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大型的科技展覽館模型製作公司有哪些
http://www.cnjlp.tv/9-wz.asp?id=1058
中國科技博物館共設: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香港太空館 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大慶油田開發科學實驗陳列室
01.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的全國性的科學技術館。位於北京市北三環中路一號。該館1978年籌建,1988年9月一期工程竣工後正式開放。2000年5月,該館二期工程竣工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包括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實驗教育的綜合性、多功能新型社會教育陣地。
中國科技館的展品設計,注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鼓勵觀眾親自動手參與活動,用形象生動的手法啟迪觀眾的探索精神,這種教育不僅使觀眾掌握科學知識,而且著力於培養思維方法和挖掘智能潛力。展品內容緊緊把握住基礎理論與高科技、新技術相結合,啟發人們探討當代科技發展趨勢。
該館現代科學技術展覽內容包括:電磁學、力學、熱學、人體反應、聲學、光學、核技術、信息技術等展區。約計120項展項。其中有60萬伏高壓靜電表演大型裝置和反映近代新成就的直傳列車。反映高技術的包括超導試驗在內的表演台,以及進行多項力學氣浮試驗的高精度平台演示項目。
館內的球幕電影廳是中國首座OMNOMAX影廳,在這里觀眾可一睹高科技電影的風采。它採用雙層球面,銀幕直徑達27米,六路四聲道直體音響和超視野范圍的畫面,使觀眾難以分辨銀幕邊緣位置,猶如身臨其境一般。自開放以來已放映了美國影片《大峽谷》、《飛向太空》、《非洲大草原》等,深受觀眾歡迎。
該館還舉辦了「中國古代傳統技術展覽」、「安大略科學中心來華展覽」、「新的技術革命——信息技術展覽」等展覽。並到外地展出。「中國科技館巡迴展覽」,對中國內地邊遠省份科學普及事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古代傳統技術展覽」曾在加拿大、美國、香港等地展出。
該館與北美、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各國科技館建立了定期的情報交換,並進行了人員互訪,重視與國外科技館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科技館出版不定期刊物《科技館》,編寫有《國外科技館資料匯編》等。
02.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
中國航空學會北京航空館是中國第一座航空博物館。位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院內。前身是該校專供教學實習及飛機構造設計參考之用的飛機陳列室。1985年3月陳列室改組為航空館。1986年10月25日對外開放。該館的任務是配合教學、普及航空科技知識。
該館展覽面積約9700平方米,分室內和室外兩個展區。室內包括東、西兩個展覽廳,面積各約600平方米。室外展區面積約8500平方米。
東廳主要展出各式飛機實體模型和圖片以及噴氣發動機模型、霹靂2號空對空導彈、中國1984年發射的試驗通信衛星模型等。此外還有顯示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的照片及中國製造的不同型式飛機的實體模型。東廳還設有一個放映航空科技知識的電視錄像放映室。
西廳展出蜜蜂2號、3號及傘翼5號超輕型飛機各1架,捷克多用途輕型飛機L-60型1架及高空6型靶機1架。為充分利用陳列空間,這些飛機均採用高位或吊裝陳列,以便觀覽。展出的還有不同型號的活塞式航空發動機,如美國的萊特R-1830和萊可敏型;不同型號的噴氣發動機,如英國的林恩和中國的渦噴6,前者為離心式,後者為軸流式。為方便觀眾了解其內部構造,這些發動機作解剖形式陳列。活塞式發動機中還有一台已屬罕見的氣缸旋轉式發動機。
03.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是亞洲著名的天文館之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尖沙咀。1977年動工興建,1980年建成。佔地約8000平方米。該館分為東西兩側,東側外形似一顆巨大的蛋,內設天象廳和展覽廳;西側為太陽科學廳。天象廳天幕直徑23米,設座位316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象廳之一。星象投映儀能將天空中包括太陽在內的8000多顆恆星、月亮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投射到天幕上。該廳還配備非常新穎的全天域放映機,為亞洲最先使用。廳內的六聲道音響系統,有幾十組揚聲器,效果極佳。
展覽廳介紹了古代天文學和現代天文學。古代天文學陳列有中國天文學家在1054年觀察金牛座超新星爆發的記錄,被譽為高能天體物理學的寶藏,是研究天體的珍貴資料。還有西方古代的天文遺跡,如英國的石柱群、埃及的金字塔、秘魯的拿斯卡平原以及現存最古星圖之一的敦煌星圖和各種古代天文儀器。在現代天文學陳列中,除一般天文現象內容外,還介紹火箭發展史、現代空間探測技術,陳列有太空穿梭機、宇宙飛船密閉艙先鋒10號等模型。
太陽科學廳有圍繞太陽主題的12組展覽,介紹太陽結構、太陽的各種現象和太陽的研究史等。廳內安裝1台20厘米口徑的太陽望遠鏡,可以看到太陽的日冕、日珥、色球和光球等。該廳鼓勵觀眾自己操縱一些儀器。該館還與香港的各文化團體合作舉辦天文活動,普及天文知識。
04.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
柳州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是中國地方綜合性洞穴科學博物館,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郊東南12公里的白面山。1981年籌建,1985年春節開放。
1956年,裴文中、賈蘭坡在白面山主洞廳口發現一古人類文化遺址。後經系統性發掘,出土數百件石器和眾多的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的動物骨骼化石,證明為柳江流域一處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文化遺址。1961年,被列為柳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館以文化遺址為現場展出的主體,利用漫長、寬闊的洞穴穴道和洞外開闊地設置雕塑、音響、景箱,以宣傳普及社會發展史、地質、古生物、水文、岩溶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該館系統地陳列了廣西古人類學研究及有關洞穴科學研究的成果,主要展品為廣西各地出土的人類化石、生物化石和現代動植物標本、礦物標本,並附有各種圖片及文字說明。
05.中國航空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亞洲最大的航空珍品薈萃地。座落在北京昌平大湯山腳下。籌建工作始於1986年10月,經過三年時間的採集裝修,於1989年11月11日正式向社會開放。目前,共收藏飛機91種163架,導彈、雷達、高炮等武器裝備600餘種。
該館的宗旨是建立航空實物檔案,弘揚中華文化,普及航空知識,振奮民族精神,加強內外交流,促進科技發展。
該館一期工程佔地約20萬平方米,由山洞大展廳、珍寶館展廳和露天展區組成。山洞展廳面積為20000平方米,拱型頂上鑲嵌265盞圓燈,構成繁星點點的景觀。兩側兩條光帶,把展廳裝點得更加寬敞明亮。珍寶館展區面積為600平方米,露天展區面積為40000平方米,此外,還有9000平方米的地面防空武器裝備存放場。待二期工程建成後,其整體面積將達到53萬平方米。山洞展廳的展品從中國古代的航空發明與發現到當代使用的高空高速殲擊機,從近代引進國外的航空器到國產的各種類型飛機,依照歷史的時序陳列於大型展廳兩側,構成了航空歷史長河的壯麗景觀。現任空軍司令員王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駕戰鷹——米格-15比斯,就停放在這里。展廳右側還展出自己復制的中國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馮如二號、樂士文一號和列寧號。另有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捷克等國製造的多種型號飛機。其中,日本製造的99式高級教練機,蘇聯製造的波-2、拉-9、拉-11、圖-2、雅克-12,美國製造的P-51、L-5等飛機均為世界航空珍品,具有極高的文物收藏和觀賞價值。展廳左側是新中國生產的飛機系列,從自行製造的第一架初教機、第一架殲擊機到具有獨特設計格局的輕型殲擊機殲-12,完整地記載著新中國的航空工業發展和人民空軍的發展歷史。展廳的後部還展出雷達、導彈、高炮等其他武器裝備。
珍寶館里分三個展室。第一展室展出了航空博物館自己製作的各型遙控飛機模型和象真飛機模型;第二展室展出的是外國政府首腦贈送給中國黨和政府領導人的珍貴禮物;第三展室展出的是外國軍事代表團、航空界朋友以及其他友好人士贈送給人民空軍的精美軍徽、部隊徽等禮品。
露天展區收藏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50、60年代乘坐過的飛機,斯大林送給毛澤東的生日禮物——圖-4重型轟炸機,在「駝峰空運」、建設西藏、邊界反擊戰中屢建戰功的C-46大型運輸機,參加「兩航」起義的康維爾-240、C-47以及英國的子爵式、圖-124、三叉戟等大型客機。
該館還設有航空汽炮打靶、登機游覽、模擬飛行等航體游藝活動。
06.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是中國第一座天文館。位於北京西直門外。1957年9月建立。
該館有直徑23.5米象徵天穹的天象廳,中間安裝精緻的國產大型天象儀,可表演日、月、星辰、流星彗星、日食月食等天象。能容 600人觀看。門廳正中有反映地球自轉的傅科擺。西側展廳陳列天文知識展覽,東側演講廳經常舉行學術交流和普及天文科學知識報告。庭院中有兩座天文台,其中一座裝有口徑13厘米的望遠鏡,觀眾通過它觀看月亮、行星、星雲、星團,白天觀測太陽黑子。該館還使用此鏡進行研究性記錄,參加全國太陽黑子聯合觀測項目。另一座是色球望遠鏡天文台,應用色球望遠鏡觀測和拍攝太陽色球層的變化。西側還有天文廣場,陳列室外觀測儀器,供觀眾觀測。
該館辦有《天文愛好者》雜志及與紫金山天文台合編的《天文普及年歷》雜志等。
位於北京東城建國門立交橋西南的北京古觀象台歸北京天文館管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觀象台建於明正統七年(1442),陳列清代8件巨型銅質天文儀器:赤道經緯儀、黃道經緯儀、天體儀、紀限儀、象限儀、地平經儀、地平經緯儀和璣衡撫辰儀,體態生動,工藝精湛。古觀象台還包括紫微殿、晷影堂等附屬建築。
古觀象台主台下面開辟為三層的空心大廳;其中的第一和第二展廳和紫微殿、東西廂房以及晷影堂,陳列有《中國古代天文成就展覽》,還有清代康熙書寫的「觀測唯勤」和乾隆的「觀象授時」題匾。紫微殿前置有簡儀、渾儀的三分之一模型,院中安置正方案儀表。晷影堂前豎有銅質圭表。
07.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灣「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位於中國台灣省台中市。是台灣省第一座科學博物館。
全館共分科學中心、生命科學、地球環境、中國科學與技術等四個展示廳以及太空、立體、環境與鳥瞰等四個劇場。其中中國科學與技術廳展示著中國科學、醫學、農業、天文歷算、造船航海及中國人的心靈生活等。劇場則採用電腦控制或多媒體視聽設備,提供洛種最新資訊。
08.大慶油田開發科學實驗陳列室
大慶油田開發科學實驗陳列室是中國專業性科技博物館。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1960年8月2日建成油田陳列室對外開放,當時稱為「地宮」。以後,陳列室逐漸擴充完善。
該館收藏的石油地質標本十分豐富,其中岩心標本庫藏有松遼盆地、海拉爾盆地、三江盆地的岩心標本就有17萬米。這些標本來自1300多口探井和資料井,且在逐年增加。
全館陳列面積1480平方米,陳列展出標本和實物2500件,技術圖表和模型近500件。該館分設4個陳列室:石油地質開采陳列室介紹石油的生成和儲集、勘探方法、開采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大慶油田陳列室介紹大慶油田的石油地質特徵、勘探開發程序和不同開發階段的技術措施;岩心標本陳列室展出長465米、比例為1:1的大慶油田油層剖面和 1:200的松遼盆地地層剖面;科研成果陳列室介紹大慶科技人員在石油地質和油田開發方面的主要科研成果。
② 有特色的世博場館,分析其建築特色
中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1]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
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群體。
英國國家館
展館主題:創意之館 造型亮點:會發光的盒子
上海世博會英國國家館最終確定設計方案為「創意之館」(a Pavilion of Ideas)。計劃2009夏天之前將開工建設。創意展館是一個獨特的展示裝置。它安置在一個鄉村田間,上面是森林遮蓋,兩側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觀眾席,展覽區,商店以及接待區均坐落其中。
瑞士國家館
展館主題:城市與鄉村的互動
造型亮點:未來世界的輪廓 高智能瑞士館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錯綜復雜的建築結構、太陽能科技和網狀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設計師參照中國陰和陽的原則,將纜車作為一個游戲性元素納入到設計中,它帶著乘客從負荷沉重的城市進入館頂的自然世界。該設計完美地呼應了2010年博覽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題.
盧森堡國家館
展館主題:亦小亦美 造型亮點:「袖珍」的森林和堡壘
盧森堡國家館在設計理念上將突出盧森堡被稱為「歐洲綠色心臟」的國家特殊身份。展館的設計者設想出了一種幾乎只用獨塊巨石的雕刻方法,這實際上受到了中文傳統譯名「盧森堡」的影響。中文「盧森堡」的意思是「森林和堡壘」,所以盧森堡展館自喻為一個周圍綠樹環繞的開放式森林。展館的建築結構就像有許多通向鄰處的寬敞出口的堡壘,環繞著中世紀塔樓。
波蘭國家館
展館主題:人類創造城 造型亮點:以民間剪紙藝術為主題外觀
波蘭館主題是「人類創造城市」,分為「人類,創造力,城市」三個概念。 整座展館像用幾張剪紙粘貼而成,陽光透過「剪掉」的縫隙照進大廳。近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波蘭國家館展館建築設計方案揭曉,該館以民間剪紙藝術為主題外觀,通過視覺的刺激,讓觀眾獲得有趣的體驗。 波蘭館將是波蘭建築成就的一個展示,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都將以其獨特的外觀吸引參觀者。其外部由相互交織的剪紙圖案組成,陽光可以透過縫隙照入大廳。展館的展示空間呈幾何狀,可以被分割成幾個小區域,用於小型展覽、音樂演出、售賣物品等。 主展館的燈光將營造一種明暗錯落的效果,內部的牆體也可以作為銀幕,播放波蘭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視頻。同時,展館的設計同樣充滿著人性化,比如在開放式的餐廳處為排隊的遊客提供了遮陽的場地。
西班牙國家館
展館主題:通過科學和技術創新來重塑城市社區 造型亮點:綠洲竹籃天然降溫
從遠處看,西班牙館是一個不規則的籃子形狀,建築外牆圓潤靈動,高低起伏,和普通四方形建築外觀有很大不同。據悉,整個展館是用鋼建築建成,然後用柳枝、竹子等材料覆蓋鋼結構,呈現一棟親近自然的「藤編」建築物,預計造價1800萬歐元。 藤編是西班牙的傳統工藝,且在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編織工藝和流行顏色。屆時,西班牙館的外牆將融合所有藤編工藝,拼接、組合成外牆,最終成就一所集西班牙編織工藝之大成的展示館。 在西班牙,無論是大城還是小鎮,都能在中心區域看到供人休憩的廣場,是當地居民放鬆、玩耍的地方。同樣,在西班牙館的中心位置,也專門設計了1000平方米的廣場,不僅讓參觀者有身臨西班牙的感覺,也體現了西班牙人歷來「享受城市,享受生活」態度。
荷蘭國家館
展館主題:快樂街 造型亮點:變幻多姿的燈光效果
荷蘭國家館的名字為「快樂街」。整個設計是沿著一整條街進行布置。設計師准備了17幢不同裝飾風格的房子,每幢都是一個小展館,來展現荷蘭在空間、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創新。屆時,這些小屋將像熟透的蘋果一般掛在快樂街上,而不是呆板無趣地列成一排,人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這條快樂街。 快樂街希望告訴人們:路,還有另一條。即使現實中不可行,但能在快樂街上感受變化著的歡愉,也就足夠了。快樂街倡導的正是一種人文關懷。
日本國家館
展館主題:心之和,技之和 造型亮點:有過去、現在、未來三大展區,形態融合了日本傳統特色與現代風格 日本國家館的參展主題為「心之和,技之和」。展館高約24米,佔地6000平方米。分為過去、現在、未來3大展區,形態融合了日本傳統特色與現代風格。展館設計上,採用了環境控制技術。展館外部被可發電的超輕型薄膜所包圍,而展館內將會使用循環式呼吸孔道等最新的技術。這次上海世博會的日本國家館繼承了2005年愛知世博會「與自然共生」的理念。期望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日本和可持續發展的21世紀新型的城市生活的形態。
比利時國家館
參展主題:運動和互動 造型亮點:腦細胞(神經元)
「腦細胞」結構是比利時館的整體設計理念,Leo F.W. Delcroix表示用該形象代表比利時最為恰當,因為「腦細胞」能表現出比利時「歐洲首都」的獨特地位,同時它能夠引起參觀者的好奇,讓他們饒有興致地探索比利時豐富的文化形式和內涵。 「腦細胞」也寓意著比利時作為歐洲三大傳統文化——拉丁、日耳曼和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匯聚地和交匯點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腦細胞」的燈光與色彩變幻將自然地融入上海的夜景中。 建築的外部設計彰顯比利時人所特有的務實和嚴謹的精神,這與意趣盎然的、有機的「腦細胞」設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巨大的頂棚將撐起一片與室外完全聯通的公共空間,其設計靈活新穎,又兼顧擋風遮雨的實用性,在公共廣場將種植樹木,旨在為參觀者提供一塊舒適的聚居地,在這里舉辦一系列廣場活動。 比利時館的主題為「運動和互動」,展館的一面外牆將採用透明的玻璃材料,另三面將採用延展的金屬板形成封閉幕牆,展館不僅是歐洲廳、比利時廳及其各共同體和地區展廳的所在地,更提供各類社交和會晤場所,包括餐廳、酒吧和貴賓中心,展板將懸在滑軌上,在展廳內移動,表現館中所展示的不同地區,塑造比利時對外開放的形象和態度和多文化的和諧共存,展館內部呈現一種廣場氛圍,沒有內外界線,表現比利時人「懂得享受生活」的理念。
台灣館
台灣館將建造在世博園A片區。台北世界貿易中心提交的台灣館參展主題
為「山水心燈」,提倡未來城市文明「回歸自然、回歸心靈」,七大展示內容分別為「山水劇場、點燈水台、台灣之心、台灣之窗、心靈劇場、城市主題廣場、城市藝廊」。同時,台北世界貿易中心表示將參加網上世博會,建立富有本地特色的模版;還將組織台灣的文藝團體參與上海世博會的文化演藝活動。
俄羅斯國家館
城市與人」為主題的俄羅斯館由12個塔樓和「懸浮在空中」的立方體組成,外形設計類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徵著生命之花、太陽以及世界樹(斯拉夫人枝葉繁茂的橡樹)的根。塔樓由白、金、紅三種顏色構成,白色和金色塑造了俄羅斯建築的歷史形象,而紅色底色加上富有俄羅斯各民族元素的圖案,則賦予了塔樓頂部鏤空部分以生命力。 前蘇聯著名兒童文學家尼古拉·諾索夫認為,「最好的城市應該是最受孩子們喜愛的城市。」俄羅斯館內部設計理念就來源於諾索夫的作品《小無知歷險記》,力求呈現一個美麗、精湛、充滿童話色彩的兒童花園城。展館分為「花的城市」、「太陽城」和「月亮城」三部分,在充滿詼諧、童趣的布景下,參觀者將在館內隱秘的小路上感受到許多神秘而又有趣的發現,這些發現是來自俄羅斯兒童和年輕科學家的創造發明與科技成果。 上海世博會俄羅斯國家館位於世博會C片區,佔地6000平方米。俄羅斯國家館日定於2010年9月28日,屆時,俄羅斯館將舉行大規模的文化慶祝活動,來自俄羅斯聯邦的多個文化演出團體將為參觀者呈現富有俄羅斯特色的精彩演出。
美國國家館
美國公布了「歡慶2030年」的參展主題,美國館展示空間里將由一位美籍華裔青年帶領遊客徜徉於未來時空,親身體驗2030年的美國城市,讓參觀者通過感性游歷領悟「可持續發展、團隊精神、健康生活、奮斗和成就」這四大核心理念。
沙特國家館
主題:生命的活力 造型亮點:絲路寶船 展館位置:世博園區A片區。
沙烏地阿拉伯展館的劃定區域總面積達6000平方米,其主題為「生命的活力」,將展現對沙烏地阿拉伯城市崛起和發展以及對當地居民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五大核心,與2010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相契合。
非洲聯合館
非洲聯合館建築面積達2萬6千多平方米,佔地規模相當於4個半標准足球場,4個外立面的面積總和達9500平米,是上海世博會11個聯合館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展館室內凈高9米,館內各國家的佔地面積均為250平方米。有42個非洲國家和1個國際組織(非州聯盟)將在非洲聯合館內進行展示。
奧地利國家館
通往維也納的「快車」 從等候區開始,參觀者就踏上了奧地利之旅。從華爾茲到薩克斯,耳熟能詳的美妙音符把「世界音樂之鄉」送到參觀者的耳畔;虛擬的壁紙上,希茜公主、莫扎特、施特勞斯,奧地利的名人們也將和參觀者共同踏上愉快的旅程。 經過展館通道,這列從上海出發的列車很快將參觀者帶到了奧地利的維也納。黃浦江上的大橋變成了維也納皇家大橋、上海市政府大樓變成了維也納市政廳、東方明珠電視塔變成了維也納的超級摩天輪、中式的庭院變成了奧地利的自然風光,當然,最不能缺少的,還是奧地利人的真誠友好的「servus」(你好)。 跨越自然之旅 沿著展館內的爬坡向上,參觀者將漸漸遠離城市,開始體驗奧地利奇幻多變的自然風貌。崇山峻嶺、冰雪覆蓋、氣溫低至零點;耳邊是積雪的摩擦聲、冰川的斷裂聲和寒風的呼嘯聲;參觀者們甚至可以摸到雪花,感受到寒冷。在三分之二國土被東阿爾卑斯山脈所覆蓋的奧地利,參觀者可以體驗到高山滑雪的刺激,同樣也可以親臨電閃雷鳴的雪崩。 針葉樹、闊葉樹、莓子、蘑菇散發出香氣;樹葉的沙沙聲、各種飛禽如歌般的鳴唱;走獸偶爾發出的低吼;從雪山下來,森林出現在參觀者的眼前,奧地利這片雪山環抱、綠意盈懷的土地,有47.2%的國土被森林覆蓋。 在這里,參觀者可以看到樹葉由於四季更迭而產生的色彩變化,不遠處會有一隻膽怯驚慌的小鹿,或許一隻調皮的虛擬小松鼠會跳到你的身上,嗅嗅氣味。 穿過叢林茂密的山丘,參觀者們將來到一片水的世界。豐富的湖泊資源、嚴格的環境保護使奧地利的水不但清澈甜美,更有豐富的魚類資源。參觀者可以沿河漫步,可以戲水游樂,還將可以看到來自歐洲中部原始森林和多瑙河流域的各種魚類和其他動物。 回歸都市 跨越了雪山、森林、湖泊,參觀者的最後一站重新回到生活的家園——城市。草地和森林一直延伸到城市中央、人們喝著來自雪山的清泉、在維也納的森林邊郊遊野炊、在多瑙河中游泳嬉戲,這愜意的城市生活是奧地利城市與自然和諧的真實寫照。 莫扎特和施特勞斯會在城市裡歡迎參觀者,城市交通隨著華爾茲的節拍起舞,天花板、牆壁和地板交相輝映,展示著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這一展廳也將是奧地利的大舞台,從擊鞋舞到時尚服裝秀、從古典音樂會到國際VJ之夜,各種美輪美奐的奧地利文化將在這里上演。
捷克國家館
捷克館將分為主要展示區域、多媒體大廳、主題館和紀念品商店等幾部分。為了更好地體現「文明的果實」這一主題,捷克館結合了過去與未來的元素。展館將重點體現環保概念,如展館外部將設計一個模擬天然降水的裝置,向參觀者展示如何循環利用自然降雨。 捷方表示捷克館的主展廳將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參觀者可以和部分展品進行互動。展館內的多媒體展廳呈現了捷克用其獨特的方案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主題館部分將用創新形式強調捷克的現狀,把當地的多元文化遺產呈現出來。 捷克展館通過「文明果實」的形式體現了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它既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歷史城區,又結合了21世紀城市設計。
印度國家館
「小」展館融合「大」景象 上海世博會印度館面積4000平方米,設計靈感全部源自印度最古老、最氣勢恢宏的建築。展館的圓拱形大門,建築靈感來自位於艾哈邁達巴德的「Siddi Syed」寺;廣場地面為陶土與青石修建,靈感來自瓦那納西的蘭浦爾宮殿,通過內置水管實現製冷;中央穹頂象徵著印度「萬象和諧」的主題,設計靈感來自桑奇佛塔,是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耆那教、錫克教以及基督教中經常出現的建築風格,讓參觀者宛若置身於佛法聖地,找回內心的寧靜。 印度館設計師之一Nai表示,古色古香的印度館其實內含高科技元素。印度館使用的建築材料大部分均為可再利用材料。建築設計中大力推行低能耗的手工材料,鼓勵重復利用。採用最先進的製冷與照明系統,實現低能耗高效率。小型風車與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充分利用永久性的可再生能源。零化學物質的場館設計,安全排放無污染。經過工廠處理的再循環水將用於綠化灌溉,並將展示一個雨水收集系統。中央穹頂外覆各種草本植物,配以銅質生命之樹,楠竹網格與鋼筋混凝土的使用織就了一個吸音天花板。太陽能電池板、風車以及穹頂上草本與竹木等建築元素的運用,充分體現節能高效的理念。 從古印度走向未來 「展館每小時能接待1500名參觀者,平均每15-20分鍾接待450名。參觀者將通過影片、演出、美食和特產觸摸印度。」印度展區總代表希拉表示,「豐富的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宗教信仰、傳統與現代科技發展、城市和農村的融合都將是印度館的展示內容。」。 據悉,印度館所有的展示都圍繞「城市與和諧」的主題展開,通過由古至今的印度城市時空之旅,從公元前2000-3000年的莫漢佐達羅和哈萊潘文明,到中世紀時期的Mohallahs城市生活形態,都被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出來。 同時,印度展館也展現了城市生活的演變,在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和不斷嚴重的環境問題面前,社會不同部門、不同階層、城鄉之間如何以貿易和服務的交換獲得最大程度的和諧共處。 此外,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印度科技產業,如創意設計、科學技術以及最新技術的展示也將是展示重點,包括信息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生物科學技術等領域的多家印度前沿公司也都將在世博會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瑞典國家館
主題:創意之光 造型亮點:展現城市與鄉村的互動,採用傳統的城市建築,並突出展示木材在現代建築領域的運用。
瑞典展館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城市與鄉村生活的互動。整個展館的建築式樣採用傳統的城市建築,由四個相互鏈接的建築物組成。建築外型還將突出展示,木材是如何應用於現代建築領域,以及如何選用適當的材料來實現節能效果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創新」以及「交流」是瑞典館的三個主題詞,具體展示了瑞典面對挑戰時採取的解決方案,展現瑞典提高城市環境水平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新技術環境下,加強交流的重要性等方面內容。
新加坡國家館
主題:城市交響曲 造型亮點:音樂噴泉、視聽互動以及屋頂花園的特色花卉景觀,形成 了一曲完美的協奏。
以「城市交響曲」為主題,「音樂盒」就成為了新加坡館的基本造型。在這個建築中,各種元素相互交織,讓遊客如同置身於旋律的中心。夜幕降臨,繽紛奪目的光影從參差錯落的窗戶與外牆開縫散射出來,將為這座靈動的音樂盒增添更多迷人魅力。 被譽為「花園城市」的新加坡,無論在哪,都能聞到泥土的芳香,新加坡館外廣場上的噴泉,是「城市交響曲」的序曲。而聞名遐邇的新加坡花園景觀將在展館頂部綻放,即使站在盧浦大橋上,這座「空中花園」依然清晰可見。 在城市的主題下,環保節能永遠是展館的亮點。天然的溫度調節系統、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築材料都會讓每一個走進新加坡館的遊客感受到「花園城市」的愜意與美好。
韓國國家館
主題:和諧城市,多彩生活(Friendly City, Colorful Life) 特色:韓國打造有史以來境外規模最大的世博展館 位置:世博園區A片區 韓文,作為韓國最優秀的發明之一,被直接體現在展館的外觀設計之中,韓文特有的幾何特徵也在建築上得到完美闡釋。 遊客們可以在上海「踏上」首爾的土地,展館一層就是縮小了三百倍的韓國首都首爾;文化、人性、科技、自然這些韓國的城市信息將在二層,通過各種高科技的手段演繹,在這里,遊客們可以體現韓國城市的各個圖景,包括韓食、韓服、韓國音樂等。 2012年的麗水世博會,將在這里提前展現。在描述未來的「I Ocean」部分,遊客可以看到形象化的「海浪」,了解麗水世博會的海洋主題。
③ 世博會場館推薦
個人喜歡日本館。
從外形就很可愛。裡面還有音樂劇和會拉小提琴的機器人。
但是排隊時間排的我抓狂。
然後沙烏地阿拉伯館。3D的超大影院很帥 。看電影很爽。
中國館進去是要預約的,早上9點在各個安檢口發預約票。
我去了3次都沒拿到票。也就沒去。不過很多人說中國館很不錯。
還有很多的聯合館也不錯。很有特色。個人比較喜歡太平洋聯合館。
泰國館也挺好的。
主要是看你喜歡哪些國家。如果時間充足,推薦坐船去可口可樂快樂工坊。
如果你想去好玩的館。就要做好排很久隊的心理准備。
祝你世博愉快。
④ 推薦有特色的場館
兩天看不了幾個的。
網上官方推薦比較多,我就隨便講講補充一下。
展品的話,我認為法國館最好,畢竟人家的雕塑油畫都是真品,很難得。
喜歡童話故事的,去丹麥館,還有小美人魚看,從本國運來的。
禮物的話,每個館的東西都不便宜,銀器一類的東南亞那片館都有,柬埔寨,汶萊什麼的,其他館么都是些特產,比如澳洲是雪地靴等,瑞士館賣swatch的表。
都是些上海買得到的東西。
如果希望被展館送禮物的話,比利時館每天送鑽石的,不過要看你有沒有那個運氣了。
⑤ 傳統科技館,博物館,展覽館,群藝館的缺點有哪些 詳細點
中國專門有人粗製濫造各種科技展覽裝置,
然後通過賄賂開道,遞票子走關系,用黃金敲開科學普及展館館的大門,
結果是各地的展覽館的科學普及展覽裝置,
千篇一律,到處都是一個樣子,
而且不耐用,
老是要千里迢迢地運輸會製造企業維修,
加劇納稅人的負擔。
中國科學普及館的展出項目世界一流,可以免費下載展品的設計資料;遊客如果奉獻和公開創新設計與原型,經過專家的評審達到原創,同時具有新穎鮮明的教育效果,可以退回門票費用,同時給予獎勵。這就是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成果,當屬領軍全球的開拓創新、獨樹一幟的重大實踐。
以下舉措,能從根本上迅速提高全民素質,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培訓鍛煉手工技巧,增強工業基礎,花費小,無需正面交鋒就將學術騙子、裝神弄鬼的偽科學、泛濫的學術腐敗、經濟貪污詐騙犯滋生的土壤徹底清除,剝除他們崇高、耀眼的偽裝,揭開虛偽的面具和騙局、捅破華麗的遮羞布,無形剿滅由來已久而且浪費資源、消耗青少年寶貴青春時光、毫無意義的傳統科普宣傳,請你就在當地實施吧。
這就是杜絕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堵死索賄受賄的渠道,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戰略舉措。
嚴肅而重大的課題:
雷鋒!向我看齊!!!!!!!!!!!!!!!!!!!!!!!!!!!!!!!!!!!!!!!!!!!!!!
考核科技館的量化指標,檢驗當代雷鋒的剛性指標!
要在全國范圍普遍化、日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長效機制、落實可持續發展手段。
這是試金石、這是照妖鏡!是衡量中國共產黨黨性原則性的標尺、是考量、檢驗實踐科學發展觀能力的考試題,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剛性革命任務。
現在招聘科技館人員和選擇展品的要求嚴格了,要能夠自行設計、製造世界上一流、國際上領先的創新展項,而且要撰寫優秀的文件,將設計、采購、製造、裝配、工藝過程、夾具、量具、理論推算分析過程、調整、校正、整定、標定、維修、檢測、今後的發展、如何簡化為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品、如何做形象宣傳等等的清晰文件,並且向全社會無償公開,公諸於眾,推進全國人民的科學素質,促進國家競爭力。具有歷史性突破的、不同反響的公益性質。
你能達到這個硬指標嗎?
歡迎你來展示,我們期待著你的到來!
這就是革命性的脫胎換骨地變化,是科學發展觀的里程碑性質的變革。
對於國內科學普及展覽館的建設提出以下要求,對於高等院校的教材編寫、教學實驗、畢業論文、教師的論文、職業培訓,都提出同樣的要求,應該作為國策、國家戰略來嚴格推廣實行,並且作為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社會資源充分利用率的量化考核剛性指標:
關鍵是展項要創新,展項的技術資料要完全公開。
要做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貢獻,要有歷史意義,要服務大眾,要有勇氣和魄力,要充分、高效率地使用社會資源,特別是對於國家財政撥款資助的事業部門、特別是對於國家財政撥款資助的科研項目。
科學普及展覽的人流大(反映了群眾對科技的渴求,也凸顯了現在教育的缺失,核心意義的匱乏)、同一原理和相同設計的產品有許多企業在低水平重復生產,並不是好事情。
現有的展項在設計、製造上就有明確缺陷,損壞率高,演示和互動不能深刻地揭示其工程和科學上的本質;每個展項沒有可以供參觀者免費下載或低價下載的電子文檔系統、詳細地解說,特別是要完全公開地介紹材料、元器件的采購地點、采購價格,非標准部件的加工過程,調試過程,設計和製造時受到的約束,希望參觀者今後回去簡化、改進、發展的具體建議,就是要達到參觀者能製造商業化的產品出售;現有展品製造者都是奔錢而來的,對設計資料保密,使維修成本高、維修周期長(有的要運回去維修),明顯影響展覽效果;准備就此無償提供超過百項創新展項,由附近的各大學在學學生製造,只需提供公共交通費用就可以了。這就是國家戰略,立國之本;尤其要指出,現在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的實驗課、畢業論文、創新研究都缺乏工程技術的支持,將國家寶貴的資源變成了垃圾,所以就業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檔次上不去,對發達國家沒有高端的威懾力。
通過本舉措,充分體現科學技術、工程技術的可復制性、可驗證性、可重復性、可移植性,並且可以無償借出或租借展出項目的復製品或單元部分。
籍此,票價不是問題,還可以提高,不但在學的學生會來,社會上待業的人員、企業上的技術骨幹都會來,就是要通過免費的創新教育與基礎技能快速教育,來提高國民的素質。本人已經在**的展覽館,深圳高交會上,以參觀者的身份用各種原型通過英語免費向歐美、日本人介紹了國際市場上尚未出現的許多創新技術。***通過授權在國內外同行銷售全套的創新展項,還可以創收嘛。
以現有的運行方式,運行費用當然居高不下。
本人已經有一個展項的完整資料、原型送達****,歡迎全球任何人免費仿製和改進,這個機器人供電方式,就是從數學分析的結果提出的工程結構,從工程應用上已經是完整的;不足之處是目前只能做到概率解,請觀眾在將來做出純數學的解析解,目前一般的數學研究所和普通的數學博士還無法解答;有兩項展項將向有關部門送審,看是否在保密限制之內,因為具備創新的軍事用途。
現在的大學生上完實驗課,你在實驗室門口堵住他,向他借來實驗教材,就這本教程的內容提問,只要是問題准確、細致,他們保准回答不上來,他剛才還懵懵懂懂的呀,問老師也是瞠目結舌;如果要他製造實驗設備那就是八格牙魯、死啦死啦地也沒轍。現在的學校教學儀器都是從社會上采購來的,實驗講義的原稿是教學儀器供應商提供的,其他就可想而知了。到了研究生,就是在國外原版科技文獻和資料庫指導下的進口軟體系統、硬體平台、市場上采購的模塊以及專用集成電路和組件的系統集成,科技快餐,現代技術大拼盤。
現已向****免費提供的原型是機器人從平面、曲面、台階上,用腳或輪子取得動力電源,就不必像日本本田機器人那樣背後背負動力電池;清華大學畢業的機器人專業博士到北京交通大學工作後製造並在深圳高交會上展出的機器人還拖帶供電電纜呢,又環保、又創新,還提出了四驅車競賽的新方法;****就是愛國主義、國防軍事、科學普及教育的展項;至於超越國外飛行模擬訓練艙,能產生可控***的設備基礎資料,都已經通知到****,在附近的企業就能製造出來,以本人的孤陋寡聞,尚未見識過同類裝置。還可以指導在學學生撰寫發明專利申請文件(大學知識產權課程和專利代理律師都不教你!),凡此種種,都是提高票價吸引觀眾的硬道理。
現在理工科學生的金工實習、電子元器件裝配實習,都是在組裝一樣的基礎零件和電路板,完成後請教師評分後就當廢品扔掉;畢業論文、創新工程等等都醜陋的不堪入目,任由學生下載網上的資料初級模仿;***就在**中,應該為祖國的下一代提供實踐的課題、充分使用學生的實驗與教學經費,本人願意義務指導他們製造各種創新展項,引導他們跨過書本內容與市場聯系與參與社會競爭的門檻。
你們在維修上有什麼問題,可以發電子郵件通知我:或者撥打電話:,本人將盡快予以答復,因為工業、設備、儀器上的問題,一般都要到現場拆卸、測量、觀察分析。
中國製造的工業裝置和儀器,基本上都是模仿發達國家現有產品而來的,在簡化原有設計上就有重新設計的缺陷,材質不足等等問題;所以,你們的展品故障的徹底解決,往往都是要重新設計更完善的部件、重新製造零件,原來的製造部門又有許多保密,就不能等同於維修進口設備,例如機場的飛機維修公司,就有波音公司完整的維修手冊,對於各種故障的分析、處理,都有非常細致的書面規定,我途經見到他們的厚度5厘米的維修手冊成排地准備著。
本人長期都在為改善自己的工作環境而奔忙,大約要在1年後到2年後才告一段落,在此之前,如果不是你們同意本人製造本人獨立設計的展品,就暫時不到你們那裡上班了。至於你們有什麼疑難問題,本人可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揮之則去,不保證能解決問題,將會盡快趕到,如果解決了問題,將留下完整的電子文檔,說明材料、零件的采購地點、今後的對策,也敬請你們報銷來往公共交通費用為盼。
准備提供創新展項。部分基本素材請見光碟(已經送達****),涉及的范圍和領域將很廣闊。
本人認可文化大革命時期知識訣竅完全無償公開的方式,認為那是對中國工業基礎和科技水平推動的最有效方式,是對社會資源最高的利用率,是中國國情迫切需要的。
一些發達國家使用國家科研經費的研究項目,部分相關的資料是公開的,例如對太空探索所取得的基礎資料是公開的,為全球任何人進行分析和研究提供入門。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也曾經集體簽名表示要盡可能公開科研資料。
對於低齡、低學歷的觀眾,目前不能看懂光碟中的內容,隨著年齡、閱歷、學歷、經驗的增長,在升學、工作後,必將逐步加深理解;無論如何,都比當下走馬觀花的效果要強。進一步的發展,是用電子文檔回答觀眾的專題問題、為觀眾特殊要求製造展出項目、為企業提供應用技術服務,解決技術難題,而且繼續貫徹答復完全公開的原則。還可以為觀眾提供親手製造展出項目的實踐環境。
對於控制部分,盡量採用模擬計算機、盡量採用分立元器件,其次才是採用通用集成電路構成的電子線路。
對於機械部分,要預先作成本預算,採用數控加工中心製造的外觀和性能好,價格必然高;手工用電動工具加工就必然是本人倒賠加工費用,工時長、不規整,適合於限定收購價格的要求,同時指出,在國內外,手工加工為主製造的裝置,市場價值一概高於採用機床加工為主和批量生產的裝置。
本人足夠大度,在沒有先決經濟要求的條件下,允許任何方面運用本人獨立提出的基礎設計資料製造展品。而且,對於製造成本高於5000元的展品,如果沒有出售展品累積的資金,本人一律不做,由你們自由選擇製造單位和個人。
提出這種方式的背景
由於本人清楚地知道如今各校的學生模擬電路設計能力低下,也就是部分學生能編制一般的計算機程序罷了。從模擬電路到高頻電路,不是給出線路就可以模仿出來的;以醫療電子儀器為例,進口儀器對於信號處理前置部分,就有用分立元器件為主的,國內按照原線路仿造,性能就達不到原裝的水平,這就是對基礎電子線路理解不深刻的體現。
只要本科生調試不出來的,研究生也一樣,解決的方法就是採用專用集成電路、採用進口整機,系統集成嘛。
就以本人文化大革命時期在**的現場親自觀察,*****廠自製了射流邏輯控制的沖床機械進料裝置、***廠自製車床和刨床、***廠自製半自動車床、***廠自製線切割機床等等,都在生產中實際發揮了作用。究其技術支持,是當時的圖紙在國內完全無償交流、行業之間免費復制設計圖紙,當年時興全國統一設計、大合作、集體攻關、大協作、全國一盤棋。
如今在舉國科研體制下,相互封鎖,以鄰為壑,大家都是互相為敵,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一個工作單位內都相互敵對、保密、封鎖。就中國的工業基礎而言,在市場競爭之下,從日用品到工業裝備,零配件不通用、沒有互換性;設計圖紙嚴格保密,給維修帶來了極大地困難;其結果是各企業同功能產品的生產模具大量重復,在生產、物流、銷售和維修行業的配件倉庫儲存量大;結局是日用品、設備報廢快、社會資源浪費巨大。
國家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投入的教育和科研經費巨大,而低水平重復研究現象普遍,在校學生的創新設計基本上都派不上實際用場。學生就知道上網下載線路,科技書籍無法直接指導基礎設計,教師自己也茫茫不知所然;企業中個別生產設計能力強者,以市場佔有率為目標,並不公開技術訣竅,也不對國外先進產品構成技術威脅。
所以,十分有必要將基礎教育與生產實際向結合的題材技術關鍵向社會免費公開,只要不是涉及到該領域前沿、不是與軍事技術直接相關的,都有這個必要,以此提高全民的科學素質,這就是一個戰略的眼光和決策。
古人有曰: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引領世界科技潮流對於國內工程技術人員是太難了點,他們還迷茫地摸不著北呢,要想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實在是不知所措。領導要他們將產品升級換代、改變產品結構,他們還在對國外產品跟蹤、模仿、進行逆向工程的圈子裡面打轉呢。所以,就要提供具備實用價值的展品,達到奢侈品的檔次;這樣對於參觀者具備前瞻性,企業能通過簡化設計,做出進軍世界市場的高端產品。
(網友xiajhua8) 創新升級改造引進消化吸收,變成學、偷、搬、抄以及改退。頭目到死都不明白。
為了節約開支,就以機電與電子技術為主題。
財務與招標
你們可以指定、推薦任何有資質的公司,本人與該公司之間進行財務的聯系;也可以與你們實報實銷,接受財務審計。
本人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無私奉獻,勇於奉獻,甘當鋪路石、道釘、鐵軌、螺絲釘、銷釘、枕木、基石,創建公益性質的就業見習基地、免費培訓基地、產業孵化基地,無償地用不可替代的方式鼓勵和支持任何人創業。
送你去觀看美國太空梭發射與返航,請你去按動核爆炸實驗的按鈕,你又能學到什麼?
必須全面調查社會現狀,要從基本設計依據學起,要知道根據功能採用何種結構,找到最佳的器材采購地點,熟悉具體的加工工藝過程,這才是完整、系統、全過程地學習進程。
用金融投資來拉動內需、增加就業機會就太俗套、太淺顯了、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也太腐敗了;人們所說的「充電」提升自己的能力,化學二次電源的充放電是有循環壽命的,容量要隨著充放電次數增加而遞減地!人是可以植入義齒,它與人們與生俱來的牙齒區別之一就是無天然的根基,要經常清理,而且不容易清理;我們要發掘新的商業空間,更換化學電源的活性物質、賦予新的反應機理。
報告首長:
那就向領導匯報實現超前、前瞻、跨越時代的宏偉目標的治世良方。
報告首長:
俺的回答世界領先,全球首創,舉世無雙,有膽識、開啟民智、功德無量!!
報告首長:
給你世界上最前衛、最先進的創意!!!!
顛覆全球歷史的革命創新!!!!!確保參觀者豁然開朗!
請示首長:
按照以下國家戰略治理科技館,每間經過整改的科技館,能對中國各方面的發展提供多大的貢獻?請用統計數字來表示為盼。
⑥ 科學家根據什麼發明了鳥巢
科學家根據鳥的巢穴發明了鳥巢
國家體育場(「鳥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回場。由2001年普利茨克獎獲答得者赫爾佐格、德梅隆與中國建築師李興剛等合作完成的巨型體育場設計,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個搖籃,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國家體育場沒有做任何多餘的處理,只是坦率地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築的外觀。
2003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2008年3月完工,總造價22.67億元。作為國家標志性建築,2008年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結構特點十分顯著。體育場為特級體育建築,大型體育場館。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級1級
⑦ 上海科技館里有哪些展館
上海科技館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投資興建的大型社會文化項目,1998年12月動工,2001年4月建成。其佔地面積6.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8萬平方米,總投資17.55億元,其中土建安裝8.55億元,一期展項5億元,二期展項4億元。
上海科技館建築由地下一層、地面四層,附帶一個辦公群樓組成。整個建築顯螺旋型上升形態,表現了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築的中間是一個具有標志性的巨大玻璃球體,鑲嵌在一潭清水之間,它寓意著生命的誕生。
上海科技館內設有地殼探秘、生物萬象、智慧之光、兒童科技園、視聽樂園、設計師搖籃、地球家園、信息時代、機器人世界、探索之光、人與健康、宇航天地十二個常設展區。另外,還有展現蜘蛛奇特生活方式的蜘蛛展,體現我國古代創造發明的中國古代科技長廊、表現中外著名科學家的探索者長廊。位於浦西延安東路260號自然博物分館也是上海科技館的組成部分,展示面積為6.55萬平方米。
上海科技館內還有4個特種影院,分別是巨幕影院、球幕影院、四維影院與太空影院,他們組成了迄今為止亞洲規模最大的科學影城,年放映量可達到8000場次。巨幕影院、球幕影院位於地下一層,四維影院位於地面一層,太空影院位於地面三層。
更多詳情去下面的網站看看,復制不下,不好意思:
http://www.sstm.org.cn
⑧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場館設置
科技館二期(已閉館)
二期展廳主要由古代傳統技術展廳、現代科學技術展廳、電影廳三部分組成。
中國古代傳統技術展廳陳列著反映中華民族燦爛文明成就的珍品,介紹四大發明及天文、陶瓷、建築、青銅、冶鑄、紡織、刺綉、中醫中葯、機械、手工藝等學科內容。並陳列有古代的火箭、戰船,天文學的渾儀、簡儀,設計精巧的水磨、水車、指南針等。
中國科技館的穹幕影廳中國最大的穹幕影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穹幕影廳之一。穹幕直徑27米,銀幕面積約1000平方米,擁有470個座位。 影廳建築按加拿大IMAX標准設計,採用日本Astrovision Dome 70mm/10P 放映系統和美國SPITZ穹形銀幕。經中國電影技術研究所檢測各項技術指數均優於國家標准。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廳設計主要內容包括生命與環境,聲、光與信息技術,能源與交通,材料與製造技術等各學科不同領域的展品500餘項,並陳列有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品約400項。
中國科技館新館
中國科技館新館是「十一五」期間,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大型科普教育場館。位於國家奧林匹克公園內的新館,東臨亞運居住區,西臨奧運水系,南依奧運主體育場,北望森林公園,佔地4.8萬平方米,建築規模10.2萬平方米,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相關附屬設施之一,是體現「綠色奧運、人文奧運和科技奧運」三大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
⑨ 世博由來及場館介紹
捷克館將分為主要展示區域、多媒體大廳、主題館和紀念品商店等幾部分。為了更好地體現「文明的果實」這一主題,捷克館結合了過去與未來的元素。展館將重點體現環保概念,如展館外部將設計一個模擬天然降水的裝置,向參觀者展示如何循環利用自然降雨。捷方表示捷克館的主展廳將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參觀者可以和部分展品進行互動。展館內的多媒體展廳呈現了捷克用其獨特的方案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主題館部分將用創新形式強調捷克的現狀,把當地的多元文化遺產呈現出來。捷克展館通過「文明果實」的形式體現了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它既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歷史城區,又結合了21世紀城市設計。捷方表示,捷克首都布拉格還將積極參與「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案例申報。
[編輯本段]印度國家館
「小」展館融合「大」景象上海世博會印度館面積4000平方米,設計靈感全部源自印度最古老、最氣勢恢宏的建築。展館的圓拱形大門,建築靈感來自位於艾哈邁達巴德的「SiddiSyed」寺;廣場地面為陶土與青石修建,靈感來自瓦那納西的蘭浦爾宮殿,通過內置水管實現製冷;中央穹頂象徵著印度「萬象和諧」的主題,設計靈感來自桑奇佛塔,是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耆那教、錫克教以及基督教中經常出現的建築風格,讓參觀者宛若置身於佛法聖地,找回內心的寧靜。印度館設計師之一Nai表示,古色古香的印度館其實內含高科技元素。印度館使用的建築材料大部分均為可再利用材料。建築設計中大力推行低能耗的手工材料,鼓勵重復利用。採用最先進的製冷與照明系統,實現低能耗高效率。小型風車與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充分利用永久性的可再生能源。零化學物質的場館設計,安全排放無污染。經過工廠處理的再循環水將用於綠化灌溉,並將展示一個雨水收集系統。中央穹頂外覆各種草本植物,配以銅質生命之樹,楠竹網格與鋼筋混凝土的使用織就了一個吸音天花板。太陽能電池板、風車以及穹頂上草本與竹木等建築元素的運用,充分體現節能高效的理念。從古印度走向未來「展館每小時能接待1500名參觀者,平均每15-20分鍾接待450名。參觀者將通過影片、演出、美食和特產觸摸印度。」印度展區總代表希拉表示,「豐富的傳統文化、多樣化的宗教信仰、傳統與現代科技發展、城市和農村的融合都將是印度館的展示內容。」。據悉,印度館所有的展示都圍繞「城市與和諧」的主題展開,通過由古至今的印度城市時空之旅,從公元前2000-3000年的莫漢佐達羅和哈萊潘文明,到中世紀時期的Mohallahs城市生活形態,都被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出來。同時,印度展館也展現了城市生活的演變,在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和不斷嚴重的環境問題面前,社會不同部門、不同階層、城鄉之間如何以貿易和服務的交換獲得最大程度的和諧共處。此外,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印度科技產業,如創意設計、科學技術以及最新技術的展示也將是展示重點,包括信息技術、衛星通信技術、生物科學技術等領域的多家印度前沿公司也都將在世博會上得到充分的展示。
[編輯本段]瑞典國家館
主題:創意之光造型亮點:展現城市與鄉村的互動,採用傳統的城市建築,並突出展示木材在現代建築領域的運用。瑞典展館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城市與鄉村生活的互動。整個展館的建築式樣採用傳統的城市建築,由四個相互鏈接的建築物組成。建築外型還將突出展示,木材是如何應用於現代建築領域,以及如何選用適當的材料來實現節能效果的內容。「可持續發展」、「創新」以及「交流」是瑞典館的三個主題詞,具體展示了瑞典面對挑戰時採取的解決方案,展現瑞典提高城市環境水平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新技術環境下,加強交流的重要性等方面內容。每位參觀者都可以在瑞典展館中,興趣盎然地體驗到瑞典的文化、社會精神、工程技術、傳統、對自然的熱愛,以及最重要的創新精神。
[編輯本段]新加坡國家館
主題:城市交響曲造型亮點:音樂噴泉、視聽互動以及屋頂花園的特色花卉景觀,形成了一曲完美的協奏。以「城市交響曲」為主題,「音樂盒」就成為了新加坡館的基本造型。在這個建築中,各種元素相互交織,讓遊客如同置身於旋律的中心。夜幕降臨,繽紛奪目的光影從參差錯落的窗戶與外牆開縫散射出來,將為這座靈動的音樂盒增添更多迷人魅力。被譽為「花園城市」的新加坡,無論在哪,都能聞到泥土的芳香,新加坡館外廣場上的噴泉,是「城市交響曲」的序曲。而聞名遐邇的新加坡花園景觀將在展館頂部綻放,即使站在盧浦大橋上,這座「空中花園」依然清晰可見。在城市的主題下,環保節能永遠是展館的亮點。天然的溫度調節系統、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築材料都會讓每一個走進新加坡館的遊客感受到「花園城市」的愜意與美好。
[編輯本段]韓國國家館
主題:和諧城市,多彩生活(FriendlyCity,ColorfulLife)特色:韓國打造有史以來境外規模最大的世博展館位置:世博園區A片區韓文,作為韓國最優秀的發明之一,被直接體現在展館的外觀設計之中,韓文特有的幾何特徵也在建築上得到完美闡釋。遊客們可以在上海「踏上」首爾的土地,展館一層就是縮小了三百倍的韓國首都首爾;文化、人性、科技、自然這些韓國的城市信息將在二層,通過各種高科技的手段演繹,在這里,遊客們可以體現韓國城市的各個圖景,包括韓食、韓服、韓國音樂等。2012年的麗水世博會,將在這里提前展現。在描述未來的「IOcean」部分,遊客可以看到形象化的「海浪」,了解麗水世博會的海洋主題。
[編輯本段]世界氣象館
一、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主題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二、位置與范圍:世界氣象組織館位於浦東B片區西部B02街坊內,鄰近軌道交通13號線世博園站,距浦東世博軸約600米,西側與聯合國館為鄰。世界氣象組織館總用地面積2200平方米。世界氣象組織館總建築面積1230平方米。三、「雲中水滴」展館外形設計說明1、設計理念:氣象館的展示內容與建築物外觀進行一體化設計,以達到最充分的體現自建館特色和優勢。在整體建築設計上:將充分考慮到節能減排,氣象館的建築將是一個「會呼吸的皮膚」,即以人的「皮膚」來比喻「牆體外層」,使整體建築不僅能防風、防雨,而且還要能透氣,使用節能的方式,降低空調使用率,使展館成為一座會呼吸的建築。2、建築造型構思:從氣象概念出發,以「雲」為構思的基本出發點。以四個大小各異、方向不同的白色的扁圓球體相結合,形成的組合體從各個角度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朵雲。亮白色的膜結構造整個建築外形,簡單輕便,節省材料,符合臨時建築定位,又有展覽建築需要的亮麗外觀。膜布上均勻布滿點,當噴霧都開啟時候,整個建築呈現一團雲霧的效果,如果陽光高度角小於42度,在中間步行廣場上的觀展遊客,面向氣象館,還可能看到包圍建築的彩虹。東北部設咖啡廳,咖啡廳外膜採用透明膜,讓咖啡廳可以直接借「特鋼大舞台」等景觀,且不會引進過多的太陽輻射。3、總體平面布局:展館南側作為觀展人流主入口,設室外、室內等候區。北側作為貨運出入口,兼作VIP出入口。場地周邊為淺水池布滿,建築「漂浮」在水池中央,3個出入口各有一條道路。門口到用地邊界為順滑坡道連接,滿足無障礙通道的要求。四、「雲中漫步」展示主題設計說明:1、設計理念:將以樹立世界氣象組織、中國氣象局致力於提高氣象防災能力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的能力和貢獻為主要形象的展覽主線,用展館主題「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來契合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2、展覽內容概述:從等候區進入入口通道,由坡道上二樓,通過「氣候變化長廊」,體驗球幕4D電影,「小球大世界」、「全球綜合觀測系統演示」、「氣象衛星模型展示」等展項,進入一層的「世博氣象台」,一樓展廳的西北方向為出口方向,為「未來氣象與生活」展示區,這是最後一個展示內容。觀展完畢,遊人可以選擇靠右的出口通道出館,或者往左進入咖啡廳休息,或者購買紀念品,咖啡廳可直接出館。3、展示亮點有3個:(1)4D影院―將拍攝以展示世界氣象科技創新,為人民的福祉和社會進步服務,為大力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水平和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為現代城市氣象業務發展為主形象的4D影片,通過三維立體的圖像加上真實的動感以及「風雨雷電」的體驗來增加趣味性。(2)世博氣象台――將建成一個「世博氣象台」。這個氣象台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示範項目成果的應用,參觀者可以親身體會這種「多災種早期預警理念」將給城市防災減災帶來新的促進,因為它不僅是一個生動的展品,更將在世博期間真正業務化運轉,現場為世博會提供及時、精細的氣象預報和服務。(3)氣候變化長廊-將以「全球氣候變化與城市的責任」為主線,參觀者可以詳細了解到全球氣候變化給城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危害,通過模擬未來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災難,給參觀者以心靈的震撼。從而向參觀者推薦和倡導一種健康綠色的城市生活方式,呼籲參觀者從身邊小事做起,節能減排,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⑩ 世博會有哪些展覽館
這是生物問題嗎?
中國館、新加坡,泰國,韓國,日本,法國,俄羅斯,墨西哥,義大利……
中國國家館
以「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由於形狀酷似一頂古帽,因此被命名為「東方之冠」。
「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群體.
以和諧為核心,展現中國古代科技智慧和現代科技的飛躍發展,中國城市文明的進程,展示中國莊重詳和的國家形象。
新加坡館
以「城市交響曲」為主題,「音樂盒」就成為了新加坡館的基本造型。在這個建築中,各種元素相互交織,讓遊客如同置身於旋律的中心。夜幕降臨,繽紛奪目的光影從參差錯落的窗戶與外牆開縫散射出來,將為這座靈動的音樂盒增添更多迷人魅力。
在城市的主題下,環保節能永遠是展館的亮點。天然的溫度調節系統、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築材料都會讓每一個走進新加坡館的遊客感受到「花園城市」的愜意與美好。
泰國館
泰國館預計佔地3117平方米,共分為三個展廳:第一展廳名為「和諧的歷史之旅」,以中央的懸空水幕為特色,巨幅電子屏將透過水幕描繪絢爛多彩的泰國歷史;第二展廳名為「不同聲音的和弦」,體現泰國本土與整個世界的經濟和文化的融合;第三展廳名為「和諧的泰國人」,展現泰國各民族、各階層共同繁榮的景象。
韓國館
主題為「魅力城市 多彩生活」,面積6000平方米,上下共三層,是上海世博會面積最大的展館之一,也是韓國參加在本國之外舉辦的歷屆世博會規模最大的一個展館。 韓國館的設計意在詮釋出技術與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未來城市,這與上海世博會提倡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相得益彰。引領城市發展的信息、生物、納米、普適、寬頻技術以及韓食、韓服、韓文、韓屋、韓紙、韓國音樂都將是展示的亮點。而在歷屆世博會上大放異彩的多媒體影像技術,更是將真實、摩登的韓國酣暢淋漓地展現在參觀者面前。
日本館
銀白色的日本展館形成一個半圓型的大穹頂,宛如一座「太空堡壘」,其實,這是一層含太陽能發電裝置的超輕「膜結構」。這讓日本館成為一座會「呼吸」的展館。
日本展館延續了愛知世博會「與自然共生」的理念,在設計上採用了環境控制技術,使得光、水、空氣等自然資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館外部透光性高的雙層外膜配以內部的太陽電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展館內將使用循環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術。而在展示方面,日本館將融合了日本傳統特色與現代風格兩種形態,通過過去、現在、未來三部分的講述,讓參觀者在視覺、觸覺、聽覺的感受下,了解一個真實的日本,以及可持續發展的21世紀新型的城市生活形態。
法國館
漂浮於水平面的法國館盡顯水韻之美——溪流沿著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噴泉表演、水上花園。感性的設計外觀構成了一個清新涼爽的水的世界。
從排隊等候區開始,參觀者就身處於純正的法式庭院。自動扶梯緩緩地將遊客帶到展館的最頂層,展覽區域在斜坡道上鋪開,沿著下坡路回到起點。參觀路線的一側是視覺效果強大的影像牆,法國老電影的片斷或現代法國的圖像,無不在闡述關於法國的城市印象。
位於展館正中的淺水池只要將水排干,便是一個各式文化節慶活動的舞台。配合著璀璨絢麗的燈光效果,使這座「感性城市」即使在夜晚,也能展現嫵媚的風采。
頂層的法式餐廳將展現法國餐飲的精緻與浪漫,漫步屋頂花園,更是可以把浦江美景盡收眼底。「感性城市」將讓參觀者們在味覺、視覺、觸覺、嗅覺、聽覺的盛宴中,暢快體驗法國的魅力。
俄羅斯館
在中央廣場上方,是一個「懸浮在空中」的立方體,它被稱作「文明立方」,也是俄羅斯館的主展示廳。「文明立方」的屋頂距離地面約20米,展現天、高塔、綠色植物、人類的外部裝修元素都是可以活動的,白天是一幅巨大的活動畫面,夜晚則在燈光和屏幕的輔助下,呈現出鮮活亮麗的驚人視覺效果。
三個巨大的筒體支撐起「文明立方」,一條螺旋形的坡道蜿蜒著從筒體中穿過,一直通往展覽的最高點——「月亮城」。在這個立方體里,將藉助童話展現俄羅斯的生活,包括大都市的能源安全和效率、醫療保健和原子能、航天、電信等技術革新。
俄羅斯館內的色彩搭配將隨著季節變化,目前共有四種配色方案,觀眾將會看到植物不同成長階段的色澤。
墨西哥館
風箏廣場是墨西哥館的核心。風箏在nahuatl語(民族方言)的名稱是「papalotl」,也就是西班牙語中的蝴蝶。風箏是連接墨西哥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一個要素。參觀者可以在墨西哥館里購買風箏,或者親手做一個風箏,然後在風箏廣場上放飛。由風箏組成的森林代表著墨西哥人對未來的期待,廣場上的人造綠草表達了墨西哥人對城市綠地的關注。人們可以在綠地上進行各種活動,諸如讀書、野餐或是在陰涼處隨意地休憩;綠地上空,風箏在飛翔。
義大利館
上海的弄堂游戲中,有一種「游戲棒」,它們被隨意撒出,會形成不同的組合。設計師從這個游戲中受到啟發,用20個可任意組合的功能模塊組合出了取名為「人之館」的義大利國家館。
20個功能模塊代表了義大利20個大區,形狀就像游戲棒一樣可以隨意變幻。從外觀看,整個義大利國家館如同分裂的馬賽克,體現了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和諧共處。散布在展館內部的水和自然光,共同營造出一個舒適溫馨的環境。原本在義大利傳統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元素,在「人之城」內被重新展示,喚起了人們對歷史的回憶。
「人之館」不僅在設計上新穎別致,它還將採用了一種最新發明的多樣化材料——透明混凝土。這種加入了玻璃質地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漸變,還能隨時感知建築內外部的溫度、濕度等。展館內部類似「刀鋒」的設計除了能製造出幻化的光影效果外,還能向展館內輸送自然風.