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炎帝發明了什麼
用歷史上的說法來說,炎帝是神農氏,也就是說他是嘗百草,這就是原始的醫學,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得出來,中國原始的早期的醫學發展的過程,也就是通過不斷的嘗試自然界的東西來得知他們的作用。
2. 酒是誰發明的
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漢《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
也有不同的說法,根據《戰國策》《世本》《呂氏春秋》等資料記載,在公元前二世紀時由夏禹的儀狄發明了酒。而在漢代編寫的《戰國策》則進一步強調了酒是由儀狄發明的。
其實關於酒的起源的多種說法中,真正與酒的釀造有關系的,是杜康。他的歷史貢獻在於創造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為原料製成的清酒,即糧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中國酒品製造業的基礎,被後人尊崇為釀酒鼻祖和酒聖,又被稱作酒祖。
因杜康善釀酒,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後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2)炎帝發明酒擴展閱讀:
有個有趣的傳說,相傳,酒是杜康發明製造的,那他怎麼會造出酒,又為什麼會給這種飲品起名叫酒呢?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杜康想研製一種可以喝的東西,可是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出製作方法,晚上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一個鶴發童顏的老翁來到他面前,對他說:「你以水為源,以糧為料,再在糧食泡在水裡第九天的酉時找三個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即成。」說完老翁就不見了。
杜康醒來就按照老翁說的製作。他在第九天的酉時(5點~7點)到路邊尋找三人。不一會來了一個書生,文質彬彬,謙虛有禮,杜康急忙上前說明來意,豈料書生欣然允諾,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書生走後,又來了一隊人馬,帶頭的是一位威武英氣的將軍。
杜康上前說明來意,將軍也捋臂挽袖,支持杜康,也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這時酉時已經快過了(就是馬上到七點了)可杜康還沒找到第三個人,他有些著急,轉念一想,只要是人不都可以嗎,於是他找到了村子裡的一個無親無故並且傻乎乎的乞丐,按住他,扎破他的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
疼的乞丐一會大喊大叫,一會暈頭暈腦。有了這三滴血,杜康終於製作成了,可是他又犯愁了,起什麼名字呢?他一想,這飲品里有三個人的血,又是酉時滴的,就寫作「酒」吧,怎麼念呢?這是在第九天做成的,就取同音,念酒(九)吧。這就是關於酒來歷的傳說。
3. 炎帝黃帝各自的三項發明
黃帝:
精神文明
發明歷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葯、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
政治文明
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義,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在使用人才上,訪賢、選賢、任能,因才使用.實行以法治國,設「禮文法度」、「治法而不變」,命力墨擔任法官、後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
物質文明
史書記載,黃帝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其中主要有實行田畝制.黃帝之前,田無邊際,耕作無數,黃帝以步丈畝,以防爭端,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收獲繳政府,還穿土鑿井.對農田實行耕作制,及時播種百穀,發明杵臼,開辟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種桑養蠶,飼養獸禽,進行放牧等.縫織方面,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制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盤、盂、灶等.冶煉方面,煉銅,製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鍾、銃.建築方面,建造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交通方面,製造舟楫、車、指南車、記里鼓車.兵械方面,製造刀、槍、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炮、劍、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飯、酒、肉、稱尺、斗、規矩、墨硯、幾案、氈、旃、印、珠、燈、床、席、蹴踘等.
炎帝:
一、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
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游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二、嘗百草,開醫葯先河.
據《帝王世紀》載,神農「嘗味草木,宣葯療疾,救夭傷人命」.為嘗百草,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與大自然,與疾病作斗爭中,為後世醫葯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立市廛,首辟市場.
據《周易•系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我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四、治麻為布,民著衣裳.
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五、作五弦琴,以樂百姓.
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六、削木為弓,以威天下.
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七、製作陶器,改善生活.
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葯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另外,炎帝的功績還有:
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炎帝神農還立歷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
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炎帝還是我國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穀,教民醫葯,教民制陶、繪畫,教民弓箭、獵獸、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樂、舞蹈,還教民智德.可見,炎帝時期,德、智、體、美得到了全面重視和發展.
炎帝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華後裔在與自然和社會的斗爭中,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這種精神使華夏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
4. 炎帝時期的八項發明
炎抄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襲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范圍在黃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葯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5. 炎帝神曲42度酒多少錢一瓶
炎帝神曲精品一號是湖北黃鶴樓酒業的酒,酒廠在湖北隨州,價格200左右
6. 神農嘗百草...死在斷腸草上邊!杜康發明酒...喝酒傷身體!那誰知道煙是誰發明的求大神幫助
雖然我不曉得,但是我還是要頂哈那個煙袋的,你這話題也很好,頂你下!我收藏了,不介意吧!
7. 炎帝和黃帝各發明了什麼
炎帝發明:
1、衣裳
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2、弓箭
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3、陶器
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葯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黃帝發明:
1、內經
黃帝在得到廣成子的教化後,便在崆峒山上建觀修道,參悟自然輪回、萬物生長規律,並且常與精通醫術的岐伯、精通中葯炮製的雷公等大臣坐而論醫,闡述病理,以「岐黃之術」教民療治百病,最終成就了一部《黃帝內經》。
2、鼓
鼓的產生,首推黃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傳說。夔,是神話傳說中的單足神怪動物,《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古時代神話奇獸,生於東海流波山,「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後人認為所謂鼉其實就是巨鱷,它用尾巴敲擊自己的肚子,發出好聽的音樂,說起來實在有點可愛,可見上古時代人與自然之和諧。而以鱷魚皮之堅硬,製成鼓後就算不能「聲聞五百里」,想必敲擊起來也十分響亮。
(7)炎帝發明酒擴展閱讀
黃帝為政舉措:黃帝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
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
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擔任法官、後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
8. 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酒是被誰發明的
我國上古時期,有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叫神農氏。由於當時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誰也分不清,神農氏就想出了一個辦法,自己親自嘗百草,分辨出哪些是可吃的糧食,為百姓充飢,哪些是可治病的草葯,為百姓治病。神農氏開始了他的偉大實踐,在嘗百草期間,神農氏發現了穀物種子,他將種子放在洞穴里儲存,不小心被雨水浸泡了。穀物的種子經過自然發酵,流淌出了一種液體,並且還能飲用,當時稱為鬯。有一次,神農氏來到株洲境內的一座山前,山峰下有一眼泉水,泉水潺潺不息。泉眼旁山花爛漫,長著許多紅色、有刺、無毛的野果。
神農氏嘗了嘗甘甜的泉水,又品嘗了這種紅色野果,頓覺心曠神怡,精力充沛。於是,他就用泉水泡這種野果,然後將野果浸泡後流出的液體洞藏起來,日日飲用,可醫治百病。
從此,人們將這眼泉水稱為「神農泉」,將這種能泡酒的野果稱為「神農果」。
9. 歷史上軒轅黃帝九黎蚩尤神農炎帝有酒嗎有,分別是什麼
歷史上就是杜康發明,那時候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