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糖醋魚誰發明的

糖醋魚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06 19:48:23

❶ 什麼是糖醋魚

這是號稱今年冬天最華麗的偶像劇《鬥牛要不要》中HEBE的口頭禪,還挺有氣勢的。最近常常整晚都重復的幾首歌除了所謂格調高雅的拉丁音樂,還有《哈利BOBO》,多歡快多簡單的節奏和歌詞,聽起來沒有絲毫負擔。你個糖醋魚的,就算已經見識了最不齒的嘴臉,依然愛這些單純到白痴的橋段

❷ 糖醋魚的歷史典故求解

相傳這道菜始於1900年,清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為逃避八國聯軍之難,曾在濟南短暫逗留。雖然是皇帝和太後,那逃亡起來的時候也是相當狼狽啊,路過濟南的時候,已經幾乎沒見過葷腥了。恰巧此時路過一個農戶家,那農戶看到皇帝和太後來了,也是誠惶誠恐啊。

這個農戶就是個小老百姓啊,但是這個小老百姓也挺聰明的,知道現在的皇帝和太後最需的是飽餐一頓。但是他也發愁啊,他一個小老百姓家家的,家裡也屬於那種比較貧窮的,也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總不能讓皇帝和太後吃個窩窩頭啥的吧。

正在此時,他兒子掕著剛剛從黃河裡捕撈而來的一條大鯉魚,這個小老百姓一看這個,高興壞了,把家裡珍藏的的所有的好佐料都拿出來了,准備做下這條魚。

他先把鯉魚炸至金黃,頭尾高高翹起,再用著名的洛口老醋加糖製成糖醋汁,澆在魚身上,於是歷史上第一道糖醋鯉魚就做好了。

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品嘗後贊不絕口,後來他們回到京城後,還特意賞賜給了這個小老百姓一筆金銀財寶。

❸ 糖醋鯉魚怎麼做~

1.鯉魚收拾干凈後,瀝干水,在魚身兩面個2.5厘米各斜切一刀(先立切1厘米深,再平切2厘米深)。

2.用胡椒粉、生抽和少許鹽略腌。

3.將生抽、糖、醋、料酒、番茄醬、清水調成糖醋汁待用。澱粉、麵粉調成糊、均勻抹在腌好的魚上。

4.油燒至七成熱,提起魚尾,先將魚頭入油稍炸。再舀油淋在魚身上,待麵糊凝固時再把魚慢慢放入油鍋內。

5.待魚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放入盤中待用。

6.炒鍋內留少許油,放入蔥花、薑末、蒜末爆香,再倒入調好的汁。加少許濕澱粉收濃起鍋澆在魚身上即可。

相傳古代的時候醋是酒聖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的。杜康發明了酒,他兒子黑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麼都干,慢慢也學會了釀酒技術。後來,黑塔釀酒後覺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來,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

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嘗了一口,酸甜兼備,味道很美,便貯藏著作為"調味漿"。這種調味漿叫什麼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調料叫"醋"。

❹ 誰知道糖醋魚怎麼做

鮮鯉魚一條

青/紅椒絲
蔥絲
姜絲
香菜
黃酒
澱粉
蒜末
高湯

菜油
白糖
各少許
[烹制方法]
1.將凈魚魚身的兩面各剞五六刀,刀距相等(先直剖進魚肉1厘米深,再在原刀縫上順勢平刀進魚身2.5厘米深),魚頭頂額砍一小口,取碗一個,放入鹽4克,黃酒調勻抹在魚兩面,碼味浸漬約10分鍾。
2.炒鍋置旺火上,放菜油燒至七成熱,將魚用濕澱粉掛糊,手提魚尾,先將鯉魚頭下鍋稍炸一下定型,再慢慢放入油鍋炸至色金黃、皮酥肉嫩時,撈出裝入魚盤內立放,用手微將魚拍壓一下。(為防止沾鍋的,可在熱鍋時用薑片擦拭~這招還不錯~~)
3.將鹽、濕澱粉、白糖、肉湯入碗中兌成糖醋滋汁。炒鍋置旺火上,放菜油燒至五成熱,下姜、蒜炒香,烹入滋汁推攪均勻。待汁收濃起「魚眼泡」時,放人醋、蔥粒,起鍋澆在魚身上,再撇上泡青/紅辣椒絲、蔥絲、香菜即成。
[工藝關鍵〕
1.掌握刻魚的方法,做到兩面對稱一致。
2.裹水澱粉時宜干不宜稀,以能沾住魚肉為度。
3.糖醋用量要足,汁的濃稠要適度,宜薄不宜厚

❺ 廚師的祖師爺是誰

廚師的祖師爺是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夏朝末年生於伊水(今河南伊川)[據專家考證,應出生於河南開封杞縣空桑村]。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華廚祖。

伊尹由廚入宰的經歷,從史料記述中可知,伊尹先是當過奴隸的,幼年的時候寄養於庖人之家,得以學習烹飪之術,長大以後成為精通烹飪的大師。並由烹飪而通治國之道,說湯以至味,成為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被任用為相,影響較大。以伊尹來比喻技藝高超的廚師的詞語也不少。

(5)糖醋魚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伊尹是歷史上第一個以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國家的傑出庖人。他創立的「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至今仍是中國烹飪的不變之規。

他「教民五味調和,創中華割烹之術,開後世飲食之河」,在中國烹飪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中國烹飪界尊為「烹調之聖」、「烹飪始祖」和「廚聖」。

廚師帽的由來

世界各國的廚師,工作時穿的工作服可能不一致。但戴的帽子是一致的,都是白色的高帽,戴上這種帽子操作,有利於衛生,可避免廚師的頭發、頭屑掉進菜中。不過最先戴上這種帽子的廚師倒不是從衛生著眼,而是作為一種標志。

希臘的中世紀,動亂頻繁。每遇戰爭,城裡的希臘人就逃入修道院避難,有一次,幾個著名的廚師逃入修道院,他們為安全起見,打扮得象修道士一樣,黑衣黑帽。他們與修道院的修道士相處得很好,每天都拿出他們的手藝來為修道士做菜。

日子一長,他們覺得應該把自已與修道士在服飾上區別開來,於是就把修道士戴的黑色高帽改為白色。因為他們是名廚師,所以其他修道院的廚師也競相仿效。到今天,幾乎全世界的廚師都戴上了這種帽子。

❻ 是誰發明的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它源於江蘇的無錫,現在江蘇、浙江、四川菜中廣為流傳,常用於熘菜。糖醋排骨是糖醋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大眾喜愛的傳統菜,它選用新鮮豬子排作料,肉質鮮嫩,成萊色澤紅亮油潤,口味香脆酸甜,頗受江南一帶食者的歡迎。

無錫肉骨頭名聞各地,暢銷全國,尤以「三鳳橋」產銷的醬排骨為佳。其色澤醬紅,肉質酥爛,骨香濃郁,汁濃味鮮,咸中帶甜,充分體現了無錫菜餚的基本風味特徵。傳說,無錫肉骨頭創制於宋朝,還與活佛濟公有著一段不解之緣。

(6)糖醋魚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Ribs),是糖醋味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大眾喜愛的特色傳統名菜。它選用新鮮豬子排作主料,肉質鮮嫩,成菜色澤紅亮油潤。糖醋」中國各大菜系都擁有的一種口味。糖醋排骨起源浙江,是典型的一道浙菜。

正宗的糖醋排骨做法和用料都頗為講究,一般排骨選用仔排、肋排。排骨需先去除血水,瀝干腌制入味,然後裹上粉下油炸至表面金黃酥脆撈出備用,冰糖炒出糖色後放排骨入鍋翻炒,最後淋上米醋調成糖醋味。這里一定要用米醋,陳醋味道太重影響口感!

糖醋排骨的調配汁只有滬菜會加番茄醬,滬菜口味偏淡 , 浙菜和川菜偏重 。滬菜浙菜的糖醋排骨屬於燒菜,而川菜中的糖醋排骨 是四川一道很有名的冷盤,用的是炸收的烹飪方法,屬於糖醋味型,琥珀油亮,干香滋潤,甜酸醇厚,是一款好的下酒菜或是開胃菜。頗受中國人民喜愛。

❼ 糖醋魚是誰發明的

西湖醋魚是杭州名菜,它本來叫「宋嫂魚」。說起「宋嫂魚」的來歷,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西湖斷橋邊,從前有一座孤單單的茅屋。男主人宋五哥早已去世,只留下妻子宋五嫂和一個十來歲的弟弟。宋五嫂一心一意撫養小叔,待他象自己的親弟弟一樣,總揀好的給他吃,做好的給他穿;小叔待嫂嫂也象親姐姐,到湖邊捕魚,處處搶著乾重活。
不料,小叔因為年紀太小,經不起湖上長年累月的風霜雨露,生起病來。後來病雖然好了,身體還是十分虛弱,胃口也不開。宋五嫂原是魚家出身,燒魚的手藝很不錯,為了讓小叔開胃,一天他留了一條草魚,准備燒了給小叔吃。聽老年人說,糖醋可以開胃,宋五嫂特地去買了糖,打了醋。可是小叔一聽說吃魚,就連連搖頭:「嫂嫂,我這兩天一見魚腥就特別惡心,也不知道是啥緣故。我不想吃魚!」宋五嫂勸他說:「我今天的燒法特別,等會你一定愛吃!」一邊說,一邊越發精心侍弄了。她將草魚活殺活剖洗干凈,燒滾了水,在沸燙的水裡一氽,放在碗里;又取出自己做的西湖藕粉,配上糖、醋、酒、蔥、薑末等佐料,熬調成汁,澆在熟魚上。
宋五嫂把魚端到小叔面前,小叔一聞,沒腥氣,再一嘗,有點甜,又有點兒酸,特別地鮮,又特別地嫩。他開頭還一點一點地嘗,到後來就大塊大塊地往嘴裡送啦!
小叔喜歡吃醋魚,這可樂壞了宋五嫂。過了幾天,五嫂又留了幾條草魚,這回燒得味道更美啦!醋魚使小叔胃口大開,身體也慢慢地好了起來。
這事傳到鄰舍隔壁,大家聽說醋魚好吃開胃,又補身體,都來請教宋五嫂。還把這種醋魚叫做「宋嫂魚」。宋五嫂看到大家都喜歡吃,就索性用捕魚積攢下的一些錢,開了一爿小店,專門賣起醋魚來。
小店開張以後,生意十分興隆,來往游湖的人吃了醋魚都贊不絕口。有一天,蘇東坡也興沖沖地到小店裡來吃醋魚。當他品嘗到這色澤紅亮、肉質鮮嫩的醋魚以後,禁不住連聲贊到:「好魚,好魚,真是杭州第一名菜!」過了幾天,還專門邀同僚好友來吃。這一來,斷橋的「宋嫂魚」便越來越出名了。

❽ 我做糖醋魚的時候發現魚肉內仍有血色、請問用油炸魚的時候怎麼樣才能炸透心

用刀在魚背上劃上三道口,炸的時間稍微長些就行

❾ 糖醋魚是豫菜嗎

「糖醋魚」,又叫「西湖醋魚」,它是一道江南名菜,因兼具「甜、酸」的口感而得名。做好的糖醋魚外層焦脆里層肉質酥嫩鮮香,湯汁紅亮,食之酸甜適口,特別開胃。

》》提到它,還有一段悠久歷史。它發源於杭州,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最初叫「宋嫂魚」,是一個叫宋五嫂的婦人首創。

相傳在西湖斷橋邊,有一位叫宋五嫂的婦人,獨自撫養未成年的小叔子。宋五嫂是漁家出身,以打魚維持生計,因此也做得一手好魚。有一日,小叔子病了,吃什麼都沒有胃口。為了讓小叔子開胃,於是她專門留了一條魚做給小叔子吃。聽聞村裡的年長者說糖醋可以開胃,於是宋五嫂在燒魚的時候加了糖和醋。魚經過油炸後,配上糖、醋、酒、蔥和薑末等調制的醬汁。小叔子吃後,一股酸中帶甜的口感頓時沁人心脾,非常鮮美,令他食味大開。時間長了,他的病也漸漸好起來了。於是這道魚的做法一傳十,十傳百,在鄰里之間傳開了。
這也就是糖醋魚最初的由來。如今的糖醋魚,已經不再局限於江南一帶,全國各地都有它的身影,由此衍生的糖醋魚條,糖醋魚塊都是不錯的美味。

別看糖醋魚這么出名,其實烹飪過程並不復雜。它的製作首要任務就是選魚,魚的品種沒有嚴格要求,但是優選那種魚身比較圓鼓的魚,肉質多,口感好,像草魚,鯽魚,鯉魚等都可以。經過簡單地清潔後,再進行改刀-腌制-掛糊-油炸-澆汁等幾大步驟,一道美味的糖醋魚即可做成。

》》但是要做好一道美味的糖醋魚,其過程還是要注意一些細節和方法。

首先:腌制要少用鹽,甚至不用,可以用其它的調味料代替,保證魚的新鮮。

其次:掛糊要掌握方法,不能有掉粉漿的情況。

其三:油炸需要注意火候和時間,需要進行兩次油炸,時間要短。

藉助今天的話題,為大家實操一道【糖醋魚】的美味做法,歡迎大家學習收藏!

---【糖醋魚】---
【主料】1斤左右鯽魚1條

【配料】姜蔥適量,西紅柿2個,雞蛋2個;白醋、白糖、料酒、生抽、生粉、食鹽、菜籽油各適量

---開始製作---

第一步:魚的初步處理

【鯽魚改刀】買回的魚清洗一遍,去掉魚鰓、魚鱗和內臟腸子等,特別是魚肚內的黑膜一定要刮干凈,這層膜腥味比較重,用清水沖洗干凈。從魚頭處開始改斜刀,口子交叉,密度大一些,口子盡量深一些。順便將生薑切絲,蔥花切末,分開備用。

【腌制鯽魚】將魚裝碗,加2勺料酒,2勺生抽,加小半勺食鹽化開。用姜絲蘸汁水塗擦整個魚身,魚肚要多擦幾遍,最後將姜絲塞入魚肚。用保鮮膜封好,放於冰箱保鮮腌制15分鍾左右。

第二步:油炸鯽魚

【鯽魚掛糊】准備兩只碗,一隻碗中打入雞蛋,只留蛋清,另一隻碗加2把生粉。魚腌好後,倒掉血水,用廚房吸濕紙吸干魚表層的血水。用姜絲蘸著蛋清在魚身上塗抹,包括改刀處也要抹到。將魚放生粉中滾一遍,讓整個魚都裹上一層生粉(也包括切口裡面)

【油炸定型】凈鍋後燒干鍋中水分,多加些油。開中火,將油燒開後關火,晾置一會,直至油麵無翻滾。用手提起魚尾,將魚頭和魚身油炸,讓魚靜靜地油炸,不要擺動,兩面完全定型後即可拿出瀝油。

【二次復炸】改大火燒油,當出現翻滾的時候改中火。將魚再次油炸,炸1分鍾左右,魚即可被炸熟炸透,撈出瀝油擺盤。

第三步:糖醋魚成菜

將西紅柿切十字花刀,用開水淋一遍,將皮撕掉。挖去中間的籽粒,果肉切成小丁再剁成泥裝碗。鍋中留少許的油,開中火,有「冒煙」的時候將姜絲下鍋煸炒出香味,倒入西紅柿泥,開大火炒出汁水,加1勺白糖,2勺白醋,適量的開水拌勻,燒開後加一點生粉勾芡。大火燒制5分鍾醬汁變得濃稠。趁熱將醬汁澆在炸魚身上,糖醋魚即製作完成,最後撒一點蔥花點綴增香。

【成品圖】整魚造型美觀,顏色紅亮,特別是濃稠的醬汁看著很誘人。吃上一口,表皮焦脆,里層肉質酸軟入味,混合醬汁的味道,酸甜入味。

閱讀全文

與糖醋魚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