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紙抽誰發明

紙抽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7 00:59:47

① 抽紙是誰發明

此項專利是梁健於2001.07.24向國家提交的專利申請
專利申請日 2001.07.24
名稱 抽式方便紙巾
公開(公告)號版 CN2498972
公開(公告)日 2002.07.10

抽紙權,一種抽式方便紙巾,由紙盒和置於紙盒內的層狀紙巾組成。其上一層狀紙巾與下一層狀紙巾之間為間斷線聯接,再將各層狀紙巾經往返折疊後置於紙盒內。紙盒上開有便於抽取紙巾的梯形體狀或橢圓截錐體狀出口。晉中之窗本實用新型製作成本低,效率高,只需往返折疊,對設備要求低,能實現高速直線生產,克服了現有盒裝抽式紙巾的缺點;還克服了現有餐巾紙使用時層層打開或折疊使用的缺點,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② 抽紙是從什麼時候被發明出來的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贊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公元 121 年,東漢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牽扯到蔡倫,漢安帝劉祜命令他投案。蔡倫恥於受審,即洗浴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後服毒自盡。

公元 8 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沖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 1000 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卷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蔡倫對我國乃至人類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並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下去。今天,我們是無法用數量來衡量紙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人類對紙的使用將會延續到何年,更是難以預測。因此,蔡倫(還有四大發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發明者畢升)理應在為中國和人類歷史進程帶來巨大影響的人物名單里占據首席或近乎於首席的位置。

網上絕大部分資料顯示蔡倫是公元 121 漢武帝令其投案。此處顯然有誤。經查證,蔡倫的確在公元 105 年改進造紙術,卒於 公元 121 年,那就顯然不是漢武帝時期,經查歷史年表,應是東漢漢安帝劉祜在位期間。

漢武帝,即劉徹,生於前 156 年,卒於前87年,是西漢第六個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7 歲時被立為太子,16 歲登基。漢武帝是中國歷代皇帝中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在位期間,他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推恩令,採用董仲舒的建議,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為儒學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但是認為他表面利用儒學統一思想,事實上是採用法家思想亦不乏其人,即是所謂的「表儒法里」。當時的汲黯和對司馬遷用宮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對外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對匈奴他一方面派衛青、霍去病徵伐。他消滅了南越政權,使今天的兩廣地區進入中國版圖。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為中西文化的交流開創了基礎。

③ 抽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誰發明出來的太好用了!

抽紙,一種抽式方便紙巾,由紙盒和置於紙盒內的層狀紙巾組成。其上一層狀紙巾與下一層狀紙巾之間為間斷線聯接,再將各層狀紙巾經往返折疊後置於紙盒內。紙盒上開有便於抽取紙巾的梯形體狀或橢圓截錐體狀出口。晉中之窗本實用新型製作成本低,效率高,只需往返折疊,對設備要求低,能實現高速直線生產,克服了現有盒裝抽式紙巾的缺點;還克服了現有餐巾紙使用時層層打開或折疊使用的缺點,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此項專利是梁健於2001.07.24向國家提交的專利申請。
專利申請日 2001.07.24
名稱 抽式方便紙巾
公開(公告)號 CN2498972
公開(公告)日 2002.07.10

④ 紙巾是誰發明為什麼要發明紙巾

面紙是一種極薄的紙張。它的外觀通常跟入廁使用的衛生紙極其相像,而衛生紙有單張四方型的、捲成圓筒型的,其中單張四方型的又經常包裝在紙盒或塑料包裝中,上面露出一口,便於每次抽取單張。這種抽取式的包裝、使用方法,又正好和面紙最常見的包裝、使用方法雷同,以致於兩者經常造成使用者的混淆。面紙的設計目的和衛生紙正好相反。衛生紙是故意設計成一碰到水就爛掉,以免造成廁所馬桶堵塞,而面紙的設計目的是用來擦臉、擦手,正因為會接觸到汗水,因此設計得柔軔無比,不容易拉斷、碎裂。如果將面紙都進馬桶中,就有可能造成水管堵塞。因此面紙雖然外觀和使用方法和衛生紙經常極其類似,但是用途(擦哪裡)和用法(是否可以丟進廁所)則完全不同。由來20世紀初,美國史古脫紙業(Scott )公司買下一大批紙,因運送過程中的疏忽,造成紙面潮濕產生皺折而無法使用。面對一倉庫的無用的紙,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在主管會議中,有人建議將紙退回供應商以減少損失,這個建議獲得所有人的附議。該公司負責人亞瑟?史古脫卻不這么想,他想到在卷紙上打洞,變成容易撕下成一小張一小張的。史古脫將這種紙命名為「桑尼」衛生紙巾,賣給火車站、飯店、學校等放置於廁所中,因為相當好用而大受歡迎,並慢慢普及到一般家庭中,為公司創下了許多利潤。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D%A2%E7%B4%99"

⑤ 紙是誰發明的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絹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絹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但自從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發現了一片西漢中葉古紙後,對造紙術的發明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陝西省西安市郊灞橋磚瓦廠工地古墓中又發現了成疊的古紙殘片88片。這成疊古紙墊在三面銅鏡下面,墊得很厚,雖然已成碎片,但邊沒有完全腐爛。這一發現,更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經考古學家考證,認為這一墓葬不會晚於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橋紙的年代也可大致確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這個時間比蔡倫造紙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肅漢居延遺址又發掘出兩張西漢後期的麻紙。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肅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馬灘西漢墓內發掘了一張地質地圖,此紙長5.5厘米,寬2.6厘米。這個最新發現的西漢紙質地圖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紙張實物。這些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古代在西漢初期就發明了可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倫以前,也有一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太子聽從了江充的話,用紙將鼻子掩蓋住,進宮去見壏帝。漢武帝大怒。此畫發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漢書·趙皇後傳》記載:漢武寵妃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要害死後宮女官曹偉能,就派人送去毒葯和一封"赫蹄書",逼曹偉能自殺。據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即"薄小紙也"(後來稱為絲棉紙)。再如《後漢書·賈逵傳》說,公元76年漢章帝令賈逵選二十人教以《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以上有關紙的文獻記載,都早於公元105年,即蔡倫向漢和帝獻紙那一年。 持否定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同志認為,"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至和帝時,尚方令(職掌管理皇室工場、負責監造各種器械)蔡倫組織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監制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於元興元年奏上,經推廣後,'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這是爭論中的一種意見。 另一種意見則堅持認為,蔡倫是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理由是"根據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有關紙的解釋,在蔡倫之前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紙,都是絲質纖維所造的,實際上不是紙,只是漂絲的副產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張中國式的植物纖維紙,一般都要經過剪切、漚煮、打漿、懸浮、抄造、定型乾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橋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理由是"從外觀看,其紙腩鬆弛,紙面粗糙,厚薄相差懸殊。經過實體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絕大多數纖維和纖維束都較長,說明它的切斷程度較差,是由纖維自然堆積而成,沒有經過剪切、打漿等造紙的基本操作過程,不能算真正的紙。或許只是漚過的紡織品下腳料,如亂麻。線頭等 纖維的堆積物,由於長年墊襯在古墓的銅鏡之下,受鏡身重量的壓力而形成的片狀。此外,其餘幾種所謂西漢古紙,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過是約紙的雛形。蔡倫及其工匠們在前人漂絮和製造雛形紙的基礎上總結提高,從原料和工藝上把紙的生產抽調到一個獨立行業的階段,用於書寫。誠然"蔡倫紙"不會是蔡倫一手製作,但沒有他的"造意",單憑尚方工匠也製造不出這種植物纖維紙來。因此,即使在雛形紙出土的今天,把蔡倫評作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確的,是有充分歷史根據的。 另外中,中引《後漢書》有關蔡倫造紙的記載主要取自劉珍的《東觀漢記》。劉珍和蔡倫是同時代的人,應為可信。從記載中可知,蔡侯紙既能進貢皇帝,又能代替絹帛用作書寫,紙質必定達到一定水平。 有些學者還認為,灞橋紙是不是西漢的產品,也值得進一步考證。他們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時代未能確切查明以前,很難對古紙的生產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學判斷。何況該墓葬有擾土層,曾受外來干擾,不能排除後代人夾帶進來的可能性;同是漢墓的長馬王堆,若無其事那樣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豐富,但除了千百根簡策和絲織古紙帛畫,並無一片麻紙。有的研究者還從出土的灞橋紙上辨認出上面留有與正楷體相仿的字跡,酷似新疆出土的東晉寫本《三國志·孫權傳》上的字體,據此認為灞橋紙可能是晉代的產品。 總而言之,有記錄的最早造紙的人是蔡倫。

⑥ 抽式紙巾是誰發明的

申請復專利號 CN01206976.0
專利申請日 2001.07.24
名稱 抽式方便紙制巾
公開(公告)號 CN2498972
公開(公告)日 2002.07.10
類別 人類生活必需(農、輕、醫)
頒證日
優先權
申請(專利權) 梁健
地址 618000四川省德陽市嘉陵江西路91號
發明(設計)人 梁健
國際申請
國際公布
進入國家日期 2000.01.01
專利代理機構 德陽三星專利事務所
代理人 劉克勤;王興雯
摘要
一種抽式方便紙巾,由紙盒和置於紙盒內的層狀紙巾組成。其上一層狀紙巾與下一層狀紙巾之間為間斷線聯接,再將各層狀紙巾經往返折疊後置於紙盒內。紙盒上開有便於抽取紙巾的梯形體狀或橢圓截錐體狀出口。本實用新型製作成本低,效率高,只需往返折疊,對設備要求低,能實現高速直線生產,克服了現有盒裝抽式紙巾的缺點;還克服了現有餐巾紙使用時層層打開或折疊使用的缺點,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⑦ 紙巾是誰發明的

蔡倫

⑧ 紙巾是誰發明的

申請專利號 CN01206976.0 專利申請日 2001.07.24 名稱 抽式方便紙巾 公開(公告)號 CN2498972 公開(公告)日 2002.07.10 類別 人類生活必需(農、輕、醫) 頒證日 優先權 申請(專利權) 梁健 地址618000四川省德陽市嘉陵江西路91號 發明(設計)人 梁健 國際申請 國際公布 進入國家日期 2000.01.01 專利代理機構 德陽三星專利事務所 代理人 劉克勤;王興雯 摘要 一種抽式方便紙巾,由紙盒和置於紙盒內的層狀紙巾組成。其上一層狀紙巾與下一層狀紙巾之間為間斷線聯接,再將各層狀紙巾經往返折疊後置於紙盒內。紙盒上開有便於抽取紙巾的梯形體狀或橢圓截錐體狀出口。本實用新型製作成本低,效率高,只需往返折疊,對設備要求低,能實現高速直線生產,克服了現有盒裝抽式紙巾的缺點;還克服了現有餐巾紙使用時層層打開或折疊使用的缺點,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閱讀全文

與紙抽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