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藍光LED比LED的發明很重要嗎為什麼
我們一般照明或者製作顯示器都需要白光,白熾燈泡是靠發熱產生各種波長光的版混合,日光燈是先產生能量權最高的紫外線,再靠紫外線激發熒光劑,產生能量較低的各種可見光。LED單有紅光是無法得到白光的,只能用來做單色光源或者儀器上的信號燈。有了藍光LED,可以在藍光LED上塗一定比例的熒光粉,靠能量高的藍光激發出能量低的黃綠光,再加上紅光混合成白光(紅光LED不行,因為只有能量高的光激發出能量低的光,而紅光的能量最低)。所以藍光LED誕生前,無論是顯示器還是照明都無法用LED實現,而藍光LED發明後這些地方才大規模使用LED。
B. 為什麼藍色led可以拿諾貝爾或者說藍色led最重要
看一下RGB混光原理,可以知道,沒有藍光的情況下,不能產生白光。
目前LED白光產生有2種方式,藍色led+黃色熒光粉是主要的一種(通用白光照明),還有一種是RGB混光(多用於色彩變化的景觀照明)。
C. 藍色led為什麼發明很困難
人眼可見光由不同波段的電磁波組成電磁波譜即可見光譜,光譜波長由紅橙黃綠青藍內紫順序分別容從長到短,光源發光是由組成光源物質原子的電子運動而產生,LED光源是半導體電子躍遷後從導帶落回價帶釋放能量,以電磁輻射形式發光。由於半導體PN結勢壘高度、厚度和結電阻的機理,對激發波長越短即頻率越高的光波,克服費米能級熱躍遷越困難,尋找半導體PN結合適的滲雜難度越大,所以半導體發光二極體發明基本沿著紅黃綠藍的路徑也是電磁波譜由長變短的順序,難度成梯次增加。另一方便是人眼視角生理特徵,藍光單色視見函數值很低,要找到符合應用的材料和技術路徑也是其中研究困難的困素。
不過科學發明的高峰有更難的LED全色白光(不是現在的紫發白和三基色),以及X、r不可見LED,希望未來由中國的科學家來攀越。
D. 為什麼發明藍色LED就能拿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技術涉及了什麼高深的理論嗎
1、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聯合授予日本科學家的赤崎勇,天野浩以及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內巴拉分校的美容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們在發明一種新型高效節能光源方面的貢獻,即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為能源節省開拓了新空間。
2、紅光和綠光二極體已經伴隨我們半個世紀了,但藍光才是真正帶來革命性變化的技術。只有這三原色的燈光才能形成白光,照亮我們的世界。這三位學者在學術研究和工業界的持續努力,解決了這個過去30多年來一直存在的難題。
3、紅色和綠色二極體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要產生白光,卻需要紅、藍、綠三原色同時起作用。原來的二極體因為發光能量太低,所以只能發出紅光和綠光,而藍光意味著需要發出更高能量的光。
4、在藍光LED的幫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創造出來。使用LED燈,我們可以擁有更持久和更高效的燈光代替原來的光源。這一獲獎項目傳遞的信息:諾貝爾物理學獎近年來似乎日益青睞那些可以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改變的應用性研究。
E. LED等是誰發明的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1954年5月22日出生於日本伊方町,畢業於日本德島大學,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學院材料系教授。
中村修二於1993年在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職期間,基於GaN開發了高亮度藍色LED,從而廣為人知。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間只有紅色和綠色LED。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發明「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5)led藍發明擴展閱讀
中村修二教授的創新使得LED生產商能夠生產三原色(紅、綠和藍)LED,從而使實現1600萬色成為可能。或許最為重要的是,LED行業利用這種新技術來開始白色LED(半導體生態光源)的商業化生產。
1989年,中村教授開始研究基於三族氮材料的藍光LED。由於在藍光LED方面的傑出成就,中村教授獲得了一系列榮譽,包括仁科紀念獎(1996),IEEE Jack A.莫頓獎,英國頂級科學獎。
富蘭克林獎章(2002),2003年中村教授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NAE)院士,2006年獲得千禧技術獎。 2000年,中村教授加入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他獲得100多項專利,並發表了200多篇論文。
F. 藍色led的發明從物理角度分析有什麼意義
簡而言之,藍光LED是白光LED的基礎
白光LED的節能效果非常明顯,意義重大。而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組成的混合光,沒有直接能發白光的LED的,至少要有紅綠藍三色。紅光LED和綠光LED已經問世很久,但是藍光LED直到三十多年後才被發明出來,而藍光LED的產生,三元發光色才完備,才能使白光顯像成為可能。有了藍光LED,激發熒光粉材料發出其他黃綠光譜的光,加上藍光本身,就成了現在商用的白光LED。
G. LED是誰發明的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
LED是美國工程師尼克·何倫亞克發明的,最早出現在美國。
尼克·何倫亞克(Nick Holonyak Jr ,1928年11月3日—),美國工程師,發明家。因其在1962年發明了第一種可見光發光二極體(LED),從而掀起了人類自愛迪生發明電燈泡以來照明史的第二次革命。因此被稱為「LED之父」。
在1955年時,美國無線電公司的Rubin Braunstein發現了砷化鎵(GaAs)與及其他半導體合金的紅外線放射作用,而196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的Nick Holonyak Jr則開發出可見光的LED。不過,LED真正的起飛是在1990年代日本日亞 (Nichia Chemical Instries Ltd.)的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 於1994年和1995年,在氮化鎵(GaN)研究方面獲得重大突破,獲得了藍光LED,繼藍光LED技術突破後,白光LED正式啟動了廣泛的LED應用的時代。
(7)led藍發明擴展閱讀:
中村修二 於1993年在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職期間,基於GaN開發了高亮度藍色LED,從而廣為人知。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間只有紅色和綠色LED。白光LED通常採用兩種方法形成,第一種是利用「藍光技術」與熒光粉配合形成白光;第二種是多種單色光混合方法。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發明「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繼藍光LED技術突破後,白光LED正式啟動了廣泛的LED應用的時代。
H. 為什麼藍光LED比LED的發明更重要
我們一般照明復或者製作顯示器都需制要白光,白熾燈泡是靠發熱產生各種波長光的混合,日光燈是先產生能量最高的紫外線,再靠紫外線激發熒光劑,產生能量較低的各種可見光。LED單有紅光是無法得到白光的,只能用來做單色光源或者儀器上的信號燈。有了藍光LED,可以在藍光LED上塗一定比例的熒光粉,靠能量高的藍光激發出能量低的黃綠光,再加上紅光混合成白光(紅光LED不行,因為只有能量高的光激發出能量低的光,而紅光的能量最低)。所以藍光LED誕生前,無論是顯示器還是照明都無法用LED實現,而藍光LED發明後這些地方才大規模使用LED。
I. 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的發明意義是什麼
所有顏色的可見光都可以由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合成。
紅色和綠色的發光二極體早就發版明了,但一直權沒人能發明藍色的發光二極體。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後,所有的可見光就都可以由發光二極體來合成了。
以至於後來發明的白色照明二極體,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明的。
意義太重大了。所以獲得了諾貝爾獎。
J. 為什麼一個藍色LED值得諾貝爾獎
因為所有顏色的光都可以由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組成,紅、綠、藍稱為三基色。
紅色發光二極體和綠色發光二極體發明很多年了,但藍色發光二極體一直沒人能做出來,現在做成功了藍色發光二極體,三基色齊了,人們就可以用這三基色做出任何顏色的光源。
現在的LED照明燈那麼受歡迎,又省電,比如現在的公共場所的景觀燈幾乎都是LED燈,都是因為有了藍色發光二極體的緣故。
還有LED電視及其它顯示設備,都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所以藍色LED值得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