,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3.寶麗來相機

這是一項技術創新,可以列印照片,可能已經過時,這款Pop寶麗來相機可以拍攝1080p高清視頻,簡直拍照神器,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2.觸摸屏新技術

你有沒有想過在網上購物時,真實的觸摸那件衣服的感覺,TanvasTouch可以利用平板電腦等終端的模擬材質的觸感,可以感受衣服的光滑或粗糙感,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1.智能廚房助理

這是一款與日常烹飪有關的人工智慧設備,它將幫助你規劃一周的飲食計劃,還能幫你整理購物清單,播報烹飪步驟,是十大未來科技產品之一。

來源:一點排行網

⑤ 科技發明有哪些

納米技術的出現,為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拓展了廣闊空間,這無疑又版是一次新技術的革命。將納權米技術應用到材料領域,具有不沾水、不沾油的特點。防霧的風擋玻璃,自清潔的納米布等都已經相繼投入使用,測實驗中心的檢測表明:該產品讓臨界摩擦變滑動為滾動,使產品具有神奇的功效。北京大學留美博士李正孝教授研發的納米燃油添加劑已於三年前實現了產業化,該產品以添加經過液相納米組裝技術處理過的納米尺度水顆粒為特徵,以全新的物理作用改變了燃油的燃燒過程,經過數百萬噸的燃油大規模使用,節油率達到10-20%。北京博納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二代產品——BONUS納米燃油添加劑,該產品在萬分之一的添加比例下,經過國家交通部汽車運輸行業能源利用檢測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田節能監測中心、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市環保局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等機構的檢測表明,該產品能大幅度節能和降低尾氣有害物質排放,特別是對已成為環保焦點的氮氧化物的尾氣排放,有獨到的凈化作用。另外,該公司最近推出了納米潤滑油添加劑,並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運輸學院的台架檢測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油料及油料裝備檢減磨證明,缸壓增加、動力提高、節能環保。

⑥ 現代科技發明了什麼,有什麼作用

現代科技發明了一種聲納裝置,能用耳朵看世界
萊斯利·凱博士設計出一種聲納裝置,這種裝置能釋放出超聲波,還能發現其他物體和障礙物發出的反射.數據接著被轉化成一連串能夠聽到的聲音,這些聲音在頻率上與遠處物體發出的聲音相對應.經過少許的培訓,人類大腦似乎能下意識地將這些聲音轉化為空間想像.
這項技術贏得了1998年度世界通信創新獎,如今全世界的盲人將利用這項技術自信地行走在他們不熟悉的區域.

⑦ 新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反物質飛船一種最新的科技發明。最早出現在《反物質飛船》(威廉森)中,它首先於1942-1943期間在《驚奇故事》連載。美國研究反物質太空船 以正電子為燃料6周可達火星以正電子為燃料只需幾十毫克,速度卻比核動力太空船快一倍時報綜合報道 美國宇航局先進理念研究所(NIAC)正在資助一個研究小組,該小組正致力於以反物質作為動力的太空船研究。燃料重量比方糖還輕科幻小說中,大多數自主型恆星飛船使用反物質做燃料,原因是反物質是最具潛力的燃料。要想把人類送上火星,需要成千上萬噸的化學燃料,但是如果以反物質為燃料的話,僅僅幾十毫克的反物質(一毫克約為一塊方糖重量的千分之一)就能幫助人類實現登上火星的夢想,而且只需要6周時間。以前的反物質太空船設計使用反質子,它們在湮滅時會產生危害性的高能伽馬射線,所以可行性不大。新設計將採用正電子,正電子產生的伽馬射線能量比反質子低400倍,從而可以避免產生這種極具放射性污染的副作用。如何儲存成技術挑戰先進理念研究所正對此展開初步研究,不過目前還面臨一個技術挑戰,那就是生產正電子價格過於昂貴。在太空中,宇宙射線中高速粒子可以通過相互碰撞產生反物質。而在地球上,我們卻需要通過粒子加速器來生產反物質,NIAC首席研究員史密斯說,「據粗略估計,以現在的技術來為人類火星之旅生產正電子,每生產10毫克正電子將耗資約2.5億美元」。另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在小型空間內儲存足夠的正電子。因為它們會吞食正常物質,所以無法把它們裝入瓶子,只能存放在電磁場內。科學家們正致力於研究開發克服這些挑戰的方法,假如他們的努力實現,也許未來人類真的可以藉助科幻小說里描述的能源遨遊太空。反物質太空船三大優勢正電子動力太空船與現在美國的火星登陸計劃相比將有幾個方面的優勢。優勢1:旅途更安全美國火星登陸計劃正提議使用核反應堆為火星太空船提供動力。但是核反應堆相當復雜,在火星之旅中很多潛在的問題可能會導致核反應堆發生故障。而正電子反應堆能像核反應堆一樣為太空船提供充足動力,並且其結構相當簡單。優勢2:不會產生殘留物採用核燃料作為動力的太空船在其核燃料用完之後所產生的核廢料仍具有放射性。如果使用正電子反應堆,在其燃料耗盡之後則不會產生殘留物,因此即使殘留正電子反應堆偶然進入地球大氣層也不會引發安全方面的擔憂。優勢3:45天內可達火星正電子反應堆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速度。按照火星登陸計劃,太空船和宇航員將在大約180天後飛抵火星。正電子動力太空船可能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抵達火星,甚至有可能在45天內完成。

⑧ 科技發明有什麼

科技發明有什麼
科技發明的名稱:電燈 發明人: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科技發明的時間:1879 發明的國家:美國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 春秋:九九乘法表,籌算計演算法 戰國:司南;《甘石星經》我國最早的天文學專著;《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星表;《黃帝內經》。 東漢:蔡倫造紙術(4世紀起外傳);東漢張衡渾象儀,候風地動儀;《九章算術》;

⑨ 最新的科技發明有什麼

反物質飛船
一種最新的科技發明。

最早出現在《反物質飛船》(威廉森)中,它首先於1942-1943期間在《驚奇故事》連載。

美國研究反物質太空船 以正電子為燃料6周可達火星

以正電子為燃料只需幾十毫克,速度卻比核動力太空船快一倍

時報綜合報道 美國宇航局先進理念研究所(NIAC)正在資助一個研究小組,該小組正致力於以反物質作為動力的太空船研究。

燃料重量比方糖還輕

科幻小說中,大多數自主型恆星飛船使用反物質做燃料,原因是反物質是最具潛力的燃料。要想把人類送上火星,需要成千上萬噸的化學燃料,但是如果以反物質為燃料的話,僅僅幾十毫克的反物質(一毫克約為一塊方糖重量的千分之一)就能幫助人類實現登上火星的夢想,而且只需要6周時間。

以前的反物質太空船設計使用反質子,它們在湮滅時會產生危害性的高能伽馬射線,所以可行性不大。新設計將採用正電子,正電子產生的伽馬射線能量比反質子低400倍,從而可以避免產生這種極具放射性污染的副作用。

如何儲存成技術挑戰

先進理念研究所正對此展開初步研究,不過目前還面臨一個技術挑戰,那就是生產正電子價格過於昂貴。在太空中,宇宙射線中高速粒子可以通過相互碰撞產生反物質。而在地球上,我們卻需要通過粒子加速器來生產反物質,NIAC首席研究員史密斯說,「據粗略估計,以現在的技術來為人類火星之旅生產正電子,每生產10毫克正電子將耗資約2.5億美元」。

另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在小型空間內儲存足夠的正電子。因為它們會吞食正常物質,所以無法把它們裝入瓶子,只能存放在電磁場內。科學家們正致力於研究開發克服這些挑戰的方法,假如他們的努力實現,也許未來人類真的可以藉助科幻小說里描述的能源遨遊太空。

反物質太空船三大優勢

正電子動力太空船與現在美國的火星登陸計劃相比將有幾個方面的優勢。

優勢1:旅途更安全

美國火星登陸計劃正提議使用核反應堆為火星太空船提供動力。但是核反應堆相當復雜,在火星之旅中很多潛在的問題可能會導致核反應堆發生故障。而正電子反應堆能像核反應堆一樣為太空船提供充足動力,並且其結構相當簡單。

優勢2:不會產生殘留物

採用核燃料作為動力的太空船在其核燃料用完之後所產生的核廢料仍具有放射性。如果使用正電子反應堆,在其燃料耗盡之後則不會產生殘留物,因此即使殘留正電子反應堆偶然進入地球大氣層也不會引發安全方面的擔憂。

優勢3:45天內可達火星

正電子反應堆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速度。按照火星登陸計劃,太空船和宇航員將在大約180天後飛抵火星。正電子動力太空船可能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抵達火星,甚至有可能在45天內完成。

閱讀全文

與科技發明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