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第一艘火箭誰發明的

中國第一艘火箭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06 16:38:15

㈠ 中國火箭是誰第一發明


.
布朗
(
德國人
)
13
世紀時
,火箭已被中國做為武器之用
;
但飛往外太空的火箭卻是
20
世紀後才製造的版
;
20
世紀後
,美國的哥權達特
.
蘇俄的卓可夫斯基
.
德國的奧貝爾特等人投入研究的行列使火箭得以復甦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德國的芬
.
布朗開發完成了
v2
號火箭
;
軍用武器中
v2
號火箭是外太空火箭的原形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投誠於美國的芬
.
布朗
,在美國陸軍繼續研究外太空火箭
,美國藉芬
.
布朗之力
,快速提升製造火箭的技術
;
1969

。阿波羅十一號成功地登陸月球表面

㈡ 中國火箭是誰發明的

火箭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中國是古代火箭的故鄉。由中國古代科學家最早運用火葯燃氣反作用力原理創制的火箭,在當代科學精英的手中發展成為運載飛船升空的大力神,這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引以為自豪的輝煌成就。
「火箭」這個詞在公元三世紀的三國時代就已出現。在公元228年的三國時期,魏國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裝上火把,當時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進攻陳倉(今陝西寶雞東)時,魏國守將郝昭就用火箭焚燒了蜀軍攻城的雲梯,守住了陳倉。「火箭」一詞自此出現。不過當時的火箭只是在箭頭後部綁附浸滿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點燃後用弓弩射至敵方,達到縱火目的的兵器。
火箭出現後,在中國被迅速地用於軍事行動和民間娛樂中。10~13世紀,在宋、金、元的戰爭中,已應用了火槍、飛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葯武器。那時的飛火炮和現代的火焰噴射器相似,是一種原始的火箭武器。北宋後期,在民間盛行的煙火戲中,人們利用火葯燃氣的反作用力,製成了能夠高飛和升空的「流星」(或稱「起火」)、「爆竹」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從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點。
公元12世紀後,原始的火箭經過改進後,廣泛地用於軍事。到了元、明時代,火箭兵器在戰爭中有了很大發展,並發明了許多與現代火箭類型相近的火箭,相繼出現了二虎追羊箭、九龍箭、一窩蜂等火箭,這些都利用了火箭多級串聯或並聯(捆綁)的技術。明代史籍中記載了多種火箭武器,重要的有震天雷炮、火龍出水、神火飛鴉、飛空砂筒、萬人敵等。

㈢ 為什麼最早的火箭是中國發明的

「火箭」一詞根據古書記載,最早出現在公元3世紀的三國時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在敵我雙方的交戰中,人們把一種頭部帶有易燃物、點燃後射向敵方、飛行時帶火的箭叫做火箭。這是一種用來火攻的武器,實質上只不過是一種帶「火」的箭,在含義上與我們現在所稱的火箭相差甚遠。唐代發明火葯之後,到了宋代,人們把裝有火葯的筒綁在箭桿上,或在箭桿內裝上火葯,點燃引火線後射出去,箭在飛行中藉助火葯燃燒向後噴火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飛得更遠,人們又把這種噴火的箭叫做火箭。這種向後噴火、利用反作用力助推的箭,已具有現代火箭的雛形,可以稱之為原始的固體火箭。我國明朝人:萬戶火箭的發明最早出現在中國,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火箭的含義比較廣泛,公元1128年南宋政權建立後,南宋、金和蒙古頻繁交戰,各方都使用了火器。 1161年11月,金國侵略中原時,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靂炮」重挫金軍,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火箭武器。

㈣ 火箭是誰發明

火箭是中國人發明的。
早在公元683年,煉丹過程中發現了火葯。內唐朝末期火葯已經用容到了軍事上。宋朝初期,馮義升和兵義方等人試制出了原始火箭。這種火箭利用火葯燃燒產生氣體作推動力,把火箭送上空中,這是早期的火箭。13世紀,中國的火箭和火箭技術傳人阿拉伯和歐洲。20世紀30年代,由於新型推進劑、高溫材料和電子技術的新成就,帶動子火箭技術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洲際導彈、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等大型運載火箭。

㈤ 中國第一個研究火箭的人是誰

發射第一枚火箭的人

1960年2月,中國第一枚火箭在上海南匯發射成功,首開這一中國航天紀錄的是著名火箭專家潘先覺教授。
潘先覺,1930年生,紹興城區人。1949年在省立紹興中學讀完高中後,即投身革命。1952年考取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繫,在校期間品學兼優,獲「三好全優生」稱號。1957年初,選送北京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研究生班深造。研究生班由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任正、副班主任,潘先覺在該班重點攻讀空氣動力學、粘性流體力學等。翌年,分配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從事航天動力學和運載火箭動力裝置的研究等。年底,轉入剛創建的上海火箭設計研究院。其時,他是研製中國第一枚火箭的主任工程師,負責實驗室和火箭發射工作。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終於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枚火箭,並於1960年2月19日由他親手按動電鈕,在上海南匯飛上藍天。5月28日,毛澤東主席親臨上海觀看了火箭實物。此後,潘先覺開始參與研製導彈和「運10」大型飛機等,為中國第一枚現代化導彈的發射成功和中國第一種遠程噴氣客機從上海直飛哈爾濱和拉薩遠航成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潘先覺也是中國高等院校第一個開生物力學課的教授。他在完成科研和教學任務之餘,還著書立說,有專著《生物力學》、譯著《國外焊接》和許多學術論文面世。退休後被聘任為上海離退休高級專家協會工業組負責人、紹興市經濟技術顧問。

㈥ 火箭是誰發明的

К.E.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設計原理,R. H.戈達德試飛了第一枚火箭。

1903年,俄國的К.E.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了製造大型液體火箭的設想和設計原理。1926年3月16日美國的火箭專家、物理學家R. H.戈達德試飛了第一枚液體火箭。

20世紀50年代以來,火箭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其中尤以各類可控火箭武器(導彈)和空間運載火箭發展最為迅速。從火箭彈到反坦克導彈、反飛機導彈和反艦導彈以及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各類戰術導彈和戰略導彈。

各類火箭武器正在繼續向提高命中精度、抗干擾能力、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方向發展。此外,反導彈、反衛星等火箭武器也正在研製和發展之中,在地地彈道導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運載火箭,已廣泛用於發射衛星、載人飛船和其他航天器等。

(6)中國第一艘火箭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火箭有箭頭、箭桿、箭羽和火葯筒四大部分。火葯筒外殼用竹筒或硬紙筒製作,裡面填充火葯,筒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筒側小孔引出導火線。點火後,火葯在筒中燃燒,產生大量氣體,高速向後噴射,產生向前推力。

其實這就是現代火箭的雛形。火葯筒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推進系統。鋒利的箭頭具有穿透人體的殺傷力,相當於現代火箭的戰斗部。尾端安裝的箭羽在飛行中起穩定作用,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穩定系統。而箭桿相當於現代火箭的箭體結構。中國古代火箭外形圖,首次記載於公元1621年茅元儀編著的《武備志》中。

火箭出現後,在中國被迅速地用於軍事行動和民間娛樂中。10~13世紀,在宋、金、元的戰爭中,已應用了火槍、飛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葯武器。那時的飛火炮和現代的火焰噴射器相似,是一種原始的火箭武器。

北宋後期,在民間盛行的煙火戲中,人們利用火葯燃氣的反作用力,製成了能夠高飛和升空的「流星」(或稱「起火」)、"爆竹"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從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點。

㈦ 第一個發明火箭的是誰

1961年4月12日,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東方號」,尤里·加加林成專功地完成屬了劃時代的宇宙飛行任務,從而實現了人類遨遊太空的夢想,開創了世界載人航天的新紀元,揭開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序幕。「東方一號」載人宇宙飛船質量為4.73噸,由載人艙與設備組成。前艙地直徑2.3米的球體;後艙是直徑2.58米,長3米的圓柱艙段,裝有氮氣與氧氣瓶、無線電設備所用的化學電池及姿控發動機與反推火箭等。

飛船在一定程度187×327千米高的橢圓軌道上,繞地球飛行一圈,歷時108分鍾,航程40多千米,脫離軌道返回地球。在距地面7千米時,加加林從座艙里彈出,靠降落傘安全落在田野上,完成了劃時代的飛行。

那麼,宇宙飛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航天器的呢?我們可以回答說:宇宙飛船,又稱為載人飛船是載人航天器的一種,宇航員可乘坐其離開地面進入宇宙空間執行航天任務,並能在其上工作、生活並安全返回地面,人們將此種航天器稱為載人飛船或宇宙飛船。它是載人航天器中最小的一種,在運行軌道上只能飛行幾天到十幾天,即返回地面僅能一次使用。

㈧ 火箭是誰發明的

是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發明的。

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現代火箭技術之父,1882年10月5日-1945年8月10日)是美國教授、工程師和發明家,液體火箭的發明者。

他於1926年3月16日發射了世界的第一枚液體火箭。戈達德共獲得了214項專利,其中83項專利在他生前獲得。

設立於1959年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戈達德環形山(Goddard Crater)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8)中國第一艘火箭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羅伯特·哈金斯·戈達德的研究成果

他從1920年開始研究液體火箭,1926年3月16日在馬薩諸塞州沃德農場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而德國的V-2火箭試驗成功,已經是1942年以後的事了。

是美國最早的火箭發動機發明家,被公認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1926年3月16日,在馬薩諸塞州的奧本,冰雪覆蓋的草原上,戈達德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枚液體火箭。火箭長約3.4米,發射時重量為4.6公斤,空重為2.6公斤。飛行延續了約2.5秒,最大高度為12.5米,飛行距離為56米。這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宣告了現代火箭技術的誕生。

1930年12月30日,戈達德研製的一枚新的液體火箭發射成功,高度達到610米,飛行距離300米,飛行速度達到800千米/小時,打破了以往的火箭飛行記錄。

1931年,他在火箭發射試驗中,首先採用了現代火箭目前仍然使用的程序控制系統。

1932年,他首開先河,用燃氣舵控制火箭的飛行方向。同年,首次解決了用陀螺儀控制火箭飛行姿態的問題。

1935年,戈達德研製的的液體火箭最大射程已達到20千米,時速達到1103千米,是人造飛行器第一次超過音速。

戈達德共獲得了214項專利,其中83項專利在他生前獲得。

事實上,美國是現代火箭技術真正起步的地方,戈達德也被公認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

㈨ 我國第一位發明火箭的人是誰

我國明朝抄人:萬戶

火箭的發明最襲早出現在中國,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火箭的含義比較廣泛,
公元1128年南宋政權建立後,南宋、金和蒙古頻繁交戰,各方都使用了火器。 1161年11月,金國侵略中原時,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靂炮」重挫金軍,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火箭武器。

明代中國火箭發展進入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時期,出現了很多種類的火箭,除了單級火箭,還發展了各種集束火箭、火箭彈和原始的多級火箭,並且對各種火箭的製造、應用、配備和發射劑原料配比及加工製造等都作了詳盡的敘述。在當時的水、步、騎兵中火箭武器已作為必備的武器,甚至還有專門的火箭部隊,有關火箭武器的使用、布陣、作戰技術和管理也都有條例規定。明代的《武備志》中曾有過這些火箭的記載

閱讀全文

與中國第一艘火箭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