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哥德爾通過這一簡單的換位透視法,是如何發現了更深奧的力法
如果我們查找火星人的教科書,我們看到的所有定理都只是純粹的數字而己。因此我們可能創造出一條復雜的定理,以分辨哪些數字可以出現在火星人的教科書中,而那些數字從不在那兒出現。當然,我們不願意談論數字,而更願意談論那些形似數字的符號鏈。並且,或許對我們來說,讓我們忘記這些符號鏈對火星人的意義,而僅僅把它們看成是古老的數字,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過這一簡單的換位透視法,哥德爾找到了更深奧的力法。哥德爾的方法是去想像著研究什麼能夠被稱為「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那些數字實際上是火星人教科書中的定理),並且他試著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8030974是否是火星人的創造?」這個問題的意思是,像「8030974」這樣的敘述會不會在一本火星人教科書中出現?哥德爾仔細思索著這一超現實的數字構成,很快他發現這種「火星人創造」的專用數字並不是完全區別於我們熟知的「素數」或「奇數」等概念。這樣一來,地球范圍內的數字定理便能夠處理諸如「哪些數字是火星人創造,哪些數字不是火星人創造」或者「是否有無限的非火星人創造數字」等問題了。很可能高等數學教科書(在地球上的)已經包括了關於火星人創造的數字的全部出處。就這樣,在數學史上最敏銳的洞見之一里,哥德爾設計出了一句驚人的陳述:「X不是一個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這句話中的x就是:當「X不是一個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陳述被譯成火星人的數學概念時所表示出的數字。仔細想一下這句話,直到你明白它為止。被翻譯成火星人概念的「X不是一個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這句陳述,對我們來說將是一串巨大的數字鏈——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這串火星人的書寫正是我們要找的X(這句敘述本身所談及的X)。說起來太曲折,的確這真夠曲折的!但是曲折正是哥德爾的特長——曲折就在空間結構中,曲折就在原因中,萬事萬物都是曲折的。
❷ 火星文是誰創建的
火星文實質上就是,所用的文字會讓人難以理解,使人們造成閱讀困難,凡數上面這種情況的都屬於火星文,「火星文」大體分兩類:符號火星文,異體火星文。網路上關於「火星文」的種種爭議往往都是因為將兩者混為一談。符號火星文和異體火星文區別非常明顯。 火星文,字面可解作火星人用的文字。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友(尤其是年輕網友)開始大量使用以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號來表音的文字。由於這種文字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顯的不同並且相當奇異,故被稱為火星文。 緣起:新輸入法誕生 據考證,火星文最先源起於台灣,因倉頡、注音等繁體輸入法出現,網友在打字時會頻繁出現一些錯別字,久而久之,大家都能明白常見錯別字的意思,就默認使用了。 量變:為縮短打字時間採用符號+錯別字+方言 此後,網友為了縮短打字時間,在網上非正式場合就使用更方便的符號、方言和更多的錯別字來進行交流。 發展:覺得好玩,創造出新的片語 慢慢地,一部分覺得這種方式好玩,便又創造出新的片語,比如「勞工」、「男盆友」、「粉可愛」、「你素誰」。 質變:在小圈子流行,網路達人發明轉換軟體 當使用人群和新生片語形成一定規模後,出現了一些熱衷軟體開發的網路高手製作出「火星文」專用軟體,在網上流行的有「大黑魚」等軟體。 發展:覺得好玩,創造出新的片語
❸ 偉大的數學家卡特·哥德爾在數學生涯中有著哪些故事
哥德爾是懂得數學敘述特點中的佼佼者,這種看待事物的方式打開了數學的一個新的分支學科——抽象數學。常用的數學分析方法是與抽象數學的模仿一萌芽階段相聯系的,這一階段形成了形式體系的本質——數學本身被假設為抽象數學的原始樣本。這樣數學就像一條自食的蛇一樣又扭過頭來盤住了自己。哥德爾表明,怪異的結論恰恰來自用數學透鏡觀看數學本身時的聚焦過程。所有用於寫傳奇作品的符號碰巧是我們平時用的0~9的阿拉伯數字。這樣,火星人將會在他們教科書中討論一個著名的發現,他們會發現地球上的我們與歐幾里德有關,而同時我們會說:「他們的作品中有許多素數,」他們寫的東西則像這樣:「。」對我們來說它像一個46位的數字。而對火星人來說,它根本不是數字,而是一句陳述語。的確,對他們來說,他們寫的這些素數代表著34個字母,6個單詞和幾行話,就像我和你應用英文字母一樣。現在讓我們來想像著討論一下所有的數學定理之間存在的普遍屬性。如果我們查找火星人的教科書,我們看到的所有定理都只是純粹的數字而己。因此我們可能創造出一條復雜的定理,以分辨哪些數字可以出現在火星人的教科書中,而那些數字從不在那兒出現。當然,我們不願意談論數字,而更願意談論那些形似數字的符號鏈。並且,或許對我們來說,讓我們忘記這些符號鏈對火星人的意義,而僅僅把它們看成是古老的數字,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過這一簡單的換位透視法,哥德爾找到了更深奧的力法。哥德爾的方法是去想像著研究什麼能夠被稱為「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那些數字實際上是火星人教科書中的定理),並且他試著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8030974是否是火星人的創造?」這個問題的意思是,像「8030974」這樣的敘述會不會在一本火星人教科書中出現?哥德爾仔細思索著這一超現實的數字構成,很快他發現這種「火星人創造」的專用數字並不是完全區別於我們熟知的「素數」或「奇數」等概念。這樣一來,地球范圍內的數字定理便能夠處理諸如「哪些數字是火星人創造,哪些數字不是火星人創造」或者「是否有無限的非火星人創造數字」等問題了。很可能高等數學教科書(在地球上的)已經包括了關於火星人創造的數字的全部出處。就這樣,在數學史上最敏銳的洞見之一里,哥德爾設計出了一句驚人的陳述:「X不是一個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這句話中的x就是:當「X不是一個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陳述被譯成火星人的數學概念時所表示出的數字。仔細想一下這句話,直到你明白它為止。被翻譯成火星人概念的「X不是一個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這句陳述,對我們來說將是一串巨大的數字鏈——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這串火星人的書寫正是我們要找的X(這句敘述本身所談及的X)。說起來太曲折,的確這真夠曲折的!但是曲折正是哥德爾的特長——曲折就在空間結構中,曲折就在原因中,萬事萬物都是曲折的。通過把定理想成符號模式,哥德爾發現,用「形式體系」表示的陳述不僅能夠闡明它自身,而且能夠拒絕它自己的理論來源。數學中存在的這一糾纏不清的潛在結果,對火星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非同尋常的悲哀,為什麼悲哀呢?因為火星的人們——像魯塞爾和懷特洛德——早已全身心地希望,他們的形式體系會抓住數學的所有真實陳述。如果哥德爾的陳述是正確的,那麼它在他們的教科書中將不會被當成一條定理,並且它將再也不會出現在他們的教科書中——因為哥德爾的陳述已經表明它本身是不可能的!如果它的確在他們的教科書中出現了,那麼它對它本身將是錯誤的又有何解釋呢,並且有誰,即使是火星人,會想要一本提倡錯誤和提倡正確一樣多的數學教科書呢?所有這一切的結果是,一直被保持的形式主義的目標只不過是一種幻想。所有形式體系表明是不完全的,因為它們本身就能夠表明他們自己是無法得以證明的。並且,據說1931年哥德爾提出的「數學的不完全性」也說明了上述觀點。事實上,不是數學本身是不完全的,而是任何試圖用一套有限的公理和規則去抓住數學的所有事實的形式體系都是不完全的。對於你來說,這一結論可能並不會給你帶來震撼,但對於20世紀30年代的數學家們來說,它結束了他們的整個世界觀,並且數學自此將面目全非了。哥德爾1931年寫的文章也產生了其他的影響:它發明了循環函數理論,它成為今天計算機理論的重要基礎理論之一。確實,在哥德爾的文章的核心部分,寫下了為創造出「火星人創造」的數字而制定的復雜的近似計算機程序的內容,並且這一「程序」是用極似Lisp的程序語言的形式寫下的,而這一語言在將近30年後才得以開發。哥德爾這個人和他的理論一樣古怪。1939年,他和他作為職業舞蹈者的妻子艾蒂麗逃離納粹德國並且前往普林斯頓。在那裡,他與愛因斯坦共同在高級研究所任職。在晚年,哥德爾成了病菌傳染方面的妄想狂患者,他強制性地一次又一次地洗凈自己的餐具,帶著露有雙眼的滑雪面具到處亂跑,一時間他成了臭名昭著的人物。72歲時,他因為拒絕進食而死於一家普林斯頓的醫院里。正如形式體系的威力註定要不完全一樣,生活也是不完全的,也正如形式體系的復雜性註定要滅亡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
❹ 卡特哥德爾的「不完全定理」是在什麼時候提出的
他旋動數學的透鏡注視著數學本身,偶然間他發現了著名的「不完全定理」——它像—支錐子穿透了形式主義的心臟。
1906年卡特?哥德爾生於布倫城,那時布倫是奧匈帝國的領土,現在它屬於捷克共和國的一部分。他的父親是一家紡織廠的經理,喜愛邏輯學和進行推理,他的母親則一直提倡對自己的獨生子要盡早教育。10歲之前,哥德爾一直在學習數學、宗教和好幾種語言。到25歲時,他已經提出了被許多人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成果的「不完全定理」。1931年,哥德爾提出了他的發現,引起了人們的震驚和迷茫。它表明,世界上最著名的數學家的將近一個世紀的努力是註定要失敗的。
為了對哥德爾的理論表示贊賞,去理解那個時代數學怎樣被感知,是一件殘忍的事情。多少個世紀以來,人類處於典型的泥水不分的混沌狀態,那時人的模糊直覺和明白無誤的邏輯思考是攪和在一起的,直到19世紀末期,數學才終於有了發展。所謂的形式體系被設計了出來,就像從樹幹上長出了枝丫,定理從推論公理中生了出來。形式體系表明,得出定理的過程必須從某個地方開始,並且這個地方一定是存在公理的地方,它們是原始的種子,是其他數學結論的源泉。
機械數學觀的優點是它剔除了所有思考和判斷的需要。只要公理是正確的敘述,並且只要推理的法則是正確的,數學就不會出軌,謊言就不會輕而易舉地得逞。
為了發揮標准數字、加號、括弧及其他符號的優勢,人們經常把文字敘述寫成用一系列符號表示的形式體系。但是,那時這些符號並不是數學的一個必要特徵。雖然文字敘述同樣被用來表示李子、香蕉、蘋果和橘子,然而那時候,數學敘述(由任意符號構成)越來越明顯地成為數學的一種單純的精確的結構模式。
很快,少數幾個有遠見的人物開始懂得了數學敘述的特點,哥德爾即是他們中的佼佼者,這種看待事物的方式打開了數學的一個新的分支學科——抽象數學。常用的數學分析方法是與抽象數學的模仿一萌芽階段相聯系的,這一階段形成了形式體系的本質——數學本身被假設為抽象數學的原始樣本。這樣數學就像一條自食的蛇一樣又扭過頭來盤住了自己。
哥德爾表明,怪異的結論恰恰來自用數學透鏡觀看數學本身時的聚焦過程。理解這一結論的方法之一就是想像在一顆遙遠的行星上(比如說火星),所有用於寫傳奇作品的符號碰巧是我們平時用的0~9的阿拉伯數字。這樣,火星人將會在他們教科書中討論一個著名的發現,他們會發現地球上的我們與歐幾里德有關,而同時我們會說:「他們的作品中有許多素數,」他們寫的東西則像這樣:「。」對我們來說它像一個46位的數字。而對火星人來說,它根本不是數字,而是一句陳述語。的確,對他們來說,他們寫的這些素數代表著34個字母,6個單詞和幾行話,就像我和你應用英文字母一樣。
現在讓我們來想像著討論一下所有的數學定理之間存在的普遍屬性。如果我們查找火星人的教科書,我們看到的所有定理都只是純粹的數字而己。因此我們可能創造出一條復雜的定理,以分辨哪些數字可以出現在火星人的教科書中,而那些數字從不在那兒出現。當然,我們不願意談論數字,而更願意談論那些形似數字的符號鏈。並且,或許對我們來說,讓我們忘記這些符號鏈對火星人的意義,而僅僅把它們看成是古老的數字,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過這一簡單的換位透視法,哥德爾找到了更深奧的力法。哥德爾的方法是去想像著研究什麼能夠被稱為「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那些數字實際上是火星人教科書中的定理),並且他試著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8030974是否是火星人的創造?」這個問題的意思是,像「8030974」這樣的敘述會不會在一本火星人教科書中出現?
哥德爾仔細思索著這一超現實的數字構成,很快他發現這種「火星人創造」的專用數字並不是完全區別於我們熟知的「素數」或「奇數」等概念。這樣一來,地球范圍內的數字定理便能夠處理諸如「哪些數字是火星人創造,哪些數字不是火星人創造」或者「是否有無限的非火星人創造數字」等問題了。很可能高等數學教科書(在地球上的)已經包括了關於火星人創造的數字的全部出處。
就這樣,在數學史上最敏銳的洞見之一里,哥德爾設計出了一句驚人的陳述:「X不是一個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這句話中的x就是:當「X不是一個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陳述被譯成火星人的數學概念時所表示出的數字。仔細想一下這句話,直到你明白它為止。被翻譯成火星人概念的「X不是一個火星人創造的數字」這句陳述,對我們來說將是一串巨大的數字鏈——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這串火星人的書寫正是我們要找的X(這句敘述本身所談及的X)。說起來太曲折,的確這真夠曲折的!但是曲折正是哥德爾的特長——曲折就在空間結構中,曲折就在原因中,萬事萬物都是曲折的。
通過把定理想成符號模式,哥德爾發現,用「形式體系」表示的陳述不僅能夠闡明它自身,而且能夠拒絕它自己的理論來源。數學中存在的這一糾纏不清的潛在結果,對火星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非同尋常的悲哀,為什麼悲哀呢?因為火星的人們——像魯塞爾和懷特洛德——早已全身心地希望,他們的形式體系會抓住數學的所有真實陳述。如果哥德爾的陳述是正確的,那麼它在他們的教科書中將不會被當成一條定理,並且它將再也不會出現在他們的教科書中——因為哥德爾的陳述已經表明它本身是不可能的!如果它的確在他們的教科書中出現了,那麼它對它本身將是錯誤的又有何解釋呢,並且有誰,即使是火星人,會想要一本提倡錯誤和提倡正確一樣多的數學教科書呢?
所有這一切的結果是,一直被保持的形式主義的目標只不過是一種幻想。所有形式體系表明是不完全的,因為它們本身就能夠表明他們自己是無法得以證明的。並且,據說1931年哥德爾提出的「數學的不完全性」也說明了上述觀點。事實上,不是數學本身是不完全的,而是任何試圖用一套有限的公理和規則去抓住數學的所有事實的形式體系都是不完全的。對於你來說,這一結論可能並不會給你帶來震撼,但對於20世紀30年代的數學家們來說,它結束了他們的整個世界觀,並且數學自此將面目全非了。
哥德爾1931年寫的文章也產生了其他的影響:它發明了循環函數理論,它成為今天計算機理論的重要基礎理論之一。確實,在哥德爾的文章的核心部分,寫下了為創造出「火星人創造」的數字而制定的復雜的近似計算機程序的內容,並且這一「程序」是用極似Lisp的程序語言的形式寫下的,而這一語言在將近30年後才得以開發。
哥德爾這個人和他的理論一樣古怪。1939年,他和他作為職業舞蹈者的妻子艾蒂麗逃離納粹德國並且前往普林斯頓。在那裡,他與愛因斯坦共同在高級研究所任職。在晚年,哥德爾成了病菌傳染方面的妄想狂患者,他強制性地一次又一次地洗凈自己的餐具,帶著露有雙眼的滑雪面具到處亂跑,一時間他成了臭名昭著的人物。72歲時,他因為拒絕進食而死於一家普林斯頓的醫院里。正如形式體系的威力註定要不完全一樣,生活也是不完全的,也正如形式體系的復雜性註定要滅亡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
❺ 所謂的火星文是根據什麼創造出來的
2008 年 7 月 14 日,文化部,國家新聞辦公室通報批評《勁舞團》等網路游戲"出現有害信息屏蔽不完全,游戲設計導向低俗化,游戲推廣活動對玩家存在 不良誘導等問題,違反了法規政策,違背了社會道德,這些現象已經危害了游戲 玩家特別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勁舞團》隨後進行了整改,公開宣布"提倡 主流文化和主旋律",反對"非主流"和"火星文".而在此次風波之前,《勁舞團》是網友公認的"非主流"基地和"火星文"大本營.很多媒體對該事件尤其是火星文進行了集中式報道, 火星文 使得火星文在大眾眼裡"火"了起來, 火星文 由此也在 社會及網路上展開了一場關於火星文的大討論.不少人認為火星文泛濫,勢必會對漢語文化的傳承及發揚帶來負面影響,也有人認為火星文只是青少年個性的體現,應以包容的心態一笑置之,大可不必"圍追堵截". 在此之前,由於 "火星文"的新奇性,國內學者中尚未對"火星文"有過多的關注.在前人關於"火星文"的研究中,楊寅慶的《火星文的分類鮮活性特 點》(2006 年)介紹了"火星文"的分類,他將其細分為:象形符號,自由諧音,方言引入,注音符號,自由縮略,失意體前驅,流行語引入七類,並且著重 闡述了"火星文"的鮮活性這一特點.於全有的《一種新型的網路語言——" 火星文 " (2008 年)論述了"火星文"產生的社會條件.他指出"火星文" 的產生,與一定語言生態因素及傳統語言文化的潛在因子,後現代社會文化思潮 的影響和當代計算機技術的支撐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張力月,肖丹的《火星文 的生態語言學解析》(2002 年)從生態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指出"火星文"順 應科技發展需要,反映了語言的多樣性,但同時"火星文"破環了語言環境,因 此需要對它加以規范,以維護語言生態的平衡,推動社會的發展. 這些論文和著作各有其顯著的特點,它們的共同之處是從社會,文化的角度 來闡述"火星文", 火星文 且多側重理論研究 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對火星文的使用群 研究. 火星文名稱最早源自周星馳的電影《少林足球》,片中周星馳對打扮怪異的 女主角阿梅(趙薇飾)說:"地球是很危險滴,你還是回火星 火星去吧!"至此之後, 火星一詞開始被網民用來形容不同尋常的怪異事物. 據考證,"火星文"最早起源於我國台灣地區.最初,一些上網族為了打字方便,用注音文替代一些常用文字在網上交流,達到了打字快速,內容易懂的效果.隨後,一些台灣網友覺得這種文字另類醒目,就頻繁地使用開來.近年來, 隨著"勁舞團","泡泡堂"等網路游戲在大陸的流行,"火星文"風靡大陸, 其中以"85 後"和"90 後"群體尤為熱衷 是"85 後"和"90 後"的個性名片.顯而易見,火星文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和針對性,它的主流使用 群體被限定為 85 後和 90 後.可以說,脫離了 85 後和 90 後的行動支持,火星文 的使用率是極低的. 但在 85 後和 90 後中真正使用火星文, 火星文有了解的人 又佔多少呢?我們可以看出 85 後和 90 後人群中真正有用過火星文的比例為 38 %,其中經常使用火星文的比例僅為 16%,有 21%的人既沒聽過也沒見過火星文,41%的人知道火星文但沒使用過.由此 可見,真正了解並且經常性使用火星文的人僅在少數.為此,將火星文擴大為整 個 85 後乃至 90 後的語言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說法.我們只能說火星文是少數 85 後和 90 後的語言. (二)火星文的使用現狀: 在對 38%的火星 火星人進行後續調查後發現(如圖 2 所示),QQ,MSN 等聊天工具,勁舞團,魔獸世界等網路游戲,BBS 論壇是他們了解火星文和使用火星文的三 主要途徑,其中,以 QQ,MSN 等聊天工具最為普遍.同時,還有 3%的人通過 漫畫,雜志了解火星文. 調查顯示多運用火星文進行網聊,個性留言,發布 帖子等. 根據意向, 個性留言是首要選擇, 其次是網聊, 發布帖子較少. 同時,也有 10%的人選擇使用火星文寫日記等較為私密的東西,這體現了火星 文的保密功能.由此可見,火星文的應用已不在局限於網路,已開始逐漸影響現實生活. 2. 火星文的使用頻率 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在調查過程中有 38%的人使用過火星文,但從 使用頻率而言,火星文的使用率並不高.根據問卷統計結果,"經常使用"火星 文的人僅占 13%,有 58%的人選擇"偶爾使用",29%的人"鮮少使用一次", "天天使用"的沒有一個.由此可見,不僅火星文的使用人群不多,而且其使用 火星文 頻率也不高. 3.所使用的火星文來源 火星文從誕生至今經歷了詞彙量由少到多,形式由簡單到復雜,從人造字到 軟體創字的發展過程.我們從規模上總結火星文的發展歷程,分為量變,量變到 質變,質變三個過程: 1,量變 早先,網友為了縮短打字時間,在網上非正式場合使用更方便的符號,方言 以及錯別字進行交流.在這個階段,火星文純屬人工創造,並且僅在小范圍內使用. 2. 量變到質變 其後,一部分網友認為這種輸入方式好玩有趣,便模仿其他網民的寫法進行 交流,同時也自行創造出更多新的寫法.隨著火星文使用群體和影響的擴大,腦 殘體——一種完全背離漢字規范的文字誕生了,並且在網路上迅速蔓延開來. 3. 質變 當使用人群和新生詞形成一定規模後,出現了"火星文"專用軟體,並相繼 出現了火星文在線轉換網站以及火星文論壇等. 這個階段實現了從人工造字到工具創字的轉變,是火星文的輸寫智能化的時期.5 顯示,在自創火星文,使用火星文轉化軟體,復制他人的火星文寫法等 幾種途徑中,使用者們偏愛於復制他人的火星文寫法,這一選項高達 82%,其 次是使用火星文轉換軟體,最後才是自創. 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在 85 後,90 後中真正使用過火星文的人僅占 38%,而 在這 38%的人之中,選擇"經常"使用的人占 13%,有 58%的人選擇"偶爾" 使用, 29%的人選擇"鮮少使用一次","天天使用"一例都無.顯而易見, 使用頻率並不高. 由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火星文實際上只是一種影響較大的小圈子語言 罷了.這個小圈子裡的人多來自 85 後和 90 後,但他們僅僅是 85 後和 90 後中的 少數人.因此並不能將火星文同 85 後和 90 後對等起來.思及最近一兩年"如火 中天"的火星文現象, 許多媒體關於火星文的集中式報道對火星文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的作用,造成了火星文在社會現實中的"火",更造成一種讓外 界容易誤解的假象——火星文等同於 85 後和 90 後,火星文等同於叛逆, 也激起 了一場關於火星文利弊的大辯論. 其實, 火星文的出現是網路語言發展的新趨勢, 是一種正常現象,我們應該冷靜而理智地看待它. 火星文的語言特徵 總的來看,火星文具有一些自己的語言特徵,它是一種非主流的字體設計,由符號,數字,漢字,拼音等單用或混用從而形成多樣化的組合效果.本文通過網路 搜索到大量雜而無序的火星文, 在參考前人理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對火星文 語言特徵進行具體而詳細的分析,並舉出眾多的實例予以說明.本文根據火星文 組合情況的不同,將它分成符號火星文和異體火星文兩大類. 火星文符號火星文 符號火星文 1. 文字表情符號:1982 年 9 月 19 日,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 爾曼教授在電子公告板上第一次輸入了這樣一串 ASCII 字元::-),宣告 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電腦笑臉的誕生. 我們將這種可以表達文字意義的符 號稱之為文字表情符號. 英文中也生成了一個新的詞彙來說明這些表情符號,即將情緒(Emotion)與小圖案(icon)兩個字巧妙地合並成為新詞"Emoticon".即如: Emotion+ icon= Emoticon 隨著網路和手機簡訊的普及,文字表情符號已經被社會廣泛接受,同時,越 來越多的網友用巧思創出了更多有趣的文字表情符號. 這就是火星文的起源。
❻ 華晨宇的火星人為他創造過什麼成語
去支不隨:就是指華晨宇去參加什麼節目就支持,不去就隨意點
❼ 火星文是誰創造出來的拜託各位大神
據考證,「火星文」起源於我國台灣地區。一些上網族最初為了打字方便,用注音文替代一些常用文字在網上交流,達到了快速打字兼可理解內容的效果。很快,一些台灣網友覺得這種文字另類醒目,便把這種輸入方式發揚光大。隨著《勁舞團》等低齡網游在大陸的流行,這一潮流隨著網游等渠道進入大陸,一批批新生代「90後」網友開始延續這種獨特的文字,並自創了適合簡體中文發揮的輸入方式,比如「勞工」、「男盆友」、「粉可愛」、「你素誰」。當使用人群和新生片語形成一定規模後,出現了一些熱衷軟體開發的網路高手製作出「火星文」專用軟體,在網上流行的有「大黑魚」等軟體。轉換軟體的出現使得「火星文」具備了密碼功能,它成了一個群體保護隱私的方法。
❽ 火星人是韓國人發明的嗎宇宙是不是韓國人創造的
沒有這樣的感覺…宇宙是中國人創造的…我是一個韓流分子哦,只對明星…他們的政局我是鄙視的
❾ 火星人面石像是怎樣形成的
起初,兩幅有關火星人面石像的照片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許多人都認為這不過是自然侵蝕的結果,或者是自然光影構成的圖像。後來人們用精密儀器對照片進行分析,發現人面石像有非常對稱的眼睛,並且還有瞳孔。對此只能有一種解釋——石像是由智慧生物創造的。
30億年前,火星表面或許有水
後來人們對這些照片進一步研究,又有了許多驚人的發現,火星上的石像不止一座,而是有許多座,並且連眼、鼻、嘴,甚至頭發都能看得很清楚。金字塔也同樣有許多座,同時還看到了類似城市廢墟的遺跡。科學家們通過研究,估計這些石像和金字塔都已經有50萬年的歷史了。那時火星上具備生物存在的條件,這些以石頭為材料的建築藝術,很可能就是當時智慧生物製造的。然而也有人認為,這些建築物也可能是外星人在火星上創造的。
❿ 火星文是誰創造的如題 謝謝了
一點火花滴在一篇文章上因此得名<火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