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的西方發明
按照中國歷史的時間劃分, 1840年以前古代,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現代,1949年迄今是當代 。
以前以為古代發明主要來自4大文明古國,其實不然,改變世界的50項發明,古代共有21項,其中9項來自西方。
紐扣----1235年古希臘人用原始的紐扣和套環固定束腰外衣。
眼鏡----(1451年) 眼鏡最早出現於1289年的義大利佛羅倫薩,據說是一位名叫阿爾馬托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薩市的義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
顯微鏡---(1590年) 一個叫做札恰里亞斯·詹森的荷蘭眼鏡商發明了最早的顯微鏡。
望遠鏡---(1608年) 荷蘭小鎮一家眼鏡店的主人利伯希(HansLippershey),為檢查磨製出來的透鏡質量,把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鏡排成一條線發明。
電池---1780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伽伐尼發現,用兩塊金屬觸及死青蛙的腿,蛙腿會抽動。他的朋友伏打受此啟發發明了伏打電池。
縫紉機---- 1790年,美國木工托馬斯· 賽特發首先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後穿線、縫制皮鞋用的單線鏈式線跡手搖縫紉機。
火柴---1826年來自斯德哥爾摩的化學家約恩·瓦爾克第一個發現,裹有氯酸鉀和硫化銻的木棒能夠在擦過石頭表面時燃燒起來。
相機---1826年最早的一種相機是英國博學家陶爾博特發明的,但是尼埃普斯1826年製作出最早的永久性相片。
冰箱----1834年珀金斯第一個描述了裝有揮發性化學物質的管子怎樣可以冷卻食品。
2. 誰發明的英文字母
英文字母淵抄源於拉丁字襲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大約公元前13世紀,腓尼基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個字母(無母音)。這是腓尼基人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開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臘字母,後者又發展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國家字母的基礎。在東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亞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萊、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國的維吾爾、蒙古、滿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3. 中國四大發明的資料(有英文,有翻譯)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活字印刷術。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漢族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火葯: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葯。
印刷術:畢升曾嘗試木製活字,但木製活字一直要到元朝(1271年–1368年)王禎(活躍於1290年至1333年)的木模才趨完善。王禎亦將文字按照音韻組合置於有小隔間的轉輪排字盤以方便撿字。至於銅版活字要等到明朝(1368年-1644年)華燧(1439年至1513年)於1490年的印刷作品才趨完美。
4. 西方發明
發明太多了,如蒸汽機,電燈,電話,電腦,飛機,衛星等
5. 西方的科技都有哪些著名的發明
1400年前的古蘭經有很多科學知識,但不是人發現的,而是真主啟示的,下面列舉一些:
參考資料:://ke..com/view/11283.htm
一、我用水創造一切生物。難道他們不信嗎?(21:30).
現代科學證明生命起源於水.
二、你見群山而以為都是固定的,其實群山都象行雲樣逝去。...(27:88).
雲本身不會動.是風使它動,山本身不會動,是地球使它動(地球自轉).
難道我沒有使大地如搖籃,使山巒如木樁嗎?(78:6--7).
地質學已證明山在地表下有深根。「山擁有深根」的理論是在十九世紀末才提出的。
三、你看大地是不毛的,當我使雨水降於大地的時候,它就活動和膨脹,而且生出各種美麗的植物。(22:5)
現在已經知道土地有一種浸水組織,當下雨時,縫隙中的空氣被水取代,使土粒隆起.
四、真主欲使誰遵循正道,就使誰的心胸為伊斯蘭而敞開;真主欲使誰誤入迷途,就使誰的心胸狹隘,(要他信道),難如登天。(6:125)
如今已經知道一個事實:高度愈高,氣壓愈小,可供需求的空氣數量也愈少,而就更難於呼吸了。
五、或如重重黑暗,籠罩著汪洋大海,波濤澎湃,上有黑雲,黑暗重重疊疊, 觀者伸出手來時,幾乎不見五指。真主沒有給誰光明,誰就絕無光明。(24:40)
海洋底下1000 米以下則完全沒有光線。觀者若處於其中,將伸手不見五指。人類也無法獨立在海洋的暗深區(200 米深)生存。
六、我確已用泥土的精華創造人,然後,我使他變成精液,在堅固的容器中的精液,然後,我把精液造成血塊,然後,我把血塊造成肉團,然後, 我把肉團造成骨骼,然後,我使肌肉附著在骨骼上,然後我把他造成別的生物。願真主降福,他是最善於創造的。(23:11-14)
這些經文詳細確切的敘述了胚胎生長的過程。
七、他們問你月經的(律例),你說:「月經是有害的,故在經期中你們應當離開妻子,不要與她們交接,直到她們清潔。當她們洗凈的時候,你們可以在真主所命你們的部位與她們交接。」真主的確喜愛悔罪的人,的確喜愛潔凈的人。(2:222)
現代科學證明月經期間的房事對女人的身體有損害。
八、他在大地上安置許多山嶽,以免大地動盪,而你們不得安居... ( 16:15 )
現代板塊構造理論也支持山可以起到穩定地球的作用。
九,1.然後,他志於造天,那時,天還是蒸氣... (41:11)
2.不信道者難道不知道嗎?天地原是閉塞的,而我開天闢地?... (21:30)
現代宇宙論科學,從觀測與理論兩方面都清楚地指出,在某個時點,整個宇宙除了「蒸氣」雲(即不透光的高密度和高熱的氣態混合物)之外空無一物。 這是標準的現代宇宙論顛撲不破的原理之一。 科學家現在可觀測到在該「蒸氣」雲殘骸之外形成的新恆星。我們夜晚看到的點點繁星,正是該「蒸氣」雲中的整個宇宙。
十,1,他曾任兩海相交而會合。 兩海之間,有一個堤防。 兩海互不侵犯。 (55:19-20 )
2,他就是任兩海自由交流的,這是很甜的淡水,那是很苦的鹹水。 他在兩海之間設置屏障和堤防。 (25:53)
現代科學已發現在兩海交會處有一條阻隔界,這條界限將兩海分開,因此它們有各自的溫度、鹽度及密度。還發現在淡(甜)水與鹹水交會的河口,情況與兩海交會處的情況稍有不同。區分河口處淡水與鹹水的是一個「分隔這兩個水層的有著明顯密度斷層的密度躍層區」。此分割(分隔區)的鹽份與淡水和鹹水都不同。
十一,1,難道你不知道嗎?真主使雲緩緩地移動,而加以結合,然後把它堆積起來。你就看見雨從雲間降下.... (24:43)
2,他從天空中,從山嶽般的雲內,降下冰雹,用來折磨他所意欲者,而免除他所意欲者。電光閃閃,幾乎奪取目光。(24:43)
氣象專家已研究發現積雨雲經過下列步驟產生雨水:
1} 風推送雲: 當風將一些小塊雲片(積雲)推送到這些雲片聚集區時,即開始形成積雨雲。
2) 聚集: 隨後,小型雲聚集成較大的雲。
3) 堆積: 當小型雲結合在一起,大型雲的上升氣流隨即增加。 接近雲中心的上升氣流比邊緣的上升氣流強。這些上升氣流使雲團垂直成長,因此雲會往上堆積這種垂直成長使雲團延伸至大氣的較冷區域,進而形成雨滴及冰雹並越變越大。 當這些雨滴和冰雹越來越大而上升氣流無法支撐時,即形成雨、冰雹等等,並開始從雲中落下。還發現這些降下冰雹的積雨雲高達 25,000 到 30,000 英寸(4.7 到 5.7 英里),猶如山嶽,一如古蘭經所言:「...他從天空中,從山嶽般的雲內,降下冰雹...」。
6. 西方古代的發明有哪些
古代人類的發明主要是中國、埃及、印度已經兩河流域的居民發明的,跟西方人關系不大。那時候西方相當於現在的第三世界。
古代西方的發明主要有以下:
中國的火葯西傳後,十四世紀,歐洲人發明了發射鉛彈、鐵彈和鐵器的火炮,十五世紀出現了帶炮耳的火炮(可使火炮俯仰)。
1450年,歐洲人發明了油漆和火繩槍。
圓規和卡鉗是古羅馬人發明的。
冰鞋是北歐人發明的。
放大鏡是英國人發明的。
眼鏡是義大利人發明的。
印刷機和螺絲釘是德國人發明的。
7. 西方字母是誰發明的演化歷程是如何
一般相信拉丁字母源於希臘字母。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時,羅馬人從古希臘人在今日南義大利建立的大希臘殖民地的人民學會使用文字。這種源於庫米城的古文字成為了當時剛冒現的各種古義大利字母的其中一員。 根據羅馬的傳說,拉丁字母是由女預言家西碧(Sibyl)的兒子Evander在特洛伊戰爭發生前的60年引進羅馬的。這種說法未有得到歷史的支持。 最初的拉丁字母只有21個,並沒有「G」、「Y」。原來的拉丁字母並沒有「U」字,但有一個半母音字母「V」;也沒有「W」,因為「V」字的本來工作就是今日英語「W」的功用;他們亦沒有「J」字,因為「I」本身可以當作半母音來用。直到11世紀才從「I」中分化出「J」,從「V」分化出「U」,又從「V」分化出「W」。從庫米字母中,古代的義大利人發展出埃特魯斯坎字母。這套埃特魯斯坎字母有26個字母,而羅馬人從這26個字母中只採納了21個字母,成為了拉丁字母的雛型。 另外,最初的拉丁字母的排列順序也和今天的排列順序有著重大的差異。 由於一般人傾向使用C,使這個字母在這時期可以同時表示/g/和/k/,K因為不受歡迎而被邊緣化。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時,Z被放棄,而其位置則被G所取代。在這時候,/g/和/k/又再分工:C 現時只代表/k/,而G則只代表/g/。 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在未登基前曾發明過三個新字母,用來完善當時的拉丁字母。這三個新字母在克勞狄登基後,亦曾一度通行,但在克勞狄死後就被人遺忘了。不過在公元前1世紀,當希臘被羅馬帝國征服之後,Y和Z分別被引進和再引進到拉丁字母中,並放置到最後。在這時,拉丁字母的成員擴展至23個: 拉丁字母起源於圖畫,它的祖先是復雜的埃及象形字。大約6000年前在古埃及的西奈半島產生了每個單詞有一個圖畫的象形文字。經過了腓尼基亞的子音字母到希臘的表音字母,這時的文字是從右向左寫的,左右倒轉的字母也很多。最後羅馬字母繼承了希臘字母的一個變種,並把它拉近到今天的拉丁字母,從這里開始了拉丁字母歷史有現實意義的第一頁。 當時的腓尼基亞人對祖先的30個符號加以歸納整理,合並為22個簡略的形體。後來,腓尼基亞人的22個字母傳到了愛琴海岸,被希臘人所利用。公元前1世紀,羅馬實行共和時,改變了直線形的希臘字體,採用了拉丁人的風格明快、帶誇張圓形的23個字母。到中世紀,字母i分化為i和j,v分化為u、v和w,這樣就產生了26個羅馬字母,與現代英語字母相同。 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對西歐的統治,及其文化對整個歐洲的影響使得拉丁語成為了古代和中世紀歐洲的官方語言。即便是英語、德語,在詞彙和語法上也頗受其影響。 羅馬字母時代最重要的是公元1到2世紀與古羅馬建築同時產生的在凱旋門、勝利柱和出土石碑上的嚴正典雅、勻稱美觀和完全成熟了的羅馬大寫體。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稱贊它是理想的古典形式,並把它作為學習古典大寫字母的范體。它的特徵是字腳的形狀與紀念柱的柱頭相似,與柱身十分和諧,字母的寬窄比例適當美觀,構成了羅馬大寫體完美的整體。 在早期的拉丁字母體系中並沒有小寫字母,公元4世紀——7世紀的安塞爾字體和小安塞爾字體是小寫字母形成的過渡字體。公元8世紀,法國卡羅琳王朝時期,為了適應流暢快速的書寫需要,產生了卡羅琳小寫字體,傳說它是查理一世委託英國學者凡·約克在法國進行文字改革整理出來的。它比過去的文字寫得快,又便於閱讀,在當時的歐洲廣為流傳使用。它作為當時最美觀實用的字體,對歐洲的文字發展起了決定性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15世紀是歐洲文化發展極為重要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鉛活字印刷術,對拉丁字母形體的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原來一些連寫的字母被印刷活字解開了,開創了拉丁字母的新風格。同時這一時期正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技術與文化的發展、繁榮迅速推動了拉丁字母體系的發展與完善,流傳下來的羅馬大寫字體和卡羅琳小寫字體通過義大利等國家的修改設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卡羅琳小寫字體經過不斷的改進,這時得到了寬和圓的形體,它活潑的線條與羅馬大寫字體嫻靜的形體之間的矛盾得到了完滿的統一。這一時期是字體風格創造最為繁盛的時期。 18世紀法國大革命和啟蒙運動以後,新興資產階級提倡希臘古典藝術和文藝復興藝術,產生了古典主義的藝術風格。工整筆直的線條代替了圓弧形的字腳,法國的這種審美觀點影響了整個歐洲。法國最著名的字體是迪多(Firmin Didot)的同名字體,更加強調粗細線條的強烈對比、樸素、冷嚴但又不失機靈可親。迪多的這種藝術風格符合了法國大革命的精神,是有現實意義的。在義大利,享有「印刷者之王」和「王之印刷者」稱號的波多尼 (Giambattista Bodoni)的同名字體和迪多同樣有強烈的粗細線條對比,但在易讀性與和諧上達到了更高的造詣,因此今天仍被各國重視和廣泛的應用著。它和加拉蒙、卡思龍都是屬於拉丁字母中最著名的字體。 拉丁字母是義大利半島最早的島民拉丁人創造的,拉丁文後來也成了羅馬文字,所以,又稱為「羅馬字母」。 拉丁字母,為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字母文字體系。是大部分英語世界和歐洲人聚居區語言的標准字母。 它是在公元前6世紀由埃特魯斯坎字母發展而來,它的源頭還可溯至約公元前1100年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通用的北閃米特字母。 最早使用拉丁字母刻寫的銘文見於普雷內斯大飾針上,這是一枚公元前7世紀的斗篷別針,文字從左到右讀作MANIOS MED FHEFHAKED NUMASIOI,意思是:「馬尼烏斯為努梅利烏斯製作此別針。」另外一段早期銘文,即公元前6世紀的杜埃諾斯銘文,卻與拉丁字母的遠祖一樣,從右到左讀的。 古典拉丁語有23個字母,其中21個是從埃特魯斯坎字母派生而來,羅馬人從中取了21個;到中世紀,字母i分化為i和j,v分化為u、v和w,這樣就產生了26個羅馬字母,與現代英語字母相同。 古羅馬時代拉丁字母的大寫體和草寫體。15世紀的義大利出現圓形的「人文主義體」,用於抄寫書卷,即大寫體;另一種有稜角的草寫體,用於法律和商業。這兩種手寫體分別衍生出現在印刷的楷體和斜體字母。 義大利語包括拉丁語、義大利半島其它地區的語言以及從拉丁語派生出羅曼語。在羅曼語中,最重要的是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和羅馬尼亞語。 拉丁字母繼承並發展了希臘字母形體上的優點:簡單、勻稱、美觀,便於閱讀和連寫。由於拉丁字母本身的優點,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人繼承了它,形成了「拉丁文民族」。 《聖經》是拉丁文字寫的,由於基督教的傳播和殖民擴張,現在整個西歐、美洲、澳洲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使用了拉丁字母。中國的漢語拼音方案也是用拉丁字母制訂的。 拉丁文與拉丁語是古代世界上的國際文字和語言。拉丁語還是現代醫葯科學和生物學的重要工具語。醫學界以正規的拉丁處方進行國際交流,中國1963年、1977年、1985年版的《葯典》所載葯物(含中草葯及其製品)都註明了拉丁葯名。現在世界上使用拉丁語的約4億人,世界語字母也是參照拉丁字母制訂的。 在20世紀80年代的今天,這一古老的文字與語言仍然顯示出它特有的生命力和價值。可見古代的羅馬字母的歷史價值。 [編輯本段]演變歷史 早期拉丁字母表(約公元前7世紀)(共21個) Aa Bb Cc Dd Ee Ff Zz Hh Ii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Vv Xx 古拉丁語字母表(約公元前3世紀)(共21個)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Vv Xx 古典拉丁語字母表(公元41年)(共23個)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Vv Xx Yy Zz 今天的拉丁字母表(共26個)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編輯本段]各種語言使用的拉丁字母 注意:部分字母會顯示亂碼。 英語(26個)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法語(26個)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荷蘭語(27個)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IJij Yy Zz 義大利語(21個)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 5個外來字母 (Jj Kk Ww Xx Yy) 毛利語(15個) Aa Ee Hh Ii Kk Mm Nn Ngng Oo Pp Rr Tt Uu Ww Whwh (英國)威爾士語[Welsh](28個) Aa Bb Cc Ch ch Dd Dd dd Ee Ff Ff ff Gg Ng ng Hh Ii Ll Ll ll Mm Nn Oo Pp Ph ph Rr Rh rh Ss Tt Th th Uu Ww Yy (義大利)撒丁尼亞語[Sardinian](27個) Aa Àà Bb Cc Dd Ee Èè Ff Gg Hh Ii Ìì Jj Ll Mm Nn Oo Òò Pp Qq Rr Ss Tt Uu Ùù Vv Zz 歐西坦語[Occitan](23個)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Xx Zz (菲律賓)宿務語[Cebuano](20個) Aa Bb Kk Dd Ee Gg Hh Ii Ll Mm Nn Ng ng Oo Pp Rr Ss Tt Uu Ww Yy (義大利)倫巴第語[Lombard](22個)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 (法國)布里多尼語[Breton](25個) Aa Bb Ch ch C'h c'h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Rr Ss Tt Uu Vv Ww Yy Zz (法國)科西嘉語[Corsican](24個) Aa Bb Cc Chj chj Dd Ee Ff Gg Ghj ghj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
8. 外國的英文是誰發明的
早期日耳曼人部落(弗里西族、盎格魯族、撒克遜族與朱特族)移民到英格蘭,英語就是從他們的語言中變化繼承下來。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記載,公元449年左右,不列顛群島國王伏提庚(Vortigern)邀請「盎格魯親戚們」來幫助他對抗皮克特人。作為回報,他賜予盎格魯族東南部的領土。隨後他又進一步尋求支援,撒克遜族、盎格魯族與朱特族人紛紛前來。《編年史》記載,最終這些「移民」建立了七個王國:諾森伯利亞、麥西亞、東盎格利亞、肯特、埃塞克斯、蘇塞克斯、威塞克斯。
日爾曼人入侵後,統治了當地的凱爾特語民族,本地語言主要於蘇格蘭、威爾士、康沃爾與愛爾蘭存活了下來。這些入侵者的語言逐漸形成了「古英語」,與近代弗里西語極為相象。English(英格蘭人、英語)、England(英格蘭)和East Anglia(東盎格利亞)這三個詞是分別從描繪盎格魯族的詞彙發展而來:Englisc、 Angelcynn、Englaland。
1066年諾曼征服後三百年內,英格蘭的國王只講法語。因此一大批法語詞彙進入了古英語,古英語本身也失去了大部分曲折變化,進化為中古英語。1500年左右的母音大推移將中古英語變形為近代英語。古英語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貝奧武夫》,中古英語則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近代英語在莎士比亞所處的時期開始繁榮,一些學者將之分為早期近代英語與後期近代英語,分界線為1800年左右。隨著不列顛對全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佔領和殖民,當地語言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的發展。
英文字母,即英文(English)所基於的字母,共26個。
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大約公元前13世紀,腓尼基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個字母(無母音)。這是腓尼基人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開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臘字母,後者又發展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國家字母的基礎。在東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亞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萊、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國的維吾爾、蒙古、滿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9. 26個英文字母是誰發明的
英文26個字母的由來
人們都知道,英文有26個字母。但這26個字母的來歷,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原來,英文字母淵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淵源於希臘字母,而希臘字母則是由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的。
腓尼基是地中海東岸的文明古國,其地理位置大約相當於今天黎巴嫩和敘利亞的沿海一帶。「腓尼基」是希臘人對這一地區的稱謂,意思是「紫色之國」,因該地盛產紫色染料而得名。羅馬人則稱之為「布匿」。
公元前20世紀初,在腓尼基產生一些小的奴隸制城邦,但從未形成統一的國家。在古代,腓尼基以工商業和航海業聞名於世。至公元前10世紀前後,其活動范圍已達今塞普勒斯、西西里島、撒丁島、法國、西班牙和北部非洲,並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公元前8世紀以後,亞述、新巴比倫等國相繼侵入腓尼基。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終於被波斯帝國兼並。
大約公元前13世紀,腓尼基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個字母(無母音)。這是腓尼基人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開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臘字母,後者又發展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國家字母的基礎。在東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亞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萊、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國的維吾爾、蒙古、滿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據考證,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據古埃及的圖畫文字制定的。在古埃及,「A」是表示「牛頭」的圖畫;「B」是表示「家」或「院子」的圖畫;「C」和「G」是表示「曲尺」的圖畫;「D」是表示「門扇」的圖畫;「E」是表示一個「舉起雙手叫喊的人」的圖畫;「F」、「V」、「Y」是表示「棍棒」或「支棒」的圖畫;「H」是表示「一節麻絲卷」的圖畫;「I」是表示「展開的手」的圖畫;「K」是表示「手掌」的圖畫;「M」是表示「水」的圖畫;「N」是表示「蛇」的圖畫;「O」是表示「眼睛」的圖畫;「P」是表示「嘴巴」的圖畫;「Q」是表示「繩圈」的圖畫;「R」是表示「人頭」的圖畫;「S」和「X」是表示「丘陵地」或「魚」的圖畫;「T」是表示「豎十字型」的圖畫;「Z」是表示「撬」或「箭」的圖畫。公元前2世紀時,拉丁字母已包括了這23個字母。後來,為了雕刻和手寫的方便,並為了使母音的「V」和輔音的「V」相區別,便把原來的「V」的下方改成圓形而定為母音「U」;又把兩個「V」連起來變出了一個做輔音用的「W」,這個「W」的出現已是11世紀的事了。後來人們又把「I」稍稍變化而另創出一個輔音字母「J」。這樣,原來的23個字母再加上「U」、「W」、「J」三個字母,就構成了26個字母的字母表了。中世紀時,拉丁字母基本定型,後世西方文字(當然也包括英文)都是由它演變而來。 原載1993年《歷史大觀園》
10. 歐洲有哪些發明
古代人類的發明主要是中國、埃及、印度已經兩河流域的居民發明的,跟西方人關系內不大。那時候西容方相當於現在的第三世界。古代西方的發明主要有以下:中國的火葯西傳後,十四世紀,歐洲人發明了發射鉛彈、鐵彈和鐵器的火炮,十五世紀出現了帶炮耳的火炮(可使火炮俯仰)。 1450年,歐洲人發明了油漆和火繩槍。圓規和卡鉗是古羅馬人發明的。冰鞋是北歐人發明的。放大鏡是英國人發明的。眼鏡是義大利人發明的。印刷機和螺絲釘是德國人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