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造紙術是西漢時期蔡倫發明的

造紙術是西漢時期蔡倫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06 17:39:32

Ⅰ 蔡倫的造紙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具體點,

蔡倫不是造紙術發明人
多年以來,中國使用的教科書告訴人們,東漢時期蔡倫開始造紙.而二十世紀以來幾項考古發現表明,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紙」,這兩種觀點引起了學術界40多年的爭論.日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紙提供了有力的證明: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紙.
「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根據來源於《後漢書》.由於《後漢書》作者對這一事件的紀錄非常明確,且《後漢書》在當時和歷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地位,所以在沒有其他歷史文獻為證的情況下,後人認定,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1957年,陝西出土了西漢晚期的灞橋紙,1974年,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關紙,1978年,陝西扶風中顏村西漢窯藏出土了中顏紙,這些考古發現使學術界對蔡倫造紙的觀點提出了異議.一派專家認為,經過考證,這些紙的年代都比東漢早,因此可以說,在蔡倫之前中國就有紙,蔡倫不應是造紙術的發明人.另一派專家則對出土這些紙的古墓或遺址的年代以及出土的是不是真正的紙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雖然在西漢時期中國已造出了植物纖維紙,但紙質地較粗糙,結構也比較鬆散,造紙技術處於初級階段,而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重大的革新,才使紙的質量和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為今天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紙.因此,部分專家指出,蔡倫對紙向中國、向世界的推廣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即使不是最早造出紙的人,也可以算作「造紙術」的發明人.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再次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紙,與以往考古發現不同的是,這次出土的古紙質量較好,紙面平整光滑,質地薄而軟,上面還有用細墨線繪制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經專家考證,這張古紙的「生日」是西漢早期,比東漢蔡倫造紙的歷史早了300多年.所以,這張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馬灘紙,當時成為中國在西漢早期就有優秀紙張的惟一物證.
近日,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發現,甘肅省考古所研究員何雙全告訴記者,該遺址出土了200多片紙文書殘片和麻紙,成為目前中國考古發掘中發現古紙最多的地方.根據同時出土的簡牘和地層分析,這些古紙的年代從西漢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東漢初到西晉都有.古紙的顏色和質地也非常之多,有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白色薄、黃色厚等8種.從殘留在紙面上的殘渣看,這些古紙主要用麻織物和很細的絲織物製作,用於書寫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何雙全說,此次敦煌出土古紙的數量之大、品種之繁多、時代跨度之久,在中國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這些古紙的發現不但有力地印證了蔡倫不是造紙術的發明人,也為中國研究紙的歷史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實證.

Ⅱ 造紙術起源於西漢民間,是蔡倫發明的還是蔡倫改進的

是改進和推進造紙術,因為最早的發明者並無史料記載,應該在西漢時,中國已經有了可以書寫的紙張。蔡倫是東漢的一名宦官,他改進了造紙術,使得紙的造價下降了,而且更便於書寫,有利於紙的普及,他改進的紙,人稱「蔡侯紙」。

Ⅲ 造紙術是西漢蔡倫發明嗎﹖

不是的,造紙術發明於西漢,但蔡倫是東漢時期的人,他改進了紙,使得紙能夠推廣,平民也可以使用,而不是僅限於貴族.

Ⅳ 歷史的秘密(七)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嗎

蔡倫不是造紙術發明人,他只是改進而已。
多年以來,中國使用的教科書告訴人們,東漢時期蔡倫開始造紙。而二十世紀以來幾項考古發現表明,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紙」,這兩種觀點引起了學術界40多年的爭論。日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紙提供了有力的證明: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紙。
「蔡倫發明造紙術」的根據來源於《後漢書》。由於《後漢書》作者對這一事件的紀錄非常明確,且《後漢書》在當時和歷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地位,所以在沒有其他歷史文獻為證的情況下,後人認定,是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1957年,陝西出土了西漢晚期的灞橋紙,1974年,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了金關紙,1978年,陝西扶風中顏村西漢窯藏出土了中顏紙,這些考古發現使學術界對蔡倫造紙的觀點提出了異議。一派專家認為,經過考證,這些紙的年代都比東漢早,因此可以說,在蔡倫之前中國就有紙,蔡倫不應是造紙術的發明人。另一派專家則對出土這些紙的古墓或遺址的年代以及出土的是不是真正的紙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雖然在西漢時期中國已造出了植物纖維紙,但紙質地較粗糙,結構也比較鬆散,造紙技術處於初級階段,而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重大的革新,才使紙的質量和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為今天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紙。因此,部分專家指出,蔡倫對紙向中國、向世界的推廣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即使不是最早造出紙的人,也可以算作「造紙術」的發明人。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再次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紙,與以往考古發現不同的是,這次出土的古紙質量較好,紙面平整光滑,質地薄而軟,上面還有用細墨線繪制的山川、河流、道路等圖形。經專家考證,這張古紙的「生日」是西漢早期,比東漢蔡倫造紙的歷史早了300多年。所以,這張目前為止世界上所知最早的天水放馬灘紙,當時成為中國在西漢早期就有優秀紙張的惟一物證。
近日,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發現,甘肅省考古所研究員何雙全告訴記者,該遺址出土了200多片紙文書殘片和麻紙,成為目前中國考古發掘中發現古紙最多的地方。根據同時出土的簡牘和地層分析,這些古紙的年代從西漢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東漢初到西晉都有。古紙的顏色和質地也非常之多,有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白色薄、黃色厚等8種。從殘留在紙面上的殘渣看,這些古紙主要用麻織物和很細的絲織物製作,用於書寫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何雙全說,此次敦煌出土古紙的數量之大、品種之繁多、時代跨度之久,在中國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這些古紙的發現不但有力地印證了蔡倫不是造紙術的發明人,也為中國研究紙的歷史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實證。

Ⅳ 真的是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嗎

造紙術是我們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文明做出的最重大的貢獻之一,紙的作用是巨大的,記錄歷史、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等都是紙的作用。沒有紙的發明,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難以這么好的記錄下來,我們中華文化也無法像現在這樣源遠流長。即使是在現代電子科技如此發展到今天,紙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那如此重要的發明——紙,是否就真的是我們常說的東漢蔡倫發明的呢?我覺得不盡然如此。

所以我們可以說並不是蔡倫發明了紙,但由於是蔡倫對造紙術進行了重大的革新,才使紙的質量和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為今天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紙。因此,蔡倫對紙向中國、向世界的推廣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即使不是最早造出紙的人,卻可以算做“造紙術”的發明人之一。

Ⅵ 造紙術是起自東漢蔡倫,還是更早時期的發明

蔡倫不是造紙術的發明者,卻是蔡侯紙的發明者,蔡倫只不過是根據前人的造紙術,進行改革,發明了更先進的,更普遍性的蔡侯紙,後人尊蔡倫為紙神。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造紙術到公元7世紀初期(隋末唐初)開始東傳至朝鮮、日本;8世紀西傳入撒馬爾罕,就是後來的阿拉伯,接著又傳入巴格達;10世紀到大馬士革、開羅;11世紀傳入摩洛哥;13世紀傳入印度;14世紀到義大利,義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紙廠,成為歐洲造紙術傳播的重要基地,從那裡再傳到德國、英國;16世紀傳入俄國、荷蘭;17世紀傳到英國;19世紀傳入加拿大。

Ⅶ 判斷:造紙術是西漢蔡倫發明的。()

錯!!!!!!!!!
造紙術西漢時就有了
蔡倫是東漢的,他改進了前人的造紙術,使之更易書寫和推廣!

Ⅷ 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嗎

蔡倫字敬仲,出生於桂陽郡(今湖南東南部),是東漢漢章帝身邊的宦官。史書記載,蔡倫雖是宦官,但皇帝非常寵信他,經常讓他幫忙處理政務。古代宦官干政現象並不少見,但明明白白地記載在官方史書上的卻不多。

蔡倫小時候就到皇官里當了太監,後來慢慢得到漢和帝的信任,被提升為中常侍,參與國家的機密大事。他還做過管理宮廷用品的官—尚方令 ,監督工匠為皇室製造寶劍和其他各種器械,所以經常和工匠們接觸。當時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創造精神,給了他很大的啟發。 此時,蔡倫看到寫字很不方便,認為竹簡和木簡太笨重,絲帛太貴,每個都有缺點。於是,蔡倫就總結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原料來嘗試造紙。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改進,終於取得了成果。造紙技術很復雜,它不是蔡倫一個人憑空想出來的。

如今我們來看蔡倫的貢獻:擴大了造紙原料的來源,對造紙術做了重要改進,提高了紙張質量。其實後來人們用木漿造紙,就是受蔡倫的啟發。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閱讀全文

與造紙術是西漢時期蔡倫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